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围变契约,锤纹辨伪动人心

“什么情况?这么急不可耐地把我拉出来?”顾言之被林飒飒忽然拉到附近的一个巷子里,有点懵。

“怎么?跟我外婆聊得都舍不得出来了?”林飒飒带着调笑的语气故意问道。

“什么跟什么呀?这不是为了帮你嘛!难道你还吃外婆的醋啊?!”

“什么跟什么呀?谁吃醋啦?”林飒飒一下子被说得脸颊红润,头偏向一边去。随后,想起要说的话,又回头端正了身子,“顾先生,刚才真的谢谢你帮我解围!”语气一本正经起来。

接着,她清了清嗓子,从背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便利贴和一支快没水的圆珠笔,“演得还不错,戏份很足,既然你刚才配合得很好,那……咱干脆把事儿坐实了。”

顾言之微微歪头,镜片后的眸光轻闪:“嗯?”

“假装我男朋友,一个月。”她唰唰写下几行字,字迹潦草但力道十足,“5000块酬劳,互不干涉私生活,到期自动解约。怎么样?签个名就生效。”

她把笔递过去,语气利落得像在签快递单。

顾言之忽然笑了,笑意很淡,却像晨雾散开后露出的山脊线,清晰而深远。

“不用给钱。”他说。

林飒飒一愣:“啥?”

“我正好想找点城中村的老手艺做设计灵感。”他接过笔,在“乙方”栏签下名字,字迹清峻如竹,“你这儿,看起来挺有意思。”

林飒飒狐疑地眯眼打量他。

瘦是真瘦,话少也是真少,可那双眼睛……太静了,静得不像个刚毕业的学生,倒像是能一眼看穿人心的猎手。

但她懒得深究。5000块省下了,还能堵住外婆的嘴,划算!

“行吧。”她收起圆珠笔,从左边裤兜里取出手机,“加个微信吧。我把协议拍照发给你。”

“好,我扫你。”顾言之主动扫过林飒飒的微信二维码,看到“飒姐”的网名,会心地笑了,偷偷将网名改成了“有意思”。

“笑什么?”林飒飒好奇问道。她拍照发完协议,便将协议折好塞进口袋,“发给你了。”顺手从背包里翻出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绣着小雏菊的旧外套。

“好的。没什么。”顾言之抿着嘴,想笑却又不敢笑出声,随后在网名“有意思”后面又默默加了三个字:“的飒飒”。

“喏,下次见人别总穿白衬衫配黑裤子,跟要去考试似的。这件给你,透气,耐脏。我平时出来随身带着备用的,夜市摆摊冷的时候穿。今天比较热,用不上。这是男女通用款,大号,你应该也可以穿得。”

顾言之接过,指尖触到布料内侧时顿了顿。

那是一圈极细密的手工回纹,藏在领口衬里,若非有意触摸根本察觉不到。

纹样古老,却是经过改良的变体——原本闭合的回环被打破一角,象征“破旧立新”,正是他最近草图里反复推敲的设计语言。

他抬眼看去,林飒飒已经转身走了几步,背影利落如风,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枚窗棂银坠,阳光照在她发尾,跳跃着碎金般的光。

她走得轻松,仿佛卸下了什么重担。

可他知道,有些东西,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沉,城中村的烟火气才真正苏醒。

顾言之沿着窄巷穿过晾晒的床单与摇晃的电线,推开一扇不起眼的铁门。

屋内没有出租屋的杂乱,反而整洁得近乎仪式感:墙上挂满建筑剖面图与非遗纹样研究手稿,工作台上摆着三台显示器,角落里一台工业级3D打印机正低声运转。

这里不是什么临时落脚点。

而是“言筑”在全球秘密设立的七个灵感工作室之一,代号“G.Y.工坊”。

他将那件绣着小雏菊的外套轻轻挂在椅背上,目光再次落在内衬的回纹上。

一条微信消息提示音响起:

【顾总,您要的限量款錾刻刀,确实被一位林姓小姐买走了。她还预定了下个月全部的999足银料,说是“要做一套叫‘巷弄’的系列”。】

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消息来自陈记银坊老板。

顾言之指尖缓缓划过屏幕,唇角勾起。

原来不是偶然相遇。

她的手艺,早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闯进了他的视野。

他打开桌面上一份加密文件,画面跳出一张模糊的网络拍卖截图——一枚锤纹粗犷、造型古朴的银链吊坠,底价八百,最终以两万七成交。

买家匿名,作品署名却赫然是:“L.S.S.”。

L.S.S.……林飒飒?

他轻声自语:“原来早就见过你的手艺了。”

窗外,远处夜市灯火初燃,吆喝声混着烧烤油烟飘来。

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G.Y.工坊·紧急会议”。

他看了一眼,按下了静音。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桌上那张皮影纹样草图被晚风掀起一角——图中女子轮廓隐约,手持银锤,背影熟悉得令人心悸。

就像某个正在夜市摊前支起灯箱的女孩,正将一串串手工锻打的银饰挂上展架,锤纹斜向如雨,吊坠是缩小版的城中村门楼,斑驳砖墙、锈铁门环,连爬山虎的藤蔓都纤毫毕现。

她不知道,这组即将引爆手作圈的“巷弄系列”,已经在某位全球顶级设计师的案头,静静躺了三天。

夜市的风裹着孜然和辣椒的香气,在窄巷里横冲直撞。

那味道钻进鼻腔时,林飒飒正支灯箱。

暖黄的光晕一圈圈洒在银饰上,像给每一件都镀了层旧时光。

她低头把 “巷弄系列” 的银链摆到最显眼处。

链身的斜向锤纹是她用小锤敲了三百多下的成果,吊坠门楼的瓦片纹,刻坏了三块银片才成。

指尖碰到冰凉的银面,突然想起上周退火时的意外 —— 银片加热到七百度后,没有充分冷却便移动,结果还没下锤就出现了裂纹,加热前的加工完全白费了,她自责地蹲在工作台前哭到后半夜,又重新熔了块银料再来。

“还没摆好?” 王姨推着水果车路过,车轱辘压过水泥地的声音很响。

林飒飒手一顿,赶紧把散落的耳钉归位。

上次某顾客的那句 “手工就是烧钱。不就是慢工出细活嘛,跟流水线比,能贵出两倍?”像根刺扎在心里,夜里想起来就睡不着。

“快了,王姨您先忙。” 她嘴上应着,心跳却比烧烤摊的鼓风机还快。

脚步声由远及近,布鞋踩在潮湿的水泥地上,轻得像猫。

顾言之来了。

他真的穿着那件绣小雏菊的外套,挎着下午那个装速写本的帆布包,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有块浅褐色的印子 —— 像是常年握工具磨出来的。

手里拎着一杯热豆浆,另一只手插在裤兜里,软乎得像刚从校园里出来的男大学生。

“顾先生?你怎么来了?” 林飒飒有些惊讶,“他怎么知道我在夜市摆摊?还知道我的摆摊位置?是恰巧逛夜市路过?还是特意来找我的?”

却故作轻松地扬下巴,“别光蹲那儿画画,帮我招呼客人吧。”

他嗯了一声,没往人前站。

搬了个小马扎坐到摊角,掏出帆布包翻速写本时,錾刻刀从包里滑出来。

乌木柄上的铜箍磨得发亮,刃口还留着细小花纹 —— 是陈记银坊限量款特有的印记。

王姨眼尖,凑过来瞅:“哎哟,小伙子,这刀跟陈叔用的一模一样!你哪儿淘来的?”

林飒飒一愣,赶紧接话:“他来学做银饰的,我教的。”

话出口就心虚 —— 这家伙连焊枪都没碰过,哪像初学者?

可她还是忍不住偷偷瞟他。

路灯落在他发顶,像撒了层金粉,他低头画画的样子,竟让巷子里的油烟味都淡了些。

穿米色风衣的女人走过来时,林飒飒正盯着顾言之的速写本发呆。

是刘姐,小区有名的 “性价比控”,买瓶酱油都要比三家。

她随手拿起 “门楼吊坠链”,眉头立刻皱成 “八” 字。

“手工的?这不就是普通银链子吗?三百八?义乌货六十包邮!”

林飒飒太阳穴突突跳,刚要开口,手腕突然被攥住。

是顾言之。

他的掌心滚烫,隔着薄袖传来的温度让她整个人一僵。

“交给我。” 他的声音轻得像在哄人,手指却没松开她的手腕。

直到她点头,他才松开手,蹲到摊前。

他接过银链举到灯光下,指节修长的手轻轻抚过锤纹。

“大姐您看,这条链子的锤痕是斜向的。” 他指尖停在一道浅痕上,“每一道深浅都不一样,这是手工锻打的‘呼吸感’。”

刘姐将信将疑地凑过来。

“机器做的链子,纹路规整得像复印纸。” 顾言之又拿出手机,翻出一张机器链的图片,“您对比下,是不是死板得很?”

刘姐没说话,眼神却松了些。

顾言之继续道,语气平稳却有力量:“再看吊坠的门楼飞檐 —— 这儿用了‘细錾’技法,一刀一刀雕的瓦片纹。您可以摸摸,仔细感受一下。”

他让刘姐摸吊坠边缘:“有没有微小的起伏?那就是手工的温度,机器压模做不出来。”

林飒飒怔住了。

这些话她心里藏了很久,却从没说过这么清楚。

她盯着顾言之的侧脸,鼻尖忽然一酸。

原来真有人懂,懂她为什么非要用 999 足银,懂她反复换砂纸的执念。

顾言之打开手机里的视频。

画面里,她低着头,额前碎发被汗水黏住,手握小锤敲银片,火光映得她眼睛发亮。

“这是我拍的。”顾言之跟刘姐认真地讲解,“造型定好后,还要用800目、1200目、2000目的不同砂纸层层打磨抛光,才能出这种质感。”

“这是上周看到你在锤纹时,怕打扰到你,就用远镜头拍的。” 似乎早就猜出了林飒飒的疑虑,他轻声对一旁的林飒飒解释道。

视频里还能听到银锤敲打的 “叮叮” 声,混着远处夜市的吆喝。

刘姐反复看了两遍,又摸了摸银链,终于点头:“是我误会了,这手艺值得。”

她扫码付款时,特意加了林飒飒的微信:“姑娘,我回头让姐妹们买银链都来找你。”

人群散了,林飒飒拽了拽顾言之的衣角。

“你怎么连技法和砂纸目数都知道?” 她压低声音,耳尖有点热。

他挠了挠头,嘴角弯起一点弧度。“以前跟家里人学过一点。” 目光飘到她的银饰上,又很快移开,“就懂点皮毛。”

林飒飒没再问,却记起他刚才攥她手腕时的温度。

……

夜风渐凉,烤串的烟气淡了,吆喝声也少了。

林飒飒刚才趁无人光顾时在摊位上一丝不苟地锻打银片,未曾注意,等她停下来,感觉夜深,弯腰收拾摊位时,突然愣住。

所有银饰都被重新整理过。

锤纹款和錾刻款分开摆,标签贴得整整齐齐,价目牌也换了新的。

价目牌边框是简笔画的皮影人 —— 有的手持小锤,有的脚踩火炉,姿态生动得像在跳舞。

每张下方都写着这样类似的简介:“门楼吊坠:6 小时锻打|退火 3 次|手工抛光 2000 目”。

林飒飒指尖抚过那行字,心跳漏了一拍。

她突然想起,前几天总有人蹲在摊角,在速写本上记些什么。

原来那时候就是他顾言之,他那时就已经在关注她了,还在偷偷算她的工时。

“这是……你弄的?” 她抬头问顾言之。

他正收马扎,耳尖有点红:“顺手弄的,怕客人分不清。”

林飒飒没说话,却悄悄把自己的背包往他那边推了推 —— 包很重,装着银料和工具。

顾言之眼疾手快,伸手就把包扛到了肩上。

“我来。” 他说,“你手要做银饰,别累着。”

他扛包的动作很稳,小雏菊外套后背绷出一点弧度,竟不像表面看着那么瘦。

路上,顾言之轻声建议:“听外婆说,你还开着网店,不妨在详情页加‘工艺拆解’板块,拍退火的火光、錾刻的手部特写,更能体现手工价值”,林飒飒没接话,心里却记了下来。

两人并肩往巷口走,脚步声错落着,混着流浪猫翻垃圾桶的窸窣声。

走到巷口时,顾言之突然停下脚步。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阴影里,眉峰几不可察地蹙了下,手悄悄攥紧了手里的錾刻刀。

“怎么了?” 林飒飒问。

“没什么。” 他很快收回目光,“好像看到只猫。”

林飒飒没多想,继续往前走。

她没看见,顾言之又回头看了眼那片阴影,指尖在錾刻刀的铜箍上摩挲了两下。

回到家,林飒飒洗完澡,鬼使神差地打开电脑。

网店后台的空白模板躺在屏幕上,她新建了一个栏目,命名为:「非遗手工工序?每一件都有呼吸」。

光标闪动间,她敲下第一句话:“这条链子,诞生于六百度的火焰与一万次手工匠心锤击之间。”

敲完,她忍不住笑了 —— 笑自己居然听了顾言之的建议。

手指落在键盘上,她把 “非遗手工工序” 页面的草稿保存好。

明天,她要把顾言之说的 “工艺拆解”,好好做出来。

突然想起顾言之攥她手腕时的温度,忍不住笑出声来。

手机突然震动,是陈叔发来的微信。

【飒飒,你订的 999 足银料,今天有人到店里问,想批量订同款。我没敢应,你说过要独家供应。那人拎的袋子,印着沈明宇家供应商的商标。】

林飒飒的笑容瞬间凝固。

沈明宇 —— 靠抄袭独立设计师起家的银饰品牌少东家,业内人称 “灵感收割机”。

她手指冰凉,突然想起顾言之在巷口的异常。

原来他刚才看的不是猫,应该是盯着那个问银料的人?

林飒飒起身走到窗边,老旧居民楼的灯光稀稀疏疏。

某扇窗后似有黑影闪过,再细看时,又什么都没有。

她回到桌前,打开加密文件夹。

里面是她为国际青年设计奖准备的稿 —— 融合苗银古法与现代美学,评委说 “极具颠覆性”。

她咬了咬唇,眼神渐冷。

如果真有人想偷她的手艺,那就来吧。

她林飒飒,从来不怕亮家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