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银行系统异常的本质是“气场污染”后,陆明尘并未急于再次行动。他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上次贸然净化消耗巨大且效果未知,这次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他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再次寄托于《观虚拾遗录》。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他摒弃杂念,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古籍的深入研读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心法口诀,而是逐字逐句地揣摩那些看似随笔记录的【杂论】以及书页边缘不甚起眼的辅助图录。他相信,前辈先贤既然记录了问题(建筑与地脉的冲突),必然也会留下解决之道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卷末一幅描绘“调和山川地气”的潦草示意图的边角注释里,他发现了几行蝇头小楷:
“……若遇地气缠塞,人念污浊交织之所,当以‘清静’为基,‘调和’为用。内守灵台,外引生机。可观想‘清静莲华’之象,植根浊土,茎通清灵,花开虚空,光耀大千。此法非为驱散,意在转化,以自身清净意,引动淤塞之气缓慢流转、沉淀、净化,归于平和……”
“清静莲华”观想图!
陆明尘精神大振,立刻在书中翻找。果然,在另一页专门记载各种辅助观想图案的地方,他找到了这幅图。图绘一朵莲花,根须深深扎入下方代表大地的混沌墨色之中,莲茎挺拔中空,贯穿浊清,莲瓣舒展绽放,散发出层层柔和的光晕,光芒所及之处,隐约有污浊之气被涤荡、转化的意象。
图旁还有简诀:“根植地脉,茎通天地,花开见我,清净圆融。”
这并非攻击法门,而是一种更高明的疏导与净化之术!核心在于“引动”和“转化”,而非“驱散”或“对抗”,正合他之前安抚地脉之气的思路,但更为系统和高明!这朵“莲华”既是观想物,也是沟通自身、地脉与污浊之气的桥梁。
他如获至宝,连续数日,在“翠竹苑”的家中反复观想、揣摩这幅图录,模拟气息运转。他尝试将自身那丝清凉的“先天一炁”模拟成莲茎中空的通道,将意念观想成绽放的莲花与清净之光。过程并不轻松,对精神专注度和气息控制的要求极高,几次都因意念不稳而观想中断,但他乐此不疲。
机会很快来临。周五晚上,有一个计划内的核心网络设备升级,需要机房在凌晨1点到3点之间保持相对“静止”。陆明尘主动申请了这次值守,并表示正好检查一下相关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深夜,数据中心依旧冰冷而喧嚣。陆明尘确认所有操作已完成,系统运行稳定后,他来到了机房中那个他感知中“气滞”和“杂气”汇聚的核心区域附近。这里靠近那个老旧的配电箱,也是地脉节点淤塞感最强的正上方。
他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先绕着区域缓缓走了一圈,进一步确认了“杂气”的分布和流动情况。这些黑色的、絮状的负面能量,似乎以那个无形的“漩涡”为中心,缓慢地旋转、汇聚,如同一个微型的风暴眼,散发着令人心烦意乱的压抑感。
时机已到。他找了个背靠非核心机柜的角落,盘膝坐下,闭上眼睛,排除所有杂念。
首先,他全力运转《蛰龙眠》心法,让自身气息变得平和而凝聚,为接下来的观想打下坚实基础。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在脑海中清晰地构建“清静莲华”的意象——
根植地脉:他想象自己的意识如同莲花的根须,穿透冰冷的地板,深深地扎入下方那片郁愤、淤塞的地脉节点之中。一股强烈的排斥和混乱感瞬间传来,但他谨记法诀,不以力抗,只是牢牢地“锚定”在那里,传递着“存在”与“连接”的意念。
茎通天地:接着,他引导体内那丝清凉的“先天一炁”,沿着脊柱(督脉)缓缓上行,观想这气息化作了那根连接根与花的“莲茎”,中通外直,成为沟通地底浊气与虚空清灵的管道。气息流转时,他能感觉到莲茎似乎在微微震颤,同时汲取着地脉中一丝微弱的、被掩盖的生机,也引动着上方虚空(或者说更宏观天地)中稀薄的清灵之气。
花开见我:当气息通达头顶百会,他观想一朵纯净无瑕、光华内蕴的莲花在头顶虚空处缓缓绽放。每一片花瓣的舒展,都伴随着他精神力的扩散,散发出柔和而持续的“清净之意”。这光并非炽热耀眼,而是如同月华般清冷、通透,带着安抚、沉淀、转化的力量。
清净圆融:莲花的光辉洒落,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地融入周围那些躁动的“杂气”之中。
起初,那些“杂气”如同被惊扰的蜂群,变得更加狂躁,甚至试图反扑,侵蚀莲花的光辉。陆明尘感到一阵阵精神上的冲击和恶心感,仿佛有无数负面情绪顺着感知涌入脑海。他紧守心神,不断强化莲花的观想,让那清净之光愈发凝实、稳定。
渐渐地,拉锯战开始了转变。清净之光所到之处,那些黑色的絮状能量不再狂躁地冲撞,而是如同被安抚的野兽,开始缓慢地旋转、沉降。光芒仿佛具有洗涤作用,将其中最为躁动的“意念碎片”(焦虑、恐惧、贪婪)一点点剥离、消融,而剩余相对平和的“能量”部分,则被引导着,如同受到吸引般,一丝丝地汇入那作为通道的“莲茎”,并沿着莲茎下沉,通过“根须”,缓缓回馈、安抚那片淤塞的地脉。
这是一个缓慢的、双向的过程! 并非单向净化,而是以自身为媒介,引导上方的“杂气”沉淀净化,同时疏通、安抚下方的地脉!《观虚拾遗录》的法门,果然玄妙!
然而,这个过程对施法者的消耗是巨大的。陆明尘不仅要维持复杂的观想,还要精准控制气息的流转,更要承受精神层面的冲击。他的额头布满冷汗,身体微微颤抖,体内那丝微弱的气息正在飞速消耗,精神力也如同开闸放水般流逝。
他咬紧牙关,凭借着一股韧劲坚持着。他能“看”到,周围的空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他的感知中)变得澄澈,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正在迅速消退。那个无形的“漩涡”旋转速度明显减慢,吸附力大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个小时的维护窗口期即将结束。陆明尘感到一阵极度的虚脱感传来,观想的莲花开始变得明灭不定,莲茎通道也摇摇欲坠。
他知道已经到了极限,再强行支撑恐怕会伤及本源。他缓缓地、有意识地开始收敛观想——莲花的光芒逐渐内敛,花瓣合拢,莲茎通道缓缓闭合,根须从地脉中收回。
当最后一丝观想意念散去,陆明尘猛地睁开眼睛,浑身已被冷汗浸透,脸色苍白如纸,眼前一阵发黑,差点直接晕倒在地。他强撑着靠在冰冷的机柜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感觉身体被彻底掏空,连抬起一根手指都困难。
但当他再次凝神感知周围时,疲惫的脸上却露出了极度欣慰,甚至带着一丝震撼的笑容。
成功了!
虽然只是净化了机房这一小片区域,效果能持续多久也未可知,但这证明了他的思路和《观虚拾遗录》记载的法门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这次他清晰地感受到了“清静莲华”观想图的精妙之处——它不是蛮干,而是引导与转化,更符合“道法自然”的宗旨。
休息了将近半小时,他才勉强恢复了一些力气,挣扎着站起身。虽然身体虚弱,但他的眼神却格外明亮。这次成功的尝试,不仅暂时解决了银行的异常,更重要的是让他对《观虚拾遗录》的运用,对自身力量的掌控,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也更加确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或许真的能找到彻底解决银行大厦气场问题,乃至去一探三江口“气感”的疑云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