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并列第一?

并列第一?

全国大学生物理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公示那天,实验室的空气都带着点紧绷的期待。陆郁抱着电脑刷新页面,手指点得飞快:“出来了出来了!快来看!”

众人瞬间围了上去,目光齐刷刷落在屏幕上。一等奖的位置赫然写着两个名字——慕安瑜、林由安,备注栏里标着“并列第一”。

“哇!并列第一!”陆郁激动地跳起来,“咱们项目组也太牛了吧!两大天才联手,直接横扫奖项!”

萧妍看着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果然没白费功夫,你们俩的实验方案和数据论证,本来就是这次大赛的顶尖水平。”

林由安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挑眉笑开,语气带着惯有的张扬:“我就说嘛,跟我合作,想不拿第一都难。”他转头看向慕安瑜,眼底闪着亮光,“不过没想到啊慕天才,居然能跟我并列,有点东西。”

慕安瑜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是我们的方案互补,才能有这样的结果。”他清楚,林由安的实验创新思路和自己的理论推导完美契合,就像拼图的两块,少了谁都不行。

可这话落在林由安耳里,却莫名想逗逗他。“互补?”他凑近一步,故意压低声音,“那你说,是你的理论更重要,还是我的实操更关键?毕竟这第一,总不能真的分不出高下吧?”

慕安瑜抬眼,撞进他带着戏谑的目光,眼尾的小痣在灯光下若隐若现:“都重要。科研合作,本就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

旁边的沈之砚推了推眼镜,平静地补充:“大赛评审团的评语里写了,你们的方案分别代表了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两者并重,才给出了并列第一的结果。”他顿了顿,看向两人,“这在大赛史上很少见,足以说明你们的合作有多成功。”

许川也点头:“后续的获奖证书和奖金,会按规定平分。不过关于成果署名顺序,评审团让你们自己协商,用于后续的论文发表。”

这话一出,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了些。谁都知道,论文署名顺序在学术圈有多重要,就像曾经那些因署名之争而分道扬镳的科研搭档,荣誉面前,很容易产生分歧。

林由安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署名顺序有什么好争的?慕天才,你想放前面就放前面,我无所谓。”他嘴上说得随意,心里却想着,只要能和慕安瑜继续合作,名字先后根本不重要。

“不用。”慕安瑜摇摇头,“按惯例,我们可以轮流署名,或者按贡献领域标注。这次的论文,你负责实验部分的撰写,我负责理论推导,不如就按研究阶段排序,你在前,我在后。”

“哎?”林由安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他原本以为,慕安瑜这种看重规则的人,会坚持按字母顺序或者其他标准。

“你的实操突破是方案落地的关键。”慕安瑜看着他,眼神认真,“没有你的高纯度催化剂和精准调试,我的理论再完善也只是纸上谈兵。”

林由安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脸颊微微发烫,嘴上却依旧逞强:“行吧,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就勉为其难接受了。”他转身拍了拍陆郁的肩膀,“走,今晚我请客,庆祝咱们项目组双喜临门!”

看着他故作张扬的背影,慕安瑜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他知道,真正的合作从来不是争夺荣誉,而是像他们这样,彼此认可、互相成就。就像那些并肩前行的伙伴,不是非要分出高下,而是一起站在顶峰,才更有意义。

庆祝的饭局上,林由安悄悄给慕安瑜的杯子里添了果汁,动作自然得像是做过千百遍。慕安瑜抬眼看向他,刚好看到他眼底藏不住的笑意,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

并列第一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们科研能力的认可,更是对这段特殊关系的见证。往后的路,无论是科研路上的挑战,还是彼此心意的靠近,他们都将继续并肩,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也成为彼此最坚实的支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