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一个冬天,学校举办了一场以“AI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为主题的辩论赛,每组三人,自由组队。消息一出,整个学校都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但我对此毫无兴趣。我从来都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辩论从来不是我的强项。再加上我向来喜欢独处,不太愿意站在舞台上跟人争个输赢。因此,当徐峰找到我,希望我加入自己的队伍时,我连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
“没兴趣。”我低头继续整理笔记,懒得理会他的执着。
然而,徐峰显然是打定主意不放弃。他已经成功拉拢了一个他在理科班认识的高材生——陈婧涵,只差我这个“文科代表”入队,凑齐他心目中的“黄金组合”。
“你确定不来?”徐峰撑着桌沿,笑得意味深长,“我可是看中了你的潜力哦。”
“谢谢,我对被‘看中’不感兴趣。”
“但你也不想一直被小看吧?”
我终于抬起头,皱眉看着他:“什么意思?”
徐峰悠哉地靠在桌旁,耸了耸肩:“文科班的人一听到‘辩论’,就被默认是劣势方。很多人觉得理科生逻辑更严谨,文科生只是会咬文嚼字、玩文字游戏。你确定不想证明给他们看?”
我的手指顿了顿,轻咬下唇。
我当然知道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甚至不止一次听人议论过。
“……等我考虑一下。”她终于松口。
徐峰嘴角扬起,拍拍我的肩:“我等你好消息。”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的脑子里还是萦绕着徐峰昨天说的话。
“你真的不想挑战一下吗?”,我心里想。
我当然知道文科班在辩论赛中并不被看好,很多人都觉得文科生说话绵软,逻辑不够严密,只会玩弄辞藻,而理科生更擅长逻辑推理,能用数据和理论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可我另有看法。
我回忆起以前在课堂上的讨论,自己从来不觉得文科生逻辑差,甚至有时候他们比理科生更会抓住问题的本质,直击要害。只是,别人怎么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我又想到徐峰,他向来聪明,对自己的判断也很自信。他说我有潜力,是真心话吗?还是只是为了找个队员来填补空缺?
我的思绪缠绕成团,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一整天,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上课时,我机械地做着笔记,却一个字都没真正听进去。下课后,我在教室门口站了一会儿,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辩论赛宣传板上。上面清楚地写着“自由组队,文理交锋”几个字,红色的字体格外醒目。
我轻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朝着辩论队的讨论室走去。
当我推开门时,徐峰正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见到我进来,立刻露出了得逞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会来。”
“少得意。”我瞪了他一眼,把书包甩到椅子上,“只是想看看你们到底能练成什么样。”
徐峰笑着朝我比了个“欢迎加入”的手势,而我嘴角微微扬起,内心却暗暗给自己下定了决心——既然来了,就绝不会让人小看。
第一次正式讨论,徐峰让我和陈婧涵先认识一下。
“这是陈婧涵,理科班的风云人物,物理竞赛第一名,数学满分那种。”徐峰笑着介绍,“她很优秀。”
陈婧涵嘴角微微一勾,干脆地伸出手:“你好,戴夏。”
我也伸出手,轻握了一下:“你好。”
客套完毕,三人正式进入主题。
“AI能否替代心理咨询师?”
陈婧涵第一个发言,她坚定地反对这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是AI无法替代的。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共情,如果咨询者只是面对一个毫无温度的机器,他们真的会觉得被治愈吗?”
徐峰点头表示认同,并补充道:“不仅如此,AI的数据来源于程序设定,而不是人类真实的经验。它可以分析情绪,却无法真正‘感受’情绪。”
两人的观点几乎一致,显然已经提前达成了共识。
然而,我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但人的情绪不稳定,会有偏见,也会被自身经历所影响。如果是AI,它不会受主观情绪影响,能够更客观地分析问题,甚至比人类心理咨询师更精准。”
陈婧涵皱眉,立刻反驳:“可心理咨询师本身就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们的工作就是避免情绪影响判断。”
我平静地看着她,语调依旧淡然:“但你刚刚的反应,不正说明了人是有偏见的吗?心里咨询师终究只也是人。”
陈婧涵一怔,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想要再说什么,但最终无话可说。
徐峰目睹这一幕,忽然笑了出来:“文科班的理论果然不一般啊。”
陈婧涵失笑,拍了拍徐峰的肩膀:“你找的人不错。”
我发现陈婧涵她并没有恶意,这才放松了些,嘴角也微微翘起。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排练和准备。
一个月后,辩论赛正式拉开帷幕。
赛场上,辩手们唇枪舌战,唇齿交锋,整个会场气氛紧张而激烈。我、徐峰和陈婧涵的配合越来越默契,面对对手的提问,我们迅速拆解论点,精准反驳。
当主持人宣布冠军是我们队伍时,全场掌声雷动。
更令人惊讶的是,我还获得了“最佳表现选手”的奖励。
妙妙、子文、周柯逸在台下激动地大喊欢呼,甚至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子。
比赛结束后,众人决定去学校附近宵夜摊庆祝这场胜利。
夜晚,烧烤摊上炊烟袅袅,烤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兴奋地复盘着比赛的精彩瞬间。
周柯逸咬了一口烤串,含糊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今天比赛的时候,我还真为你们捏了一把汗,特别是对方辩手那个三辩,居然能把AI的数据列得那么精准。”
陈婧涵点头:“嗯,他们的逻辑很强,确实一度让我们陷入被动。不过幸好我们提前演练过类似的提问,才能迅速应对。”
子文啧啧称奇:“真的不愧是学霸,思维就是清晰。”她转头看向我,“不过今天最让我惊讶的还是你啊,戴夏。你最后那个总结发言,直接给我们这一队封神了。”
“对啊,直是点睛之笔!”子文也忍不住附和。
我笑了笑,摇摇头:“是团队的配合好,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陈婧涵看着我,微微一笑:“但你确实是这次比赛最优秀的选手,能和你搭档,我很高兴。”
周柯逸抬眉看向徐峰:“不过说到底,还是多亏老徐拉她入队,不然就她的性格,都没机会表现。”
徐峰得意地靠在椅背上,缓缓点头:“可不是嘛,要不是我慧眼识珠,某人哪能有今天的风光?”
我正咬着一块牛肉,听到这话,淡淡瞥了他一眼,故意点头:“确实,多亏你。”
徐峰一愣,他原本以为我会嘴硬地反驳,没想到我居然直接承认了吧?
“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挑眉。
我咽下牛肉,拿起饮料瓶,慢悠悠地说:“那当然,毕竟你平时也没几次说对话。”
徐峰:“……”
众人听完,顿时哄堂大笑。
烧烤摊的灯光下,少年少女们笑闹着,欢庆着胜利。
这一夜,热闹而温暖。
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是这场辩论赛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第二学期的某一天,我在学校的走廊上被学生会的辩论社社长拦住了。
“戴夏同学!”对方推了推眼镜,笑着递给我一张印着校徽的邀请函,“我们学校有一个对外的学术交流计划,今年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与人文科学的交汇’,我们正在组建一个代表队去参加。你愿意加入吗?”
我愣了一下:“学术交流?”
“嗯。”社长点点头,“这次交流会不仅是我们学校的,还有几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也会参与。你在辩论比赛中表现得很出色,我们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我没想到这场比赛竟然能带来这样的机会。我看了看手中的邀请函,心里有些犹豫。
“我不是辩论社的成员,参加这个合适吗?”
“当然合适,比赛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且你们队的三位成员我们都很看好,徐峰和陈婧涵也收到了邀请。”社长顿了顿,认真地看着她,“这个机会很难得,除了交流,我们还有机会参观大学的AI实验室,甚至可以和一些大学教授面对面讨论。你愿意考虑一下吗?”
啊,徐峰也会参加吧!听到这里,我的心动了。我对人工智能并没有太深的研究,但如果能借此机会去了解,或许对我的写作、对我未来的思考都会有所帮助。而且,这次活动不仅仅是辩论,还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我并不需要竞赛,而是可以带着思考的角度去参与。
我低头看了看邀请函,最终点了点头:“好,我参加。”
社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欢迎加入!下周一,我们会进行第一次准备会议,到时候见。”
当天放学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徐峰。
“怎么样?是不是要谢谢我?”徐峰一副“我就知道你会被选中”的得意模样。
我翻了个白眼:“行吧,算你有先见之明。”
“哈哈,这就对了。”徐峰笑着拍拍我的肩,“既然咱两决定参加了,那就别掉以轻心。”
我点头,心里隐隐有些期待。我不知道这次机会会带来什么,但我清楚,自己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