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晋江独发(修)

洗漱完,玉姝顺便给几株花浇了些水,转向灶房。

说是灶房,其实就是挨着正屋搭起的一个小间小棚子,一面借了正屋的墙,一面借了外面围墙,这样就只需砌一堵墙,搭个顶子遮风挡雨就够用了。

玉姝娘徐氏正在灶房烧着火,黄泥砌成的土灶上,蹲着一口大铁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白色热气,有淡淡地米香味儿飘出来。

“娘,我来帮你烧火吧。”玉姝走进来。

见女儿过来,徐氏眼底荡起一抹温柔笑意,“姝儿饿了吧。”

“不饿呢。”

“这点余火烧完,米粥就煮熟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就连一根烧火棍也都是辛苦砍来的,不能浪费。

“姝儿你把咸菜夹些出来,你爹多吃点咸的长力气。”徐氏指了指一旁墙根底下的咸菜罐子。

玉姝出事后,徐氏比从前更加精打细算,以前她是寻思着玉姝样貌出挑,嫁到京城里去也使得,她又想着女儿是乡下丫头,多攒些嫁妆给她,免得让夫家人看低了。

女儿出事后,她忧心更甚,高嫁她是不敢想了,便是低嫁,嫁妆也是女人的底气,看大房大嫂就知道了。

想起女儿的亲事,徐氏就恨得咬牙,恨那些个嘴巴缺德的,本来自己姑娘可以有很好的姻缘,玉姝落水前,娘家大嫂给牵线的人家,男方不光在京城里有房产,还是独子,关键人家有祖辈儿留传下来的好手艺,做玉石雕刻的,到什么时候都有口饭吃,玉姝嫁过去完全不愁吃穿。

原本媒人都已说好要让两个孩子见面,结果出了这档子事。

说起来也是倒霉,玉姝不是头一次在河边洗衣裳,偏就那日她踩着的石墩子不知为何就松动了,玉姝站立不稳这才滑进河里。

说句难听的话,那河水不深,便是因着下雨涨上来了些也还好,巧就巧在玉姝因为摔倒是躺着滑进去的,水直接就淹没了身子。

很快饭菜端上桌,三碗粟米稀粥、两个粗面馒头、一小碟萝卜咸菜、碗里的两个鸡蛋显得尤为金贵。

玉姝爹沈继福在运河码头上装卸货物,动辄就是搬扛上百斤的重物,得吃点顶用的。

另一颗鸡蛋留给玉姝吃,倒不是玉姝身子骨弱,只因玉姝今年已经十五岁,身子发育得比一般姑娘都要好,要不然也不会被传出那样的流言,可就是每个姑娘家都该来的月事,玉姝却迟迟不来。

沈家的四个姑娘,就连年龄最小的玉宛都已经来了。这叫徐氏如何能不着急。

徐氏带着玉姝进城找好几个郎中给看过,结果就是钱也花了,药也喝了,玉姝的月事该不来还是不来,自己没儿子都这般受气,若是女儿将来不能生,后果简直不敢想。

徐氏是想千方设百计地给女儿进补,鸡蛋每天必须要吃,之前都是一天一个,现在玉姝不肯只自己吃,非要和她一人一半。每天必有一顿荤腥,猪肉也好,鸡肉也好,鱼肉也好,泥鳅也好,黄鳝也好,逮着什么吃什么。玉姝爹会下兽夹子,运气好的话偶尔也能抓到个野兔、野鸡什么的,全都给玉姝炖了汤喝。

徐氏又听人说有的姑娘家不来月事,喝了一段时间羊奶就来了,她几乎是四处打听谁家羊下崽了,好去人家买羊奶喝,怕人家多心,不敢说是给闺女喝,只说自家男人在码头上做力气活辛苦,给补补身子。

人家都以为她还是想拼儿子,所以拼命给自个儿男人补。

玉姝拿起一个鸡蛋,先用手揉碎,再剥开头部一点皮,找到里面白色那层薄皮,轻轻一拽,一整个白白嫩嫩的鸡蛋就出现在她手里。

扑通!徐氏还没来得及反应,鸡蛋已经被女儿投喂到她眼前的粥碗里。

徐氏既暖心又无奈:“姝儿,你自个儿留着吃,娘这么大人了吃这个做什么。”

沈继福开口:“姝儿给你吃你就吃,下次干脆就蒸三个鸡蛋,一人一个,眼下正是运货旺季,大不了我多做些。”

徐氏心疼地嗔他:“你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这样的重活儿还能做几年,总要为以后赚不了银钱的时候做些打算。”

沈继福嗡声道:“八十也能干,只要有口气儿就能干活儿,总不会饿着你们娘俩。”

徐氏哭笑不得,朝玉姝道:“你爹就会逞能。”

看着眼前的爹娘,玉姝有些恍惚,徐氏同沈继财和玉姝在现代的父母除了性情不一样,长相几乎一模一样,原主同现代的沈姝亦是,除了气质不同,宛若双生,玉姝一度以为自己穿到了平行时空。

换个房子生活都需要适应,更何况换个时空,过去熟悉的一切突然就消失不见,周遭全是陌生,那种割裂感和孤独感无法言说。

面对酷似自己父母的爹娘,玉姝很难不产生亲近和莫名的淡淡依赖。

吃过早饭,沈继福要去码头上工,徐氏将洗得干干净净的几条汗巾给他带上,现在正热,不干活儿都一身汗,更不要说这些做力气活儿的。

又数了些铜钱给他,叫他晌午定要买些荤菜吃,眼下正是货运旺季,码头上活计累,莫要因为省钱就亏了自个儿身子。

沈继财闷声道:“都晓得。”

他不是那不分轻重的人,像是胡同里栓子爹一样,光知道干活舍不得吃一点好的,最后累出病来非但丢了活计,还把省下的钱全都搭了进去看病,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反倒拖累了全家。

玉姝把徐氏买给自己的小吃食塞给爹,“爹,你饿的时候就先吃上一块垫垫肚子。”

“小孩子家的玩意儿,爹不吃这个,快拿回去你自己留着吃吧。”

玉姝态度强硬地塞给他,“爹再推来推去,姝儿要生气了。”

沈继财憨笑着挠挠后脑勺,虽然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娃娃,可女儿乖巧可人,妻子贤惠持家,他很知足了。前些日子一进屋看到姝儿悬在房梁上,他整个人都塌了,不敢想若没了女儿,他们这个家还是家吗。

沈继财打开油纸包,里面有三颗胶牙饧,一颗果脯,还有两粒干果,一颗青枣。他捏起一颗胶牙饧递给徐氏,又捏起一颗递给玉姝,最后一颗自己留下,把其余那些塞给徐氏,让她给女儿放起来留着吃。

沈继财走后,娘俩收拾碗筷刷洗,饭食几乎没有油水,只需用丝瓜络就可以洗得干干净净,徐氏不叫闺女碰,说是以后到了婆家想不干都不成,趁着在娘家该享福就享福。

这女人家除了做姑娘的时候能清闲些,往后无论是做人家娘子,还是做人家儿媳,或是做了母亲,做了婆婆,都是操心的日子。

玉姝笑了笑,她压根也没有打算嫁人,钱可以解决人生中百分之九十的烦恼,赚钱就行了,为什么要上杆子找个大爷来伺候呢。

像是自己爹沈继财这样的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的,若真有,她也不打算要,生孩子在这个时代就是过鬼门关,她惜命。

所以原主没有月事真是再好不过,最好永远也不要来才好。

——大房屋里。

沈玉秀同她娘高氏抱怨:“娘,沈玉姝那小蹄子真是讨厌死了,她丢人,连累我们都跟着没面子。”

旁边大房长女沈玉瑶瞥了妹妹一眼:“你成日里同她置什么气,大字不识得一个,性子同二叔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还能出息到哪里去?”

便是她长得有几分姿色又如何,嫁了人也是个不讨喜不解风情的榆木疙瘩,男人新鲜不了几天就会嫌弃。”

高氏接口:“秀儿,你大姐说得对,你不要总盯着沈玉姝那丫头,咱们同二房根本不是一路人,我们早晚要搬到京城去。

以咱们大房的条件,你也好,玉瑶也好,你们都会比她嫁得好得多,她再怎么出不了东河镇的,如今名声受损,就更嫁不了太好的人家。

便是嫁了也好不了,日后一旦吵起架来,这件事永远是人家拿捏她的把柄。”

沈玉秀仍是不高兴,一屁股坐高氏身边道:“可是娘,我就气为什么偏是陆二郎救了她,人家担心陆二郎会被她的狐媚外表给迷惑住嘛,男人家嘴上说喜欢贤惠能干的,心里还不都馋沈玉姝那样的小骚狐狸。

做正妻自然是不行,万一他想纳她做个妾呢,那沈玉姝岂不是要嫁到陆家享福去,以后陆二郎做了状元升了官,就算是小妾那也扬眉吐气呀。”

“你这丫头,越说越不着调,陆家二郎怎么可能对她有意思,但凡陆二郎见色起意,怎么可能是拎着她的衣领把人给拖上来。

对门王婶子当时也在,同我说那陆二把人给拖上来,看都没看沈玉姝一眼,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就骑上马走了,真要有意早就趁着英雄救美沾便宜了,便是不沾便宜不也得嘘寒问暖一番。

再说了,陆二郎出了名的不近女色,陆家那样的富贵人家,娘听人说房里连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

听高氏这么一说,沈玉秀又开始幸灾乐涡,她道:“娘,我听说二婶娘之前还打算把她嫁到京城去呢,还吹牛说什么男方家里在京城有一处临街的玉石铺子。

笑死我了,还玉石铺子,真敢说呀,她说鞋匠铺子我看差不多,不过现在她连鞋匠铺子也够不着了,我可是听说西街那张五郎想要娶她呢。”

提到张五郎三个字,高氏无语抚额,沈玉瑶亦忍不住闷笑起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