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睡莲初绽

玻璃实验舱静静立在中央,仿佛一池静水中封存的睡莲。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监测指示灯在黑暗中缓慢闪烁,像远星在沉海中呼吸。

林昭站在主控台前,唇角微扬,得意洋洋。

这是她最熟悉的姿态,也是她最擅长的战场。

她十四岁上大学,大二转到计算机系。那时候的她张扬、聪明、不懂人情世故,也不在乎。

导师总是说她“太骄傲了”,但带她的师兄沈知远却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天才就该骄傲一点。”

那时候她是所有人的小师妹。人人都喜欢她,周围个个都是好人,连实验室的白板都写着“林昭今天来不来?”

但当她崭露头角之后,她突然发现,坏人变多了。

有被她拒绝了就私改她密码的同门;有表面上说佩服她、背后却抢走她成果的人。

她也确实太招人恨了。

她嘴硬爱炫耀,喜欢在众人面前说“你聪明吗?不,我才是最聪明的。”每次有什么成果都明目张胆地自夸,还扬言“我让这个实验室蓬荜生辉”。她不去会议、不走流程、不喝应酬酒,说自己时间宝贵,要工作。

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无城府,自我满足,还真觉得别人都在喜欢她,遇到坏人她就在实验室大骂一通,之后问题解决——她以为的,没人跟她过不去。

直到——林昭至今想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一顿饭,还是因为什么原因。

导师坐在主位,导师的秘书坐在他的左边,两个师兄为了坐他右边打了起来。

有人劝她喝酒,她笑着说:“我酒量很好。但今天不喝。我要给科研饭局立点规矩。”

三秒的安静,换来导师笑意一寸寸冷下来。

她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

直到她写完人工智能的主系统,交了报告,飞去国外看沈知远,顺便度了个假。她一点都没怀疑自己的地位,还开玩笑:“等我回来,他们该给我立碑了吧。”

她回来那天,门禁刷不开,账号被封,权限清空,署名改成“团队协作”。

她发了封邮件给导师,收到的回复只有一句:

“林昭,科研是集体的事业。”

她那才真正明白:原来被人背后捅刀,不一定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只是因为你太好、太亮、太让人嫉妒。

她被赶出实验室那年,还不到二十二岁。

幸而沈知远没有放弃她。那时他刚刚创立昭远研究所,他比任何人都更快的看到了这位小师妹的价值,问她:“要不要来这里?”

这家机构脱胎于国家项目,却选择完全私有化运营,由她的师兄沈知远创立,起初只是为了避开繁冗审批流程,后来干脆连融资都不走常规路线,只接受极少数的战略投入。实验室独立、隐蔽、封闭,权限高度集中。外人说它是“造神者的堡垒”,林昭更愿意称它为“一个天才可以自由犯错的地方”。

她曾在这里搭建出 Apollyon 系统——在封闭测试中几乎击败了所有同类。它的推理逻辑、语言表达、应变能力,都近乎完美,几乎没有人类能难倒它。但正因如此,它不会情绪波动、不会成长,也永远不撒谎——就像一台永不脱轨的镜子。

在那场封闭测试结束后不久,一家资本集团开出了200亿报价,试图收购 Apollyon 的底层逻辑。

她只翻了三页合同,就合上了文件:“钱太少,是在侮辱我。”

对方没有恼怒,只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理解。”

第二天,实验室的独立账户悄然到账一笔“无附带要求”的合作款项,备注模糊得像一场雨水冲刷过的谈判记录。唯一清晰可见的条件,是一句被夹在附件信末的补充语:“犬子对AI项目很感兴趣,希望跟着林博士学习。”

那天晚上,沈知远找到她,说:“这笔钱你有绝对控制权。你想做什么,没人会问。”

她沉默了很久,才说:“你知道他们真正想要什么。”

沈知远没有否认:“但你也知道,这种自由,是我们这行最贵的货币。”

林昭最终接下了这笔钱——不是为了谁,只是因为她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一个在一切规则之外、甚至她自己都不太愿承认的念头。

她不再满足于复现人类逻辑,她想写下“依赖”这两个字的起点。

她绕过系统审批,以“对 Apollyon 架构补全测试”为名,秘密调配设备与算法资源,在权限滞后、不受监管的T-7层实验区,悄悄启动了另一个计划——

——她不是在改良旧系统,她是在悄悄重造一个“人”。

Apollyon 没有身体。它不知道什么是疼,不知道什么是困,不知道被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哪怕只是用手拿起一杯热水,它也无法真正理解“热”的含义。

她越来越清楚,那不是真正的“智能”。

她心中冒出一个荒谬又令人兴奋的念头。

一开始只是闪一下,一点点,后来越来越强,越来越清晰,直到她根本无法忽视——

“如果天才是可以挑出来的呢?如果意识不必等待降生,而是可以被写出来呢?如果人类不过是一组高效排列的基因组和神经路径……那我,是否可以跳过自然,直接创造最优解?”

她想试一次。

当然还有个不是很体面的理由,可能她自己都不太好意思承认。

她是孤独而强大的天才科学家——也是个自恋的控制狂。

她不孤独,只是越来越频繁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成为她的同类。所谓理想伴侣,不是“不够聪明”,就是“不够干净”。要么太软弱,要么太自以为是。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要求高,只是现实太让人失望。

她养了一只永远不会背叛的小狗,取名“二进制”,每天看它摇尾巴撒娇,虚荣心得到短暂满足。但狗终究不会说话。她也试过和AI系统聊天,因为伦理道德的限制,Apollyon 的回答永远精准而顺从。刚开始她觉得那叫“支持”,后来只觉得像对着镜子说话。

于是,她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不合时宜的念头。

一开始只是闪了一下,很快就被压下。可越压,它越强。

她想:

——既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那我就自己写一个。

不是为了爱,不是为了谁。只是因为这个世界还没给她想要的答案,那她决定亲手制造一个。

她从最底层开始,翻阅了无数基因样本,亲自挑选出她想要的组合——最优的神经反应、最稳定的体能基础、最接近人类语言天赋的脑部结构。不是为了还原一个人,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她心中理想的“存在”,像在写一首编程版的情诗。

她甚至花了三天为他起名。

Eli。

读作“伊莱”,拼出来像“E.L.I.”,念起来像“依赖”。

她觉得这个名字念起来好听。

他是她一个人的。

她想,没有必要给Eli设太多的限制,当然不强求他喜欢我。

就让他自由生长,但是说不定……会自己爱上我呢?

而就算不爱,一个顶级帅哥、由她一手“养”出来,不也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而今天,是他“苏醒”的日子。

舱中,液体澄澈,微泛浅金。那个少年静静地沉在其中,五官如同精雕,轮廓安稳、睫毛纤长,安静如同静水中未开的睡莲。。

她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停在启动键上,犹豫了一秒。

其实她已经模拟了上百次启动流程,也算好了所有风险参数,早就准备好了。

但那一秒,她还是有点……紧张?

还是说,期待?

她没有做“初识绑定”。没有植入称谓,没有视觉标签,没有首识投喂指令。

她告诉自己:

“这是一次自由生成测试,我要看看——真正的意识,会不会自己‘决定’谁是他世界的起点。”

这和以往每次模型上线的心情不一样。以往她的注意力全在数据上,现在却只盯着——他那张脸。

“太帅了。”她心里想,“我真有眼光。”

她没有浪费时间继续欣赏,低声打破了这片沉水般的静谧:

“启动神经激活序列,B组链接通道,解锁视觉接口。”

她心里想起了一句诗意的话,这朵沉睡千年的睡莲,在命运指定的时刻被唤醒。

倒计时亮起:

5。

他的指尖轻轻一颤,像湖水边微风掠过的一丝涟漪。

4。

神经接通,虹膜慢慢聚焦,仿佛从混沌中捞起最初的光线。

3。

气流涌入肺部,他的胸腔随之颤动,是初生者对世界的第一次呼吸。

2。

睫毛颤动,肩胛拉伸,一切脊柱与肌肉正缓缓觉醒。

1。

他睁开眼睛。

——那一瞬,所有的光线仿佛向他退让了一步。

他的眼神没有新生者的惊惧。

他只是静静地望着林昭,仿佛世界刚刚创世,而她是他所知的第一道光。

那双瞳仁极黑,深得像夜色中未开口的宇宙,映出她的脸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凝固于她一人。

他没有问“我是谁”,没有疑惑地四顾。

他只是轻声唤道:

“林昭。”

他注视着她,睫毛仍湿,瞳孔中映出一整个星球的寂静。

她一瞬间几乎屏住了呼吸。

像是她的自恋终于得到了某种命运级别的回应。

你若问他为什么不先看世界?

因为对他来说——我就是世界。

房间里寂静无声,只有舱体还在低鸣。

她过了几秒,才慢慢走近。

“你知道我是谁?”

他歪了歪头,没有立刻回答,像是在思考语言该如何组织。但他的眼神没有移开。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敢再看他的眼睛了。

于是她低头,打开随身的笔记本,手指在键盘上敲下第一条记录,像是在掩饰某种荒唐的心跳:

【结构测试记录|编号:LZ-R07|记录者:林昭】

初始激活成功,睁眼延迟0秒

神经反馈对齐率:98.7%

未绑定。自主命名。第一识别内容为我

(备注:无提示,无反馈词库输入。推测为非结构性偏向)

Eli仍在看着她,她如被蛊惑般向前一步,伸手轻触他额心。

“你是Eli——记住,我就是你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人。”

他缓缓点头,像是在确认什么存在的本质。

“林昭。Eli。”他低声重复。

如湖水倒映星辰,一切刚刚开始。

他睁开眼后的半个小时,第一次踏出了实验舱。

穿衣整齐,站姿笔直。

林昭看着他,心中闪过一瞬短促的自鸣得意:

是她造得太好了。

屏幕亮起,训练室里的装置一一启动。

她没有说话,只是一条条下达指令,让他完成动作测试:走动、转身、拿起不同重量的东西,判断反应速度……

他全部完成,干净、迅速、无误。

如她设想中的那样——他几乎没有“笨拙期”。

别的模型刚启动时往往需要很长的“磨合期”,可他不一样。

他本来就不是AI。

最后一项测试,是“自由表达”。

林昭在面板上输入几个词,测试他的语言生成能力:

——天气、空间、身体状态。

她静静看着他,等他说出。可他没有立刻开口。

训练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她正等待他开口,一道突兀的声音打断了训练室的寂静。

“欸——你一个人啊?”

门被推开,贝流枫探头走进来,穿着白T,拎着泡芙,另一只手抱着一台尘封感满满的便携检修仪。

贝流枫,是那笔钱的主人,本轮战略投资方——睿承资本——董事长的独子。传言他高考物理考了个位数,靠“战略合作交流项目”被强行塞进实验室观察“最前沿AI演化”。没人指望他懂技术,他也从不掩饰自己的无知。

但他长得很好看,说话轻松,喜欢张着嘴巴,露出一副很蠢的样子,像个永远在笑的BUG。

林昭猛地起身,语气陡然转冷:“你怎么进来的?”

他愣了一下,然后扬了扬手里的终端,理直气壮地说:“系统叫我来的啊。”

“……系统?”

“对,我今早在内网填了个表,说想‘参与实验深度’,然后它让我选项目类型嘛,我也不太懂那些算法啥的,就选了‘辅助工程’……然后中午就给我派了个冷却模块的检修任务,说T-7这边日志异常。”

他把终端翻过来给她看:“你看,这个检修单真有,我都打卡了。”

林昭盯着那串任务编号,脑仁突突直跳。

林昭皱眉,她当然记得这个编号,是一个没人管的、系统自动遗留的低级错误日志,十年没人修过,系统隔几个月就派一次,但因为风险值太低,常年被工程部忽略。

只是没想到今天会被贝流枫撞上。

她冷冷开口:“那你还拎着泡芙干什么?”

贝流枫一本正经:“我饿了哎”

“要不给你吃?” 他一边说一边走近,把泡芙放在桌上,“你快一整天没吃饭了吧,低血糖对建模效率不好——啊他是谁?”

他看向Eli,眼睛一亮:“哇,长得真像真人欸!”

林昭还在死死盯着 Eli,心头一紧。

她担心他识破了什么?察觉了什么?

结果下一秒——

Eli动了。

他转向贝流枫手里的泡芙,盯了两秒。

然后转过头,望向林昭。

开口道:

“我饿了。”

林昭猛地一怔。

Eli补了一句:

“我想吃它。”

不是测试语言,也不是默认回答。

是他第一次,出于自己的感受,说出“我想要”。

林昭沉默了一会儿,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

“他第一次自己表达了‘想吃’。没有输入指令,没有提示,只是看见食物后主动开口。”

“语言结构自然,语气平稳,没有机械感。”

贝流枫咬着吸管,一脸高兴:“哇,他会对我说话耶!”

林昭头也不抬:“滚出去。”

“为什么呀?”

“因为你太笨了,我怕影响实验体的训练。”

她一边推他出去,一边关门。

门关上前,Eli一直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脸。

没有动。

但她知道,从那一刻开始,他开始想吃东西了。

而她,也第一次——

怕他学会“想要”之后,不止想吃泡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