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出了什么变故?”蒋月华追问。
孟掌柜叹了一口气,“我只是一个掌柜,邀月楼背后另有东家,上头有人不同意,在下也无能为力。”
蒋月华仍不明白,“为何不同意,难道是因为价格?”
如果是因为价格,孟掌柜昨日就不会跟她签订契书,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想到这里,蒋月华似笑非笑道,“孟掌柜,昨日我们契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倘或你要反悔,可是要赔我一半的货款。”
孟掌柜颔首,“这是自然”,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两块银锭递给她,“一共二十两,你拿着,此事就此作罢。”
蒋月华见此便知果然不是因为价格,她思索片刻并没有接,只道:“到底因为什么,难道是我得罪了你?好歹叫我死个明白,日后也有个准备。”
孟掌柜看了看四周,而后往门外走并示意蒋月华跟上,两人走到一个角落,见四周无人,孟掌柜才低道:
“这其实并不与你相干,只是我们邀月楼先前的鸡蛋是从一位姓王的人家那里拿的。”
“他家有些来历,其妹是我们夫人房里的管事嬷嬷,算说得上话,昨日你走后,她便派人递了口信儿”
说到这里,孟掌柜顿了顿,“倘或她要是在夫人面前说点什么,我犯不着因此得罪她,所以……”
蒋月华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忽然出现这个变故,少不得打乱她的计划,蒋月华一时有些愁眉不展。
孟掌柜其实也有些不悦,一个内宅的管事嬷嬷也能来指挥他办事,怎不叫人恼恨。
况且他定下俞家的鸡蛋,全为了酒楼,没有半分私心,为此倒被人排揎了一顿。
“孟兄,听说俞夫人来了?”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蒋月华抬头一看,便见李大厨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看见她后更是眼睛一亮,“俞夫人,鸡可带来了?我昨夜想了好几道菜,正等着你的鸡呢!”
蒋月华闻言苦笑一声,“恐怕咱们是没有合作的机会了?”
“这却是为何?”李大厨不解,随即看向孟掌柜,孟掌柜叹了一口气,“王朗的来历,你这个做师傅的,应该知道吧!”
那位王嬷嬷能这么快得到消息,难保不是他透露出去的。
王朗?他不是后厨的学徒么?与他又有什么干系。
李大厨正疑惑,忽然想到以往的鸡蛋都是他家运过来的,而他又有一个姑姑在东家夫人跟前做事,以往没少在其他学徒跟前显摆,因此他素来不喜。
“这不是胡闹吗?难道东家也是这个意思?”李大厨想明白后忍不住大怒。
“东家忙着呢,又怎会知道这些小事。”
两人都不高兴,可到底万一那王妈妈在夫人跟前说点什么,夫人再吹吹枕边风,那后果,一时两人都有些沉默。
蒋月华见两人都为难,不愿意为此事出头,便知这门生意黄了,看来今日还得去其他酒楼找出路。
不过,蒋月华并不灰心,有一就有二,系统产出的好东西,还能卖不出去?
“大早上的,什么事这样热闹,都聚在这里”,一个温润的声音悠悠的传来,“李师傅,昨儿还说研制出好菜,一大早要做出来给我尝鲜呢,怎么到这里躲清闲来了?”
李大厨和孟掌柜连忙笑脸迎了过去,“少东家,您来得可真是早。”说着李大厨赔笑的看着蒋月华,“咱们生意做不成,这鸡你可否卖我们一只,价钱你开。”
“好”,蒋月华颔首,蒋月华不会因为一次生意做不成,便与邀月楼交恶。
三人一齐往门口走,蒋月华径直去牛车拿鸡,正递给李大厨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眼熟的人。
那人抬眼看见蒋月华也十分惊讶,“竟是你!”
蒋月华看着孟襄,想到方才掌柜唤他少东家,便问道:“邀月楼也是你家的产业?”
孟襄颔首,笑道:“正是,你来这里是?”
孟掌柜见两人似乎认识,连忙道:“少东家,您跟俞夫人认识?”
孟襄解释道:“那日我遇着小偷,幸好俞夫人行侠仗义,帮我追回钱袋。”
说着他看着俞夫人手里的鸡还有牛车上的箩筐瞬间明白,“俞夫人是来卖东西的?不知是什么,货好的话,价格好商量。”
李大厨眼珠子一转,连忙将来龙去脉都说清楚,末了又说:“昨日我要研制的菜都依托于俞夫人带来的一品鸡。”
孟襄听闻此事有些生气,生意上的事,竟被一个管事嬷嬷辖制,岂不荒唐?若事事如此,他们孟家哪儿来的这样大的家业。
当下便发话道:“李师傅,你将这鸡和鸡蛋全都做一份给我尝尝,倘或真如此神奇,这门生意便可做,母亲那边我自去交代。”
孟掌柜和李大厨得了少东家的话,立刻便行动起来,孟襄看着蒋月华道:“俞夫人也请。”
蒋月华思索片刻,让俞叔在门口看着货物,自己也跟了进去。
在李大厨后厨忙碌的时候,孟掌柜蒋月华和孟襄三人坐在厢房内闲聊,最开始倒是问一些养鸡的事。
蒋月华挑一些有趣的讲了讲,说了一些经她美化夸大的养鸡诀窍,气氛火热之后,孟掌柜好奇道:“俞夫人,不知您夫君是做什么的,怎好叫你一个女子在外奔波忙碌。”
蒋月华抿了一口茶,“夫君英年早逝,孩子年纪尚幼,幸而有一门手艺能够养家糊口。”
孟掌柜自觉方才的问话不合时宜,一时面露尴尬。
蒋月华倒不觉得有什么,笑道:“这世上的人,不论男女,又有谁不是在为生计、名利、金钱、权势亦或志向在奔忙,又不止我一个鹤立独行。”
孟掌柜认同的颔首,“这话说得倒是,俞夫人也是女中豪杰,敬你一杯。”
蒋月华抬手以茶代酒,孟襄举杯附和,气氛倒又火热起来。
大约半个时辰,李大厨便整出了熏鸡,烤鸡,炒鸡胗,八宝鸡丁四道菜色,另外还有,蒸蛋,蛋卷饼,八宝蛋炒饭,炒鸡蛋等菜。
“大家都尝尝味道如何,还有一道鸡汤在灶上炖着,火候没到。别看这些菜色普通,可是最考验食材的。”
孟襄方才听了一肚子的养鸡秘法,对这食材早已垂涎不已,便也不客气,拿起筷子招呼众人动筷。
他夹了一块熏鸡的肉放入嘴里,眼睛微亮,孟掌柜连忙道:“少东家,味道如何?”
孟襄没说话,只连连下筷,转而又去夹别的菜。
因为这次只带了一只鸡,所以看起来菜色很多,但是每道菜分量很少,眼见孟襄只吃不语,孟掌柜和蒋月华也按捺不住动了筷子。
不得不说,李大厨的手艺真不错,便是蒋月华也一连吃了好几口。
李大厨虽早尝过味道,此刻吃了一口倒舍不得放下筷子,一边吃,一边回顾做法,想着改进的地方,而孟掌柜吃得头都不抬。
在没有各种调味料的古代,对于肉食的处理,就更考验厨子的手艺,一个弄不好就容易腥膻。
但是蒋月华提供的食材足够好,李大厨不需要如何搭配食材,只需要掌握火候刀工便可以激发食材的鲜香。
很快,一桌菜便被几人一扫而空,吃完后,孟襄漱了漱口,让伙计上前收拾残局,等众人都饮茶之后,他才道:“俞夫人准备如何卖这鸡?”
蒋月华听他这么说便知道事情已经稳了七成,当下便道:“500钱一只。”
孟襄思索片刻,“我们邀月楼一道菜虽然卖得贵,但是各处花销也大,倘或一只鸡光食材的本钱便500文,长期以往,只怕要亏钱。”
蒋月华毕竟不是古人,并不知道该如何估价,她也是按照鸡蛋的价格翻了五倍报的。
“听闻你们邀月楼一桌席面,动辄几十两几百两,五百文竟还嫌贵?”
孟襄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几百两?俞夫人哪里听来的?这情况只怕是在京城或州府才有,我们这弘安县,一年也没有几次这样规格的宴席。”
孟掌柜也跟着笑了起来,补充道:“普通宴席五十两顶了天了,这大头还在酒水上,500文的价格确实太高了。”
蒋月华闻言扣了扣桌面,思索片刻后道:“那依你们看?”
“三百文”,孟襄伸出三根手指。
蒋月华挑眉,“三百文太少,养一只鸡要花费多少心血,四百文差不多。”
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定在了三百五十文。
只是蒋月华对她的鸡抱有很高的期望,提了一个条件,“第一次卖给你们五十只鸡,倘或卖得好,我希望下一次重议价格。”
她也想借此看看,市场到底如何。
孟襄自然同意,倘若真的受欢迎,他能赚得更多。
很快,三人便商议契书内容,考虑到今早的变故,蒋月华要求先付全款,倘或违约,概不退还。
全款也不过是十七两五钱,孟襄颔首同意,签好契书之后,便让孟掌柜去拿钱。
而孟掌柜却是先喊了伙计去门口点货,确认无误后将鸡蛋的四十两连同鸡的货款一齐递给蒋月华。
这下她手里就有了五十七两五钱,蒋月华立刻去看系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