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出事

在行宫的中秋没什么新奇的,要李清平说还不如在王府里过得自在。

宣亲王妃知道他们因故要在承德行宫多留一段时日,打发人稍了几封家书过来,李清平自然也是有一份的。

信上没写什么府上的琐事,只写了宣亲王妃和李侧妃及两个孩子的一些情况。宣亲王妃和李侧妃一切都好,又说二郎君和曤七个月大已经能够自己坐起来,李侧妃的三郎君和显三个月也会抬头了,等李清平回去可别忘了给两个孩子带礼物。

李清平将信件妥帖收好,出来那么久再好玩如今也盼着回京了。

宣亲王妃给宣亲王的信上还另外写了其他事情:王府每月给后院众人请一次平安脉,说侧夫人张氏这一胎怀相很好,孩子是个健康的;此外杨侧妃七月份时被诊出一个月身孕,上一回没看出来实在是月份太浅。只是杨侧妃之前病了喝药导致怀相不太好,几个月来安胎药没断过,也幸亏当初没跟着一同到行宫去,不然舟车劳顿的孩子怕是保不住。宣亲王妃怕杨侧妃院里的年轻镇不住场子,做主进宫让献妃赐下一个嬷嬷给杨侧妃。

宣亲王看过就回信表示知道了,这些事宣亲王妃拿主意就好。

十月份,圣驾回京。

宣亲王府后院能出门迎接的都去了,只有杨侧妃因为要安胎只能卧榻休息,没能去迎接。

不过杨侧妃也不计较这些了,如今最重要的是她肚子里的这一胎。

轻抚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杨侧妃神色得意满足。

不受宠又如何?宣亲王每月就来她院里一两回还不是叫她怀上了!宣亲王妃和李侧妃那么多年才艰难怀上一个,可见自己是个好生养的,此后不怕难有孩子。在这个世道,多子才多福,她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且她才四个月就嗜酸,酸儿辣女,这一胎肯定是个儿子,献妃姑姑又向着自己,这个孩子生下来未必比李侧妃那个三郎君差。甚至宣亲王妃的嫡子杨侧妃也敢碰一碰!

想到这里,杨侧妃更是不将旁的放在眼里,连那碗苦涩的安胎药都能闭眼一口闷下去。

李清平才回来,整个人疲惫不堪。不止她,大姑娘和刘氏也是如此,宣亲王就让她们先去歇着,第二日也不用着急去请安。宣亲王妃自然是同意的,应下了。

李清平一觉睡了个天昏地暗,起身时头晕目眩,缓了一会,然后让云敛去瞧瞧大姑娘醒了没,让大厨房送一桌好菜过来。

用过饭府医奉宣亲王妃的命令来给李清平请平安脉。

听闻宣亲王、刘氏和大姑娘那边宣亲王妃也让请了脉,李清平没有多想,舟车劳顿的宣亲王妃放心不下也情有可原,于是伸出手就让府医把脉。

府医摸着山羊须笑着点头道:“夫人脉搏沉稳有力,身子骨最是康健不过。”

“多谢黄老先生。”李清平让云素打赏并恭敬送老先生出院子。

府医从李清平院里出来后去给宣亲王妃回禀道:“李夫人、侧夫人和平阳县主身子都安好,请娘娘宽心。”

听到这个结果,宣亲王妃宽心之余还有些遗憾。

都安好,那就是没有喜信。宣亲王妃知道这一行李清平侍寝的次数肯定是多于刘氏的,说不准能趁机怀上一个呢,结果倒没她设想的那般。虽遗憾但也知晓孩子讲究缘分,许是清平的儿女缘分还未到吧。

宣亲王妃身边的月嬷嬷说:“夫人身子骨一向康健,如今王爷对夫人的恩宠也多了,说不定很快就有了呢。”

“那就借嬷嬷吉言了。”宣亲王妃笑道。

秋去春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府上本是平静和谐的,却在第二年起了风波。

这时候张氏快要临产了,宣亲王妃便让她的母亲进府陪产。想着不能厚此薄彼,府上还有另一个孕妇呢,再不喜欢杨侧妃也要照顾孕妇的心情,免得杨侧妃吵闹不忿,宣亲王妃还是让杨侧妃的母亲罗氏也进府探望。

张氏在母亲进府当天恰好就羊水破了,罗氏在杨侧妃院里听着动静,觉得一时半会张氏是生不下来的。

因为张氏身边没有得用的嬷嬷,都是些年轻没经验的丫头,怕出乱子宣亲王妃是早早候在张氏院子里。有王妃坐镇,除去一开始的慌乱,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传到杨侧妃院子里时都在说宣亲王妃重视张氏这一胎。

“张氏好辣,这胎多半是个女儿,哪比得上我的儿子,也亏得正院那么紧张。”杨侧妃撇撇嘴,不以为意。

杨侧妃如今也快七个月了,肚子高高隆起。

罗氏也有些不快:“侧妃你这胎怀得艰难,又是个儿子,也没见府上多问。来之前我去拜见王妃,她恨不得快些把我打发走,不知道在神气什么!”

杨侧妃冷笑道:“等我生下儿子,看她还能不能再神气下去。”

许是在娘胎时宣亲王妃害喜厉害吃不下什么,二郎君和曤身子比两个兄弟都要弱一些,虽没有大病大痛,还算健康,但也得比兄弟们更加仔细养着才好。

王府世子不会那么着急册立,也不一定是嫡子长子才能被立世子,府上所有郎君都有可能。所以在看到宣亲王妃的嫡子这般体弱,说不准得一场大病就夭折了,旁人未免有那份心思。

但杨侧妃一时烦闷气上心头俨然忘了,她为了保住自己这一胎喝了多少安胎药。比起宣亲王妃当时是有过之而不及。她这一胎能不能足月出生还说不好呢。

张氏身子骨不好又是头胎,生得满头大汗,几个时辰终于生下一个六斤的郎君,是为宣亲王的四郎君。

宣亲王给四郎君起名和昀。

府医诊过脉后说张氏底子亏空得厉害,这几年恐怕再难以孕育,得好好养着。

张氏听了说不失望着急是假的,毕竟这府里哪个女人不想多些孩子傍身呢?好在母亲林氏在旁宽慰:“如今你已经有了四郎君,总好过没有一儿半女的。且若是不养好身子,生产时也是危险。”

张氏一想也是,这时候难产而死的例子还少吗?顿时白着一张脸,表示养身子什么的都听府医的。

宣亲王妃知晓后,点点头,也欣慰张氏的明事理,总归张氏生下了四郎君,无论如何说也不能慢待她,有没有第二个孩子倒没那么紧迫了。她回头就让慧心送过去不少好药材。

杨侧妃听说张氏生了个儿子,面色难看,又听到张氏这几年都不能怀孩子了,登时笑了起来:“好!张氏也是个没福气的!”

高兴得杨侧妃要起身去‘探望’张氏,罗氏好说歹说才劝下来。

只是张氏坐满月子后头一回去正院请安的时候,杨侧妃还是开口明里暗里笑话了张氏几年不能再得喜信的事一番。

张氏如今是有儿万事足,只当没听懂,一味端着笑。

李清平坐在位置上吃着点心,抬头看了眼面色苍白但还算好心情的张氏,又看了看脸颊瘦了一圈不止的杨侧妃,觉着杨侧妃这幸灾乐祸多少有点可笑。

杨侧妃这胎不安稳,怎么还有心思嘲笑张氏。好歹人家平安生下来了呢。

李清平随意扫了两眼,又继续低头喝茶。

杨侧妃还想说什么,宣亲王妃在上首喝着茶,淡淡说道:“杨氏,现如今你最大的事情就是好好养胎,给王府开枝散叶。旁的你一应不用多管。”

杨侧妃气得咬了咬牙,请完安敷衍行了一礼直接甩帕子走人。

宣亲王妃皱了皱眉,本来正和赵氏说着给二姑娘安排启蒙的事情,现下也没心思说了。

李侧妃瞧着面色顿时不好了,气道:“她算什么东西,敢给娘娘脸色瞧,半分规矩都没有!要不是肚子里有货,非得让她好好学学规矩!”

还没来得及离开的其他人见她发怒,尤其是几位侧夫人登时吓得不敢走,只说侧妃息怒。

这后院里李侧妃生气起来也是可怕的,她性子天真烂漫那是对着宣亲王、王妃和李清平的,旁人面前那是一个叫火爆小辣椒的。她生气也不磋磨人,也不在背后使阴招,就是光明正大看你不顺眼,言语上不带遮掩,但凡抓住一点差错就有的是办法惩治你。

之前李侧妃看不惯赵氏,赵氏可见识过她嘴皮子功夫有多厉害。

“没得规矩,枉费杨家高门大户,却有那么些没规没矩糊涂至极的女儿,我要是杨家列祖列宗都得被气死。”李侧妃啐了一口。

底下等人都不敢吱声。这是把宫里那位献妃娘娘也骂进去了啊,谁敢接话啊?

宣亲王妃咳了一声,李侧妃冷哼,却也及时止住了,只道:“你们平日都给我规矩些,敢这样不敬重王妃,我有你们好果子吃。”

万夫人领头说道:“妾身等都记住了。”

李侧妃冷眉坐在那里,万夫人等纷纷起身行礼告退。

“还好旁的都是懂规矩的,不然我非得被她们一个个的气死。”等人都走远了,李侧妃气呼呼地说道。

宣亲王妃道:“都是当阿娘的人了,别总把那些个不吉利的挂在嘴边。”

李侧妃笑着往姐姐身边凑,“好啦好啦,我知晓了。”

“清平今日怎么不说话?”宣亲王妃点点李侧妃的鼻尖,问自己另一个妹妹。

本在发呆的李清平回神,说道:“没什么。不过是想着给钰瑾做衣裳的事情。钰瑾近来身子抽条地长,衣裳还是往大的做比较好。且如今小姑娘已经懂得如何打扮爱美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还得给她挑些她喜欢的料子。”

宣亲王妃就叹道:“这当了娘的就是乐意操心孩子的事情。如今和曤也能喊人了,我还觉得生他也不过短短时日,怎么长得那么快。过些年启蒙去宗学念书、再过些年就长大成人了。”

李侧妃也说:“可不是吗,很快和显也满周岁了,神奇得很,当时那么小的一个人儿如今长得白白胖胖的。”

正当姐妹三人围着孩子说事的时候,守在外头的慧心神色焦急地来禀报:“主子不好了!杨侧妃回去的路上摔了一跤,底下见了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