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涩柿
和孙有田说完不去孙家住后,韩初一心情非常失落,就连捡牛粪养蚯蚓喂鸡下蛋的事儿都提不起什么兴致。
她突然深刻的意识到,为什么就连自家人都能随随便便轻易地在她娘的头上拉屎撒尿,因为她没得选择。
只能在受了委屈之后,咬着牙忍着,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生活。
而且就算他们把鸡养的再好,蛋生的再多,钱也落不到她们母女的手里。这就好比吃大锅饭,勤劳的和懒惰的吃一样的东西,谁还愿意拼死拼活拼命劳动啊!
韩初一牵着牛,面无表情地跨过自家大牛拉下的粑粑,然后找了个树荫,托着腮呆呆地坐着。
想了许久,她决定要避开韩家,和孙舅舅合作,攒私房钱!
看孙舅舅都能主动给娘送钱,说明这人重视感情,为人应该不错,她可以和孙舅舅一起养鸡挣钱。至于合作不成功的问题,韩初一根本没有考虑!
韩初一将牛绳绑好,然后蹭蹭跑下山,跑到孙家,找到孙有田。
她扶着竹栅栏,探头探脑:“舅舅,在吗?”
“在,进来吧!”孙有田正在地里除草!
韩初一迈着大步走了进去,“舅舅,我们合作吧!咱们一起合作挣钱吧!”
孙有田拿着锄头,诧异地看着走了又回的小丫头,才五岁大,个子都不到他的腰,一本正经说着要和他合作的模样,又可爱又好笑。
孙有田虽然没觉得小孩子能有什么好的挣钱点子,却还是配合地问道:“初一,你想和舅舅合作什么?”
“养鸡,舅舅,一起养□□!”
孙有田摇头:“养鸡挣不了什么大钱!费粮食不说,现在这个季节也不合适。”母鸡起码得养上半年才能下蛋,现在已经七月,母鸡长成就到了十二月,那时候天寒地冻的,不下蛋不说,鸡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还得额外费粮食养着。
“初一,养鸡最好是腊月抱小鸡,鸡小费不了多少粮食,养上两三个月能下蛋了,正好外面的野菜杂草和虫子也多了,比较合算。”
“舅舅,如果不用粮食养呢?”
“不用粮食养,那喂它吃什么?”
“蚯蚓啊!”韩初一手舞足蹈地描述自己先养蚯蚓,再喂鸡的大计。为了增加自己计划的说服性,她还带着孙有田去了她培植蚯蚓的基地。
韩初一拿了个棍子,剥开小坑面上盖着的茅草,露出里面夹杂着牛羊粪的腐殖土,“舅舅,你看!”
软乎乎的蚯蚓在腐殖土里钻进钻出,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她和孙氏一起挖的蚯蚓都长大了许多!
孙有田弯下腰仔细看了看,那些蚯蚓愉快地在泥土里钻进钻出,又健康又活跃!
他也有了一丝信心,说道:“好,初一,舅舅和你合作,咱们一起养蚯蚓喂鸡,下蛋挣钱!”
孙有田看完,又将面上的茅草盖上,转过头就看到小外甥女正对着旁边的柿子树流口水!
他问道:“初一,你想吃柿子?”
韩初一想到柿子那汁多软甜的口感,舔了舔嘴唇,眼睛里流露一丝渴望,她点了点头,道:“想吃!”
“那行,等过段时间,柿子成熟了,舅舅带你去县城买一个尝尝!”
这倒不是孙有田小气,市面上的甜柿子很少,价格很贵,而且供不应求。能给孩子买上一个,那就已经是极宠孩子的了。
“舅舅,为什么要买,咱们这儿不就有柿子树?”她看着这一大片的柿子树,每颗树上都挂满了青果子,想来再过两个月,这些柿子就都红了能吃了!
孙有田摇头:“初一,这些柿子都不好吃!又苦又涩,没办法入口!”
他们这个村后山柿子倒是多,可没有一颗树是甜柿,全都是涩的,果子还很小。那涩味,进了口能让人麻上一整天!
味道不好不说,吃多了还容易生病肚子疼。就算咬着牙,不在乎味道,单纯把它们当作粮食吃都不行!树又不能砍,砍了也没能力补,最后也只能让它自生自灭,眼不见为净!
得知孙有田说的原因后,韩初一突然觉得,她的机会来了!
韩初一想:或许,这就是穿越大神给她的金手指?
柿子种类很多,总得来说分为甜柿和涩柿两类,甜柿成熟时已经脱涩,涩柿则需要人工脱涩。这里的柿子麻嘴苦涩难入口,吃多了还容易肚子疼,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涩柿!柿子里富含单宁和鞣酸,容易导致胃柿石,所以吃多的人才会肚子疼。
大家不吃,是因为大家都不会人工脱涩,但她会啊!
不管是用白酒法、石灰石法、还是温水浸泡法,都很简单!
若是能把这一片林子的涩柿变成甜柿,那她能挣多少钱啊?韩初一想着,笑得双眼都眯了起来,活像只偷了葡萄吃的小狐狸!
“舅舅,你有银子吗?”她问道,“越多越好,要是有的话,咱们就把这片柿子林都买下来吧!”
“买这狮子林做什么?”孙有田问道,“又不能吃,又不能砍了做房子!”
“舅舅,你放心,我有办法能去掉柿子里的涩味。”
“你能有什么办法?”孙有田眯起眼睛,并不相信!
如果去涩的法子这么简单,这漫山遍野的柿子还能年年留给这山上的鸟儿吃?
韩初一扯着孙有田的袖子,义正言辞:“舅舅,你不能用那些俗人的眼光看待我,你看,蚯蚓都长大了呢!”
“嗯,是大了。”孙有田点了点头,还是没有松口,“然后呢?”
他看着这个小外甥女,不得不承认这孩子的脑袋瓜子比较机灵。
养蚯蚓是不难,只要营造一个潮湿阴暗富含腐殖土的环境,蚯蚓就能长得很好,但又有谁想过要人工培植蚯蚓,用来喂鸡生蛋呢!
“舅舅,你放心,过上两个月,柿子熟了,等我去涩给你看!”韩初一也知道自己一个小孩子,又没读过书,空口白牙的难以让人信任,不过,她也不着急,等反正等孙舅舅尝到了甜柿的味道,就不怕他不信任了。
“舅舅,你快说说,你有多少钱……多少银子?”
孙有田不答,韩初一整个人吊在孙有田的身上,撒娇:“舅舅,快说嘛,快说嘛,你到底有多少钱?”
“舅舅,舅舅?”
孙有田被韩初一缠得不行,“就,就一两二钱!能用的闲钱,把家里收回来的粮食卖掉,应该能,能凑差不多二两银子吧!”
“啊,舅舅你这么穷啊!”韩初一松开手,站直了身体,叹气道。
孙有田伸出手捏了捏韩初一的脸颊,“小丫头,你居然还要嫌弃舅舅穷!哼,我有说过这钱要给你用吗?”
“唔,舅舅,不行吗?”韩初一眨巴眨巴眼睛,一双大圆眼睛水汪汪地看着孙有田!
孙有田被她萌地不行,直接放弃抵抗,“算了,给你用,给你用!”
然后又道:“不过,那也要看柿子到底能不能变甜!然后再决定能不能给你!”
“好!”韩初一一蹦三米高,然后又叹气道:“哎,可舅舅,你真的很穷啊。才一两二钱,应该连一亩地都买不到吧?”
她往地上一坐,双手垫着下巴,沉沉叹气,深深觉得他们可真穷!
这么大一片林子,可他们却连买一个边边角角的钱都没有。韩初一突然觉得自己膨胀,她一个手无两分钱的人,居然开始嫌弃舅舅的银子少。
“舅舅,咱们得努力挣钱了!”
“努力攒钱,然后把这一整片柿子林都买下来吧!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基业了!”
“小丫头!”孙有田失笑看着韩初一,这丫头可真活泼,倒一点不像他那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姐姐姐夫!
也或许是因为她这么活泼不见外,他们这对同村五年,都没怎么相处过的舅甥才能这么迅速地熟悉起来。
“舅舅,等咱们挣了钱。舅舅做个大房子,娶一个漂亮的舅娘,请娘回去喝酒,然后就能在舅舅家住上两天!”她回过头看向孙有田,“舅舅,你说是不是!”
孙有田点了点头:“是!”
“那舅舅,虽然这次我们不能去舅舅家住,舅舅也不要失落!等舅舅的大房子建好了,我们给舅舅暖屋,到时候想住多久住多久!”
“好,初一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对了,舅舅,柿子林,一亩地需要多少银子啊?另外这大概有多少亩啊?”
孙有田想了想说道:“咱们现在一亩上好的水田,大概六钱银子。次一等的四钱银子,旱地只要不到两钱银子。旱地产出不丰,价格低。山地价格不高,应该可按照旱地的价格来!”
韩初一一下子跳了起来,喊道:“舅舅,就以两钱银子一亩地来算,你手里拿着的银子,应该可以拿下六亩地吧?”
孙有田摇摇头:“好的话能买五亩,差的话就只能入四亩地!”
“为什么?”韩初一很诧异,一两二钱银子,旱地每亩不到二钱,买六亩地足足的了。
孙有田笑了笑,道:“小丫头,你没听说过吗?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咱们要买这地,就得办官契?要办官契,就得和官府打交道。”
“办理官契的契官,帮忙办地契的村长,来丈量土地,划定地界的衙役,不都得打点吗?所以说,好的话用上二钱银子就够了,不好的话,三四钱也是可能的!”
韩初一:“……”这办个契,好几百文钱就这样没了。他爹累死累活做工一天,也才三十文。家里种的新米,一斤才两文钱!
果然,官字两个口,口口要吞人!
PS:这里土地价格参考北宋(宋真宗)时期,开封及及京西地区的地价。
天圣元年(1023年),河南府报告说:巩县因建造宋真宗的永定陵,“占故杜彦珪田十八顷(100亩/顷),凡估钱七十万”。宋仁宗诏令“特给百万”。占用民田地18顷,估价钱70万即700贯,每亩平均388文。而宋仁宗为显示对先帝的孝心和皇家的慷慨、恩典,将价格提高到1000贯,即每亩555文,这显然已不是市场价。
原来每亩旱地只值100余文,此后升到了将近2贯,增值约20倍!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出卖开封、京西等地的官方淤田,分为2等4级:第一等的赤淤地每亩3贯至2贯500文,第二等的花淤地每亩2贯500文至2贯。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一般来说,封建社会新朝开国初期,土地兼并并不会很厉害,物价水平也比较低,因为这个时候战乱刚刚结束,国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但随着时间发展,国家趋于稳定,而新朝的豪强贵族已经站稳了脚跟,他们会大肆敛财,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封建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土地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豪强与地主就会想方设法兼并农民的土地,这个阶段,土地价格飙升,无数农民失去土地,要不流亡要不就会成为豪强的佃农!
所以宋真宗(北宋第三位皇帝)时期,土地价格还算比较便宜的。但到后期,土地价格就呈十几二十倍的增长,尤其北宋的田地制度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更甚至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输纳,皆我之物。”还不抑制兼并,甚至是鼓励兼并。
后期北宋的社会矛盾距离,农民起义不断,然后又是一轮新的洗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涩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