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秩序的雏形
十八的定期外出“收割”与安全屋持续亮起的灯火,如同在绝望的泥沼中投下了不止一颗石子。涟漪扩散,终将触及更多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灵魂。
在雷劭和林月的高效管理下,车站旅馆的空房间开始陆续迎来住客。
最先鼓起勇气的是之前用晶核换取食物的那两个观望者。随后几天,又有几批零散的幸存者,有的衣衫褴褛形同乞丐,有的则还保留着些许末世前的体面,他们怀着极大的警惕与一丝微弱的希望,穿过废墟,叩响了安全屋的无形之门。
雷劭和林月严格遵循着与十八共同制定的规则:登记基本信息(姓名、原居地、是否异能者),检查是否携带明显危险品(武器暂由安全屋保管,离店归还),告知铁律(不得伤害十八及员工),并明确费用——住宿按日结算,以晶核支付,价格根据房间大小略有浮动,但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当第十位幸存者,一个带着个小女孩的瘦弱女人,用颤抖的手支付了最后一颗1级晶核,拿到201房间旁边那间最小客房的钥匙时,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带着一丝欣慰的波澜:
【检测到旅馆入住率持续稳定达到10人,安全屋社区雏形显现。奖励发放:身份识别及能量转化终端(俗称“办卡机”)x1,永恒绑定收银系统(覆盖所有已解锁及未来解锁商业单元)x1。】
便利店的门口,靠近保温食物柜的那面空墙上,悄然浮现出一个造型流畅、泛着金属冷光的立式设备,大小和外形确实类似旧世界的ATM机,但线条更加简洁,屏幕更大,整体散发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技术感。机器侧面,蚀刻着不易察觉的安全屋徽记——一个抽象化的、被柔和光芒笼罩的屋宇轮廓。
同时,便利店的收银台位置,出现了一个同样风格、更加小巧的终端,屏幕亮着,显示着简单的待机界面。
十八走到办卡机前,伸手触摸屏幕。界面亮起,出现了简洁的指引:【请首次使用者进行面部识别,建立主权限。】
十八依言操作,屏幕蓝光扫过他的面容。
【宿主十八,权限绑定成功。终端功能激活:幸存者身份登记、信息绑定、晶核/积分兑换、账户查询。所有数据链接永恒收银系统,能量及货币自动归集至宿主空间。】
【规则附加:身份卡终身绑定,不可转让,不可抢夺,持卡人死亡则卡片自动注销。使用积分在安全屋消费,享有价格优惠。】
“新的规则。”十八转身,对闻声赶来的雷劭、林月以及其他几位好奇围过来的员工和住客说道。“所有意图长期停留者,需办理身份卡。晶核可兑换为积分,积分消费更优惠。卡片与个人绑定,安全。”
他的解释依旧简洁,却在人群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身份卡?积分?这听起来……太像末世前那些井然有序的社会体系了!那种久违的、属于“正常”世界的规则感,让许多人在恍惚间仿佛看到了时空错乱的幻影。
“这……这机器可靠吗?”一个之前是程序员的住客推了推鼻梁上用胶带粘合的眼镜,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台办卡机。
“你可以不用。”十八回答,语气是陈述事实的平静。
林月立刻拿着太阳能记事本上前:“大家排好队,按照之前登记的顺序,逐一办理!办理后,你们的消费和记录都会更加方便!”
在雷劭的维持下,秩序很快建立起来。第一个尝试的是那个带着小女孩的母亲,她叫苏婉。她忐忑地站在机器前,按照屏幕指引进行面部识别。
蓝光扫描过她憔悴却难掩清秀的面容。
【识别完成:苏婉,人类女性,非异能者。身份卡生成中……】
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一张材质特殊、触感温润的白色卡片从出口滑出。卡片正面是安全屋的徽记和苏婉的名字,背面则是一片空白,只在右下角有一串极小的编码。
苏婉拿起卡片,几乎在同时,她感觉到一种微妙的联系建立了起来,仿佛这张卡片成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延伸,无法被剥夺。她尝试着将身上仅剩的一颗1级晶核投入机器指定的凹槽。
【检测到1级无属性晶核,可兑换:10积分。是否兑换?】
苏婉选择了“是”。
凹槽内的晶核瞬间消失不见,同时,她手中的卡片背面,浮现出淡淡的蓝色数字:【积分:10】。
她走到保温食物柜前,拿起一份标价【晶核:1/积分:8】的盒饭,犹豫着将卡片靠近收银台的永恒收银机。
“滴”的一声轻响,收银机屏幕显示:【扣款:8积分。余额:2积分。感谢惠顾。】
苏婉愣愣地拿着热乎乎的盒饭,又看看卡片上仅剩的2积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不是单纯的获得食物,而是通过一种“秩序”的流程,完成了交易。这种感觉,安全,且带着一丝久违的尊严。
“真的可以!而且用积分买更便宜!”她激动地对身后的其他人说道。
这一下,所有人的疑虑都打消了,纷纷踊跃地开始办理。有人兑换晶核,有人查询积分,小小的便利店门口一时间竟有了几分旧日市井的气息。
十八看着这一幕,处理器记录着:身份识别系统建立,金融体系初步导入,居民归属感及规则依存度预计提升27.4%。所有通过办卡机兑换的晶核,都直接出现在了他的存储空间,纯净,无需二次净化,效率极高。而积分,只是一个虚拟符号,却能有效促进内部循环。
永恒收银机静静地运作着,无论是晶核还是积分,都无缝对接到他的账户。
秩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这片百平米左右的区域内扎根、蔓延。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庇护所,它正在朝着一个功能齐全的微型社区——“安全区”的方向,稳步进化。
而十八,这个秩序的源头与核心,依旧安静地站在光晕之下,浅啡色的眼眸倒映着眼前这充满生机的一幕,分析着,规划着下一步。
当黑暗笼罩大地,安全屋的灯光与旅馆的窗口依旧明亮。那台办卡机屏幕散发着的柔和蓝光,与便利店、医疗站的红十字交相辉映,如同指引迷途者的星辰,无声地宣告着:此地有序,此地存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