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小满坐在大轮子的全地形车上,驶过一大片草方格地,离环抱状的公政厅大楼越来越远,直至彻底看不见。
幸好之前坐过车,知道会有个什么滋味的藏小满坚持一上午都不吃任何东西,哪怕办手续领东西得在公政厅公营厅之间来来回回跑个好几遍,跑到饥肠辘辘,她依旧坚持空腹,就为了这会儿坐车上能好受点。
不然颠吐了更难受,嗓子眼烧了似的疼。
车后面装着的东西晃得乓乓响,藏小满生怕给撞坏了什么,频频回头。
“哎呀,没那么容易坏的,质量好得很!”开车的大婶扯着嗓子喊,“妳就放心吧!”
就是很难放心啊。藏小满皱起脸,脑颅内还回荡着大嗓门轰炸过的余震,这让她有点难受。
驾驶员大婶子戴着隔绝外界环境大部分噪音的、能卫星通讯和卫星导航的头盔,根本觉察不出来自己的声音有多大,于是就苦了处在副驾驶座位的、没有做任何隔音措施的藏小满。
她不敢接话,也不敢再回头看了,就这样煎熬着,离分给自己的、编号位A12的包干区越来越近。
车子慢慢停在一片荒芜之中。
藏小满锤着颠得发麻的屁股从车上跳下来,放目远眺,今天没有起风,也无云,太阳当空照,能见度高,藏小满能隐约看见远处森林幽深的暗色。
但是望山跑死马,看见和到达是两回事。
藏小满打开双肩包,拿出A12区地图。划给她的包干范围有50亩左右,森林面积占比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一二,然后百分之三十的荒土,最后剩下的全是沙地。
A12区没有规划路网,这里原先地势往上走,是环抱湖泊的高崖,但被岩虫破坏后,只是一片崎岖的坡地。
湖也消失了。
兰斯泊湾以前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湖泊,形如弯月,澈似琉璃,连兰斯泊湾这个名字都是根据湖名来取的,只是现在兰斯湖已经缩成一个小池塘,原本漂亮的、充满生机的山林也跟着蜷缩起来,往更里面处躲去。
地表水体周围的土地是必须要拯救的土地,水资源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人类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于是从池塘周围的林地慢慢往外改善,经过许多许多人的努力,至今这个森林的规模已经较为可观,现在轮到藏小满来贡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了。
育林员,也承担一定的护林职责。开车的大婶帮忙卸下一辆经过改装的山地自行车:“好了,东西都在这里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妳自己弄吧,我该走了。”
“多谢帮忙,一路顺利啊。”
全地形车烟尘滚滚地驶远,藏小满站着等了好半天,才等到烟尘消散。只是面罩的辅助呼吸器又要换滤口了,不过以后生活在深林里,能少消耗一些新滤口。
事到如今,已经紧张不起来了,毕竟一大堆事等着安排,饭没吃,睡哪儿也不知道。藏小满将东西清数一番,然后依次用轧带绑在车上,实在绑不下的,挑抗造的,装在袋子里,拖着走。
空间早就爆满了,里面没有时间流逝,所以类似吃喝这种入口的、有保质期的东西都放在里面,不会坏,很放心。又因为不会有负重感,所以重的东西,比如便携式固态电池,也给塞进去了。
一个月的物资可以分批次领取,只是藏小满嫌麻烦又仗着有空间,就干脆一次性领全了。
毕竟从包干区跑一趟兰斯泊湾小镇实在不容易,得按照邮件通知的物资运输车排班表来安排时间,须提前骑车到车站等着,一来一回花费最快都得两天,多耽误事啊。
运输物资的车,也能作为接驳车,可以搭乘,行驶路线会提前一个月发通知,有需要就随时关注。但因为信号不好,耽误育林员的正事,所以会专设固定班次。离A12区最近的车站,藏小满留意了下,固定班次在每月15号的下午三点钟。
不建议独自骑车走长途,没有导航,大概率会迷失在风沙中,沙漠的夜晚寒冷又充满危险,发生意外就完了,救助站不是万能的,要知道人在陷入绝望或有紧急需求的时候,帮助和正确答案永远不会到来的那么及时。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老话说得对极了。
藏小满从兜里掏出一块压缩饼干,然后拧开杯子,就坐在自己打包的行李上吃起来。
不填下肚子,待会儿蹬不动车。
压缩饼干包好的一块就正好是科学的食用量,喝光一杯水后,藏小满没觉得饱,但这恰恰表明已经足够。
她坐在原地休息,发了一会儿呆,才戴上面罩扶车出发。
A12区形状不规则,藏小满朝着森林的方向骑行,车拖着的行李袋跟在后面滑,没一会儿,贴地的褶皱处就兜了一大堆沙子。
感受到阻力,藏小满不得不停下来处理,就这样边走边停,在沙地上拉出一道长长的迤逦的线,等到森林边缘,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四月份的天色,到如今已算晚了。
她从帆布袋里拿出手电筒,在山地车上找了个角度好斜斜靠住,然后打开了空间。
两手握拳掌心相对,再用力拉开,一扇门出现在面前,就像打开衣柜一样。而里面拥挤的东西失去支撑,立马朝着自由歪倒,咕噜咕噜冲着脸掉出来好几个。
藏小满连忙抬手护住脸,脚下还得去追那个滚得最远、且没有丝毫要停下迹象的锅子。
温度渐降,风也起了。
藏小满拿出帐篷,挑了个背风的方向,将帐篷撑起来。森林附近的荒土比较硬结,她找出锤子,猛敲地钉,声音放在幽寂里很响很亮,给藏小满吓一跳。
“我去。”她拍拍胸口,将那份惊吓往肚子里捋,再动手时就有心理准备了。
为了安全起见,她还将绳子绕过最近的树干,绕了一个来回,然后才在荒地上钉住。
扶钉的手腕被震得发麻,但藏小满现如今可不是上辈子只能拿拿水性笔或者键盘的身体素质了,她甩了一下手掌,放松了一下肩膀,便很快恢复正常,继续下一件事。
帐篷不大,藏小满把行李袋和自行车挪进来归置就占去了一半空间。她又拿出行军床打开,铺上一层被褥,把睡袋塞进被子下面,再找出不锈钢桶,倒扣在床边,充当桌子使用。
这时,帐篷里只有门帘那块地方有空余了。
天黑了做饭不方便,但这顿不能不吃,藏小满折腾这么一天,骑了那么久车,已经饿到心发慌。
领的是柴炭两用的小炉子,只有60厘米高。森林禁火,但育林员总要吃喝,所以领取这类东西时,和公政厅签订了一大摞相关责任条款,大概内容就是,若不慎引发火灾,则全家人终生服役,不接受辩护。
藏小满拎起炉子走出帐篷,添入木炭。时间太晚,没办法去林子里收拾枯枝叶引燃,她只能随便找了本书,撕掉几张纸来引火。趴在地上,藏小满鼓着腮帮子往里吹气,到底不熟练,连灰尘也一并吹起来,反扑了藏小满一脸。
“呸呸呸。”她眯着眼睛直起身,打出一个喷嚏,眨出两滴泪花,想了想,还是用手扇动着往里送风。
反复引火几次,黑烟才渐渐消失不见,慢慢火光染红黑炭,跳跃着,将温度一并点燃。藏小满架上锅子,将工具箱找出来,坐在上面料理晚餐。
掰碎压缩饼干丢进锅子里,倒入饮用水,咕噜咕噜几分钟,藏小满尤其注意搅拌的频率,她怕锅底会焦糊一层。等差不多闻到麦香,藏小满撕开了一包蔬菜干倒进去跟着一起煮。
她单手把锅子拎起来,另一只手拿火钳,从陶瓮里夹起炭块放进炉子,拨动几下,火星往上升,腾空翻滚,连这块地方都温暖起来了。
藏小满脸被熏得红彤彤的,她起身又往帐篷里跑了几趟,把需要的东西都拿出来。将煮好的粥放在倒过来的桶底上,然后拿出烤网放在炉子上,再打开一个牛肉罐头放在烤网上。
她牢记祝海荣的叮嘱,不忘给自己补充营养,还准备等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去买新鲜的牛奶来,反正有能力保鲜,到时候天天喝一杯,期望能长得又高又壮,最好能一拳打死十头牛。
热罐头的时候,藏小满将铜吊灌满水,和保温壶一起,放在一边预备着。
今晚只能大概擦擦脸和脚了,明天起床之后就去拉水管过来,不然饮用水不够使,而且用饮用水作生活用水,实在太过奢侈。
藏小满过去二十年在绿洲耳濡目染,节约惯了,她如今发自内心的觉得,当劳动能得到对等的收获时,勤俭是无上美德。
香气扑鼻,氤氲着散在空中。时间差不多了,藏小满戴着厚手套,用勺子将牛肉翻翻,确认热好了之后,倒进了之前做好的粥里面,拌着吃。
添满炭后,挪开烤网,把铜吊放上去烧热水,藏小满就坐在一旁,蹭着炉子的热度,扶着锅子吃粥。
单人用的锅,不大,既能当锅,也能做碗。
手电筒放在地上,只够照亮这一方小天地,再远一点就都是黑黢黢的了,但是,藏小满抬头看,星空真真格外广袤漂亮。
“真壮观呐。”她低下头,嘴里嘟囔着,往嘴里又塞了一口粥。实话实说,压缩饼干味道真一般,藏小满边吃边打算着,等发了工资,她要买点米面回来,偶尔换换口味,一直吃压缩饼干可受不了。
但想着想着,就想笑,这和上辈子的社畜生活何其相似,总是计划着,等发了工资就干嘛干嘛,可一旦拿到了工资,又会舍不得全花了,最后挑挑拣拣,计划作废,积蓄全交给了冲动消费。
水沸腾起来,顶起壶盖,藏小满转身,将铜吊拿起来放在地上。
她用食品清洁湿巾把吃完的锅连带着勺子给擦了一遍,然后再用干净的水涮一遍,将含清洁剂的污水,倒进准备好的泔水桶里。
产生的垃圾也是个麻烦。藏小满翻遍行李,力图腾出个装垃圾的袋子出来。
影子一会大一会小,一会映在地上一会映在帐篷布上,在万籁俱寂的当下,默默陪着藏小满前前后后地忙碌着。
藏小满打着手电,拿着小布口袋绕着帐篷周围撒驱虫驱蛇的药粉,这个本该是搭好帐篷之后就做的,但是她太饿了,大脑跳过了这个步骤,现在吃饱喝足,就想起来了。
帐篷门帘上也要夹个红外线报警器,这个可以检测到一定范围内有没有物体出没的身影,在野外主要是防止兽类和岩虫,如果有物体进入安全范围,就会发出声音警示睡着的人,同时也起到驱赶的作用。
但移动的物体会不会被声音驱赶就另说了。藏小满从工具箱里拿出信号弹和□□摆在床头,培训中心教过使用方法,毕竟这份工作有一定的危险,育林员的人身安全教育也是课程的重中之重。
炉子里的炭已成灰烬,藏小满关上盖子,把炉子拎回帐篷里,又把烧好的热水灌进保温壶,多余的倒进脸盆里,先洗脸,后冲脚。
然后关紧门帘,关灯睡觉。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引用自《孟子·尽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