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晒完水再回堂屋的时候只看到僵硬的爷孙两个。
“这是咋了?”
等她走近了才看到宋老头身上那一片痕迹,顿时笑了。
“平日里不抱孩子,连孩子要尿要拉都不知道,也多亏萝丫头是个乖巧的,要是换了别的孩子现在肯定要哭地昏天黑地闹你一会儿。”
她抱过宋莳萝拿了干净的布擦了擦又换了身衣服。
宋莳萝绷紧的身子渐渐放松,心里只能默念对不住宋老头。
“你啊,小人精一个,都没尿过人怎得你爷一抱就尿。”
宋老太点了点她鼻子,宋莳萝咧嘴一笑,显得人畜无害。
我真不是故意的。
给她收拾干净后宋老太又将宋莳萝交给了宋老头带,不过这一次叮嘱了些事宜才走,宋老头也记住了这个孙女的性子,知道她但凡哼哼了,把一次尿总归是不出错的,爷孙两个就坐在堂屋里打盹。
转眼间到了第二日,张氏已经从汪二叔家做席回来了。
王氏瞅见她和宋老三进了院子,大声打趣道:
“呦,我们的大师傅回来了。”
“大嫂,快去把其他人都叫来堂屋,我们可拿了不少好吃的回来。”
张氏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后面宋老三手上也拎着不少,张氏说完就赶紧进了堂屋把东西放在桌子上这才歇下。
这时候宋家其他人也都在王氏的呼喊下过来了,看到桌子上摆满的东西,鼻尖也闻到了香味,宋老太打开其中一个一看,竟是一整个卤过的猪蹄膀,她顿时惊讶问。
“怎得拿了这种好菜回来?”
赵氏也打开了其中一个看,是一整条蒸鱼。
“呀,三弟妹,这汪二叔家难不成把一整桌席面都让你带回来了?”
张氏今日累的狠了,胳膊腕都要抬不起来,腰也痛,她现在可算明白为何做席的大师傅都要男子,这也是一场体力活啊,宋老太让赵氏打了盆热水和巾子给敷着。
“二嫂这话说对了,可不是一整桌席面都带回了吗。”
宋老三笑道,然后在其他人的目光下说了今日发生的事情。
原来今日汪老太太的寿宴只请了汪家这边和娘家那边的宗亲,谁成想快开席的时候周家那边来人了,来的还是周百户一家和他侄子一家人,听说镇上讲究男女不同席,这下子就又单独开了两桌多买了些菜。
那周百户夫人那桌也不知是嫌弃还是讲究,收席的时候一桌子菜都没动几口,唯一吃的那几口还是周百户的小女儿吃的,那夫人只喝茶不动筷。
周百户那桌汪二叔他们陪着喝了些酒,菜也没动几口,这样下来就剩了许多,不过那周百户今日说了句汪家请的厨子做菜不错,这不是夸了张氏吗,汪二婶一想着张氏做的菜给她孙女长了脸面就把剩的那些菜大半都给了她,还给涨了工钱。
“听说那城里的夫人吃饭前都是要先漱口、洗手再动筷的,定是不习惯我们农家菜才没吃,这样也好,要不然哪里轮得到我们吃到这种好菜。”
赵氏乐呵呵的,她才不管那些夫人是嫌弃还是讲究,反正这菜最后也落到她家里了。
“是啊,讲究些好,怪不得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都长得细皮嫩肉的,这些个老爷夫人们不吃的都让她们吃了。”
王氏说着便捂嘴笑了起来。
“行了,赶紧端了碗筷进来吃吧,我看要放到明日你们都没心思睡觉。”
宋老太打断了两个儿媳的话,这两个儿媳小聪明是有,但经常嘴比脑子快,这话说的让老三媳妇怎么想。
宋家几个小子们早都在盯着了,听到这话瞬间欢呼。
“奶,我去拿碗!”
“奶,我去拿筷子!”
张氏并没有想多,她此刻一直在想今儿个下午撞见的事儿,旁边宋老三瞥见了,轻微的摇了摇头,意思准备等会儿单独去找宋老太说,这会儿别说,张氏只好掩了掩神色。
宋家人难得在这个时辰加了一顿饭,张氏和宋老三带回来的光是肉菜就有四道,还有其他的糕点糖馃子什么的,一家人吃了个满嘴流油,是以今儿个宋家直到月上中天了屋里还热闹着。
宋老太单独叫了宋老三和张氏进了屋,一进屋就问。
“你俩今儿是遇见什么事了?”
虽然带回来一桌席面家里人都高兴,但宋老太发现自己这三儿子和老三媳妇眉宇间略有愁意,就想着肯定是遇到什么事儿了,所以这个时候单独叫了两人来。
张氏和宋老三对视一眼,缓缓开口道:
“是遇到了点儿事……”
随即她说出了今儿下午撞见的那事,原来今个晚上趁着开席的时候她去了趟茅厕,村里的茅厕一般都建在房子的边上,再放一个竹帘子挡着,外面人要过一个拐角才能看到。
当时她正要出来就听到墙角边一口官话的女声,听着年纪不大,那两人应该没看见张氏在后面就自顾自的说了起来,一开始张氏还挺着急,想要快些回到灶房,后面越听越震惊。
因为其中一人嘴里说了句“那小厮已经被发卖了,希望娶了妻能回心转意”的话。
在杏花村大家都说的方言,官话也就城里人说,这人肯定就是周百户带来的那些人,她立即吓了一身冷汗,不敢出声也不敢动,直到那两位说话的人走了才出来。
“什么?你确定你没听错?”
宋老太严肃道,脸上的笑意瞬间隐去。
“我肯定,她是说了这句话。”
张氏点头。
“我当时看晚娘许久不回来就去找了找,还碰到了这两位丫鬟从那边过来,我看她们最后回了周百户夫人旁边。”
宋老三补充说道。
“你们两个先别声张,大户里的那些个阴私事我们不能碰,这事儿我瞅个机会去提点一下你大姐,至于她二叔家的孙女,就看命了。”
宋老太皱着眉头叮嘱,俗话民不与官斗,这种事情,听了就只能当耳旁风,人家瞒着就是不想让人知道,要不然出事了保不准就连累他们家。
只是可怜了那闺女,爹娘养到如花一般的年纪,谁能想那人竟是个有龙阳之好的,她也只能说尽力。
“都听娘的。”
张氏松了口气,自从听到这事之后她是一整天都神经紧绷,那周家她更是不敢抬头看人就怕露了馅,这下子有了主心骨,她放心了。
“对了娘,这是定金和工钱,一共是三钱五。”
说到工钱张氏的脸上有了笑意,本来三钱就够多了的,没想到还得了周百户的夸,工钱又多了五百文,这下子可以给萝丫头多买些东西了。
“行,公中拿三成,剩下的你们自己收着吧,今日你们也早点睡,明儿个还要辛苦老三媳妇炒知了猴,你爹他们这两晚都在抓,抓了不少。”
自从说要抓知了猴去卖,宋家这两晚都是一大家子去山上,大人小孩齐上阵,再加上村里人自家抓了吃,那山上现在晚上都看不到多少了。
“行,那娘我先去睡了。”
张氏已经累的连连打了好几个哈欠,宋老太赶紧打发了她和宋老三,一直到宋老头都上床点了灯都还是皱着眉的。
“这是怎得,谁惹你了?”
宋老头问了句,他这老妻少见这幅模样,难不成是底下几个儿子惹他老娘了?
宋老太将张氏撞见的事说给了宋老头。
“我是想着这与我们家关系不大,不想多那个嘴去说,但又想着那闺女才十五,要真嫁了过去这一辈子就这么毁了,我良心上过不去。”
宋老太悠悠地叹了一口气,嫁对人一辈子享福,嫁错人就一辈子受苦,杏花村那胡猎户家的杨氏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男人经常拿了钱去镇上找窑姐儿,家里的媳妇孩子不管,要她说也是个可怜人。
宋老头震惊了。
“真没听错,这可是龙阳之好?”
他们这么个小地方还能有这种喜好?
“老三和老三媳妇两人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没影的事儿不会乱说。”
宋老太白了他一眼,宋老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事儿再怎么样也不能我们家出这个面,而且咱们也不知道那汪二叔家是不是个疼孙女的,毕竟有五十两呢……”
这种数额的聘礼,恐怕那汪家就算知道了也会装作不知道将闺女嫁过去,毕竟现在也不是没有卖闺女的。
“哎,谁说不是呢……”
宋老太叹了口气。
“等啥时候映春来了,我问问吧,看看那汪家人咋样。”
随即吹了灯带着愁绪睡去。
夏日漫长,天将亮的时候宋家人都起来了,今日要去镇上卖知了猴,连平日里最赖床的宋五郎今日一早也都喊着“卖知了猴”起来了,一个个都激动的很。
“老二,你带着几个小子去你三叔家藕塘里摘点莲叶回来,我昨个给你三叔说过了。”
宋三叔和宋老头是本家的亲兄弟,关系亲近,宋三叔家的儿子前几年挖了一片藕塘做莲藕的买卖,村里人吃藕也都是在他那买。
宋老头想着卖知了猴得用个东西包着,油纸成本太贵他们买不起,还是宋老大说起了宋三叔家的藕塘,宋老头才想起莲叶也能包东西,到时候再用麻绳一缠,这样看着也齐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