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李村

天才蒙蒙亮,院子里的寂静就被奶奶李幺妹中气十足的声音划破了。

“老二家的!老三家的!还不快起来!骨头痒了想挨揍是不是?”

声音穿过薄薄的土墙,直钻进耳朵里。蜷在炕上的王一梅立刻睁开了眼,那双眼睛里没有寻常少女初醒时的朦胧,只有一片沉静的清醒。她利落地坐起身,开始穿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粗布外衫。

她知道奶奶为什么这么早就发作。昨天傍晚,经常赶牛车往返镇上的王老汉就捎来了信儿,老四王大湖一家,今儿中午就要到家了。

在这个家里,老四回来,是天大的事。

隔壁屋里传来二伯母周莲莲带着睡意的应和声,带着点不情愿。王一梅这边,母亲王梅花已经轻手轻脚地下了炕,正伸手去摇还睡着的二妹和三妹。

“快起来,你四叔要回来了,别惹奶奶不高兴。”母亲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常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疲惫和逆来顺受。

王一梅没说话,手脚麻利地叠好自己那床薄被,又顺手把两个妹妹的被褥也拉扯平整。十四岁的她,身量已经赶上不少妇人,长年的劳作让她胳膊腿都结实有力,动作间带着一种利落的劲儿。

她走出房间,开始一天的活计。舀水、刷锅、生火、淘米。灶膛里的火光亮起来,映着她沉静的脸。她听着奶奶在院子里指派活计:

“老二家的,去把水缸挑满!老三家的,屋里屋外都得给我扫得一尘不染!老四爱干净,可不能被灰埋汰了!”

奶奶指派得理所当然,话里话外都围着老四一家转。至于长房大伯王大海和他媳妇陈桂花,此刻屋里还静悄悄的,奶奶一句也没喊他们。偏心,在这个家里是摆在明面上的。

米刚下锅,二伯母挑着空水桶,嘟囔着从灶房前走过:“就知道使唤我们两房,老大是亲儿子,老四是心肝肉,合着我们就该当牛做马……”

母亲在院子里扫地,头垂得更低了,只当没听见。

王一梅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苗噼啪作响。她看着跳跃的火光,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四叔是童生,在镇上当账房先生,是这王家最有学问、也最得奶奶欢心的人。他这次回来,说是要给村里的私塾捐些书。

王一梅心里动了动。村里那私塾,是几个被贬到此地的武将开的,不拘着男孩女孩,只要愿意,都能去识几个字,听些兵法故事。奶奶虽嫌弃女娃,但在这一点上却莫名地开通,或许是因为这景朝百年来,皇后太后们都是读书识字的,上行下效,连这边疆之地的风气也跟着开了化。王家从奶奶到她们这些小辈,无论男女,竟都认得字。

也正因为认得字,王一梅才更觉得,这王李村像一口看不见的井,方方正正地框住了头顶的那一小片天。

锅里的粥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白色的蒸汽带着米香弥漫开来。王一梅站起身,准备去切点咸菜。她的目光掠过窗外,远处山坡上的烽火台在晨曦中显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四叔回来是喜事,可不知怎的,她心里总隐隐觉得,这平静的村子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也跟着那辆从镇上来的牛车,一起动起来了

灶台上的活刚告一段落,王一梅就听见二伯母周莲莲在院子里“咕咕咕”地唤着鸡鸭,嘴里照例是不太痛快的念叨:“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下蛋也没见你们多勤快,跟这家里干活的人似的……”

母亲王梅花手脚麻利地扫完了院子,额上见了层细汗,也赶紧钻进灶房来。她见大女儿一个人忙活,心疼地低声道:“一梅,累了吧?娘来切菜,你去歇口气。”

王一梅摇摇头,把手里攥着的柴火塞进灶膛,火光照得她脸颊微红。“不累,娘,马上就好。”

她知道母亲在奶奶面前不易,自己能多分担一点是一点。正说着,透过灶房的小窗,看见二妹王莲儿和自家的二妹王二梅、三妹王三梅,正合力从井里打水,小小的身子摇摇晃晃地,提着木桶往屋后的菜园子去。夏日清晨的阳光已经有些灼人,几个女孩儿的背影在日光下显得单薄,却透着一股韧劲儿。菜园子里那些瓜果蔬菜,是全家人饭桌上除了咸菜外不多的点缀,全靠她们姊妹几个平日细心照料。

早饭算是张罗停当了。一锅能照见人影的稀粥,一碟黑乎乎的咸菜疙瘩,还有一小盆给干活男人们准备的、掺了大量野菜的杂面饼子。王一梅帮着母亲,将碗筷和吃食一样样端到院子里那张旧木桌上。

这时,父亲王大江和二伯王大河也从地里回来了。夏日农事繁重,他们天不亮就先去田里看了一遭水,裤腿被晨露打湿了半截,脸上带着劳作的疲惫与沉默。他们洗了手,默默地在桌边坐下,像两头累极了却不敢停歇的老牛。

奶奶李幺妹端坐上位,目光扫过桌上的饭食,又瞥了一眼还在鸡圈旁磨蹭的周莲莲,眉头习惯性地蹙起,但终究没再说什么。整个院子弥漫着一种沉闷的忙碌气息,仿佛所有人都在为迎接那远在镇上的“体面人”而紧绷着神经,连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