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青鸾早料到今日会与他在此相见,她提前暗中劝说自己很久,一定要从长计议,定不能在此被察觉出半分异常,但却不想真见他时,心中的恨意竟如此难抑。

她将指甲刺入掌心,试图以疼痛让自己平静下来。

好在殿上众人的注意这时都聚在陆皇后和李慕凌的身上。

陆氏与淮南王府在后宫势力分庭抗礼已不是一日两日,淑妃禁足之事在前朝早已传开,事情偏巧又发生在陆皇后的凤仪宫,更是引人产生诸多遐想。

在五月十五赐宴消息刚传出的时候,百官就不禁感叹,此乃权衡这两方阵营的良策。

一来在淑妃被禁足后为世子接风,可平息淮南王的不满;二来此宴亦是表现对太子的重视,安抚陆氏;三来将原本的家宴改为百官相聚,更显圣恩浩荡,君臣同心。

这旨意出自谁手,满朝文武自然心照不宣。

他们抱着观望心态,想看看陆皇后与李慕凌会在宴上有什么样的交锋。

众人只见陆皇后微微抬起广袖,朱唇微启,“世子请起。”

李慕凌闻言起身,青鸾察觉到他的目光似无意般从她脸上划过,于是便微微垂眸,在李昭身后低头覆手,装作没有看到。

李慕凌眼底生出一抹讪色,那神情不易察觉且稍纵即逝,再看时他眼中已浮现出温朗的笑意。

陆皇后先开口道:“世子为太子病情,特从远道送来青叶疏风草,实在是用心良苦,本宫心中感念,在此谢过。”

陆皇后面上不着痕迹,倒是在“用心良苦”四个字上特意加了重音,言外之意李慕凌怎会听不明白。

他再伏手一礼,恭敬回道:“淮南地处偏远,只生了这些不值钱的草药,阿姊惦记太子殿下的身子,便特嘱托臣于淮南送来献与娘娘,只求娘娘不要嫌弃,因此罪责阿姊就好。”

李慕凌口中的阿姊自是淑妃,这番话避重就轻,颠倒黑白,反倒显得陆皇后心胸狭隘,将淑妃被禁足的事归咎到陆皇后身上。

这时,她身边突然响起一个青涩却持重的声音:“世子远道而来礼轻情重,母亲怎会嫌弃,更何谈对淑妃娘娘的责怪,世子这话叫诸位朝臣听了,好像母亲素日的贤名都是假的。”

李昭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反倒是将了李慕凌一军,显得他那番话似有诋毁陆皇后的嫌疑。

李慕凌听了讪讪一笑,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臣并无殿下所言之意,只是担心淮南王府微末之力,未能助益于殿下的病情,然今日所见殿下面色红润,言语间中气十足,精神更胜从前,臣替殿下高兴,恭贺殿下。”

说完李慕凌深深一拜。

李昭虽然年少,但人情世故看得明白,赴宴前青鸾又对他早有点拨,自然对李慕凌应对自如。

他故意久久没说起身,暗中朝青鸾眨了眨眼,朗声道:“那青叶疏风草确是良药,本殿下为感世子用心,特带了一对玉如意送给世子。”

说着他便有模有样地一挥手,让青鸾带着两个宫婢将玉如意呈了上来。

李昭言语通达,举手投足间端重又不失敦和,叫一众朝臣看了心中暗生敬佩,只道天家之子风仪果然不同,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智慧与气度。

青鸾走到李慕凌面前,李慕凌正躬身接赏,长时间弯着的腰早已要支撑不住,埋下去的脸已经开始泛红,后脊也渗出一层薄汗。

青鸾拖沓着检查了一下两只盘中呈着的玉如意,直到李慕凌憋着颤音说了一句“谢太子殿下恩赏”,才点头让宫婢将两盘呈上。

见李慕凌起身缓了口气,李昭道:“这对玉如意寓意世子能顺心如意,得偿所愿。”

这话是在暗点他淮南王府觊觎储君之位,李慕凌听了面色稍滞,但想百官都在,又不能表现出什么,故只能赔笑着伏手道:“为人臣者,一愿陛下和太子殿下福寿安康,二愿我大梁国祚绵长,三愿大梁臣民政通人和,上下一心。有太子殿下今日所赐如意,想来这三愿必能如意所成。”

李慕凌此番化解着实巧妙,正待李昭再要开口,一个甜柔妩媚的声音从殿门外传来:“阿凌,阿昭才多大,你便同他讲这些?”

向殿门口看去,只见一容貌华美娇艳的女子款款而来。

她身着一袭月白纱袍,手里扇着一只玉柄纨扇,扇面用金线描出云凤逐月的样式,又在明月处镶了一颗明珠点缀,每扇动一下,那颗明珠都会映出微微华光。

百官之中有新入朝的,虽不认得这女子,但却认出了那把玉柄纨扇,可不正是传闻中那位极受太后娇宠,当朝唯一的一位嫡出公主,阳华长公主。

众官起身伏手礼道:“参见长公主。”

长公主轻抬了抬小扇,示意众人起身,然后腰肢婀娜地径直行至殿前,将扇子覆在手背上朝陆皇后微微欠了欠身,笑道:“有些日子没见嫂嫂,今日看嫂嫂气色甚好,想是母亲外出礼佛不在宫中这些日子,嫂嫂独领后宫,很是顺意呢。”

长公主虽然面带笑意,但话里的锋芒却来势汹汹,而她口中的母亲,自然指的是当朝太后陈氏。

陈太后与淮南王李鳌交好,这在前朝早不是秘密。

相传陈太后年轻时最初是与李鳌相识在先,后才为家族嫁与先帝为妃。

也是为此,当年旧都之乱,他们南渡后李鳌力保陈氏之子李洵登基,个中关系自然不言而喻。

而阳华长公主与陈太后本就是母女同心、利益连枝,若是未来李昭登基,必定是陆氏一家独大,太后母家、淮南王府还有长公主自己个人势力必然会遭到压制。

反观来日若是淑妃之子登基,淮南王府虽然兵强,但在朝中的势力毕竟不像那些根基深稳的世家大族,总要依靠她和陈氏的力量,才能稳固地位。

因此长公主自然也是站在淮南王府这一侧。

她因身份尊贵又是太后的心头肉,素来娇狂,一番话夹枪带棒,当场叫陆皇后有些下不来台,回头又瞥见李慕凌的目光正偷往青鸾身上瞄,遂哂笑一声,摇着扇子走到青鸾面前。

她轻佻地将青鸾上下打量一番,又左右端详了两眼,忽而道:“长得果真有几分姿色。”

之后,她回头看向李慕凌:“阿凌,本宫刚才远远瞧你眼睛就不住地往这婢子身上溜,莫不是看上她了?要是看上她了你且尽管同嫂嫂讨来便是了,本宫这嫂嫂最是以贤名博得人心,定是不会驳了你的面子。”

青鸾自是知道长公主这是借她来讽刺陆皇后,但想起往昔旧恨,两位血仇罪首又同时站在面前,青鸾只觉得有股无法遏制的怒火正在胸口中横冲直撞。

前世,李洵驾崩,宁晏礼利用李昭登基把控朝政,长公主便攒动李慕凌于寿春拥兵自立。

青鸾与宁晏礼带兵交战僵持于夷城,北魏趁机来犯,李慕凌将淮南与北魏相接的一十三座城池拱手相让,以换取北魏调转兵马与他同伐宁晏礼所携的朝廷军。

城中百姓不愿投敌,奋死相抗,魏人凶残,在城中烧杀抢掠,一时间城内尸骸遍地,血流如河。

青鸾为救城中百姓,分了五万兵马誓死守城,长公主却收买了军中副将,在战场上将她背刺,又私刑断了她的双臂,最终让她落至前世惨局。

钻心的痛意犹在心头,青鸾不觉咬紧了牙根。

就待此时,门口传唤的太监突然拉出尖细的长音:“陛下到——”

李洵带着陆彦、宁晏礼随之迈入殿中。

妃嫔百官纷纷起身,端肃道:“参见陛下。”“见过丞相——见过宁常侍——”

青鸾抬头,见三人之后,还跟着一位三十左右岁的青年,那青年身着绛色官袍,相貌端正,不苟言笑,与陆彦前后走来,眉眼中似有几分相像。

印象中,那是陆相的嫡出长子,新任的御史中丞,陆氏未来的家主,陆眺。

李昭见到李洵,恭敬伏手道了一声:“父亲。”

李洵却用鼻子“嗯”了一声,就径直走向李慕凌,漫不经心道:“世子看上哪个婢子了?”

李慕凌连忙揖道:“陛下,方才公主是在与臣说笑。”

长公主却将扇子一摆,“哪里是说笑,莫不是你看不上这婢子?本宫倒瞧着这婢子眸如秋水,一脸媚相,很是勾人呢,刚才你不还一个劲儿的往她身上瞧么。”

青鸾闻言在一旁狠得牙痒,前世旧恨她心中有数,自有讨回之日,但眼下她更担心的是——

她暗中瞟向宁晏礼,果然见他眸底幽暗不明。

这太监心思缜密,本就怀疑于她,如此便更要洗不清了。

正想着,她余光却见李昭面上有几分沉不住气。

只见他正要上前争辩,青鸾连忙在身后将他悄悄拉住。

李昭一愣,回头见她微微摇了摇头,又向李洵瞄了一眼,才终于咽下了气。

这时,李洵循着长公主的扇子向青鸾看了过来,他眯着眼睛端详片刻,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是你这婢子。”

此言一出,李慕凌脸色微变,他带着一抹不可思议的神色看向青鸾,又看了看李洵。

然而未等众人再言,宁晏礼已于暗中给了远处一个眼色。

下一刻,十几位腰肢柔软的美娇娥翩然而至,钟鼓乐鸣同时响起。

宁晏礼伏手道:“陛下,请入宴吧。”

陆彦也同时附和道:“陛下,这舞起曲至,何不入席与群臣同乐?”

李洵本还想同青鸾说什么,但被陆彦挡在面前,想了想也就作罢,便跟着宁晏礼向殿上走去,众妃嫔与百官待他坐下,也跟着依次入席。

李昭的席位于左侧首位,青鸾站在李昭身后,将大殿众人看得清楚。

除了右侧角落还有一个空位,宴请的众人皆已在场,只是原先与李慕凌相谈甚欢的朝臣,在宁晏礼来了之后,都不觉地与李慕凌保持开距离。

李慕凌自然察觉得到,他冷眼看向宁晏礼,而宁晏礼轻却只将目光从他身上轻轻扫过,便微微向远处颔首,示意开宴。

除了案上原本的冷盘,宫婢们又端着无数佳肴美酒鱼贯而入。

李洵于殿上向众人率先把盏,众妃嫔与群臣遂起身举盏附和,之后陆彦代群臣恭贺李昭病愈,后又依次有百官上前祝酒。

酒过三巡,云骑将军走上殿前,笑称自己不会文官那些文绉绉的,向李洵自请舞剑以助酒兴。

李洵也生在兴头,双颊喝得绯红,没多想就应了。

云骑将军剑随曲调,舞得很是精彩,引得殿上一众赞叹。

待赞叹声刚过,李慕凌突然开口,“早闻宁常侍剑法精妙,舞剑的风姿更是一绝,就连陛下都曾叹‘当世剑士唯有宁卿犹可一观’,不知今日是否有幸给在场诸位同观?”

话音甫落,殿上静了一瞬,而后传出窸窣的窃语。

宁晏礼本就是宦臣,外界早有他靠姿色取悦圣心的传闻。

传到离谱时,更有因宁晏礼,李洵不入后宫之言,眼下李慕凌故意在众妃嫔百官面前将这话讲得暧昧不清,显然是当众羞辱于他。

宁晏礼正立于李洵身侧,他闻言于殿上看向李慕凌,凤眸微微一挑,遍生寒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12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