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杨桦分到的屋子已经修好,方子铭的也在附近早都住进去了,也催着杨桦快点搬家。
两人来京城这些日子也没置办什么东西,搬家只需要一辆马车就够了,康致带了马车过来,又派人帮他们把东西送进屋子,里里外外转了一圈,摇摇头,“我看你俩还是买一处宅子吧,这屋子太小了,也就够你们两人住,日后有了孩子一定住不下。”
杨桦道,“我何尝不想买一处自己的宅子,可京城寸土寸金,手上的钱大多都压在铺子上了,剩下的钱实在不够买宅子,还是攒攒再说吧。”
“好说啊,我可以借你,不要利息,我知道有一处地方的宅子没那么贵,周围还住了许多官员,那里有几家人要告老还乡,所以空出来了,前阵子我爹还要去买一套呢。”康致兴奋地推荐,“那天我还陪人去看过,屋子的状况比这里的房子要好上许多,而且里头二进三进的院子景致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住起来也舒服啊。”
杨桦其实要想置下个大点的房子,于乔也有相同的想法,但现在铺子的生意稳定,约摸一年就能攒下一大笔,到时候再买也不迟,若是急着买屋子,挑来挑去也容易挑花眼,可能花了贵价却买不到心怡的屋子。
听完于乔的解释,康致一敲折扇,也觉确实是这个道理,买房是大事,不能太草率。
方子铭在一旁越听越撇嘴,幽幽开口,“行行行,你们都是有钱人,我还觉得杨兄和嫂子在铺子后头住不方便,想让他早点搬过来住呢,合着你们都寻思在京城买大宅子了,我啊真是白操心。”
他一副幽怨的模样把大家伙儿逗笑了,康致拿扇子轻敲他的头,促狭说,“你年纪小着什么急,要不先娶个媳妇吧,有了媳妇自然就要置办家产了。”
“那你家家产那么多,你怎么不娶一个?”
方子铭回完嘴注意到康致常拿的扇子换了,他忙喊杨桦过来看,“杨兄你看,康兄终于把那个襄宝石的扇子换了,那个太俗气,还是这个清风雅韵,适合你。”
杨桦也仔细看了看扇子,扇骨也是上好的乌木,做工精美,扇面上题了一首诗,字迹苍劲有力,却不是康致写的字体,他也跟着好奇问,“认识你这么久,还没见你带过如此素雅的扇子,康大少爷怎么会突然转变喜好了,难道是别人送的?”
还是杨桦心细猜的准,康致被两人问的仿佛手里的扇子像烫手山芋似的拿不住,别扭地合上后往身后藏了藏。
“一个扇子你们也这么好奇,哎呀不说了!”
他这副躲闪的模样落在几人眼中,更加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康致不想再被套话,急忙撂下一句“别人送的,别问了!”转身就坐马车走了,生怕方子铭追着他再问。
“杨兄,我看这事儿不简单。”方子铭转了转眼珠,冲他眨眨眼,“我可从没见过康兄落荒而逃的模样呢。”
杨桦也不知内情,兴许真是什么特别的人送的,才让康致这么宝贝。
送走方子铭,杨桦就跟着于乔一块收拾家里,怎么说这也是在京城的一个正式的落脚地,而且有两间屋子,来客人也能住得下。
于乔想让于正也搬过来住,他却不愿意,“你们搬走了,那我先住铺子后头,这几日我已经把兽医署的事儿办妥了,过些日子就要去那做事了!”
“那太好了,爹娘知道你的决定吗,我得给他们写封信!”
于正顿了下才说,“就是爹娘让我留下的,他们知道了我和齐玉的事儿,也不想让我就这样放弃,我那日和玉哥儿说好了,虽然咱们家世门第比不上他,但我也有手艺能养活他,咱家还有铺子也攒下了一些银子,他跟着我,我不能让他再过苦日子。”
杨桦拍拍他的肩膀,“大哥是有本事的,养家自然不成问题,只是你们俩怎么想的,今后要如何做?”
提到以后于正也暂时没想好,若是两人想在一起,最关键的是得过了齐学士这一关,那日他俩见面时,也约定先保密,要徐徐图之,所以过几日齐玉再出来找他。
于乔双手撑着下巴靠在桌子上,无奈地叹口气,“大哥,你可要坚持住,听桦哥说那个齐学士都要给玉哥儿物色夫婿了,就从今科学子里挑呢。”
于正急得噌的站起身,嘴里念叨着,“不行,我得去玉哥儿家附近看看!”
“这么晚了,出去不安全啊!”
于乔话音一落院子里已经不见于正的身影,“大哥也太着急了。”
屋里只剩他们俩,杨桦拉过人的手往床边走,按住他的肩膀让他坐一会儿,自己去烧水,今日累了一天了,早点洗漱好早些休息。
于乔倒是一点也不累,更没有困意,他摸摸身下的被褥,柔软的料子松软的棉花,摸起来就很舒服,他放松往后一躺顺势翻了个身,鼻尖埋进被子里满意地蹭蹭,果然很舒服。
杨桦端水回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他径直走过去虚虚把人拢在身下,低声问,“喜欢我买的新被子?”
“那当然了,你也来躺躺。”
于乔自顾自表达喜爱却没注意到身后人饶有兴味的眼神,很快颈边就落下一个吻,杨桦含糊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也不困,不如我们先做些别的事。”
在这种事情上于乔向来不会拒绝,单手费力地举起拉下了床帐,再以后就不由他做主了。
还有五日杨桦便要去翰林院报道,状元宋临也被封了翰林院内的官职,众人都在议论,既然上头这么看好状元和榜眼,怎么都只封了个从六品的官。
有人就要说了,“你还不懂嘛,咱们这儿就是个跳板,就算上头再重视也不能一下子封到头了,到底是年轻,还得磨磨心性历练历练呢。”
“欸你可算说对了,前几年那位不也是从咱们这升的,现在都是从三品的大官了,你且等着吧,若是这两位是脑子聪明的,早晚都会是皇上眼前的红人。”
“那位状元郎自是不必说,咱们都听过他的名号,称得上是一表人才,家里也有钱,日后定然前途无量啊,不过那位榜眼我倒是不了解。”
“我知道,他家在城西老书坊那儿开了家点心铺子,我家妹妹特意去买过,你别说,那些点心味道是真好,满京城就他们一家做得出来,到那里都要排队,去晚了可就卖没了,如今这些文人的聚会正流行用他们家的点心,显得有档次呢。”
有人不解,诧异问,“真这么火吗,我也听说过,但没去过,听你这么一说,那我休沐时得专门去一趟了,我也尝尝一个点心能有多好吃。”
“你还不信,那个蛋黄酥最香,你没听过吧……”
正是清早,众人刚进翰林院,都要先闲聊几句再去做事,正唠的热闹没注意到身后站着的头儿和两位新人。
正是刚来报道的杨桦和宋临。
大人轻咳一声,众人才回过神来忙站好打招呼,刚才的话从头到尾被人听全了,也没啥解释的余地,索性都不是坏话。
大人见自己的下属如此通透也不用费心点他们几句了,给两人安排好了活儿就先行离开了。
这里说是修书,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处,草拟一些文书召令,撰写史书等,最重要的是这里可是培养内阁大臣的地方,所以一下子来了两位新人,同僚们都好奇得紧。
这几位都是年轻人,也不搞排挤新人那一套,围着杨桦和宋临就开始问东问西,从科考心得到家庭背景再到是否婚配,比街头巷尾的媒人问的还细致。
宋临向来习惯这种场面,应付起来得心应手,而杨桦早都被于乔嘱咐过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所以饶是他们问的细,他只回答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但问到家里的铺子时,杨桦还是多说了几句,他们家的点心吃不到可就可惜了。
几人一番试探,心里都有了数,当下就看出来这两位都是人精,一个舌灿莲花一个沉稳内敛,想必是套不出什么话的,如此又寒暄几句就去做事了。
杨桦打算随意地翻翻书架上的书,就见宋临一直跟着自己仿佛有话要说。
“宋兄可是有事?直说无妨。”
宋临也凑过来抓起一本书翻看,语气状似随意,“杨兄和康致很相熟?”
杨桦点头,康致也在翰林院只是不在他们这个屋,宋临还是头一次提起康致,杨桦回问,“宋兄和康致也是旧识?”
“我们从小就是同窗,他离京一年多,是我们分开最久的一段时间。”
“那宋兄的意思是?”
杨桦不知两人之间有什么过往,只听康致提过一嘴他们不对付。
宋临颇有些心虚地摸摸鼻子,试探问,“你们在青县时,他有没有提到过我?”
见杨桦摇头,宋临又问,“那他在那边有没有遇到钟意的人?”
杨桦还是摇头,宋临放心了,长舒了一口气,兀自笑了,喃喃一句,“我去找他。”起身整理好衣裳,便走远了。
杨桦直觉两人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回家于乔讲时,于乔也十分肯定,大胆猜测道,“这宋状元不会是看上康致了吧?”
“谁说得准呢。”
于乔觉得杨桦现在就像刚去上学的小孩子一样,每日回家都要把翰林院发生的事儿讲给他听,两人不在乎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在饭桌上也常闲聊。
如今杨桦也算个小官,可以买下人仆从照顾家里日常起居,但现在住的屋子不够大,再来一个人也有诸多不方便,于乔就把这事儿搁置了。
家里的活儿还是两人一起做,铺子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雇的管事的是个厉害的,一切事宜都能担的起来,于乔每日去点个卯就行,剩下的时间要么去和齐玉出去逛逛,要么就在家里给杨桦研究做好吃的。
这日家里收到两封信,一封是关安宁写的,告诉他们马上就要回京了,一封是村长派人送过来的。
杨桦拆开一瞧,信里说他是杨柳村的榜样,村里人得知他中了榜眼又当了官都高兴着呢,这是大出息,整个村子都跟着沾光,都提议村名也要改了,把杨柳村就改成杨桦村。
于乔翘唇一笑,“这回你可是真有出息了桦哥。”
再往下看村长还交代了杨发家的事儿,张小曼带着儿子走了,就留下乐哥一个哥儿,杨发看样子也想通了,也知道干活儿了,对乐哥儿也好,知道杨桦如今有出息也没多说,仿佛不想沾他的光,连县里给的奖银也没收。
还有一些零碎的小事,杨桦看了心中也感慨万分,在杨柳村的日子还恍如隔日,如今他们已经在京城落脚了。
于乔还记得当初杨桦对他说日后中了状元日子一定会好的。
如今虽然是第二名,但两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有了铺子有了存银,杨桦也有了功名当了官,当初画得饼确实都圆了!
杨桦抬手揽住身旁的人,语气竟有些颤抖,“小乔,辛苦了,若是没有你,我也不可能有今日,我们俩就这样相互依偎着过一辈子,到哪儿都不分开好不好?”
于乔靠在他的胸前,听出了他的心意,但却不想这么伤感,他攥住杨桦的一根手指咬了下,揶揄,“你知道的,不吃到你画的饼我才不罢休呢,而且过日子不能只有咱们俩。”
他故意停顿一下,随即抬眸对上人温柔的目光,笑着说,“我们还得有宝宝呢。”
杨桦也笑了,大手覆上他柔软的腰肢,“我早都准备好了,小乔呢?”
于乔才没顺着他说,指着桌子上的账本,计划说,“等咱们买了宅子,到那时,就都准备好了。”
他吻上杨桦的唇,语气充满希冀,“我感觉好幸福,十分期待未来的日子呢。”
杨桦深情回应,“我会让你俩一直很幸福。”
夜凉如水,一方小院里,星星烛火下,两人相偎相依,正是最幸福的模样。
[正文完]
正文完结了,这篇文是我时隔很久又写的文,我写文是人菜瘾大那类的,写的不好也想写,在手生的情况下,这一篇其实自己也不太满意,本来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写的文,也知道好久不写问题很多,所以下一篇一定会做很多准备的。所以看到有这么多小天使看文我真的很感谢,深深鞠躬,希望下一篇文时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好的体验,感谢大家支持。
预收的文案在专栏,喜欢的宝宝可以收藏支持!番外见~评论掉落完结红包~再次感谢小天使看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8章 永远幸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