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壮也是满脸热切的看着他,郑毅笑了笑将目光放在刀上。
他选择的这种刀就是后世的苗刀,也是明朝时期戚家刀的改良版。
全刀长度在1.4米左右,其中锋刃部分大概一米,刀柄可以双手持握。
重量大概在三斤多的样子,单面开刃、锋利异常,用起来也是极为顺手。
比起戚家刀五尺的长度,这把苗刀要稍微的短上一些,但灵活性却提升很多。
暂时配备于步兵营应该是足够了,毕竟苦夷岛都是些土着部落。
当前主要应对的对象,还是岛上那些凶猛的野生动物。
就比如苦夷岛的大棕熊,今天距离营地又近了一些。
可能是感觉到这边比较热闹,棕熊也想来凑热闹。
最近的棕熊已经距离他们的营地不足二里。
大家还是见机比较早,用火将熊给吓走了。
不然冲进营地来,还真是不好收拾呢。
“不错!这样的刀一天能生产几把?”
如今铁匠铺能打制长刀的不过二三十人。
其他人都在打制斧头、锯子之类的工具。
“第一把打出来,后面的速度就快了,我们两班倒的打制,一天怎么也能打出来十来把。”
李二壮连忙上前回答说,郑毅抚摸着刀身点点头。
“打制枪头的话,应该速度更快一些吧?”
“那是肯定的,刀和枪中间差着事儿呢!”
“不如就先打制枪头吧,让大家先用上!”
郑毅将手中的长刀递给李二壮吩咐道。
“行!枪头一天出五十个都没问题!”
“那就好,先给队伍配上长枪!”
郑毅这句话是跟王昆山说的。
王昆山也是赶忙点头应是。
现在来看,长枪其实作用更大一些。
毕竟长枪的长度在那里,就算遇到熊也能搏一搏。
只要长枪数量多,就算是老虎也能收拾掉。
当然弓箭肯定最好用,只是精作坊还没造出来。
弓箭的材料比较多,制作工艺也很复杂。
木料、弓弦、羽毛、树胶.....
这些东西杂七杂八的很复杂。
精作坊如今忙的昏天黑地,抽出的几个人还在研究材料。
这还是郑毅用能量兑换了一批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不然靠自己研究摸索,一年估计也弄不出来。
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技能没原料也不行。
经过一天的折腾,木屋的样板间已经建了起来。
倒不是精作坊干活不卖力气,确实需要将模板建起来才能验证。
郑毅走进这座木屋,墙面还在固定着,里面的土坯夹层还需要时间阴干。
窗户暂时也就是两个大窟窿,铁炉子也没有安放,但基本上已经有了房子的雏形。
摸着还没有干透的木料,郑毅鼻尖闻着松木的清香,觉得比室外要暖和不少。
人不是动物,幕天席地那是酸腐文人的矫情,还是在房子里睡着踏实。
这座房子墙面厚度达到两尺,也就是六十多公分的样子。
里面的隔热层都有一尺多,相信能抵御住冬季的寒风。
到时再装上双层的窗户,用轻工坊造出的纸糊起来。
妥妥的越冬神器,当然最好再配上坐火炕。
土坯那边也已经开始制作了。
火炕后期再盘就可以。
那玩意儿做起来简单。
平民都可以动手做出来。
转眼已经来到这个时代有十天了。
华夏村每天一个模样,建设速度超级的快。
这些天郑毅又用复兴号招过来五百多人。
如今的华夏村已经突破一千人的规模。
到处都是分工劳作的身影。
继第一座木屋出世之后。
现在已经建立起一百座木屋。
全都是两室一厅的的标准,其实就是三间的联排小木屋,一排排的分布在复兴号主基地的外围,形成了一个村庄的模样。
营造坊出来之后,就接手了精作坊的工作。
开始对木屋进行改良和建造。cascoo
无论速度还是质量都高很多。
还发明了地暖,将所有屋子连起来。
就是在建设木屋之前,在屋子的地基下挖出一个洞,用土坯和泥进行加固和密封,上面盖上一层的土夯实,再上面则是铺上木板做的地板。
只需要通过设在木屋外面的口,往里面填湿木柴就可以。
也充分考虑到防火的需要,每个地暖坑都限制在一定范围。
上面的木屋建好之后,这地暖还可以起到快速烘干的作用。
这些建好的木屋优先分配给老人、孩子和成家的平民。
一千人的木屋,最多只要建上三四百座就可以了。
最多再需要十天,就能让所有人住到木屋里面。
不过郑毅还是有些着急,天气已经变冷了。
几乎每天感觉气温都在下降。
到现在晚上最多也就三五度。
很多人都开始陆续的加衣服。
所有人都有一种急迫感。
轻工坊也每天都在加班。
尤其是陈婆婆负责的制衣这方面。
自从第一把长刀、第一杆长枪和一把弓箭做出来,营地附近的动物就遭了殃,被王昆山统帅的步兵营和民兵队大肆追杀,尤其是附近的马鹿、麋鹿、狐狸、野兔等动物。
很多的皮子送到营地这边来,只是处理好也需要一些时间。
陈婆婆带领的制衣队已经上百人的规模了。
集合了几乎村里全部妇女和上岁数的人。
但是硝制毛皮、制作衣物需要的时间长。
更别说中间还涉及到纺出麻绳来使用。
是以这段时间造出来的厚衣服,都先紧着需要外出的青壮使用。
比如王昆山带领的兼职“狩猎队”、李铁柱带领的“伐木队”,鲁大成带领的“捕鱼队”,以及“玩鸟达人”康大爷带领的“偷蛋抓鸟队”。
能量池也积蓄不少。
造船厂郑毅也打算建造。
不过选址的事情一直没确定。
当初展开基地的这个位置,不是特别适合建造船厂。
他们多方考察,到时现在基地的南部,有个不错的小海湾。
背靠着山,木材也不缺,距离营地也就只有不到二里。
郑毅比较满意那地方,唯一就是隔着一条小河。
也就是复兴号旁边的那条河。
宽度大概在七八米左右。
深度有一米多两米。
不算宽也不算深。
水流也还算平缓。
但是每次涉水通过肯定是不成。
郑毅这不正召集精作坊和营造坊的人商量呢。
怎么在这边修座桥过去,好方便两岸的人往来。
本来已经商议好搭建一座平顶木桥。
没想到鲁大成来插了一杠子。
说这条河直通里面的湖泊。
未来船肯定要向里面去。
平顶桥不方便来回过船。
希望他们修建一座跨河拱桥。
只是拱桥费的功夫要更大一些。
营造坊的负责人朱功亮还是建议修平顶桥。
几个人就在那里争执起来,最后郑毅拍板修跨河拱桥。
不过肯定不能修石头拱桥,实在是太耗费人力和时间。
朱功亮琢磨了一番,打算修建一座特殊的木拱桥使用。
随便拿树枝画了一幅图样出来,看的郑毅浑身发麻......
正在跳转到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第10章 筑路修桥绿色阅读 -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