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四章:第二次握手与时代的沟壑 1977年 - 197

1. 春雷与十字路口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声春雷,炸响在沉寂已久的中国大地。无数被耽误了青春的知青们,如同久旱逢甘霖,重新拾起了尘封的课本。

在北京一家研究所里已是一名助理工程师的宋宇,第一时间想到了夏小果。他几乎是颤抖着手,给她所在的西北小城农机站拍去了一封电报,内容简短而急切:“高考恢复,速备考,资料即寄。”

与此同时,在西北那个布满风沙的小城,夏小果握着刊登着高考消息的《人民日报》,指尖冰凉,心跳如鼓。十年了,她几乎已经习惯了机油的味道和机器的轰鸣,大学梦早已被深埋。这突如其来的希望,让她感到一阵眩晕,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不自信和惶惑。她还能捡起来吗?她还有资格去追逐那个遥远的梦吗?

就在她彷徨无措时,收到了宋宇的电报和随后寄来的、厚厚一摞复习资料。资料分类清晰,重点突出,还附有他亲笔写的复习建议和鼓励的话语。捧着那沉甸甸的包裹,夏小果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从未离开,一直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为她点亮前路的灯。

她请了长假,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宿舍里,开始了疯狂的复习。白天黑夜,只有书本和笔记相伴。宋宇的信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他在信里分享北京高校的信息,解答她遇到的难题,用他特有的沉稳语气,安抚她的焦虑。

1978年春天,夏小果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考场。当她收到北京那所著名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时,感觉像在做梦。命运,似乎终于向她展露了一丝微笑。

2. 未名湖畔的重逢

1978年秋,北京。未名湖畔,博雅塔下,秋色如画。

夏小果背着简单的行囊,站在熙熙攘攘的新生报到人群中,有些恍惚。七年的西北风沙,在她脸上留下了细微的痕迹,但也磨砺出了一种沉静坚韧的气质。

“小果。”

一个熟悉到刻入骨髓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她猛地转身。

宋宇就站在不远处。他比从前更显挺拔,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和深色裤子,眉眼间的青涩已被成熟稳重取代,唯有那双看向她的眼睛,里面的光芒一如当年,甚至更加深邃灼热。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周围的一切喧嚣都成了模糊的背景。他们隔着几步的距离,静静地望着对方,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还是宋宇先走了过来,接过她手中的行李,声音有些沙哑:“路上辛苦了。”

“还好。”夏小果低下头,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像是要蹦出来。

他们沿着湖畔慢慢走着。起初是沉默,然后开始断断续续地交谈,询问彼此的近况,避开那些沉重的话题。气氛微妙而复杂,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有经年隔阂的生疏,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小心翼翼的试探。

宋宇帮她办好所有手续,安顿好宿舍。他细致周到,一如在月亮屯时那样。但夏小果能感觉到,他们之间横亘着七年的时光和几千里的距离,不是轻易就能跨越的。

3. 心灵的拉锯战

夏小果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结交新的朋友,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然而,内心深处的不安并未消散。

宋宇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看她。带她去吃老北京的小吃,去看内部放映的电影,去听讲座。他试图将她重新拉回自己的世界,弥补那些错过的岁月。

但夏小果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看不见的沟壑。宋宇的世界是实验室、技术图纸、逐渐开放的思想潮流;而她的世界,还残留着西北的风沙、农机站的机油味,以及内心深处无法磨灭的、对于政治和人际关系的警惕与疏离。

她看到宋宇身边围绕着一些热情开朗的女同事、女同学,她们和他谈论着她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分享着共同圈子的趣事。一种深刻的自卑和不安攫住了她。她觉得自己像个闯入者,与这个光鲜的世界格格不入。她的腿伤在阴雨天依旧会疼,这提醒着她曾经的苦难和与他的“不同”。

宋宇感受到了她的退缩和敏感。他更加小心翼翼,避免谈论任何可能刺激到她的话题。但他越是这样,夏小果越是觉得这是一种怜悯,一种施舍。她写给宋宇的那封“诀别信”,像一根刺,始终扎在她心里,她不知道他是否还在意,是否已经原谅了她的“背叛”。

一次,在谈到未来分配时,宋宇无意中说:“等你毕业,我们可以想办法把你留在北京……”

夏小果像被针刺了一样,猛地抬起头:“我不需要你为我安排什么!我能靠自己!”

宋宇愣住了,随即明白了她的心结,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他想拥抱她,告诉她他从未觉得她需要“依靠”,他只是想和她在一起。但他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可能被误解。

他们的关系,在若即若离中胶着。靠近时,能感受到彼此依然炽热的心跳;稍一触碰现实和内心的壁垒,又迅速退回到安全距离。这是一场比第一次分离更折磨人的、心灵的拉锯战。

4. 再次别离

1979年,夏小果大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思潮碰撞。夏小果因为一篇涉及对历史反思的课程论文,引起了某些方面的“关注”。虽然事情最终没有扩大,但那种被审视、被怀疑的熟悉恐惧感,再次淹没了她。

恰在此时,系里有一个支援西北地区中学教育的名额,为期两年。几乎所有人都避之不及,夏小果却主动报了名。

她找到宋宇,在他們常去的那个小公园。

“我决定去西北。”她平静地说,目光却不敢看他。

宋宇的脸色瞬间白了:“为什么?是因为那篇论文的事?我可以……”

“不全是。”夏小果打断他,声音带着一种疲惫的决绝,“宋宇,我只是觉得,我们也许真的不合适。你的世界在向前飞奔,而我……我好像总是慢半拍,总是活在过去阴影里。和我在一起,你会很累,我也会很累。我需要时间,需要空间,去真正地……站起来,而不是永远活在你的庇护下。”

这一次,她的理由不再是政治恐惧,而是源于自尊和对于平等关系的渴望。但这同样让宋宇感到刺痛。

“所以,你还是要推开我?”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痛苦。

“不是推开,”夏小果的泪水终于滑落,“是放过彼此。让我们都冷静一下,好吗?如果……如果缘分真的未尽,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宋宇看着她泪流满面的脸,所有挽留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他明白,她需要的不是他的保护和安排,而是自我价值的确认和内心的真正强大。强行留下她,只会让她更加痛苦和迷失。

他深吸一口气,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好。我尊重你的决定。”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拉过她的手,在她掌心写下了一个新的、他单位的通信地址。“这个地址,应该会比较稳定。无论你在哪里,保持联系。”

夏小果紧紧攥着掌心那串滚烫的数字,点了点头。

第二次离别,没有雪花,只有北京秋日高远而冷漠的蓝天。站台上,他们甚至没有一个拥抱。只是深深地对望了一眼,仿佛要将对方的模样,再次刻进生命的年轮里。

火车开动,宋宇看着列车消失在视线尽头,感觉自己的心,又一次被带走了。但他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绝望。他隐约感觉到,这一次的分离,与上一次不同。这不是终结,而是他们之间一场必要的、关于成长和成熟的漫长等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