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姐姐!”
傍晚,街道上的人更多了,报童已经卖出了好些份报纸,她数了数怀里的钱币和剩下的报纸,准备往菜市场那边去,一抬头就看到穿着素色衣裙的女子站在她身旁,很是惊喜,“程姐姐,你回来了!”
被报童叫作“程姐姐”的程新棠含笑应了一声,她暑假刚毕业就被外派跟着实训,昨天才回到的茗城。
程新棠帮报童把戴歪的帽子摆正,又替她将一些细碎的头发别好,看着她报袋中所剩不多的报纸,“小光现在报纸卖得很快啊。”
小光乖乖站好任由程新棠整理,听到程新棠的问话点点头,“多亏程姐姐教我识字,”说到这小光眼睛亮亮的,“我按照程姐姐你说的看完报纸然后找准她们感兴趣的话题吆喝,最近报纸都卖得可快了,我现在每天卖完报纸都能赶上帮妈妈收摊。”
程新棠拍了拍小光,“小光真棒,等开学上了学,肯定更厉害。”她看着小光报袋说道:“剩下的几份报纸都给我吧。”
小光捂着报纸,“不用了程姐姐,剩下的我在去菜市场的路上就能卖出去了。”
程新棠听到小光的话笑意更大了,“那小光给我一份报纸吧,让我看看最近茗城发生了什么。”
小光这才从报袋中拿出一份报纸递给程新棠。
程新棠接过报纸,递给小光钱币,摸了摸小光的脑袋,“那我就不耽误小光了。”
小光冲着程新棠摆手,“程姐姐再见。”
程新棠看着小光跑远才拿着报纸走进对面的茶楼,一进门就看到了坐在窗前对着她招手的赵佩冬。
程新棠有些意外,看了眼时间,确实还没到她们约好的时间,要知道往日赵佩冬都是踩着点到的,“怎么今日这么早?”
而且赵佩冬到了沈德朗都还没到。
“这么久不见,你都不想我嘛,我可是迫不及待就要见到你了。”赵佩冬作出一副伤心的样子。
程新棠看着眼前的赵佩冬失笑,她上前抱了抱多日不见的好友,“阿朗呢?”
“阿朗她去杨城参加交流会了,你实训情况怎么样?”赵佩冬拉着程新棠坐下,程新棠实训这段时间,除了最开始到了寄了一封信回来,后面一点音信都没有。
程新棠将报纸放在桌上,“最开始去的杨城,没多久就收到南城那边的信,我们就被调去那边了。”
赵佩冬点点头,难怪呢,南城离茗城远得很,寄信很不方便,“南城那边不是安定下来了,怎么突然把你们调过去了?”
六月初,南城发生了一场动乱赵佩冬也是知道的,动静不小但是很快就平定了,平城也派人去做了安抚工作。
“伤者有点多,还波及到了医院,后面虽然稳定了但是医护人员不足,平城那边也调不出太多人来,就把我们这批人调过去了。”程新棠简单说了一下经过。
平城近两年三派竞争已经摆到明面上了,各地多多少少也都有派系所属,南城就属于派系林立之地,而茗城则是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的地方,虽然不知道这个中立还能坚持多久,但是至少现在茗城明面上是中立的。
赵佩冬也明白程新棠的担忧,但平城势力和南城斗争到底是离她们太远,“不想那些了。”
程新棠也点头,正想问新报的事情,就见赵佩冬做贼似的从怀里掏出什么东西递了过来。
程新棠接过,正好就是刚刚小光吆喝的今晚要上演的《花木兰》的门票。
《花木兰》这场演出她还没去实训就知道了,最开始放出的消息是在七月,不知为何一直拖到了八月。
“阿棠,晚上你可得陪我去。”赵佩冬看着程新棠,“本来阿朗答应陪我的,结果演出一直拖到了今天,不过幸好你回来了。”
程新棠不解,“你什么时候这么喜欢戏剧了?”
听到程新棠的问话,赵佩冬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地说:“都怪贺秋实那家伙,她拿着孟怜的签名照在我面前嘚瑟,那我哪能忍。”
“所以你是为了孟怜签名照才去买的票,因为不能输给贺秋实。”
程新棠和赵佩冬认识了八年,也就看了八年这两人的互相较劲,从最开始担心赵佩冬被欺负到现在无波澜甚至还能打趣一二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票,这是带签名照的前排票,是决定我开学前能不能赢过贺秋实的票。”赵佩冬语气激动。
程新棠没挑明“即使拿到签名照也算不上赢了贺秋实。”这件事。
“你一个人不能去吗?”
“我阿姐不喜欢孟怜,要是我阿姐知道我去要签名照肯定会把我零用钱停了。”赵佩冬眼巴巴看着程新棠,“我可是花了我一个月的零花钱才拿到的这两张前排票,阿棠,你会陪我去的对吧?”
程新棠收下门票,“好好好,我会陪你去的。”
要是能见到孟怜,她说不定还能问问孟怜那个发簪的事情。
目的达成,赵佩冬坐起身抱住程新棠,“我就知道阿棠你最好了。”
程新棠拉开和赵佩冬之间的距离,将桌上的报纸移到她面前,“明天警政司第二科科长的任命就要下了,报刊申请的审批还没下来吗?”
程新棠学的是医学专业,但是考上茗城大学以后先是加入了文学社,后来又在学新闻的赵佩冬的带动下加入了校报社。
近几年越来越多报刊成立,赵佩冬也萌生了创立新报的念头,年初就拉着程新棠和沈德朗一起开干,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贺秋实开始独立经营一个成衣铺”的刺激。
说起报刊的事情,赵佩冬坐直身子,“阿姐说要等新科长上任审批。”她将报纸展开找到警政司第二科长即将上任的那篇文章,看完以后又气呼呼放下,“全是废话,除了最后说明天任命会下来,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没有。”
程新棠和赵佩冬一起看完了那篇文章,警政司第二科科长任命没有正式公告,所以文章也只是提了几个主流候选人,而其中最有力的竞争候选人就是第二科的李贵和第三科的杨巧榆。
是杨巧榆的话,新报问题应该不大。
“你阿姐没和你透露吗?”赵佩冬姐姐赵藏冬是警政司司长,明天第二科科长的任命就要发了,赵藏冬肯定是会知道的一些消息的。
赵佩冬撇撇嘴,“这些事情她从来都不和我说,不过她们当中无论是哪个上任我们的报刊发表申请肯定都能过的,拖了这么久总算是要有结果了。”
她们新报的申请很早就提交了,无论组织报社的经验还是申请报社的流程都没有问题,毕竟她们参考了好些之前通过的新报申请。
就是可能内容立意上会有些敏感,但是毕竟她姐是赵藏冬,怎么着也不会故意因为这个点上为难她。
“本来早该下来了的,却没想到因为第二科科长的悬空拖了这么久。”
赵佩冬想着,“不出意外的话,阿朗参加完交流回来新报的申请结果就能下来了,要是之前提交的专栏内容没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第一期的选题方向了,阿棠,医学科普准备做哪方面的?”
之前新报定了好几个专栏内容,其中有一个就是科普医学卫生的,而这个专栏自然就交到了她们三当中唯一一个学医的程新棠身上。
“等阿朗回来确定第一期的大主题吧。”她们的新报面向的是所有女性同胞,虽然确定了新报的几个专栏,但是第一期主题方向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赵佩冬想到她们的新报笑了出来,将报纸放回桌上,“我们新报一定可以做得比这个日报好。”
程新棠听着赵佩冬的话,拿起报纸又看了起来,最后被简讯中的“秦元帅一年前提出的‘自由婚姻’在茗城进入试行阶段。”吸引。
自由婚姻里很多条款,其中最引人争议的便是允许同性结婚这一项。
“阿棠?”赵佩冬伸手在程新棠眼前晃了晃,见程新棠回神开口道,“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程新棠手指放在那条简讯旁,赵佩冬看到后张了张嘴,最后轻咽一口,声音放低,“秦元帅还真做到了啊。”
从一年前秦元帅提出“自由婚姻”开始,反对的声音就没有停过,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发报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茗城大学的校报也登过几篇文章。程新棠当初还写过一篇支持秦元帅的文章。
想到这,赵佩冬眼睛亮了亮,“阿棠,我们新报的选题可以提这个啊。”
程新棠却摇头,“这么大的事情《茗城日报》却只是放在简讯的栏位,很明显她们不想我们讨论这件事情,讨论的文章肯定过不了。”
提到这个,赵佩冬有些气愤,“这也不能登,那也不准写,到时候除了一些废话连篇的文章,日报还能有什么,难道普通公众就不能有知情权了?”
程新棠按下气愤的赵佩冬,“我们的新报不是有女性人物专栏,到时候可以写秦元帅的事迹。”
“没错,专栏第一期的人物就写秦元帅。反正不管第一期主题是啥,秦元帅肯定都是符合的,要是我们有机会可以采访秦元帅就好了。”
赵佩冬撑着脑袋畅想,虽然茗城是中立的,但是她不是,秦元帅是她们很多人心中的榜样。
程新棠看向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忽然就想起了平城的贺四百,她说不定就会认识秦元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