第7章 安家

虽不知黎琮所想,黎玲玲听得人这番细致周到的话语,微微一昂头,看向摆放在柜台顶端的红糖罐头。

不像后世散装的红糖,随意的摆在货架上。

如今的红糖,根据原身的记忆功效都不亚于治病的良药了。寻常农户没病痛的时候,不会购买。

而价格更是金贵。一斤红糖的价格是一斤陈米的三倍。故此都是按着两来购买。

眼下还是乱世期间,物价也波动。

这红糖看标签,一斤都得九十六文。

按着计量单位换算:

古代一斤是十六两。

一斤是五百克,那一两约31克。

31克在她脑子里也就相当于一勺糖啊。

这一勺糖就得要六文?

脑子里列着草稿,黎玲玲都想唾沫一句定价是为了整除凑整方便吗?

心里骂着,面上她是直白心疼:“大哥您疼我,我知道。可眼下咱们都还没见过新家什么样。还是得手里留着点钱以防万一。”

“但也不差这六文钱。”王翠花道:“你大哥说得也对,你一个大姑娘这得备上。”

说完她便风风火火喊:“小二,麻烦您称一两,不,二两红糖。”

瞧着王翠花甚至黎琮对多出一两多出六文钱都浑不在意的模样,黎玲玲感动着,愧疚着。思绪翻涌之下,促使着她扬着笑脸说着客套话,朝打称的,明显西北口音的小二打听原委:“小二哥,不是说这红糖都是南边的甘蔗水果这些做出来的。怎么,这红糖比粗盐价格还番了一番?”

“你这小娘子倒是有些见识。的确是如此。但先前南边也不好过,吾皇收服南边以后开船。这些卖出去了才能运回物资还有粮种啊。”小二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介绍着:“再等等。过两年咱们大周风调雨顺,咱们自己产的粮食多了,不用外运来供应。朝廷还能收税了,这价格自然也就降了。”

“这……这般大事,您知道?”黎玲玲看着张口就来,仿若知道国家大事架势的小二,都有些恍惚。

小二闻言更骄傲:“大周是家,建设自己的家园,自然要知道有多少底子在了。想想南边东西不往外卖不赚钱,何来给你们这些难民大手笔的买粮食买些草药保你们恢复些元气,还免税三年?”

“这三年的税收,那大周得靠着海贸得靠着南边好货往外卖,才能有钱啊。”

“咱都实实在在,不像前朝那些弄虚的敲着百姓骨髓过日子。”

说到最后,他还眼神飞快扫了眼附近竖着耳朵倾听的百姓们。

见状,黎玲玲露出感恩的目光来:“这……您说得对。这般简单的形容,可比我记忆中那些摇头晃脑的官吏好太多了,清楚能听懂。跟家里钱不趁手,琢磨农闲去县城找个短工一样,都是想办法开源。”

王翠花听得这实实在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双眸炯炯,带着对新朝的信赖。

这新朝好。

实在!

没钱就自己去赚钱的朝廷多好啊!

“那麻烦小二哥您再秤一两白糖。这开荒耕种都废人,做饭也该放点佐料,有点滋味。”王翠花声音都带着哽咽。

其他佐料买不起,这白糖还是咬咬牙,得吃上一口。

黎玲玲闻言扫了眼盐的罐子,琢磨着先去新家看看。

若是需要添置的东西少,若是周边山林有些传说中的山珍,那她就得想想办法开源。不管如何耕种的时候,得备上盐水补充能量。

***

一家三口信心满满的出了杂货铺,又按着规定拿着红色的残疾身份牌去领取了本月的口粮。

小心翼翼的将满满四大袋的口粮放在了自家的太平车上,再把购置来的生活物资谨慎的塞进了木箱子里,最后将逃荒所带的锅瓦瓢盆,被褥衣物等通通放上。

顷刻间,太平车便装载的满满当当。

再把绳套往健壮的皮毛都油光发亮的毛驴上一套。

王翠花依着拐杖,一手重重的往自己眼圈抹了一把。但饶是想要飞速抹掉泪光,眼圈还是红着,诉说着自己的激动。

望着喜极而泣的王翠花,黎玲玲只觉自己也被感染了,克制不住激动起来。

或许,也是因为日子有奔头了。

“娘,玲玲不哭,你们上车,咱们先去跟族长他们汇合,然后在一起去排队。”黎琮声音也带着些激动,但没忘正经事,提醒道:“兑换处的大老爷说了,等集齐了一批人,会有衙役来接我们去新家。”

“玲玲上车就行。可不能让驴老爷累着了,咱们目前没啥口粮供给他,让他松快松快。”王翠花安排着,还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去拽着黎玲玲衣服:“玲,你上车,还得继续揉揉肚子,这大病后不能累着。”

黎玲玲迎着慈母还有兄长关心的眼神,推拒不得,只能上了车。

听得车轮滚动前行的声音,黎玲玲只觉像极了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都是在诉说活着的喜悦。

两炷香之后,等到了黎光宗一家。

黎玲玲还没下车,大老远的就瞧着黎光宗最小的孙女黎晓雯,跟着她娘单独一户的黎晓雯都挑着扁担,眉眼间带着坚毅果决之色,暗暗的心生佩服。

逃荒,真是磨炼人的心性。

王翠花拄着拐杖上前搭把手。

虽然他们家东西少,但见族长一家一辆车装不下,还得个个都肩挑手拿的,她也不羡慕。毕竟论损失,族长一家更为惨重。

见状黎玲玲也飞快上前。

黎琮埋头奋力整一整自家车上的装匣,好多个地方给族长一家摆放些物件,“族长,将重物……”

不等黎琮说完邀请,黎光宗肩膀上的扁担都没放下,便开口:“我打探了一下,据闻刚开始有本地人,跟咱们黎家一样同族衍生成村落的不肯分户,是被砍了个人头落地。”

三人一惊。

“所有村落,尤其是以姓为村号的都改了名字,叫某某新村。”黎光宗说完,板着脸强调:“故此,从今后也莫要跟逃荒一样喊族长了。咱太平年间的,跟从前一样喊声叔祖父便可。”

在宗祠在逃荒的时候喊族长,那是为了时时刻刻树立威信。

眼下明白新朝的能耐,他自然也要乖顺的臣服。

三人立马改口,喊着叔父,叔祖父。

边喊又各种帮忙,尽量让黎家老弱妇孺,松快些。

“不过也对不住,玲玲到底还没好全,所以车上她的位置得留着。”王翠花朝黎光宗还有她的妻子道歉:“不然该叔父婶娘,您二位长辈坐一坐。”

“琮他娘,你这说什么见外的话?”黎光宗之妻何桃杏嗔怒着:“当我是倚老卖老的老虔婆不成?”

“婶娘。”王翠花笑着轻拍一下嘴:“这不是太平年间了,就想着闺女得有个好名声,以后好说人家。就各种紧张的,唯恐被嘴碎了。”

“这倒是。”何桃杏看眼面色还苍白的黎玲玲,接连点头。

黎光宗见状无奈摇摇头,又道了些他知道落户地址后打听到的事情:“咱们百里村去县城不过一个时辰的脚程,按着范围算,那都是城里人了。”

“难怪咱们文书上就没镇这个词。”黎琮感慨道。

“临城那土地或许肥沃些,最为重要的是进城也方便。琮哥你养好身体。”黎光宗瞧着只想着镇不镇这问题的老实孩子,免不了操心,叮嘱道:“驴好好养着。农闲的时候进城拉人行走各村,也能多个活计。”

黎琮感动的点头:“族——”

迎着黎光宗望过来的眼神,他吓得改口,“叔祖父,我知道了。”

黎光宗欣慰的点点头。

老实孩子愿意听,他自然也愿意多教导一二。

说话间听得武清县衙役咚咚敲击铜锣,要求排队准备启程。

于是两家人也就不说话了,驾车的驾车,挑担的挑担,病患该坐车的就坐车,齐齐前往排队地。

将户籍文书给入口的书吏看过之后,点了人口相应的红带。

“不认字牌匾,就认红色的。今日动身的队伍有些多,别走混了。”书吏和声提醒着:“把红带捆在额头上,这样一目了然。”

两家人颔首谢过,纷纷捆好。

刚排队动身还没觉得队伍多,但出了安置营的大道,便真开始觉得人多了。能看见额头还有青色、绿色的在争论不休,分辨不出自己到底算什么色;也有人哭天抢地的不愿跟家人分别各处一县,哭嚎不断;也有不知从哪里来的一队灾民被带入安置营……

一个时辰,一队走了还没两里路。

黎玲玲都觉自己坐车有些腿麻了,央求着下车走一走稍微活动一下筋骨。

等沿着官道再持续走了两里路,拐进了乡道。

他们这队人的行程才顺畅了些。

一顺畅,王翠花就催着黎玲玲坐车。

落后几步的黎光宗看眼自己的老妻。何杏花见状挑着扁担上前两步,扯着嗓子喊:“你家闺女这就是大不孝。”

王翠花闻言立马手拽着黎玲玲。

黎玲玲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先前她一个人吃着观音土以为给你们省口粮我就想开口训了。这是孝吗?咱们一路逃荒谁都没拉下水,眼瞅着都要逃出升天来了,冷不丁……”

王翠花接连点头,句句骂着不孝说着孝顺。

周边有妇人听得都泪眼汪汪:“姑娘,你娘说得对啊。你都病着,又不是堆着比山还高。就这么点行囊,加你一个也不重。”

后知后觉明白“营销孝顺人设”的黎玲玲带着感动坐上了车。

估摸着时间路程,黎玲玲坐了十来里路,道一句腿麻,跟王翠花换换班。

王翠花跟赶驴的黎琮换了,见黎玲玲实在乖巧懂事,便开口邀请黎家的小孙女上车歇歇脚。

就这样轮流互相换着坐。

夕阳西落时,他们到达了武清县百里村。

看着护送的文书跟百里村的村长交接,核对落籍文书人数,黎玲玲震惊的看着眼前烧焦的村落。

因官道乃是乡道两旁绿荫茂密,她有瞬间都以为到底是顺天府,这京城地界,还有些规矩在。可入目俨然是大火焚烧的痕迹,地面焦黑不提。理她最近的黄土墙面上还有血色凝结。

无声的诉说此地有杀戮。

非但黎玲玲震撼,便是其他怀揣对未来美好希冀而来的百姓们也惊了。

察觉到这股死寂的沉默,百里村的村长清清嗓子,将上头让自己背到滚瓜烂熟的话一一字正腔圆说出:“乡亲们好,我叫李虎。在前朝被征为民兵去了西北,遭受过不少难眼下就不提了。你们眼下所看到的地方原本叫李家沟,是我的老家。”

“但三年前,经历了一场劫杀。故此就荒废下来了。新朝成立之后,皇上——”

朝京城方向郑重一抱拳,李虎说的掷地有声:“皇上体恤百姓,怜悯在乱世中牺牲的百姓。故此请了水陆法师,为天下百姓祈福,盼着枉死的百姓能够投胎好人家。”

“咱们县令老爷自也是有样学样,在县衙建立的那一天,便请了法师,为本县的亡灵祭祀。”

听得朝廷出面祭祀亡灵,所有人眼神都溢满了感激。黎家人也一样,哪怕黎光宗早已考虑过设神位,可听得朝廷也念着枉死的百姓,就觉自己心理溢满了感恩,便愈发信赖乃至想要依靠新朝,盼着大周这新朝越来越好。

望着众人的感动之色,李虎沉声:“现如今此地改成了百里村,是在说明我们历经了千辛百苦,已经重新获得新生了。当然百里这村名也是寓意极好,说明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说明我们至此安家落户后开枝散叶,个个都是自己后代的开山老祖宗!”

“所以接下来我们齐心协力,共建我们的新家,也给子孙未来立个祖宗好榜样。”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