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闫安也没有空闲下来,上工的时候被村长安排去教导大家处理药材,她没能躲过这些大妈的攻势,各种夸奖八卦都叫她头皮发麻。
“闫知青啊,你爸妈是干啥的呀,你这来了也没多长时间就这么厉害,肯定不是刚学的。”一个大妈拉着她一阵叨叨,“我家男人都比不上你,昨儿那头猪,你一个人就扛下山来了,他们三四个人还抬得吃力,”说着,竖起大拇指夸到:“真厉害!”
“是啊,原本村里人说了我们还不信,但一筐山药这么重,你……”她看了一眼轻松将筐子抬了起来的闫安,突然哽住。
边上的几个妇人七嘴八舌,她这刚停呢,那边别人已经接上了。反正一个个都想跟闫安扯扯关系,听说荷花婶经常让她儿子跟着闫安,最近那小子有了个弹弓,听说打鸟也挺准的。其他人心里暗骂她鸡贼的同时,也都铆足了劲儿要跟闫安打好关系。
别的不说,要是自家孩子也能跟着学个一招半式,那以后家里头肉就不缺了呀,如果是能力出众的,说不定还能养家糊口呢。当然,也有打闫安主意的,只是她武力值似乎有点儿高,大家也不敢明着来。
这些大妈们是真心的夸奖,闫安还是能明白的,但是她垂眸看了看眼前堆积如山的筐子,咧着嘴笑了笑,“婶儿,等会儿有空了再跟你说说,村长让我把这些都入库了,我怕跟您说话岔了气。”
说着,一挺腰就把一大筐山药给抬了起来往库房去,那儿有好几个妇女聚在井边切洗,一个个平底箩摆在那儿,一节节切好的山药片被浸入刚刚煮开的热水里,几次上下后,又摊开晾凉,几个小孩儿拿着竹签拨弄着,将粘连在一起的分开。
之后两人一组,把处理好的放到晒谷场上临时准备好的架子上晾晒。大家都尽量放轻脚步,生怕扬起灰尘脏了白花花的山药片。
闫安的力气大,搬几个箩筐那是很轻松,可也不好明目张胆表现自己,而是慢悠悠装作有些吃力的样子。她还真的没什么心情跟这些人瞎扯,应付不过来,难道还不让她躲吗?!
这边才打发了几个人,等东西搬进仓库,又被李村长拉着去看昨天从山上采下来的药材了。“闫安啊,大家都没经验,就靠你看着了,等到时候攒了一批,我再让人送到镇上的供销社去,你说人家真能收吗?”
他有些迟疑地看着地上一筐筐的半成品,李村长对于这些东西能不能换成钱还是心有疑虑的。
“我当时问了,他说能收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骗我。要不村长,我们先找个人去问问?”她挠头,自己似乎有些想当然了。
以往偶尔去她爸那儿时会遇到供销社送药材来,感觉数量也不少。这山药片她记得家里有一大袋,熬汤熬水都行,渣还能填饱肚子,算是比较受欢迎的了。
李村长见她这个样子,突然噎住,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再说什么。“也行吧,明儿我带着一些去问问。要是镇上不行,我就给他们开个介绍信,带到省城去得了,反正咱们这儿有火车站,去一趟也不麻烦。”
路费什么的,只要能卖出去,以后都会挣回来的。至于人力成本,说实话,在这个年代里,多的是一把力气没地方使的人,有些人想要用人力换钱还找不到路子呢。
李村长的话不仅仅是安慰他自己,也安慰到了闫安。她点点头,“还是您想得周到,我先去那边看看,您去安排吧。”说着就直接转头去另一边盯着其他人干活去了。
闫安倒也不是紧张,但这是村里第一次操作,她作为发起人当然得尽责,这边看看,那边搭把手,把她对于处理这几种中药的知识都跟大家交接清楚。尤其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和几个生产队的小组长,这些人可是肩负起各个流程的中流砥柱,教会了她们,哪怕明儿换了别的人来,也能顺利继续进行。
“闫知青,听说昨儿你跟隔壁村的杨知青遇到,还在山上说了好长时间的话?”荷花婶的妯娌李大嘴凑过来,仗着她大嫂跟闫安熟,一副自家人的模样跟闫安套近乎。
跟荷花婶一样的是,李大嘴也是个爱八卦的人,她甚至比荷花婶厉害些,不仅仅是本村的人,附近十里八乡的事儿就没有她不知道的,消息灵通程度令人发指。而且她聪明大胆,情商也高,稍稍露出点端倪就能猜到大概,而且还都能猜对。
看着对方一副有奸情要打听的八卦模样,闫安有些无语,她跟杨佳贺不就是遇上了以后说了几句话嘛,这些人该不会就以为他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要真这样的话,以后她跟杨佳贺学打鱼,杨佳贺跟着她学打猎做陷阱,岂不是要传得更离谱?!
闫安觉得自己很危险,可能很快,她就要成为村里话题的中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她“结婚”了,自己都不知道呢。
果不其然,就在她心里暗暗非议时,那边李大嘴得不到回应,开始顺着她自己的思路往下猜,“该不会是谈恋爱了吧?!”她一脸了然的神色继续说道:“你们都是知青,知识青年有共同话题也正常。”
说着,又看了看闫安的模样,“你们也长得好看,站一起肯定很搭,看来村里头那些老娘们的小算盘是打不成咯。”
这话教闫安脸有些黑,又不好骂人,只能耐着性子解释道:“不是地,就是我前几天去了镇上,他找我交流一下外头的信息而已。我跟他也不是很熟,谈恋爱更是不可能的事儿。您知道的,我到石头村没多久,一直忙着秋收,后来上山也忙。”她认真地解释,哪怕知道作用不大。
她说完之后,李大嘴很敷衍地点点头,“没事没事,过段时间就有关系了。”说着,随意摆摆手就走了。她看得出来闫安不是很高兴,也不在这儿跟她继续,赶紧转头准备去跟其他人八卦。
闫安看着她离开的背影一脸无奈,也不知道村里的流言得传成什么样子。
不过短短三日的时间,村里的老小出动,六个满满的麻包袋放在拖拉机上,村长带着三个青壮以及闫安出发镇上。路上,坐在拖拉机后车厢的闫安面对着几个大老爷们儿,沉默以对,也不知道该聊些啥。
李村长一直招呼闫安到前头坐,但是她乐意跟司机挤,独占了一个椅子,稳稳坐着。
“闫知青,听说你还会做陷阱?”不知道是不习惯这种沉默还是求知欲很强,李大柱作为李大头的侄儿先开口了,“我听虹虹说你还教他们做操?”学校的广播体操他倒是听说过,只是花拳绣腿的,还不够他活动身体的。
李大头的孙子叫李彩明,孙女叫李彩虹,在闫安住进去之后,学着豆丁跟在她屁股后头也是学了不少本事。李大柱试过,孩子们的力气是真的大了一些,但他没敢偷着学。
这会儿能跟闫安面对面,该问的不得问问,以后可没机会了。
闫安也不藏私,反正村里的人不会去深山老林,外围能逮到的东西不多,便将简单的陷阱布置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说了说。其实大家都会一点儿,只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会儿听她这么一说,自己再好好想想,都是机灵的,一通百通,不就都会了!
于是,这一路就光进行教学课程了。
到镇上供销社后,闫安带着人熟门熟路找到收购点,村长来过一次,对方给了肯定答案,这会儿见他们真的扛着麻包袋来还是有些惊讶。
“我去叫经理,你们在这儿等等。”这么大的量他也没有权限做决定,可不得请示领导。说着就从边上的小门出去了,留下面面相觑的几个人,李村长看了看闫安,又看了身上扛着东西的三个大汉,只得先让他们卸货。
还以为要再等很久,没想到闫安刚想找个地方歇会儿的时候,对方就带着经理出来了,而且态度还颇为热情。
“来来来,安排过秤,下次这山药片可以多送来,我们统统都收!”至于其他药材,就是山上的都搬来也没多少。而且经理相信自己提点之后,他们也会抓到重点。
说起来也是他们运气好,隔壁镇上点心厂要开一条新的生产线,主要就是生产山药糕。原本是其他地方直接运了种植山药过来的,但是因为路途遥远以及生鲜产品没办法保证质量,所以才决定收购一些干货磨粉备用。
想来有了这么一个稳定的收入,村里人的日子能好过些。
至于山上能不能一直出产山药,闫安觉得问题不大,毕竟他们注意留种,甚至还对野山药进行了护理,想来能让它们长得更好些。
求个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10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