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史的既定轨迹,孙坚被刘表杀死,随后,刘表占据长沙,被封为荆州刺史。袁绍也很快的将韩馥击败,夺下邺城,与此同时公孙瓒也用武力将临近幽州部分的翼州官员收复,再翼州有了根据地,从而和同样占据翼州的袁绍进行对峙。
191年,冬,公孙瓒列举袁绍十余条罪状,率先向袁绍发起进攻。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个个彪悍,将袁绍的大戟士打得全面溃败。公孙瓒接着带领三千白马义从和一万的步兵乘胜追击,在界桥和袁绍对峙,试图击败袁绍占据冀州,进而南下,逐鹿中原。
而袁绍则是派出手下第一大将,鞠义统领袁绍手下最精良的部队——先登死士进行迎战。在人数上,袁绍的军队远远不及公孙瓒,加上公孙瓒刚刚大胜而归,因此轻敌,被鞠义带着先登死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导致白马义从死伤过半,也使公孙瓒实力严重下滑。不久后,公孙瓒再次和袁绍在龙凑开战,同样遭到大败,一下子被袁绍打回幽州。
看见公孙瓒已经吃亏,此时的封仙才让丁原发出联手的请求。因为公孙瓒恃才傲物,虽然有勇有谋,但是却有些目中无人了。如果从一开始就帮助公孙瓒,他也不会同意。而现再,正是龙凑之战之后,后面公孙瓒为数不多的胜利还没发生的时候,此时的丁原经过修养,封仙成功培养出两千的骑兵,也让自己掌握了丁原一半的军队,三千步兵和一千的骑兵。而丁原手上九千兵力,号称一万。得到这样的援助,彼时的公孙瓒自然不会拒绝,却还是别有用心的将封仙带来的三千人留在被袁绍围攻的故安,自己带着大部分军队用身体不济的原因离开。封仙见状,也没有拒绝,反正这历史上记载的巨马水之战是公孙瓒胜利,现再他将自己留下,不就是捡漏嘛。
封仙没有急着出兵,反而加强防守,等待袁军自己撤退。吕军来到后,公孙瓒撤走了留在故安大部分的白马义从,只留下不到一百和原驻军协助防守。这也让封仙对此人更加的鄙视了。不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会有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军有了撤退的势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掩饰。这次的统帅不是鞠义这样的谨慎之人,而是崔巨业。接连的大胜让他冲昏了头脑,即使是面对久攻不下的故安准备撤退的时候也没有遮掩,简直就是差找人在城下大喊——我们撤退了。
军中…
“此时袁军撤退想必是有诈,我们应当坚守城门”一个将军道
“呵,公孙瓒帐下都是一群王八吗”封仙嘲讽,她提出的追击几乎没人同意。一来,崔巨业太过明目张胆,让人怀疑;二来,就是被袁绍打怕了
“吕将军,我们感谢你的援手,但是这不是并州,还轮不到你插嘴”那人回讽
“一群王八,之前讨伐董卓的时候就看出来了,除了白马义从,你们这些公孙瓒的兵都是龟孙,怪不得被袁绍打得屁滚尿流”封仙继续道
“呵呵,现在那白马义从还有影子吗”一个将领面对封仙得指责却是将火力转移,的确,现在在场的白马义从也就百人不到,其余人都跟随公孙瓒离开了。这也是封仙气恼地原因,原本有公孙瓒座阵,追击的命令能简单下达,如今没有公孙瓒,他们也就只想守城了
“五十步,笑百步。你们不去,我并州军独自出击,也好过陪你们当王八”看见说不动,封仙也不强求,反正自己手下的是骑兵,袁绍的步兵也追不上,到时候既不丢面子,也没有什么损失
封仙回到军营,就将手下的一千骑兵全部召集起来,告诉他们随时准备好出击后,又将张辽叫来。
“见过将军”张辽行礼
“文远,等我出击后你带余下步兵在城墙待命,若是袁军败退,则乘胜追击;若是我军败退,则是准备接应”
看见张辽欲言又止,封仙打断道
“现在的袁军已经没有战斗的想法,所以即使是反击也不会激烈,只是敌我人数悬殊,本将担心寡不敌众”
“末将领命”
吩咐好张辽后,封仙做出迎战,和千余士兵做好准备,只要袁军开始撤退,就会出击。正在等待之时,远处几十骑杀来,个个都是骑着白马,应该就是城中的白马义从了。
“将军,要不要拦截”一士兵问封仙
“不必“封仙举手制止
当先的一人骑着白马上前,拱手道
“某家赵子龙,特率领‘白马义从’协助将军”
封仙愣了愣,接连受到郭嘉和徐庶的冲击,对待历史名人,封仙已经可以从容面对了,只是道
“将军好血性”
不知道是不是看见白马义从的加入,陆陆续续有自发的骑兵加入,虽不多也有五百余人。很快,城楼上的人就看见袁军撤退了,就在他们撤退中途,故安城门大开,千余骑兵杀出,为首的两个将军,一个手上长戟如毒蛇,收割一个个人的生命;另一个手上的长枪如白龙,同样大杀四方,毫无准备的袁军大乱,互相践踏,原本的从容撤退,却是变成了败退。因为他们利用骑兵的优势,袁绍的军队多是步兵,跟本就跟不上他们的速度,一口气在巨马水大破袁军,此战,杀了袁军九千人,给予了袁绍一个重创,崔巨业也在混战中身死
回去的途中,封仙和赵云并驾齐驱。
“将军好武艺”封仙道
“吕将军也是神勇”赵云回答
“赵将军如此英勇,怎会留在此处”封仙突然问,历史上赵云和刘备合作后,便回来公孙瓒这,不久因为兄长病逝,从此离开公孙瓒。历史上赵云有没有出现她不知道,但是,现再公孙瓒离开,这样的精英他怎么可能留下。
听后,赵云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毕竟封仙的言下之意就是暗示公孙瓒留下的都不是白马义从中的精英了,这个他自然知道的。别人并州军拼死拼活帮你守城,你将精英全部撤走,也太不地道了,所以赵云此时颇为尴尬。看见赵云的脸色,封仙也反应过来了,立刻补救道
“咳,白马义从中个个精英,只是子龙兄尤甚”
赵云接下这个台阶,于是回答封仙的问题“我从青州回来,听说主公受困便来了故安,后来将军高义出手,赵某对于白马义从不战离开而感到惭愧,故主动和主公提出留下”
封仙听后,心中微微感到遗憾,看来还是被刘备刷到好感了,不过这次自己也和他并肩作战,不知道能不能弥补。封仙虽然在脑中暗暗叹息,嘴上却是道
“良禽择木而栖,公孙瓒不是明主啊”
她敢这样说自然是不怕赵云生气,因为当时刘备同样劝说过赵云,她也不怕犯了忌讳。
“哎,当初袁绍进军翼州,赵某不愿意屈服,当时主公却是礼贤下士,因此赵某从袁绍手下叛逃,如今一看,却是半斤八两”赵云颇有同感道
“若子龙兄不嫌弃奉先年幼,奉先恭候大驾”封仙顺杆爬道
“日后若赵某无处可去,定投奔将军”赵云却没有正面回答,现在他已经打算离开公孙瓒,而在封仙和刘备中摇摆不定。
刘备是出名的仁义,而自己对他的观感也不差。而且在青州的战斗中,他手上的关羽和张飞也是勇将,自己在他手下同样感觉良好;但是刚刚和吕布合作,自己完全不觉得他未及弱冠,反而有总惺惺相惜的感觉,而且他肯出手帮助公孙瓒以及当机立断地出击,可见也不是没有远见的人。只是,一旦回过神来,却是一个比自己小的将军,这让赵云有些难堪。因此在两人之间摇摆不定。
封仙自然是看出了赵云的动摇,爽朗应道“明主不再年高,子龙兄勿要局限了思维”然后绝尘而去
解决了这次的危机,封仙带着士卒和从袁绍军中夺得的战利品回到了并州。公孙瓒回到幽州,却是被幽州刺史刘虞攻击,想要来一个先发制人。还没有缓一口气的公孙瓒在自己的老窝又和刘虞开始了内战。后来,刘虞被公孙纪出卖,很快公孙瓒将刘虞俘虏于居庸,自此他将幽州直接抓在自己手上。不久,汉献帝派遣段训前来加封公孙瓒,被他用造反威胁,段训只能协助公孙瓒将刘虞处死,同时任命公孙瓒为幽州刺史兼任前将军,封易侯
汉献帝就好像是分发大礼包一样,很快,一道道的旨意发出,比如,正式任命丁原为并州州牧,加封忠侯。封仙觉得好笑,的确,丁原所作的事情,一是讨伐董卓,二是调停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战斗,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忠侯。而他也被正式封了一个忠勇将军的头衔。袁绍则是被任命为翼州刺史兼青州刺史,改封邟乡公。刘备则是被封为豫州刺史。
194年,二月。虽然没有吕布的参与,张邈在陈宫的唆使下依旧叛变,曹操放弃攻打徐州(之前曹操父亲在徐州被杀)。得知信息后,封仙只能感叹命运的既定轨迹。而被任命为并州州牧的丁原再次扩军,这次他明目张胆开始招纳手下谋臣,一时间也让封仙无暇顾及练兵,而是盯着进出的州牧府的人,生怕漏掉了哪个贤才。
现在封仙没有发展起来,对历史只有小小的改变,所以很多都是作者在往上找到的资料节选的,所以做好准备,前面更多的是xxx年,然后是事情提纲。等他取代历史上袁绍的位置,从官渡之战开始会脱离历史轨迹,按照作者的思维继续写下面的故事
还有就是三国上面的名人很多,但是我是用三国背景写,所以里面一些也许活的很长的人会提前死掉,毕竟明知道有对手,有机会杀掉封仙也不会手软的
最后就是,很快丁文萱也会回来的,不用担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河朔四洲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