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玲怔怔地看着路灯,任凭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冥冥中有一种感觉,自己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最终,灯光下缓缓走来一道人影。那是一个留着黑色短发的男孩,他穿着一件看起来略微破旧的灰色大衣,手里揣着一个旧报纸包成的包裹。当他走近时,厄玲看清了他的脸,那是一张很清秀的脸,却是挂着一抹忧郁。
“你一直在这里等着吗?”男孩开口询问。
厄玲摇头,想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唉,今天的收获不算太好。”他将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厄玲像是条件反射一般伸手去接。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百来克大米还有三个红薯。
厄玲没有亲眼见过这种东西,她生活的那个年代早已没有了饥饿这种概念。但她曾在短暂的人类生命中体会饥饿的感觉,那种特殊的渴望令她坐立难安。
“今天遇到好人了,这些大米就是老板送的,等会儿我们煮一煮就着红薯吃,别看它们小,味道肯定很甜。”那人像是在安慰她,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你吃吧,我不饿。”厄玲婉拒了,她真的没什么胃口,只是觉得很违和,但又说不上来。
男孩拿出一个最大的,剩下了两个小的还留在厄玲手上。他笑了笑,“你看这个多大,一个快顶俩了,你就不用忍着了。”
厄玲看着那个所谓的大红薯,其实也就比这两个小的稍微胖了一点而已,远不如他描述的那般。
她摇了摇头,执意要把这些都退回去。因为她是真的不饿,她的体内有着多种类型的能量供给机制,包括仿叶绿植入体,共振变频核心,光合生物电池等等一系列维持身体稳态的人工改造项目。
她不是客气,她是真的不饿······
对吗?
厄玲总觉得怪怪的,但她不知道的是这里不是现实,饥饿是一种感觉,一种留存于这个时间的记忆,如果她吃下那两个红薯,那么她后续就会少很多麻烦。
“那这样吧,留着当明天的午饭吧,这些米也留着。”
男孩接下了退回的食物,然后走到了那纸房子做成的家。
厄玲眨巴着眼睛看着他,似乎是在诧异居然真的有人能够忍受这样简陋的生活环境。
但比起这些,她更好奇的是对方的身份,看起来他似乎认识自己,但是厄玲很确定从来没有见过这号人。
“你明天要去哪里?”她询问早已躺倒在纸板上的男孩儿。
“再去搬几天货,难得找到一个不计较年龄的地方,我好说歹说才求得老板收留,没有背景没有能力,只能靠出力气了。”
说完,他自嘲的笑了笑,“这就是世事无常吧,谁能想到咱们两个地主家的傻孩子会有这么一天呢。”
虽然这话听上去很平常,但是男孩的语气里却隐藏着一种蛰伏的不甘。
“还真是好人没好报,云叔也算是仗义了,可他的那些所谓的兄弟如今又在哪里呢?”
“还有那个白卞,如今倒是抛头露脸了,怕是早就忘记你这一家的救命之恩了。”
厄玲脑子里像是响起一道炸雷,一时之间竟然宕机了。
“白······卞?”她都没注意到自己因为诧异而有些结巴。
“是啊,还能是谁?你不知道,关于她的消息现在可是铺天盖地,人们都说她研究出来一种叫计算机的玩意儿,好像比算盘要快的多。”
厄玲依然没有反应,她也手足无措了,现在是什么时间?算盘又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从这家伙口中听到母亲的名字?
“阿云?”那人的话语再一次轰在了厄玲身上,“你还好吗?”
“什么?你叫我什么?”厄玲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直直的看着面前的人。
沉默。男孩并没有说什么,反而起身开始打量着她。
“你今天感觉怪怪的,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是······谁?”她失神地喃喃道,就在这时她突然注意到对方的表情。
男孩脸上的神色由疑惑转为了戒备,他重新站了起来,厄玲注意到他似乎绷紧了身体,看上去像是在紧张什么。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周围一切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东西都停止了。
至此,厄玲终于意识到她已经误入梦乡,又或者这里并非梦境,而是云鸿的记忆。
在记忆里的存在过的人物都保有着云鸿对他们自身性格的印象,他们可以以此为基础适当的适应一些与回忆不融洽的改变。然而这种适应性是有限度的,想来云鸿从来没有说过类似的话,那个叫杨轩的男孩也没有怀疑过她。
然而厄玲的反应改变了这一切,云鸿没有见过杨轩怀疑她时的模样,记忆就产生了断档,所以事情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厄玲惊醒,眼前依旧是无光的渊洋。能够突然出现这样的变化,正说明了她与目标的距离已经很近了。
但是她也有些担心,类似的事情是否还会再发生,见证他人的记忆并不会对自身造成损害,但是这里的环境显然不是这般简单,从刚才的事情她就意识到了,这种回忆的侵蚀是蛮横而无理的。她的机会并不像想象那般多,或许接下来的某一次回忆中,她就会彻底迷失对自我的认知,重新再活一次云鸿的人生——在她自己无法醒来的梦里。
“这不是真的,快醒来。”
“这不是真的,快醒来。”
······
她开始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想要将其作为让意识返回现实的锚点。
最终,不出所料,她在念叨着这句话的时候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
“小云!”
厄玲转头看去,那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梳着一条高马尾,穿着一件校服,这里似乎是某所学校。
“你在念叨什么呢?该回家了。”
那女生帮她收拾好书包,看上去已经习惯于此。
“你听说了吗?咱们的领导人昨天宣布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中期了,简直不可思议,这才过去十几年一切都大变样了,这都要多亏了我们伟大的领袖还有科学院的那些先生们。说真的,你敢信吗?前些年还有人在质疑呢,但事实呢?真是应了那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女生兴奋地向她描述着昨天电视里看到的新闻,但这一切对于厄玲而言却并非预料之外。如果说,母亲在那所谓的十几年前就已经活跃在科研一线了,那这一切都不难理解。而且,这也加重了厄玲心中的一个猜想。显然母亲的智慧并没有受到时代局限的束缚,那么她如今带来的科技突破,是否只是她过去的重现,如果母亲本身就拥有着梦末的科学技术,那这数年时间发生的技术爆炸也就解释的通了。
但为什么她会这样?显然她并不具备厄玲这样伪造时间逆转的能力,厄玲也不相信什么未来人的说法。
她心脏砰砰直跳,也许,可能,这是一个好机会。在这姑娘零星破碎的记忆之中,厄玲能够借机窥探母亲的过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