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清是个警察,他在某天接到了一位记者的请求。
“请您和我一起调查这个委托。”女人向蒲清递去一份资料。
一对老夫妻联系长时间不上他们的女儿,询问女婿也只是被搪塞回去,夫妻俩担心女儿出事,于是委托记者调查他们女儿的下落。
“如果是失踪的话,直接报警不就好了。”蒲清拿起桌上的资料,上面有关于这家人的资料,以及女儿近几个月的行踪。
记者叹了口气:“如果真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她示意蒲清看那份资料。
直到昨天,那对老夫妻的女儿还在正常生活,甚至有目击证人和监控证明。
蒲清盯着那张完美的“证据”,逐渐意识到了不对。
“根据我的调查,这位女儿虽然有证据证明她‘存在’,却没人真正接触过她。”记者说。
“除了她的丈夫。”
“你怀疑凶手是她的丈夫?”
记者点头。
“很明显不是吗?只是我缺少证据。”
“所以我才找上您,请您和我一起调查。”
记者的态度很诚恳,就连表情也无懈可击,蒲清迎着对方的目光,平静的提出问题:“为什么找我?又或者说,为什么忽然找上警察?”
“有些证据,不是凭我自己就能拿到。”
蒲清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好,我答应你。”蒲清说。
*
根据记者手里的资料,蒲清来到那对老夫妻女儿的公寓门前。
他需要在验证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再获取他想知道。
正值秋季,蒲清随意在身上套上一件连帽卫衣和牛仔裤,配上他那张看起来才二十出头的脸,说是还在上学的大学生也不为过。
空旷的走廊上,红色防盗门旁的鞋柜异常显眼。
蒲清从身侧的卫衣口袋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次性手套,熟练的套上后蹲下身子。
“嘎——”他尽量放轻动作,可柜门打开时还是不可避免发出声音。
蒲清心想,好在这层现在没人,不然肯定会把他当成变态或者小偷。
鞋柜里放着应季的家居鞋和外出鞋,不过女鞋的使用频率明显要比男鞋少很多,以至于表面有一层浮灰。
倒是有两双鞋底有新鲜的划痕跟脏污,看起来近两天穿过。
蒲清把鞋子摆放回原来的样子,关上柜门起身。
防盗门的门把手上没有灰尘,需要指纹解锁的电子屏上还留有新鲜的指纹印,说明经常有人回家。
为了不被怀疑,蒲清身上没有带背包,只在口袋里装了他认为的必需品。
简单提取指纹的工具就是必需品的一部分。
他先是用细软的绒毛刷子轻轻拂去电子屏上的灰尘,接着按上干净的透明胶带,短暂停留后,胶带被扯下,接着按在一张提前擦干净的卡片上。
蒲清把卡片小心的放进盒子里,接着把工具和橡胶手套塞回口袋。
在没有入室许可的情况下,蒲清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他处理好自己留下的痕迹,转身下楼。
小区虽然设有健身器材,但是这里的居民更喜欢去附近的公园锻炼。
上午**点,上班的年轻人要么还在拥挤的地铁上,要么已经坐在工位上开始新一天的牛马生活,但对于已经退休的大爷大妈来说,现在正是他们结束锻炼进行休闲娱乐的时候。
于是蒲清来到公园时就看到广场上一副热闹的场景。
他有目的性的找到和那家人有交集的居民,装作不经意间加入他们的活动。
“诶,小伙子不去上学吗?”蒲清身边正在跳广场舞的大妈有些意外。
“我今天学校没课,就被老妈赶出来锻炼了。”被误会年龄的蒲清不打算解释,适时露出无奈又委屈的表情。
得知原因的大妈瞬间理解一笑。
“哎,你们年轻人还是要多锻炼才行,年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等老了以后就知道身体不好就该后悔了。”
“是是。”蒲清笑着接话,开始跟着大妈学跳舞。
大妈估计很少遇到能和他们一起的年轻人,反而热情的教导起来,中间还不停的和蒲清聊天。
蒲清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对方聊着,在感觉时机合适后,又不着痕迹的把话题往他想要的方向引。
“你问那家人啊。”大妈想到自己对面那家人,调侃道,“哎呦,那家的小夫妻恩爱得很哦,之前刚搬来那段时间天天晚上出来散步,如胶似漆的。”
“就是啊,两个人男俊女靓的,很登对呢。”前面听到他们聊天内容的大妈主动加入。
“姐,你说他们刚搬来的时候天天晚上散步,那现在呢?”蒲清问。
“哎呀,早就没见过人了,听那个小伙子说,是他老婆工作太忙,除了上班都没时间出门。”
“也就是说,你们最近都没见过那家的女主人?”
“我想想,都有快一个月没见过了。”
“不对吧。”前面那位大妈反驳道,“我前天晚上还看见她回家了呢。”
“那家小伙子不是说她前几天出差去了,你哪看见的人?”蒲清身旁的大妈皱着眉头问,显然不相信对方的话。
“前天晚上我跟我家老头子出门散步,亲眼看见她和她老公一起回的家,两人还挽着手。”
“那我昨天出门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人,我就看到那小伙子一个人出门上班去了。”
“你说他不会是出轨了吧。”
“哎呦,这话可不能乱说......”
话题忽然往蒲清无法控制的方向偏去,他被两个大妈夹在中间,插不上话又没法打断她们,活像是吵架时被夹在中间负责劝架的可怜人,只能露出命苦的笑容。
好在两位大妈在激烈的讨论下透露出不少信息。
比如两人某段时间经常吵架,气的女主人半夜离开,又比如男主人一直努力工作,赚到的钱都花在女主人身上。
“说不定就是他老婆先出的轨。”一开始和蒲清聊天的大妈低声说。
前面的大妈认同点头:“这么说,那小伙子也挺可怜的。”
蒲清趁两个大妈不注意,悄悄退开,心有余悸的吐出口气。
好险,差点走不出来。
他大概对比了一下获得的信息和已知信息,夫妻俩恩爱一致,但是资料里显示女主人一个月前就辞职了,不可能出差,男主人最近的接触的人也仅限工作对象。
如果居民们看到的是女主人,那就和记者的猜测不符,如果是有人扮演的女主人,那么扮演的人是谁,和这件事又有什么关系。
蒲清虽然心里认同记者的猜测,但也需要证据辅佐。
毕竟猜测是可以被推翻的。
蒲清利用警察职务调取了小区和附近的监控。
居民区的监控通常只能保存七天,蒲清调取了七天内所有的监控,发现前天晚上确实有个女人和那家男主人一起回去。
但不知道是不小心还是对方刻意为之,蒲清只能看到男主人的脸,女主人只在监控里留下正脸,从背影看,和资料上女主人有九分相似。
两人在第二天早上分别离开公寓。
蒲清坐在监控前,监控刚好暂停在女人离开时的画面。
他眼睛扫过监控左上角的时间——凌晨四点。
他又把进度条拖到男人离开的画面——时间是上午八点。
两人前一天晚上的表现还和正常夫妻一样,第二天确分别离开,尤其女人离开的时间还是在凌晨......
蒲清眯眼,心里浮现出某种猜测——他们或者他,在隐瞒什么。
他在要了小区附近三十天内的监控后,回到警局把口袋里的指纹交给技术部门的同事。
“帮我看下上面都有谁的指纹。”
明明应该很熟悉的同事,却长着一张毫无印象的脸:“好,两天后来找我拿结果。”
同事接过蒲清递过去的卡片,又继续低头工作。
蒲清仿佛已经习惯对方这个样子,他什么也没说,转头离开实验室。
警局很大,似乎又不大。
身边来来往往好多陌生的同事,蒲清没有印象,脑子里却一直有个声音说他们很熟悉。
偶尔有人路过时和他打招呼,蒲清的身体却在大脑反应前做出回应。
似乎一切都是这样,理所应当。
怀疑念头刚冒出就被某种力量抹去,蒲清毫无知觉的离开警局。
他还要去看监控。
三十天的监控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完的,即使开了二倍速,一个人看完这些也需要大量时间。
蒲清就这么一个人待着,不吃不喝,眼前只有快速流动的画面。
寻找人物,记录时间,推测轨迹。
这一切格外漫长,又似乎转瞬即逝。
这一天,蒲清总算做好了所有工作。
他带上自己整理好的线索,出门前往记者约定的地点。
“咔。”防盗门被打开,门外的一切变得熟悉又陌生,恍惚间会以为在做梦。
蒲清闭眼整理好思绪,带上一顶棒球帽便关门离开。
上班时间咖啡厅的人格外少,随着门口风铃声响起,蒲清一眼就看到角落里喝咖啡的女人。
他抬脚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记者抬眼扫了一下,熟练的转身呼叫服务员。
“看看想喝什么。”她把菜单推向对面。
蒲清随手点了一杯卡布奇诺,服务员记下后便拿着菜单离开。
“没想到你喜欢这款。”记者笑着抿了一口手里的黑咖啡。
“我不太喜欢苦味。”蒲清双手交握放在身前,面无表情的和记者对视。
冒着热气的香醇咖啡不多时就被端上桌,蒲清伸手将咖啡推向一旁,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整理好的线索放在桌上。
厚厚的纸张被堆叠成书本,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批注,有几页还夹着照片。
“我目前查到的有这么多。”
“第一,我请同事帮忙检测了那家门锁上的指纹,结果是,只有男主人和女主人的。”
“第二,根据小区和附近监控显示,男主人和‘女主人’会不定期一起回家,一般在晚上,第二天那位‘女主人’会在凌晨离开,她离开后去了哪,这个监控没有捕捉到。”
“第三,虽然监控里没有正脸,但是凭借身形,走路姿势对比来看,有百分之九十的概率是本人。”
记者捧着咖啡静静的听蒲清分析。
“或许......”蒲清停顿片刻,又接着说下去,“她根本没死呢。”
等蒲清说出推测后,记者放下手里的咖啡。
咖啡杯与托盘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原本沉浸在思绪里的蒲清恍然回神。
她没有认同或者否定蒲清的推测,反而提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你知道男主人的职业吗?”
蒲清回忆起有关男主人的资料,点头道:“他是人偶师。”
蒲清不明白对方为什么忽然问这个,他试图把这个职业和自己找到的线索联系到一起,不料下一秒记者就丢出一颗重磅炸弹。
“监控里出现的人确实是女主人,但不是活着的她。”
“怎么可能?!”蒲清没忍住拍案起身,音量也抬高,桌上偏凉的卡布奇诺在桌面留下几滴污渍,店里的服务员瞬间看向他们所在的角落。
意识到失态的蒲清露出抱歉的表情,他迅速收拾好表情,在拒绝服务员的帮助后重新落座。
他稍微压低音量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如果女主人确实遇害了,那死掉的人怎么可能照常活动。”
记者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手提包里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印着各种精致的人偶。
“这些都是那位男主人的作品。”记者说。
她表情严肃的盯着那些作品,问蒲清:“你对这些作品有什么感受?”
蒲清盯着那些作品,它们最初给他的是震撼,一比一复制出的人偶有这与真人无二的外表,却比人要更加精致,像是只存在于美好幻想里的精灵。
细看之下,他注意到那些人偶的关节处连接平滑,没有明显的拼接痕迹,还有人偶的皮肤,有这和人类一样的细小绒毛。
蒲清翻到最后一页,尾页单独用文字对人偶做出了解释。
他注意到其中有一句话是“人偶所用工艺和材质皆为作者独家秘方,拒不透露”。
“所以,女主人被男主人做成了人偶?”蒲清猜测道。
但是这不可能啊,即使经过特殊的处理,人死后怎么可能像活人一样自由行动呢。
“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记者说,“但是具体的,需要我们一起去他工作的地方调查才行。”
蒲清点头,两人收拾好各自的东西便动身前往目的地。
离开咖啡店时,记者忽然对蒲清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刚才,我的咖啡变甜了,说不定你的也是呢。”
蒲清不明白对方的意思,记者却在他开口前先一步离开。
他只能抬脚跟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