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五封信

时空再次随着书信的展开而逆转,回到那个略微躁动的时空。

2015年,冬日的风裹挟着冻雨特有的凛冽,愈发频繁的冻雨天气预示着年尾的靠近。

教室窗棂上凝结的雾气折射着夕阳最后的余晖,在走廊瓷砖上投下细碎的虹光。

榕城一中。

期末考试最后一科的铃声响起,整栋教学楼都轻轻震动了一下。学生们如潮水般涌出考场,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垂头丧气。

刚回到教室,各科课代表抱着一摞摞答案纸走进来,每人一份。

冬日的寒气从敞开的门窗缝隙钻进来,在每个人的呼吸间凝结成白雾。

余念回到座位,搓了搓手,开始对照答案。鲜红的对勾在苍白的纸面上格外醒目。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白雾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又消散。

这次考得还不错。

扭头看向同桌方依珞,见她愁眉苦脸的,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小珞。”

方依珞转过头,睫毛上还挂着细小的泪珠。

余念放缓声音,“从明天开始就放假啦,我们去新城区那边玩好不好?听说新开了好喝的家奶茶店,有你最喜欢的口味。”

方依珞重重叹了口气,声音闷闷的:“我物理又考砸了...万一进不了实验班怎么办?”

说着又低头去看那道错题,指尖在错误的选项上来回摩挲,仿佛这样就能擦掉重来。

余念看了眼,“那就选文科吧,你的文科成绩去实验班一定没问题,再说了文科班与理科班离的也不算远,几步路的事。”

方依珞叹气,“但是我爸妈也希望我选理科,说以后选择机会更多。”

顾苒闻言,从漫画书里抬起头,短发被风吹得翘起一撮。她伸手按住乱飞的纸页,挑着眉说道:“听姐一句劝,选自己喜欢的才最重要。”

“举个例子,我表哥,当年就是硬着头皮选理科,现在天天在实验室掉头发,每天哀嚎说这不是自己喜欢的事。”

余念忍不住笑出声,看见方依珞的嘴角也微微上扬。顾苒把漫画书往桌上一摊,指着某个角色说:

“你看这个男主角,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才能从底层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大人物。”

“这告诉我们,得遵从自己的内心。”

对啊,文理科分班就只有一次机会,选定了之后,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都不能再改变了。

方依珞望着窗户上的水汽,叹气说:“我还是去问问老师的意见吧。”

她的声音轻得像雪花落地,“毕竟...这是决定了之后就不能再改变的事了。”

余念和顾苒都同意,点头说:“去问问老师也好。”

方依珞笑笑,“不管选文还是选理,能和大家在一起就好。”

几个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一定会的!”

这声音在嘈杂的教室里并不突出,却让各自心里都涌起一股暖流。

顾苒说,“哎呀好啦,都考完了,就不要再想那些既定的事啦。”

“不如想一想,接来下寒假的安排,我有好多想玩的呢。”

她兴奋地说,“我都计划好了,寒假第一天就要睡到自然醒,然后去吃那家新开的火锅店。”

“还有演唱会。” 方依珞眼睛亮晶晶的,“我攒了好久的零花钱,就等着这一天呢。”

陆青竹腼腆地推了推眼镜:“那个......我可以帮你们买票,我表哥在售票处工作。”

“太好啦小胖。” 顾苒大大咧咧揽过陆青竹的肩膀,“我就知道,关键时刻还是你最靠谱。”

陆青竹的脸颊不可闻的染上一抹绯红。

余念看着朋友们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开心。她转头望向窗外,校园里的路灯已经一盏盏亮起来,在渐浓的暮色中像是散落的星辰。

这一刻,她忽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

仿佛开学典礼才过没多久,一眨眼就放假了。

“想啥呢念念。” 方依珞递过来一根棒棒糖,“这是复习的时候我偷偷买的,还剩几根。”

余念接过,开玩笑说,“小馋嘴,早就买了也不知道分我一根。”

方依珞吐了吐舌头。

教室里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像一串串轻盈的泡泡,将期末考试的阴霾渐渐冲散。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寒假。

班主任老张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讲台上,轻轻敲了敲黑板,“同学们”,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老张的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柔和,“知道你们对寒假充满期待,但在放假前,我们还有最后一堂课。”

“啊?还要上课?” 同学们哀嚎,本以为期末考试完就可以肆意玩了,结果还要上课。

“寒假安全学习教育。” 老张从大黑公文包里掏出一张表,递给第一桌的同学,“往下传,同学们要认真阅读学习文件上的内容,再签字确认。”

说完,老张点开多媒体,正打算点开课件,那张表就已经传回到讲台上。

小陈老九拿起来一看,密密麻麻已经签完了每个同学的名字,他笑一声,台下的同学也开始跟着笑。

“签得这么快,看出来大家很期待这个假期了。”

同学们都很默契地笑起来,老张开始讲课件课件的内容。

没多时就听到楼上开始传来桌子椅子移动的声音,地板上发出刺耳的刮擦声。这声音像是某种信号,很快,隔壁班级也传来吵闹的收拾东西之声。

走廊上脚步声越来越密集,夹杂着欢快的交谈和笑声。

老张坚持讲完安全学习教育,看着台下一张张心不在焉的脸,无奈地摇了摇头。

粉笔头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准确落入讲台上的粉笔盒里,他拍了拍手:“收拾东西吧。”

话音未落,欢呼声已经掀翻了屋顶。

“放假啦!”

老张喊了几个长得高壮的男生去搬寒假作业,那几本崭新的《开心每一天》发到手里,封面上卡通人物笑得没心没肺。

余念接过属于自己的那本,纸张散发出淡淡的油墨味,忽然觉得寒假似乎也没那么令人期待了。

顾苒哀嚎,“这么厚一本作业,这地抄到什么时候啊。”

“嘘,小点声。” 方依珞说,“咱们这是正经写作业,怎么能说是抄呢。”

她故意把“正经”两个字咬得很重,引得几个人都笑出了声。

快速收拾好东西,走出教学楼时,寒风迎面扑来。

余念把脸往围巾里埋了埋,呼出的白气在眼前缭绕。校园里的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四个人的影子在雪地上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抽象的画。

“寒假快乐!” 在校门口分别时,顾苒突然大声喊道,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亮。

出了校门,回头一看教学楼的方向还有很多同学三三两两从教学楼里出来,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嘻嘻笑笑跑向大门。

在一众人中,余念单独看到了那双独特的眼睛,在夕阳的闪烁下是那样动人,眼底却仍是蕴含着一汪难以化冻的冰水。

方依珞拉了拉余念的手,“啊啊啊我看到孟修了,他刚才也在往咱们这边看。”

余念无奈拉着她,“好啦,喜欢看,以后有的是机会。”

目光却不自觉地越过方依珞的肩膀,寻找着那个清冷的身影。

不远处,孟修也在拽着宋恩年的袖子:“看到没?方依珞刚才在看我!”

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差点撞到路过的同学,“她今天扎了蝴蝶结发绳,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

宋恩年的目光却越过人群,落在那个低头浅笑的侧影上。

收回视线,淡淡说:“你这样只会把人吓跑。”

孟修立刻像被按了暂停键,僵直了身体。

他整了整校服领子,故作镇定地从方依珞身边经过,连余光都不敢往那边瞟。

方依珞低头的时候,正好错过孟修看过来的眼神。

孟修扭头时,也错过了方依珞的眼睛。

两个人就这样擦肩而过。

很久很久以后,这场阴差阳错的暗恋才被时光揭开,发现,原来从一开始,缘分就浅薄得可怜。

余念回到家,久违的放松感从脚尖漫到发梢,立马躺进沙发里,连指尖都透着慵懒。

她高声宣布,“我考完试啦,明天要睡到自然醒。”

“念念回来啦?” 梁秀英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面粉,笑着说,“院子里的小白菜长好了,今晚咱们吃火锅。”

余念闻言立刻从沙发上弹起来,小跑到厨房门口,倚着门框往里张望:“好呀,好久没吃火锅了,最喜欢奶奶的手艺啦。”

说话间,鼻尖已经捕捉到了骨头汤的醇香,让她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梁秀英笑着,“小馋猫。”

就在这时,“砰”的一声,院门被撞开。余建国满身泥泞地闯进来,裤管还在往下滴水。

余念捏着鼻子调侃:“爷爷您掉泥坑里啦?”

“哎哟喂,我刚拖的地板。” 梁秀英抄起扫把就冲过来,把老伴往外轰,“要弄去院子里弄!”

余建国讪笑着退到廊下,却不忘朝孙女眨眼睛:“念念快来,爷爷在院子里挖了个池塘,咱一起种荷花。”

梁秀英边赶人边说,“也就只有你了,一把年纪了还折腾个没完,大冬天种什么荷花。”

虽说是冬天,榕城的气温反复无常,低气温时常伴随着冻雨,出太阳的时候大多是融暖的,穿件薄外套就成。

余建国说,“我这不叫折腾,你种菜不也不需要水嘛,到时候再买两条鱼回来养里头,啥时候想吃鱼都行。”

梁秀英听这话,笑出了声。

余念跟出去,只见院角赫然出现个土坑,旁边堆着几节沾满泥土的莲藕。

“爷爷,你准备得这么充分,莲藕都挖回来了。”

余建国说,“那当然,都准备好了,这些都是耐寒品种,就着开工!”

余念:“怎么突然想到要种荷花呢。”

梁秀英从厨房里头说:“还不是老头子最近研究的那些古董文物,说什么荷花是淡雅的代名词,我瞧他都快走火入魔了。”

余念“哦”了一声,“看来爷爷研究得还挺多的。”

余建国仰起脸笑,“念念喜欢就好!”

夕阳把祖孙俩的影子拉得很长,余建国卷起裤腿跳进坑里,泥水溅到脸上也浑不在意:“等夏天到了,咱们就坐在这儿赏荷吃西瓜。”

余念笑哈哈的,“开始期待!”

梁秀英站在厨房窗口,看着一老一小蹲在土坑边嘀嘀咕咕,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转身时,嘴角悄悄扬起温柔的弧度。

当最后一株荷花苗被小心栽下,天边的云霞已染成绚丽的橘红色。

晚风拂过新生的荷叶,在水面荡起细碎的波纹,连带倒映的霞光也碎成了千万片金箔。余念举起手机,镜头里爷爷的笑脸和摇曳的荷影定格成永恒。

榕城的冬天难得有这样美丽的傍晚。

最常见的天气就是湿雨连绵的,萦绕不绝,很少看到如此绚烂的天空。

余念点开企鹅空间,打算将这一幕分享出去。

“念念?” 梁秀英围着围裙在厨房里做菜,时不时从窗户里探出脑袋,看看老头子又带着小孙女在倒腾什么。

“等会等会。” 余念小心翼翼编辑文案,点击发送。

她抬起头来看向厨房敞开的窗户,“怎么啦。”

梁秀英笑着:“小泥猴。”

“家里的盐快没了,酱油也见底了,去买些回来。”

“好嘞。” 余念答应下来。

换了双休闲的鞋子就出了门。

暮色中的小巷像被撒了一把星星。

放寒假的学生们挤满街头,书包带子松垮垮地挂在肩上,三三两两地追逐打闹,食物汤汁粘在嘴角也顾不上擦。

余念穿过这片欢腾的小吃街,熟门熟路地拐进刘婶的小卖部。

木质招牌被岁月磨得发白,“刘记杂货”四个字却依然清晰。

门楣上的风铃叮当作响。

“念念来啦?” 刘婶从老花镜上方抬起眼睛,皱纹里都盛着笑意,“都好长一段时间没见过你了,期末考试考完了?”

“刚考完。” 余念把钱递过去,“刘婶,我要一包盐和一瓶酱油。”

“好嘞。” 刘婶转身去取商品,余念站在门外等着。

刘婶很快将盐和酱油拿出来,顺带还拿了一大包翠绿的白菜,笑呵呵说:“自家种的,炖豆腐最香。”

余念从来不和刘婶客气,拿在手里便道:“谢谢刘婶,我先回去啦。”

踏上回家的路,因着这条路的小吃摊实在太多,正值放学期间,是人流量最大的时候,拥挤无比。

“哎!”

“小心。” 清冽的声线传来,余念才发现自己差点撞到举着章鱼烧的小学生。

宋恩年骨节分明的手稳稳托住即将要掉在地上的塑料盒。

少年将章鱼烧还给惊魂未定的小男孩,声音比平时柔和几分,“小朋友,你的章鱼烧。”

小男孩崇拜地道谢,蹦跳着跑远了。

“多...多谢。” 余念感觉脸颊发烫,慌忙后退半步。她这才注意到宋恩年身边站着位慈祥的老婆婆。

正是学校门口卖早点的宋奶奶。

余念惊喜:“宋奶奶。”

宋恩年解释道:“外婆身体不好,我送外婆去医院看看。”

宋奶奶跟着点头笑,“念念。”

余念反应过来,原来宋奶奶是宋恩年的外婆。嘴比脑子转得快,她说:“祝奶奶身体早日康复。”

说着,还做了一个俏皮的动作,“我还等着吃您的包子呢。”

宋奶奶笑,“我身体好着呢,能有啥问题,念念喜欢,以后奶奶每天多做点。”

余念道谢:“谢谢奶奶。”

暮色渐浓,路灯次第亮起,余念拎着塑料袋往家走。身后拖着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很长。

她突然想起想起宋恩年低头和小男孩说话时的侧脸。

原来那个总是冷着脸的大学霸,也会有这样温柔的表情。

原来冰雪消融时,是这样动人的光景。

心脏不可察觉地颤抖了一下。

远处传来梁秀英呼唤吃饭的声音,炊烟在晚霞中袅袅升起。池塘里的新荷轻轻摇曳,仿佛在记录这个平凡又特别的冬日黄昏。

......

宋恩年的方向,宋奶奶忍不住说:“阿幺,人家就站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多说两句话,这样人家小女孩怎么会对你有印象。”

宋恩年扭头,“外婆?”

“行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些小心思,外婆都看得出来。”

少年没有反驳,只是把外婆的手握得更紧了些。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直延伸到春天的方向。

“叮咚”一声,宋恩年感受到口袋里的手机收到新消息,拿出来一看,是特别关注新发了空间动态。

点进去一看,看到企鹅空间里,余念新发的动态,那舒适美满的照片和俏皮的文案,心都跟着柔软了下来。

“看什么呢,笑成这样。” 宋奶奶凑过来问。

宋恩年回过神,将手机揣进兜里,“有吗?我什么时候笑了。”

宋奶奶笑着说,“就刚才。”

看着阿幺不太自在的表情,宋奶奶连声说:“好了,咱还得早去早回,明儿的面团子还没发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五封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