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溪水畔相谈甚欢

明若和弟子们将死去之人安葬好之后,盘问镇上的人,询问她们在瘟疫袭来之前发生了何事?那八个刨人家坟墓的人,这才将刨坟之事道出,明若问他们是在什么地方刨的坟,八人将大致位置道出之后,明若紧皱眉头,之前去查瘟疫源头的弟子立刻告诉明若这八人去的地方,其镇子前段时间感染了瘟疫,但因为那地方离双轶镇很远,隔着两个村镇,而隔着的两个村镇都没有瘟疫出现,所以她没将双轶镇的瘟疫与那个镇子的瘟疫想到一处。

双轶镇的人听到八人的实话后,立刻恶狠狠的瞪着这八个刨人家坟墓的畜生,若不是没有力气,他们定然要当即跳起暴打这八人。

真相被揭露之后,镇上的人群情激奋咒骂那八个刨坟的人。明若和弟子们没有劝他们,只是默默的退到屋外,明若吩咐几个弟子看着时辰熬药,她再去山中一趟。

她往山中走去,站在断崖之下,望着那悬崖峭壁。这是她与君迁子相遇之地,也不知道她等在此地会不会再遇到神君,先前她问过镇上的人,镇上的人确实供奉着一位神君,从前香火旺盛,但这些年来,只有几位老人会拿着香火供奉神君了。

明若特意去看了供奉神君的君迁殿,殿内一片萧条,供桌之上也没有供奉的香火与水果,但还好没有蒙尘、没有蛛网,应该是有人一直清扫此地的,只不过这段时间染了瘟疫,无法过来打扫。

眼前的断崖不过十多丈高,称不上断崖二字,不过是镇上之人都称之为断崖罢了。明若站在崖下,望着那陡峭之地,周围一片寂静,连风声也没有,让她能静静的回忆那日遇到神君的情形,虽然那夜她因为救人心切,不曾与神君多交谈几句,也不曾仔细的看过那位神君。但不知为何,那神君的身影一直在她脑海中浮现,神君的面容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浮现在她脑中,有一种朦胧的、吸引人想要看清他面容的**。

“可是草药不够用了?”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场景,明若转身,含笑看着君迁子,这一次她虽然被吓到了,但却心中欢喜:“神君。”

眼前的男子青衣长衫,翩翩有礼,无光清秀端正,但却面露担忧,离明若不远不近的距离。

“草药够用的,神君不用担心。”

明若看着眼前的男子,终于她脑中那模糊的面容变得清晰了。

君迁子轻轻叹了一口气,面容缓和了许多。

明若接着说道:“前时在山中找的草药和弟子们去邻镇买的草药已能让镇上之人病情好转,今日进山打搅神君是想将此时镇上的情况告知神君,疫症较轻之人,再有三五日便能痊愈了。”

“那些老人与婴儿是不是都死了?”君迁子的神情很平淡,没有起伏。

当时的明若以为君迁子能如此平淡的问出这些话,只是因为他是神君,已看多了凡人的生死离别。

“没有都死了,但确实有一些体弱的老人、刚出世的婴儿去世了,镇上的水源没有问题,我门下的弟子已将那些没有被疫症感染的牲畜圈养在了一块,等到镇上的人病情好转之后,生活可无恙。”

君迁子没有顺着明若的话往下说,而是反问明若:“你进山时可瞧见那荒废了大半的田地?”

明若点点头,她确实看到了那些荒废的田地,杂草丛生,必定不是因感染了疫症才荒废的,定是已荒废了许久了。

君迁子远眺前方:“罢了,希望这群人能引以为戒,等到病情好转之后不再好吃懒做,能自食其力。”

明若点点头回应君迁子的话,然后忽然想起了还未向君迁子告知双轶镇感染瘟疫的原因,便向君迁子说道:“此次镇上的瘟疫来得忽然,不是天灾而是**。”

明若将原因道出之后君迁子无奈苦笑:“愚蠢!愚蠢至极啊、可怜!可怜、稚子无辜,老人可怜。”

言罢不等明若开口又向明若道谢,又说起了神书派下山除魔卫道、治病救人一事,言明若年纪轻轻便在医术上有如此高的造诣,且已是神书派的长老了。

明若听他夸赞,略有些羞涩,言自己修行尚浅,容貌不老是因误食了一株仙草,但也不是长生不老,青丝中已有白发。

君迁子又问明若因何到了双轶镇,前时是在何处治病救人,他们边说边走,一直走到了溪水边,坐在水畔大石上,君迁子认真的听明若说着她下山的经历,直至日落。

明若午时进山,这太阳落山了之后才回来,背上也无背篓背着药草,弟子们便问明若进山干什么去了,明若因答应了君迁子不向旁人透露他的事,便没有向弟子说实话,随便撒了个谎便打发了弟子们。

双轶镇的人身体慢慢好转,只需每日喝药便可。旁的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了,于是明若每日以巡山为名,进山一个时辰同君迁子说话,大多时候都是君迁子认真的听着明若说自己下山后遇到的妖、遇到的事。

分别那一日,二人在溪水畔笑着说了再会。

这个溪水畔认真听自己说话的、温和有礼的神君烙在了明若的心中,但明若有自己的道,有自己的修行,有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分别的时候明若没有伤心,她认为她和神君一定还会再见面的。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再见面时这个清秀端正的男人,颈上青筋显现,周身都是黑浊混沌之物,而二人相遇的地方不再是那清幽的山谷、涓涓流水的溪边,而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山洞里,这样的情景下!

飞云洞内,明若双眼含泪望着眼前的君迁子。君迁子的双眸还没有完全陷入浑浊,尚有一丝光亮在他的眼眸之中:“当初那几个人刨人家的坟,盗走人坟中的金银玉器将瘟疫带回了镇上。你救下了他们,我以为他们遭此大难之后会洗心革面,不再好吃懒做,会拎起锄头重新开垦荒废的田地。但他们没有,他们仍旧和从前一样好吃懒做!你知道吗?你们离开之后,那几个将瘟疫带回镇上的人又将那些被你们埋了的金银玉器以及锦绣华服重新挖了出来,死在了那些金银玉器之上,他们宁愿抱着那些金银玉器去死,也不愿扛起锄头开垦田地,不愿自食其力。而还有一些人明明身体已经痊愈了,但他整天呼天抢地的说自己的身体没有完全痊愈,天天躺在床上折磨他的妻儿,折磨他年迈的父母,让他的妻儿与父母喂给他饭,喂给他水。望着这样一群人,我怎能不寒心,一个不留神······便入了魔。但也幸好入了魔,我可以离开那里,我没有了保护的能力,可我也不想去伤害别人,但有一个方士不怀好意的接近我,我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但我直觉此人一定是要利用我做坏事,所以我逃到了此处。可我现在后悔了,我后悔入魔,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明若、我该怎么办?”

明若鼻头一酸,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她绝不能让君迁子落入那个方士的手中,但是将君迁子带回上灵清墟也不能,她焦急地望着君迁子:“我、我道行不深,只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救不了神君,这样吧,我先将神君藏起来,不让那个方士找到神君,然后我回上灵清墟找两位掌门和我师妹,我那位师妹甚是厉害,她们一定能想到办法救神君的。”

明若说话间,洞口忽进来了两个方士,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穿青衣;一个约莫三十多岁,也穿粗布青衣,两人个子不高不矮,面容不丑不俊,身上微湿,在那三十多岁的方士手臂之间夹着一个娃娃,正是五岁的清旭,眼睛半睁,面容泛红,额上有细细的水珠,身上也湿了些许。

明若看到来人后,立刻将君迁子护在身后,但是这两人看到君迁子后,二话不说便要收服君迁子,那方士随手将清旭丢在一旁的乱石边上,掐诀起势。明若想向二人解释,可二人却听不进去一句话。

小小的清旭被丢在乱石边上,在看到君迁子后瞪大了双眼,面露惊惧之色,发不出任何声音。

打斗时明若听他二人所说的话,知晓这二人其实并不相识,那老方士就是不怀好意接近君迁子的人,因追踪君迁子才来到此地的,而那三十多岁的方士,是因为清河镇中有人高价给他银钱,让他带着活祭品来这山中镇妖的,而在混战之中,明若也看到了清旭身后的符咒。

明若不善搏斗,但因有君迁子在一旁,勉强能抵挡住这二人的攻击,而君迁子因不想伤人,所以并没有下死手,可是这两个方士对二人是下了死手的。两人都看出了明若的衣裳,知晓她是神书派的长老出言讽刺明若说她与妖魔为伍,败坏神书派的名声,说的话越来越难听。

两人嘲讽君迁子,君迁子不在乎,可这二人说明若说的实在过分,激怒了君迁子。只听君迁子暴怒大喊、双目猩红、出招狠厉,不过短短十招便将那老方士打死在地,那年轻的方士看到这情景越加觉得这君迁子危险,不可留在世间。

明若看到君迁子神志不明、双眼浑浊,便想要控制住君迁子,若是那年轻的方士出去外边同旁人说他君迁子杀了方士,修道之人一定会集合起来对付君迁子,到时她即便是有理也说不清啊。

那年轻的方士看到明若方才还护着君迁子,此刻又出招欲稳住君签字,心中生疑,不知明若是何意,但因为自己势单力薄,便只能躲在明若身后伺机杀死君迁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