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赐名

梁九功再看看梨云,突然明白了皇帝的心思。看她还是懵懂的模样,想着自己以后再慢慢和她说吧,当即轻轻扯了下梨云的衣袖,和她一起到了门口。

此时此情此景,这殿内就留给主子爷自己吧。

梨云发现承乾宫一行之后,梁九功对自己的态度似乎变了,似是变得亲近了许多。

梨云再叫他梁总管的时候,梁九功笑咪咪道:“别叫得那么生分,叫梁谙达吧。”顿一顿又补充道:“四爷他们都这样叫咱家。”

人家那是皇子阿哥,叫你谙达是显得尊重是亲近,我算哪个排面上的,一个小宫女这样称呼大总管?不过见他说得认真,恭敬不如从命,和这位太监总管皇帝的心腹红人交好总不是件坏事。

多个朋友多条路,梨云对这点深信不疑。

“都听梁谙达的。”梨云人美声甜,一声谙达叫得人开怀。至于那回皇帝在承乾宫说的什么孩子,生辰的,梨云想仔细向梁九功打听,他却左顾而言他,只道:“皇帝这多年都忘不了孝懿皇后,你多留意先皇后的事吧。”

梨云瞠目,这算是什么回答,都故去的人了又如何留意,这位孝懿皇后,也就是佟贵妃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不是梁九功不想说,他是呆在皇帝身边的人精,皇帝都没说的事他才不会多嘴。

梨云慢慢发现自己在皇帝身边当差的时候多了起来,见的人也多了不少,甚至还去了南书房伺候。

南书房在乾清门西侧南庑,是翰林轮值之处。康熙皇帝在此与翰林院的大臣们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大臣们还要撰述谕旨。皇帝“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南书房因“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可以说是皇帝的机要机构,大臣们都以能入南书房为荣。①

梨云倒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到南书房里当差,虽然只是磨墨给皇帝写字作画,但也说明在皇帝心里,自己也是可靠之人了吧。

最先发现这一变化的是四贝勒胤禛。胤禛在南书房见到伺候在皇帝身边的梨云,心里一怔,忙垂下眼帘,挡住了明灭不定的眸光。

汗阿玛已经如此宠信于她了么。

梨云也见到了诸多的阿哥们。人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皇帝的这些阿哥们真是各有特点,不尽相同。

大阿哥直郡王身姿英武很有大哥风范,皇帝近来也颇为器重,直郡王更以皇长子身份自得,又有朝中大臣拥趸,意气风发。

太子一惯的温文尔雅储君风姿,对梨云也颇是客气,叫人感叹不愧为储君之仁厚。

八贝勒温润如玉佳公子,因为作证的事,对梨云又觉亲厚了一些。

要说梨云最感兴趣的还是十三阿哥,这个后世传言的侠王十三爷。

十三阿哥没被皇帝封爵,只是个光头阿哥,却很得皇帝宠爱,刚分了府娶了福晋,正是春风得意时。梨云也注意到了,十三阿哥在皇帝面前最是放松,和皇帝相处大多是父子相对的样子,很少其他人的那种刻意。这应该也是皇帝宠他的原因吧,毕竟皇帝也是凡人,也是位父亲。

这么些阿哥中反倒是四贝勒最不起眼,与皇帝相处起来也是一板一眼。梨云倒又些服这位四爷,这个度是拿捏的真不错,不近不远,多一分少一分都不那么正好。

这么些龙子阿哥,又谁能想到最后竟是四阿哥得了胜继了位,成为了雍正皇帝!

梨云觉得自己冷眼旁观做个历史的见证者倒也不错。

其实皇帝身边多了个宠信的宫女,不管是阿哥们还是大臣们都还是注意的,有的人觉得或许不久后宫又多了位受宠的主位,有人还觉得皇帝这么宠爱这宫女,却又不纳入后宫,莫非要的就是红袖添香这份意趣。

前朝也就是一时关注,把个小宫女当成饭后谈资罢了,他们关心的还是君心所向朝中大事。

后宫却是不然,人人都知道宫女梨云得宠,都在等着看她能得什么份位,可是等着等着又等来了兰贵人复宠的消息。

兰贵人被梨云一通劝说,自己便想明白了,身子不久也养好了,倒比以前更得宠。皇帝不但时不时召她侍寝,还召她乾清宫伴驾,一时风头无两。

梨云在乾清宫见到兰贵人,丰姿更胜旧日,不禁点头,如此甚好。

梨云笑着上前见礼,兰贵人忙一把扶起了梨云,不好开口出声,只做了个“姐姐”的口型,“快快起来。”

梨云扶着她胳膊,把她送到皇帝面前,“皇上,奴婢倒看着兰贵人更美了。”

皇帝也笑,前阵子兰贵人像变了个人似的,也不理人,倒叫他好一顿可惜,如今想开了,人更美不说也更知情识趣,好一朵解语花。

“主子爷,前阵子奴才想法佐了,倒多亏了梨云劝解,才能放下旧事……”兰贵人说得坦白,语音娇柔惹人怜爱。

“都是过去的事了,提它做甚么。”皇帝惜香怜玉,伸手握住了兰贵人的小手。

又道:“朕就知道梨云是个好的,梁九功去挑几件东西赏她。”

梁九功应一声,梨云也忙谢了恩,便和两边伺候的人退了出去。

如今梨云收赏已习惯了,皇帝想赏收着就是,反正都把攒钱买宅子说给皇帝听了,最好是多赏些。

梁九功这回送来的东西是几样首饰,都是女孩子用的款式。

“小女孩子家家的,打扮打扮。”梁九功道。

不是,我一宫女身份,有什么好打扮的,“梁谙达,您还不如挑银子给我,这我也用不着。”梨云如今和梁九功熟了,也和他开开玩笑。

“傻姑娘,这会儿用不着,以后还用不着?你不是想着以后出宫的,那不就能打扮了。”

“借您吉言。”梨云笑,“以后我请您去我宅子里喝茶。”

“那可敢情好,咱家可记下了。”要不皇上也喜欢呢,梨云就是会说话儿,梁九功笑着应了。

凡事向前看,有奔头。

可是,梨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能不能出宫买宅子,不过有个梦想总是好的。有想法有奔头了才能熬过这深宫岁月。

梨云得皇帝看重,佟佳贵妃也更加喜欢梨云来,有时会召她到永寿宫说话。

也就是在和贵妃娘娘的闲话中,梨云才明白,自己能得皇帝喜欢,确实是托了孝懿皇后的福。

孝懿皇后曾有个孩子,是位格格,可惜没能长成人。这位小格格的生日竟和梨云是同一天,也是六月十九。

怪不得皇帝那回在承乾宫提了什么孩子,生辰的事,这是对孝懿皇后旧情难忘,又把对孩子的感情投射到自己身上了呀。

到了孝懿皇后忌日这天,皇帝又带梨云和梁九功去了承乾宫。梨云这回不用皇帝说,自己上前诚心诚意给孝懿皇后上了香。

多谢您了,皇后娘娘。

梁九功一看便明白梨云是知道其中关窍了,暗赞小姑娘聪明。皇帝见了更有一番感慨,这孩子和自己有缘呀,自此越发看重梨云了。

*

转眼到了四十六年春,皇帝诏准几位成年皇子的奏请,决定在京城西郊畅春园周围给几位阿哥建园子。

梨云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两眼放光,这是要建圆明园了?我竟能见到这万园之园的诞生不成!

果真,皇帝在将畅春园北的一处前朝王爷的废园子赐给了四贝勒胤禛。

这天梨云正当值,皇帝挥毫泼墨写了几个大字,梨云正待看时,却听小太监进来禀告,“四贝勒来了。”

梨云无心再看字,只看着进了门的四贝勒。

多日不见,这人又添几分清冷,浑如冷风中的一杆青竹,带着些许凛冽之意。

胤禛进门便看到梨云在瞅他,向她微微点点头,目光中却多了些暖意,梨云向他福了福身见礼。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胤禛向皇帝躬身行礼。

皇帝向他招手道:“你过来看看。”胤禛上得前来,见皇上正在写字。

“看朕起的这名字如何?”

梨云也看过去,正是“圆明园”三个大字。

胤禛却是一愣,转又有些感动,原来汗阿玛对自己还是好的。

“谢汗阿玛赐名。”胤禛这一句谢得诚心诚意。

胤禛向来信佛,在府中常与禅师论佛,并自号圆明居士,没想汗阿玛竟以此为名,不但赐了名还御笔题字,这不免叫胤禛心中震动,汗阿玛他懂我!

皇帝见儿子这样子,也是高兴,一时间父子相得,两人均是面带笑意。

又见梨云一副好奇的样子,皇帝便问,“怎么,梨云在建园上也有心得?”

梨云赶紧摇摇头,“奴婢可没有这么厉害,只是听说那地方山水相依,想来风景甚好。四爷又胸有丘壑,定能建出园林妙境。”

胤禛听她夸赞自己,只觉心中泛起甜意,脸上笑意更深,“借梨云吉言,儿臣定要建好这园子,不辜负汗阿玛赐名之恩。”

“好,到时朕要去看看你建得如何!”皇帝笑道,转眼看到梨云一副那我呢,我也想去的模样,便又加了一句,“到时也带梨云前去。”

梨云忙高声谢恩,“奴婢谢皇上。”

“你去可不只是看,要把这园子画出来给朕看看。”皇帝看她那样就想逗她。

“啊!”游个园子还要布置作业不成!那么精美的园子,亭台楼阁山水树木,要画到几时,这作业也太难了!梨云面露难色。

皇帝哈哈大笑,胤禛也有些忍不住要笑,看着这么聪明的姑娘,怎么突然笨了起来,皇上那是逗你呢。

胤禛不由道:“梨云你别担心,到时我帮你。我建园子可是有图样的。”

也对,大不了我照图样画交差。梨云忙福身,“谢过四贝勒。”

“这倒不用。”胤禛摆下手,又问:“若你建园子想建成什么样的?”

看来今儿不说几句是不行了,梨云想了想便道:“陶潜有云: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白乐天更道: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我能想到的便是有花有树有竹有水有莲了。”

“你这样一说,那梨花院落溶溶月也是妙极。”胤禛听她说得神往,也回一句。

“四爷说的乃富贵气象也,要说更让人神往的便是陶公的桃花源了,夹岸满桃花,落英缤纷,该是怎么样的美景呀!”梨云说到这里,突然想起那圆明园中也是有桃花坞的胜景的,只可惜这精美的园林毁于侵略者的炮火中,当是每个国人之痛了。

胤禛正想听她接着说,却见她突然不语,似是神飞天外,心中想到,若是她喜欢,我便在这园子中建这么一处便是。

皇帝听梨云侃侃而谈,笑意更甚,突然想到自己要留梨云在身边,若是将她嫁给自己儿子倒也不错。

老大他们几个年纪大,老八倒是不错,可惜那老八家的不省心,也是不行。十三倒是不错,年纪相当后院里人也少。

不过老四倒是与梨云走得近,就是年纪大一些,要不老十四也行。

皇帝竟然起了作媒的心来,扒拉扒拉自己几个儿子,觉得配不上梨云,要说皇帝对梨云确实也算偏爱了。

梨云是不知道皇帝此时的心思,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没法子。据说康熙看天气冷还下喻旨叫赏给秀女热汤饭,毋致冻馁,在外行军打仗的时候还不忘写信,担心几位常在答应冬天没棉袄穿,叫人赶紧给做呢。这么接地气的皇帝,就问你服不服!

今天更新有些晚了,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①来自百度资料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出自陶渊明的《拟古·其一》

前有乔松十数株等句来自唐代白居易的《与元微之书》

梨花院落溶溶月出自宋代晏殊的《寓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赐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