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年关愈近,京城连降三日大雪,将街巷覆盖得一片素白。太子大婚的喜庆尚未散去,各府都在忙着准备除夕祭祖,这正给了俞木帆可趁之机。
深夜子时,万籁俱寂,他换上深灰色夜行衣,用黑布蒙面,避开巡夜的更夫,踏着齐膝的积雪向京西而去。寒风如刀,卷着雪粒扑面而来,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迹,又很快被新雪覆盖。
白云观坐落在西郊的群山中,此时早已山门紧闭,飞檐下的铜铃在风中发出零星的脆响。他按照地图所示,绕到观后一处荒废的菜园,园中的枯枝上都结着冰凌,在月色下闪着幽光。他拨开厚厚的积雪,果然找到那口标记的枯井。
井口被积雪覆盖,他小心翼翼地拨开积雪,发现井壁上有几处突出的石块,排列得颇有规律,正好可以借力而下。井底比想象中宽敞,竟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密道,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霉菌的气息。他点燃火折子,沿着密道前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一扇看似普通的木门,但门上的铜环却擦得锃亮,显然经常有人使用。
轻叩三下,停顿,再叩两下。木门应声而开。开门的是个中年道姑,眉眼间透着精明干练,见到他手中的半块虎符,神色一凛:"公子请随贫道来。静玄师太等候多时了。"
道观地下别有洞天,几间密室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还挂着驱湿的炭盆。在最后一间密室里,他见到了周淮安的妹妹周氏。她约莫二十出头年纪,虽然身着道袍,但眉宇间仍带着将门之后的英气,手指关节粗大,显然也是习武之人。
"姑娘可是周淮安之妹?"俞木帆取出另外半块虎符,青铜在烛光下泛着幽光。
周氏接过虎符,与自己手中的半块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虎符内部的机括发出轻微的"咔哒"声,这才松了口气:"家兄果然没有信错人。"她从怀中取出一本用油布仔细包裹的账册,"这是家兄留下的漕运真实账目,记录了去年运往北疆的三十万石军粮的真实去向。每一笔都经过多方核对,绝无差错。"
俞木帆翻开账册,越看越是心惊。账目显示,这批军粮在运抵北疆后,并未入库,而是由张尚书的心腹将领秘密转运至边境的几个私人粮仓。更可怕的是,账册最后几页记录了一批特殊的军械运输,目的地竟是北狄边境的一个小村落。
"家兄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个秘密,才遭人灭口。"周氏眼中含泪,却强忍着没有落下,"他临行前将这个账册交给我,说若是他回不来,就让我带着账册躲起来,等待可信之人。他说...这背后牵扯的,不只是贪墨军粮那么简单。"
"周姑娘可知这些粮食和军械最终流向何处?"
周氏摇头,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家兄只说事关重大,牵连甚广。但他留了一句话..."她压低声音,几乎是在耳语,"'寒鸦渡头,冬至粮至'。他说若有人能对出下句,便是可信之人。"
俞木帆心中一动,想起在江南时梅若雪破译的密信,脱口而出:"'孤烟直处,春来雁归'。"
周氏眼睛一亮,连忙取出一枚小巧的铜钥匙:"这是家兄藏在寒鸦渡义庄的证据箱的钥匙。他说...这是最后的证据,足以证明有人通敌叛国。"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隐约可闻兵甲相撞之声。静玄师太匆匆进来,神色凝重:"官兵来了!说是搜查逃犯!观前已经被围住了!"
俞木帆心中一凛。太子大婚才过两日,官兵就来得如此之快,分明是得到了消息。他迅速将账册塞入怀中贴身藏好:"周姑娘,此地不宜久留。"
"公子先走。"周氏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包袱,"这里面有些干粮和碎银。家兄还留下一物,藏在寒鸦渡的义庄里。他说...这是最后的证据,关乎大周江山社稷。"
静玄师太打开另一条更为隐蔽的密道:"从这里可以直通后山。贫道在这里拖住他们,公子快走。"
俞木帆正要离开,周氏突然叫住他,从颈间取下一枚温热的玉佩:"若是见到二殿下,请将这个交给他。家兄说...这是当年二殿下赐给他的信物,见此玉如见殿下。"
那玉佩质地普通,却刻着精致的龙纹,正是皇子赏赐近臣之物。玉佩背面还刻着一个小小的"恩"字,显然是二皇子的名讳。
密道曲折幽深,他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见到出口。推开伪装成山石的木门,刺骨的寒风立刻灌了进来。他回头望去,只见白云观方向火光冲天,隐约传来兵刃相交之声,显然官兵已经发现了什么,与观中之人发生了冲突。
踏着齐膝的积雪,他艰难地向山下走去。怀中账册沉甸甸的,仿佛有千斤重。这薄薄的几页纸,不仅关系着二皇子的安危,更关系着北疆万千将士的性命,甚至可能动摇大周江山。
行至半山腰,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回头望去,一队骑兵正举着火把追来,为首之人身着禁军统领服饰,赫然是张明远!
"俞兄这是要去何处?"张明远在马上冷笑,手中的马鞭轻轻拍打着靴子,"深夜不在府中守岁,反倒来这荒山野岭赏雪?莫非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俞木帆心念电转,忽然指着远处:"方才看见几个可疑人影往那边去了,正要去追。张兄来得正好,我们分头围堵。"
张明远将信将疑,正要下令追赶,忽然一个侍卫匆匆来报:"大人,在观中发现一条密道,直通后山!还找到了这个!"侍卫手中拿着一块玉牌,正是太子赏给俞木帆的那块!
趁他们分神之际,俞木帆闪身躲进一旁的密林。怀中的账册烫得灼人,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寒鸦渡的那个证据,恐怕才是真正能扭转局面的关键。
雪越下越大,将所有的踪迹都掩盖在纯白之下。他回头望了一眼白云观冲天的火光,咬紧牙关,向着寒鸦渡的方向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感觉离真相更近一步,也离危险更近一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