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工作室的灯光
两人复合同居,甜蜜下藏匿压力。陈默过度补偿的爱,反让苏曦感到窒息
一、晨光与温度
同居后的第一个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地板上切出细长的光斑。苏曦醒来时,发现身旁的位置已经空了,伸手触摸只余一丝微温。厨房传来轻微的响动,她赤脚走过去,看见陈默系着围裙在煎蛋,晨光为他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怎么起这么早?”苏曦揉着眼睛靠在门框上。
陈默转身,将温水递到她手中:“习惯了。早餐马上好,你去坐着。”
这样的场景成为日常。陈默包揽了所有家务,从洗衣做饭到打扫卫生,甚至每天清晨都会将苏曦要穿的衣物整齐叠放在床头。他的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牙刷上提前挤好的牙膏,冰箱里永远不缺的她爱吃的酸奶口味,深夜工作时悄然放在手边的热牛奶。
??但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渐渐显露出某种过度补偿的痕迹??。当苏曦想帮忙洗碗时,陈默会轻轻推开她的手:“水凉,我来。”当她提出分担一部分房租时,他眼神闪烁:“不用,我够用。”
最让苏曦感到微妙的是经济权的交接。某个周末,陈默将一张银行卡放在她掌心:“密码是你生日。以后你管钱。”他说得轻松,但苏曦注意到他手指无意识的蜷缩——这是个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紧张信号。
苏曦收下了卡,却从未使用。她悄悄查过余额,里面的数字让她心惊。这绝不是一个大四学生正常该有的存款,更像是某种孤注一掷的积累。
二、工作室的深夜
陈默的工作室是由阳台改造的,仅能容纳一张书桌和转椅。每晚八点后,他便会沉浸在那方小小天地,键盘敲击声持续到凌晨。
苏曦第一次送夜宵进去时,被屏幕上的代码震惊。密密麻麻的字符如瀑布流泻,陈默的眼睛在蓝光照射下显得异常专注。他接过碗筷时手指还在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仿佛身体已经习惯了工作节奏。
“还要多久?”苏曦轻声问。
“马上就好。”这个“马上”通常意味着两小时。
后来苏曦发现,陈默的工作量远超想象。他同时接三个项目,笔记本浏览器标签页密集得需要放大才能辨认。有次她凌晨三点醒来,工作室灯光依然亮着,陈默趴在键盘上睡着了,眼镜歪在一边,眼下是浓重的青黑。
??她开始意识到,陈默所谓的“稳定”,是用超负荷的工作换来的??。当她委婉提出可以减少工作量时,陈默只是揉着太阳穴笑笑:“没事,年轻就该拼一点。”
但苏曦分明看见,他藏在抽屉里的止痛药空瓶越来越多。
三、过度呵护下的裂隙
陈默的体贴逐渐显露出控制的一面。他会因为苏曦加班而直接去公司楼下等待,美其名曰“接送”,但苏曦注意到他每次都会刻意站在显眼位置,仿佛在宣示主权。当男同事与苏曦正常交流时,陈默会突然插入话题,或以亲昵动作打断对话。
最让苏曦不适的是购物时。每当她拿起稍贵的物品,陈默会立即刷卡,但随后几天工作室的灯光会亮到更晚。这种无声的牺牲像细刺,扎在幸福的表象上。
某天苏曦在陈默手机里发现一条已读信息:“妈的手术费还差多少?”她愣在原地,想起上周陈默轻描淡写地说给家里换了新电视。当晚她试探性问起他母亲身体,陈默切菜的手顿了顿:“老毛病,吃点药就好。”
??谎言如同透明的墙,将两人隔在看似亲密实则疏离的两个空间??。苏曦第一次感到,过度呵护其实是一种拒绝——拒绝让她参与真实的人生。
四、家庭阴影的投射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某个周六下午。门铃响起,苏曦开门见到一位面容憔悴的妇人,眉眼与陈默有七分相似。
“阿姨好。”苏曦礼貌问候。
妇人眼神瞬间冷下来:“你就是苏曦?”
对话在尴尬中进行。陈默母亲每句话都带着刺:“听说你考研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小默为了你放弃A大,现在总算有点出息了。”
陈默回来时,母亲正拉着苏曦的手说:“你们早点结婚要孩子,我还能帮带带。小默他爸走得早,我就盼着……”看见儿子,她立刻噤声。
那晚,苏曦第一次听见工作室传来砸东西的声音。她推门进去时,陈默正蹲在地上捡碎片,手指被划出血痕。
“她的话你别在意。”陈默声音沙哑。
“放弃A大是怎么回事?”苏曦终于问出长久以来的疑惑。
陈默沉默良久,最终只摇摇头:“都过去了。”
五、未来的分歧
苏曦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实习,公司提供海外培训机会。当她兴奋地分享这个消息时,陈默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冷淡。
“要去多久?”
“一年半。”
“太久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变得异常忙碌,甚至开始打听“更稳定”的工作机会。某晚,他小心翼翼地提出:“我看了套房子,离你公司近。要不要……一起供?”
苏曦愣住:“我们现在不是一起住吗?”
“我是说,买房子。”陈默眼神闪烁,“有个家,更踏实。”
??这一刻苏曦突然明白,陈默对“安定”的渴望远超她的想象??。他想要的是立即锚定现在的生活,而她刚刚展开翅膀,渴望更广阔的天空。
“我觉得还早。”苏曦尽量委婉,“我想先专注事业,而且出国机会难得……”
陈默没再坚持,但工作室的灯光那晚亮到天明。
六、锁住的秘密
矛盾在苏曦生日那天达到顶峰。陈默准备了浪漫的晚餐,却在她切蛋糕时接到工作电话。看着他对着电话那头卑微应承的样子,苏曦突然感到心酸。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累?”她忍不住问。
陈默勉强笑笑:“没事,养你嘛。”
“我不需要你养!我需要的是平等的伴侣!”
话出口的瞬间,两人都愣住了。陈默眼中闪过受伤的神色,默默收拾碗筷进了厨房。那晚,他们背对背睡下,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
第二天,苏曦打扫卫生时,在衣柜顶层发现一个锁着的铁盒。盒子很旧,边角磨损,与她高中时珍藏草稿纸的那个几乎一样。锁是简单的密码锁,她下意识试了自己的生日——“咔哒”一声,盒子应声而开。
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七十二封信,全部写给她,却一封都没有寄出。最上面是一张诊断书复印件:父亲肝癌晚期,时间戳正好在他们分手前一个月。旁边是挂科通知、退学警告、还有一沓记账本,详细记录着每笔医药费和借款。
苏曦的手指颤抖着翻开最近的信:
“曦曦,今天看你睡着的样子,想起高中时你趴在桌上流口水的模样。我常常害怕,怕你发现真实的我如此不堪。如果有一天你知道,我当初分手的理由不是不爱,而是懦弱,你还会要我吗?”
信纸从指间滑落,苏曦瘫坐在地。窗外阳光正好,工作室的灯光却仿佛永远烙印在她的视网膜上,明暗交错,如同他们充满甜蜜与谎言的现在。
(第十三节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