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朝廷腐敗,戰火頻仍,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中元節當晚,夜空中本掛著溫柔的黃色圓月,卻在毫無預警下,瞬間染成了詭異的血紅。
緊接著,一道雷霆般的閃電劃破長空,直直撕開天際,竟裂出一道幽深天縫。
那裂縫中,竟湧出如夢似幻的極光,絢爛奪目,宛如天門大開,照亮整個夜空。
瞬間,整座城池陷入恐慌。
百姓目睹異象,驚慌失措,有人驚叫,有人跪拜,滿街滿巷一片混亂——
"這是天顯異象啊!"
"難道有聖人要降世?"
"我就說最近心神不寧,果然是有變!"
"祖宗保佑啊,別降災給咱老百姓!"
"快跪下!別看了,這不是我們凡人該看的東西!"
街上人潮跪倒一片,沒人敢再抬頭仰望,唯有顫聲祈求,盼能平安度過這場前所未見的天變。
異象出現沒過多久,災訊便從四面八方傳來——殭屍出沒,橫行各地。
許多村莊遭遇突襲,死傷無數。
有的村子一夜之間便全數滅絕,無一生還。
屍體遍野,血流成河,鳥獸不近,瘴氣瀰漫。
百姓聞之色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街坊巷裡議論四起——
"你聽說了嗎?隔壁縣的石橋村,一夜之間整村沒了!"
"不是說是土匪幹的嗎?"
"不是!是殭屍!有人親眼看到死人從棺裡爬起來,咬人、吃人,滿身是血!"
"老天保佑啊,我們這種小地方也會出事嗎?"
"怎麼不會!你忘了那晚的血月?那是天警,是不祥之兆!"
"聽說連官兵也死了,誰還能保護我們啊?"
"唉,這世道變了,這哪還是人間……"
恐懼、絕望、懷疑、祈求,在每個百姓心中激盪。
他們仰望那道尚未癒合的天空裂縫,只覺未來一片黑暗,彷彿死亡正從天而降,吞噬人間。
在宋元之交的亂世之中,曾短暫出現一個名為"寧"的朝代。
奇怪的是,這段歷史在正史中竟無片言隻語記載,彷彿這個國度從未存在過,被時光悄然抹去,只留下一絲難以查證的傳說,流傳於民間。
寧朝的開國之君,名曰平辰,原為一介修行多年的道士。
殭屍之亂爆發後,平辰遍歷各地,結合志同道合之修道者,共同出手鎮壓災禍。
所至之處,屍邪盡除,百姓感恩戴德,視其為人間真仙、救世之主。
一日,平辰方才收服一處作亂殭屍,村民跪滿地頭,哭聲四起。
一婦人伏地痛哭:"大仙,若非您出手,我一家老小早已命喪黃泉啊……"
平辰撫鬚搖頭,聲音溫和:"我非大仙,只是一介修道之人。"
"殭屍橫行,民不聊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乃我輩本分。"
一位老人顫聲問道:"真人,那……這災禍,會過去嗎?殭屍還會來嗎?"
平辰仰望天際,只見那道天裂猶在,極光微閃,神色一凝道:"會的。"
"天象異變,陰氣未散,災劫未止。"
"但你們放心,我將廣召天下道門同道,共扶人間正氣。"
村民們激動莫名,跪拜之聲不絕於耳。
有人高呼:"萬歲!平真人當為王,守護蒼生!"
"說得是!那南宋的昏君,整日與權貴聲色犬馬,何曾管過咱們百姓死活?"
"百姓無君,民心所向,真人當順天應人啊!"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積壓多年的悲憤在此刻如洪水決堤,傾瀉而出。
平辰神情一怔,旋即微笑點頭,輕聲道:"若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我便不負此重任。"
平辰剛離開村莊不久,先前在人群中高呼"萬歲"的年輕男子便快步追上,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爹,方才孩兒表現得不錯吧?"他湊近笑道:"群情激昂,果然如咱們所料。"
平辰淡淡一笑,輕聲回道:"玨兒果然機靈,善用異象與民意造勢,為父欣慰。"
走在前頭的平玨與安震肩並肩而行,語笑低喃,神色親昵。
平琰瞥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冷哼道:"哼,那也得要會演戲才行!"
"你看大哥那副柔態,說話細聲細氣,走起路來跟個小娘子似的,誰會信他說的話?"
"再看那安震,木訥寡言,像根木頭似的。"
他搖搖頭,語氣中滿是優越感:"要是叫他們站在菜市口大聲忽悠百姓,他們敢嗎?"
"也只有我敢口若懸河,信口胡謅,那群百姓才會當真。"
話未說完,平琰忽地咳了幾聲,氣息微弱,面色泛白。
平辰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憐憫與無奈,從腰間取出一只羊皮水袋,親手遞給他,語氣柔和道:"莫急,慢些說,先喝口水。"
他眼中滿是慈愛——這世上,他只有這兩個兒子,卻都不是習道之才。
長子平玨,文韜武略皆優,品貌不凡,卻癡情於男子,自幼對女子毫無興趣,讓人又憂又嘆。
次子平琰,雖資質平平,卻極愛出風頭,更糟的是,自幼體弱多病,稍一奔波便咳嗽不止。
但不論如何,這兩個兒子,仍是他平辰一生最深的牽掛。
修道之人,本應心無塵俗,遠離權勢名利。
但平辰有兩個兒子,一個有治世之才,一個則命懸一線。
長子平玨,自幼聰慧過人,文能安邦,武可定國,心中懷有一股難以言說的抱負。
他曾對平辰低聲道:"若能於亂世中立一片清明之地,建一個新朝,不僅可救百姓於水火,亦能讓孩兒實現夙願,成為一代明主。"
而次子平琰,自幼體弱,病根纏身,需以極為名貴的藥材才能續命。
但平辰一生貧寒,潛心修道,連溫飽都曾成問題,何來財力?
兄弟二人皆心繫家國,一人為夢,一人為命,便同時勸說父親出山。
平辰心念至此,終於鬆口,點頭應允。
正巧此時,天現異象,天空裂縫未合,極光漫天,殭屍作亂,人心惶惶。
平玨提議,索性就藉此天象與災禍,鋪陳一場"天命聖人救世"之戲。
於是平辰化身為"大仙轉世",在災區親手鎮壓殭屍,百姓所見所聞,無不信以為真,感恩戴德。
南宋末年,天下大亂,不止殭屍橫行,連朝中軍伍亦魚龍混雜。
許多將士仗著手中兵權,橫徵暴斂,劫民之財,□□擄掠,毫無王法。
平辰見此情景,心憂蒼生,便與諸多交好的道士聯手,不僅鎮壓殭屍,亦揭竿而起,對抗元兵與南宋敗軍,保百姓安樂。
此舉不僅贏得民心,也讓寧朝勢力逐漸成形。
百姓紛紛傳誦平辰的義舉,有人稱他為神仙下凡,也有人說他是天命所歸的真命天子。
眼見南宋皇帝昏庸無能,百姓民不聊生,軍紀敗壞、將卒橫行,許多州縣早已形同廢墟,民間自生自滅。
一日秋晨,天高雲淡,萬物靜謐,正是天地易氣、陰陽轉運之時。
平琰見時機已至,當眾跪伏於平辰面前,聲淚俱下,朗聲道:"平真人,今日之世,皇帝無德,朝廷無道,百姓無依。"
"唯有您,親捉殭屍、保黎民於水火,萬民感戴,願為之死生。"
他頓了頓,抬頭望著父親的眼睛,聲音更為堅定:"我們願效仿昔年趙宋開國之舉,黃袍加身,請真人登基為帝,重整乾坤,保我子孫萬世平安。"
話音甫落,四周百姓齊聲應和,紛紛跪地,山呼海嘯般響起:"平真人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辰聞言,身形一震,長久沉默,目光凝視遠方破敗的山河與人群中疲憊的面容。
良久,他方才緩緩開口,聲如鐘磬:"我本無意帝位,只願修身養性,守護人間生機。"
"今道途不明,殭禍未絕,朝政崩壞,百姓孤苦。"
"既無人能為此責,那我便承之。"
"此位,不為權,不為名,只為天下蒼生得安。"
百姓們聞之動容,或泣不成聲,或自發取布為袍,數日內縫製黃袍,並於山中清壇,設壇祭天,舉行簡樸卻莊嚴的登基儀式。
自此,一個不在史冊之中的王朝——寧朝,誕生於塵世夾縫之中。
平辰生於南宋極南之地——閔州,地處偏遠,四面環山,交通不便,人煙稀少,卻也因此避開了殭屍災禍與戰火蹂躪,成為少數尚存人間煙火的淨土。
也正因如此,閔州成了收容災民的避風港,無數逃亡百姓湧入此地,在這片尚存清明的土地上苟延殘喘。
這裡,是平辰成長之地,也是他心中唯一念念不忘的鄉土。
為了守護這片故土不被亂世侵蝕,平辰決意以閔州為都,正式建國,定國號為"寧",寓意為"安寧天下,止息戰亂"。
他自號"寧元帝",開國元年定為"啟元元年",象徵開啟新紀元,重建和平與秩序的希望。
登基後,元帝封長子平玨為"燕王",鎮守東北,安撫文士。
封次子平琰為"楚王",坐鎮南方,監守後方糧草。
又封安震為"大將軍",統領軍政,征討四方殭禍與南宋亂軍。
至此,寧朝的政局初定,天下尚未太平,卻已有希望曙光微現於雲霧之後。
清明節放假時想到的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天裂啟災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