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廖茸春笋试春盘

送走白柒枫,季依的日子继续晃晃荡荡地悠悠闲闲地过。

黄昏是暖暖的橘黄色,太阳落山吹散了一丝暑气。

屋子的歌声轻轻柔柔地唱着,日子一下慢了下来。

这天,季依吃过早饭,开上车,今天她要去超市采购。

超市前面,喇叭的声音恨不得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推好购物车,顺着超市的架子一排排望过去。

黄油,面粉,牛奶,牛肉,猪肉等统统收入购物车。

这时候正是乡下小菜成熟的季节,菠菜,土豆等接踵而来。

季依便只买了村里不常见的。

至于水果便将自家没种的统统买一点。

回到家里,季依先把蔬菜,肉类等用保鲜膜分门别类的放进冰箱。

然后拿出昨晚泡好的豆子,准备做一些豆皮,回来涮火锅。

端着泡好的豆子,再拿几个盆,几块布。

去孙奶奶家借了脚蹬三轮车,推着去村子里最大的桑树下。

树旁有一石磨,据说,这石磨历史悠久,从季依太爷爷那一辈便存在了。

用这个磨出来的豆子,醇香浓厚,有现代科技打磨不出来的味道。

“阿婆,在家吗?我想来借一下驴。”季依把车子停在石磨旁,敲响了旁边的门。

“在,依依崽呦,驴在棚里,你去牵吧。”阿婆应声道。

“好嘞。”季依应和一声径直去牵驴了。

梨映村村民混杂,全国各地都有,所以称呼也颇有些五花八门。

季依把豆子从车上搬下来,连水带豆子用勺子放入石磨上方的口,套好从阿婆家借的驴。

赶着驴一圈一圈的走,随时向口里继续添加豆子。

在石磨的周围,白白的豆浆随着一圈圈的走动,顺着缝隙滑下,不断流淌,汇入地上接着的盆里。

等到所有豆子都磨好,收拾好磨盘,季依跟阿婆说一声,把驴牵回老地方,顺便喂了把草。

“奶奶,我回来嘞。”季依朝家里喊一声,表示是她回来了。

“来了,”孙奶奶一边应声一边从屋里走出来。

孙奶奶帮季依从车上抬下来磨好的豆子,两人一起把它倒入早就准备好的盖有一层纱布的盆里。

把过滤好的溶液倒入锅中,孙奶奶帮季依烧火,季依盛出一部分,分次倒入小灶上的平底锅里,以相对恒定的温度,隔水加热,伏将结皮。

十分钟左右,豆浆表面就会浮起一层薄薄的油膜,这凝结的精华就是油豆皮。

季依将油膜轻轻挑起搭在另一个竹棍上。

孙奶奶往锅底加了把柴,大锅里的猛火加热煮沸,至锅面豆浆泡沫破裂。

季依站在锅台前面,俯身用小勺不断搅动,慢慢加入从阿婆家借来的盐卤水,当豆浆粘勺后,搅动放慢,加盐卤水的速度也相应放慢,直到豆浆出现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保持约半小时。

季依跟孙奶奶说一声,便去了地窖,拿出窖藏的萝卜,洗净切丝,将过滤出来的豆渣拿出来。

另外起锅烧油,倒入豆渣,翻炒至表面微黄,放入萝卜丝继续翻炒5分钟,倒入些许食盐,耗油,盛出一部分继续放入些许辣椒面。

季依拿小盆分开,盛了几盆,再去大锅里挖上几盆豆腐脑,放入一层层的篮子里。

“奶奶,我去给阿婆他们送点啊,你先吃。”季依提着篮子去了阿婆和几个奶奶家里。

村子里的老人的子女大多数在外工作,季依年幼时,受他们照顾颇深,他们把季依当自己的孙女看,季依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爷爷奶奶看。

季依也没空着手回,尽管季依再三说,自己不缺吃的。

但在那些老人心里,依依还是那个扎着两个牛角辫,要糖吃的女娃娃。

糖果,饼干,桃子,李子的,装了整整一个篮子。

回到家里,季依把豆腐脑倒在铺有纱布的木格内,包好,用重物挤压,把水挤出。这便是豆腐了。

等到豆腐成形,季依将豆腐切块,放凉后,一半切成一块一块放入冰箱冻起来。

豆腐里的水成冰,体积变大,吃的时候,化开,豆腐变成蜂窝状,炖汤的时候放入,吸满了汤汁。

季依跟王落都喜欢冻豆腐,便多做了些。

剩余的一部分将豆腐切成小块,倒油炸起,另一部分,分一分也便不剩什么了。

村里的日子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春时忙种,秋时收获,遵循着三时四季的规律。

夏日的庭院有蛙声阵阵,吃过晚饭,季依拿着小板凳去巷口,听村里的老人谈谈柴米油盐,聊聊家长里短。

“落落,明天几点到啊?”季依接起电话。

“哦对,我还没告诉你到站时间,等我看看啊,”王落一拍脑袋,过了一会,声音传来,“大概下午三点到。”

“你现在在车上了吗?”季依听见那边的嘈杂声。

“对,刚上车,依依,我想吃火锅啦,车上的东西肯定不好吃。”还没到呢,这已经开始点单了。

“好,早给你准备好了。明天我去接你,你记得注意微信消息啊。”季依提醒。

“好啊好啊,我都跟他们说好了,我先去那边,工作的时候直接跟他们汇合就行。”王落特别兴奋。

“你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季依决定问清楚,便于安排王落的出行计划。

“不着急,他们那边设备还没协调好,得十天半个月的吧。这段时间我要好好玩一玩,哈哈。”

“那明天见。”季依挂了电话。

旁边的阿婆好奇的问:“依依,谁要来啊?”

季依笑了笑,回答:“是我同学,落落,之前提到过的。正好这次要到这边工作,顺便玩一玩。”

“她啊,一个别别扭扭的小姑娘,”阿婆随口应道,转头继续问,“跟你一样是战地记者吗?”

季依跟村里的人联系很紧密,虽然不知道她具体在做什么,但基本都知道她之前是战地记者。

季依笑着摇摇头:“不是,她是在电视台工作的,现在负责他们台里报道的脱贫攻坚项目。”

“脱贫攻坚?是过来帮我们村吗?”有一个阿公听到季依的话,忙转过头来。

最近村子里这种消息很多,村长去镇里的频率也大大提高,大家都猜测是有什么大动作。

“应该是的,听我哥说,最近我们附近来了很多的公司。很多人调研呢。”季依把消息说给周围的老人们听。

“好啊,好啊,我们村也要富起来喽。”阿公叹息地说道。

其实,村子里的老人几十年的经验与智慧,不是一直空话。

他们活得清醒明白,之前村子里机会少,他们拦不住儿女想飞的翅膀,更不能用亲情阻拦他们离开的脚步。

他们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比谁都更希望这里发展得好。

这样,儿女可以守在身边,老年可以共享天伦,所以他们比谁都更关心村子的发展,比谁都配合上面的政策。

不远处的芦苇丛里有萤火虫不是飞起,一闪一闪,好像也在为听到这个消息开心。

第二天,季依早早起床,淘好米,添水放入锅中,小火慢慢炖开。

提上篮子,关好门,骑上电动车,去了不远处的田里。

拿出放在田里的锄头,刨几株土豆。

土豆不算大,但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皮嫩一搓便掉,炒着吃,炖着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阿公,你去摘西瓜啊?”季依在路上碰见了昨天一起乘凉的阿公。

“对啊,西瓜刚刚好,来,拿一个你吃。我正好不用再给你送啦。”阿公热情地从篮子里拿出一个,便要塞给季依。

“嗯好,我还想今天去买一个来,阿公你给我个小点的吧,我也吃不了那么多。”季依没多推辞,便从阿公手里接过来西瓜,“阿公,你要不要土豆啊,我刚去挖了点。”

阿公连连摆手推辞:“不要不要,家里有嘞,快回去吃饭吧。”

季依看阿公真不想要,便没在多说: “嗯好,阿公再见。”

季依回到家,孙奶奶正在打扫庭院,“奶奶,我自己来就好。”

“没事,我这点活还是干得了的。”孙奶奶推开季依伸过来的手,含笑回应。

“好吧,那你别着急,我去做饭。”季依拗不过老人,无奈一笑,从车上把土豆和阿公给的西瓜拿下来。

土豆直接放到水池旁,西瓜放到井边,打好水冰镇一会。

“谁给的西瓜?”孙奶奶的视线跟着西瓜移动。

“苏阿公,我回来时刚好碰见他了,阿公就给了我一个。”季依头也不抬地随口应道。

“哼,他咋不知道给我一个。”孙奶奶不满。

“奶奶,这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第一茬西瓜,之前哪有?再说,你也不能吃太多啦。高血糖呐。”季依叹了一口气,好笑地看向一脸垂涎地看着西瓜的奶奶,劝慰着。

孙奶奶有点高血糖,医生让她少吃糖,可孙奶奶对甜的东西根本无法割舍,总是偷吃。

白爸爸便给村里的人说不要给孙奶奶送西瓜这种糖分高的东西。

季依回来后,已经抓到孙奶奶好几次偷偷吃糖了,也不知道小老太太哪来那么多糖。

季依摇摇头,去厨房准备早餐。

锅里的米已经爆开,粥熬得软软糯糯。

切一碟孙奶奶腌制的泡菜,煮两个鸡蛋。

把刚拿回来的土豆切丝,倒点水和面粉搅拌成糊状,些许食盐。

倒入电饼铛,等几分钟出锅,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块。

“奶奶,吃饭哩。”季依朝在院子生闷气的孙奶奶喊。

“来咯。”这声应答真是一点看不出生气的痕迹。

吃过早饭,季依便将从超市买的肉切成片,藕,香菇以及杏鲍菇等蔬菜洗好。

给院子里的菜畦浇浇水,拔拔草。看了会书准备做午饭。

锅里加入清水和大料,烧开5分钟后放入昨天做好的油豆泡,加盐,再煮5分钟,起锅盛入碗中,洒上刚从田里拔出来的香菜,浇上调好的芝麻酱和酱豆腐汁即可。

季依看到家里还剩了一些面粉,索性便和成面糊,揪一把家门口的吟菜。

吟菜是他们家这边特有的野菜,成片生长,单株可以长至1到1.5米,基本上家家门口都有一两株。

将吟菜切碎,再加些许青椒,跟早上做土豆饼一样。几分钟出锅。

“奶奶,吃完饭,我去镇上买袋面粉,顺便去接落落。你午睡醒了,把洗好的蔬菜切一切,泡在水里。碗我都放在案板下面的小柜子里了。不准切西瓜哦。”季依看着吃得欢快的奶奶叮嘱。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才不会呢。”孙奶奶一脸烦躁,理直气壮地反驳。

“也不准去其他阿公阿婆家偷吃。”季依再次重申。

“哼,我知道了,依依你好烦哦,以后会找不到男朋友的。”孙奶奶满脸怨念,眼珠子提溜提溜转,小声嘀咕,“快点找个人来管管你吧,再说我偷吃还能让你知道?”

“依依!”王落的声音远远地便传过来。

季依从手机上移开目光,看到不远处有一身着黄色连衣裙,脚蹬银白色凉鞋的姑娘拉着行李箱向她跑来。

姑娘脸圆圆的,皮肤白皙,笑起来很有感染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扬起嘴角。

“砰”的一声,落落撞进季依的怀里,“依依,可想死我了。你还是那么好看,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季依抬手抱了抱王落,轻笑:“小马屁精”,两人相视一笑。

“依依,你不知道一路上难受死我了,我饿了,想吃巨辣的火锅。”王落拉着行李箱跟在季依后面。

“要不要先去买点喝的,今天正好是这边集市,想不想尝尝这边的特色小吃。”季依拉开车门,朝正在向后备箱放行李的王落说。

“好啊,现在的我急需一个冰淇淋。”王落迫不及待了。

“ok,”季依边打方向盘边回王落的话,“看你想吃什么,具体的你到集市自己看看吧。”

“好嘞。依依,你最近在忙什么呢?那天我回学校刚好遇见小老头,他还问你来着。”王落偷偷瞄了正在开车的季依一眼,有点小心地询问。

小老头是他们大学四年的班主任,也是季依的师父。

小老头个头不高,快退休了。

依依所在的班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学生。

因为他话多,而且说起来苦口婆心的样子,特别像自家的爷爷,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小老头。

“啥也没忙,混日子。他怎么不直接给我打电话?”季依瞥了一眼小心翼翼的王落,随意应道。

“不好意思呗,你刚回来那阵,他不是想你留校吗?你没听,小老头觉得他说话说得太狠了,不好意思给你打电话。”王落把从师娘那儿听来的也说给季依听,“但其实后来是师娘跟我说,你们谈完话,小老头就后悔了。”

其实从国外回来,季依先去了师父家,小老头见到她很高兴,忙里忙外买东西做饭。

饭桌上小老头举杯:“依依以后就回家了,就可以在学校里跟师父我做伴儿,我们师徒一起创造辉煌!”

“我没想到留校。”季依这话一出,轻松愉悦的氛围瞬间消失。

“你说什么?”小老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一直宠爱的徒弟。

季依抬起头,想解释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确实是她违背了当初择业时承诺师父回国后就回校的约定。

小老头一看季依那闷不吭声的样子就来气,本来脾气就火爆的人,不经思考的话脱口而出。

直接甩开师娘不停拉扯他的手,怒道:“我看你是根本没把我这个师父放在眼里,当初就业的时候你不听我的,我尊重你了,结果呢?啊?你就是这样对我的!你走吧,你以后别认我这个师父了,我也没你这个徒弟!”

季依手足无措地看着师父师娘,师父转过身摔门进了卧室。

师娘叹了口气,拉着她的手走到沙发上对她说:“你师父就这个脾气,师娘知道你是个有主见的小孩,师娘支持你坚持自己,等回头我劝劝他。”

那天晚上季依去了师父办公室,给他留了信放在办公室,之后跟师娘发了个消息后连夜坐车回了老家。

目前看来,小老头根本没看那封信,季依无奈地笑了笑,继续听王落诉苦。

“小老头一夜辗转反侧,凌晨3点就给我打电话,差点没把我吓醒,我差点以为出啥大事了,结果就是让我给他说和说和,让你别把他说的话放心上等等,但我当时看你情绪不太好,就没提这事,想着等你啥事都稳定下来再说。你今天回个电话给他吧?你也是知道他的,不好意思低头。”王落提议。

过了这么久,季依已经能够平静地诉说心里的愧疚:“其实我没怪过师父,我知道他对我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是我自己不争气,也一直没好意思给他打电话,但我有给他留了一封信道歉,而且我跟师娘也一直联系,她说师父出差了啊。”

“我打赌,你跟师娘打电话的时候,小老头一定在旁边偷听。”王落一脸笃定地说。

季依想到小老头的性子,也不是不可能:“到了,下车吧。”

孙奶奶午睡起来,看了看时间,依依回来还早呢。忙穿上鞋。

“老苏头,老苏头”,孙奶奶拍门,压低了嗓音喊道。

“哎,来了,哟,是你啊,你咋来了。”苏爷爷打开门看见门外的孙奶奶,一脸了然,但还是佯装诧异。

“快进去,快进去,我是来吃西瓜的。”孙奶奶像做贼一样,推开苏爷爷,偷溜了进去。

苏爷爷眼神飘忽,摸了摸头,吞吞吐吐:“老孙啊,不是我不给你吃,是依依出去前,专门来我家叮嘱我,不能给你吃西瓜,她还数了总共有几个呢?你一吃她就发现了。”

“啊?”晴天霹雳,孙奶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算盘珠子打的啪啪响,趁着季依不在家,她可以偷偷来吃一份西瓜,虽然也不多,但总归是有的啊。

然后再回家跟依依一起吃,就可以吃到两份,谁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局她输了,孙奶奶垂头丧气,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周围听见动静的人都围了过来,一看孙奶奶的表情就知道是啥事了,这是又没斗过依依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