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王傲君探案录》

而李记者来了文艺报后,却并不受主编重视,主编还曾多次在开会的时候说他没有新闻敏锐度,写的采访稿有问题,还说他不会和人沟通,说话总出错,久而久之,李记者也在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

当然,这种怀疑在他得知和他一同入报社的同事是主编侄子时就得到了解答。

主编能坐稳这个位置,是因为他在文艺界有自己的人脉,能约到一些作家的专访,这种人脉原本可以顺利传给家中子侄,主编的位置也能顺利传下去,为此,他甚至让侄子读了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结果,冒出来个李记者。

李记者有点气闷,这不是第一次了。他对有关系户接受良好,也不是非要和人家争什么高下地位,而是从专业角度来看,他觉得他需要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因为这种心态,他之前一直还挺佛的,也不争什么,那时候也是因为他的确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什么重要的采访机会。

但这次,他觉得是个难得的机会,并不想被浪费掉。

身是客虽然是新作家,虽然作品的文字被诟病太简单直白,感情表达被诟病太滥用,但到底是出了成绩的,又赶上文坛大佬们都在支致力推广白话文、文学深入民间的当口,身是客完全有机会乘风而起。

更何况,她的身份,还有那样的反差,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新闻性。

可惜,他现在却无法让这篇报道上稿,或许可以争取一下下期版面?

正在此时,主编的侄子开心地从办公室出来,坐到了李记者对面的桌旁,他俩入职时间相近,就在大办公室的最外侧给他们放了工位,这种待遇,是主编关系户也无法发挥作用的,毕竟里面很多都是资深的报业从业者,不会给主编这种面子去做踏脚石捧新人的。

“李兄,我听主编说,您这期有新闻稿要上报?正好我有篇采访稿也要上报,我们交换着看一下怎么样,给彼此挑挑问题。”

“不必了吧,我还没写好。”

哼,都是叔侄关系了,还装模作样叫主编,这算什么,工作的时候称职务?你倒是工作的时候完全按职务关系对待彼此啊。

“没事没事,你可以先看我的,兄弟我呀,自己总是看不出来问题,李兄你帮我看看。”

瞧你兴奋的,装不下去了吧,连“您”字都不用了。

看来这老小子真的通过他叔叔的关系拿到了一个有含金量的采访任务。

李记者心下不爽,手里还是接了过去。

“妙笔生新著《王傲君探案录》:江湖非只家仇国恨,更有大侠风采——专访北平武侠名手妙笔生君”

他俩入职时间相近,就在大办公室的最外侧给他们放了工位,这种待遇,是主编关系户也无法发挥作用的,毕竟里面很多都是资深的报业从业者,不会给主编这种面子去做踏脚石捧新人的。

“李兄,我听主编说,您这期有新闻稿要上报?正好我有篇采访稿也要上报,我们交换着看一下怎么样,给彼此挑挑问题。”

“不必了吧,我还没写好。”

哼,都是叔侄关系了,还装模作样叫主编,这算什么,工作的时候称职务?你倒是工作的时候完全按职务关系对待彼此啊。

“没事没事,你可以先看我的,兄弟我呀,自己总是看不出来问题,李兄你帮我看看。”

瞧你兴奋的,装不下去了吧,连“您”字都不用了。

看来这老小子真的通过他叔叔的关系拿到了一个有含金量的采访任务。

李记者心下不爽,手里还是接了过去。

“妙笔生新著《王傲君探案录》:江湖非只家仇国恨,更有大侠风采——专访北平武侠名手妙笔生君”

这个题目,李记者觉得不对劲,《王傲君探案录》这个名字和《楚惊鸿探幽录》太像了,当然这也说明不了什么。但后面那句“非只家仇国恨,更有大侠风采”就更意有所指了。

要知道,近日,《楚惊鸿探幽录》被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其中关于国仇家恨的描写,关于异族的阴谋,因为太过耸人听闻,又有不少人结合此时实事进行分析,讨论身是客是否在映射什么国家,什么人物。

而且,身是客写的楚惊鸿,虽然聪明,睿智,善良,但是在武术上没有过多描写,一整部书读下来,活血记住了几个案件,几个验尸技巧,几个推理方式,但是一个楚惊鸿的武功招式也没记住,这点也曾被不少武侠作家和爱好者诟病,觉得他是在写套着武侠皮的英国《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完全是在用英式探案故事“殖民”他们东方武侠。

这句特意点出来的“大侠风采”,不就是在暗讽楚惊鸿没有大侠风采么。

更何况,这位妙笔生可是真的在报纸上攻击过身是客的。

李记者继续往下看,抛开一堆夸赞妙笔生过往作品和经历的部分,李记者的目光被妙笔生的新作的内容吸引了。

他新写的也是一部武侠探案作品,而且也是单元形式,男主美强惨,但性格豪放不羁,并未受国仇家恨的影响,“一味想着报复”——这是妙笔生的原话,而是“宽容大度”,一笑抿恩仇,然后一边探案,一边收红颜知己,什么兄弟的妹妹,忘年交的女儿,案件受害者的女儿或者遗孀,还有男扮女装出宫闯荡江湖的公主......

这很明显是对标《楚惊鸿探幽录》写的,而且把原本一些武侠读者喜欢的拳脚功夫和感情戏份添了进来。

李记者原本也看惯了这种情节,但此时不知怎么,就觉得这种放着家国仇恨不管一心艳遇的剧情没那么让人“爽快”了,还是楚惊鸿怒斥父亲旧交的情节和揭露反派阴谋的情节更让人心潮澎湃啊。

唉,真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李记者看完,递给同事,淡淡地祝贺,“看来妙笔生的新作又要洛阳纸贵了啊,祝贺你,约访到他。”

然后同事就进入到了明自谦暗自夸的垃圾话时间。

而李记者在考虑的是,他是不是该把妙笔生的新作会攻击《楚惊鸿探幽录》这件事透露给身是客呢?

当然要了。

那日做采访的时候,李记者就要了给杨金穗写信时该邮寄的地址,想着等报纸印出来后,将稿费和报纸一起寄过去。如今看来,报纸和稿费暂时是没指望了,但还是得把这事和身是客说明一下,而且这条关系可不能断,毕竟不仅有身是客这个一看就挺有前途的作家,还有连家呢。

李记者不想再听同事的垃圾话,拿上记者包,说了一句“我出去找新闻去了”,就匆匆离开。

他们这份工作,就是这点比较好,工作时间灵活,虽然难免会为了新闻加班到不知昼夜,但有事的时候也能离开。

杨金穗很快收到了李记者的来信。

“杨金穗女士亲启。李裕缄。”

(⊙o⊙)......原来李记者叫李裕啊。

杨金穗打开,大致看了一下,就被气笑了。

还王傲君,你咋不龙傲天呢。

这个妙笔生,就跟趴在她鞋上的癞蛤蟆一样,打死吧,有伤天和,不打死吧,又让人看得心烦。

之前曾在杨金穗连载《楚惊鸿探幽录》时,这个妙笔生就发文攻击过的这部作品,而且不止一次,一开口就是爹味很足的说教。

杨金穗本来懒得理他,看他仿照自己的设定来写小说,也是被气笑了,要不要脸啊。

本来嘛,文人相轻她能理解,也懒得打嘴炮,但是端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她可受不了这个委屈。

正好她要连载《凡骨初登修仙途》,嗯,这是她新书的名字,就拿他来蹭点热度吧,也不多蹭,来回打几个嘴仗,再宣传一下新作品,然后就可以全身而退了,希望他不要被自己蹭哭了。

思路整理完毕,杨金穗就开始咔咔写营销方式。

妙笔生不知是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杨金穗的新书会在周五上报,于是,赶在周一开始连载新书。

杨金穗还没蹭到对方,就先被对方蹭了个大的,因为她周一早晨上学的时候,就听到报童在喊“号外号外,武侠大家妙笔生新作《王傲君探案录》上报!比楚惊鸿更潇洒的大侠来了!”

神经......

这老登,可真没少下血本。

可不要觉得报童真的会特意为了卖某份报纸而编宣传语,事实上,除了那种很多报纸都会刊登的重大国际国内新闻或者争议事件,报童一般是不会这么宣传的,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单为某份报纸宣传,很容易引发其他报纸的不满,虽然报社找不到具体的报童的麻烦,但像街头这种能稳定卖报的孩子们,也是有个松散的组织的,报社完全可以直接找负责人要说法。

再说了,手上那么多报纸,不可能只图某一家报纸的销量挣钱,他们一般是在有客人买报的时候根据顾客的形象进行针对性推荐的。

因此,像这种专门推荐一个报纸的一篇小说,话术还这么具有针对性,那就是妙笔生花钱没跑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