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105

很快到了二月二十,这日王春丫早早起来收拾好笔墨等用具,辰正来到招县县学,排队等候入考场。

这次科考登州和各县均设考场,因为官府要求女子读书又鼓励女子参加科考,报名科考的考生明显多起来,贡院已经不够用。官府便把府学和县学收拾出来,增设为考场。

贡院的号房虽然上有遮挡、左右后三面墙,但春寒料峭,比不得县学考场在屋内暖和。

谁都不愿意去贡院参加考试,那就抽签吧。招县贡院二百多个号,县学二百多个号,抽到哪处的号,便去哪处参加考试。

李春风嘱咐王春丫尽早报名,就是因为报名时抽签,越早报名越容易抽到县学考场的号,至于其中有什么小门道不足对外人道矣。

王春丫拿着印有官府科考承办处印鉴的号单,进入一间名为验明处的屋子,通过女吏的搜身检查后,根据门外告牌上张贴的布局图,寻找自己的考房。

不知来参加考试的女子们运气都好还是什么,来县学考场考试的考生八成都是女子。

“前面的妹子,帮我看看二号考房在哪?多谢了!”告牌前挤满了大姑娘小娘子,王春丫钻不进去,只能高声求助前面的姑娘。

“看到了看到了,二号考房不远!”好几个姑娘大声回道,“直走第二间就是!”

“多谢妹子!预祝各位金榜题名!”王春丫笑着冲前面拱了拱手,便提着自己的考篮前往二号考房。

看到考房门口挂着的号牌,她轻轻松了口气,没有找错。进去后监考之人拿着考房名单让她签字按指纹,随后便可落座等待开考。

她随意看了一眼,考房二十人,皆是女子,像在梦里一样。从古至今,始得一梦。虽不是第一次考了,但不知怎的,仍然令她有些鼻酸。

监考女子在开考前一刻钟开始宣读考试规矩:本场考试科目为诗文和算术,考试时间一个半时辰。开考两刻钟后不得进入考场,开考一个时辰后方可提前交卷离开考场。考生不得扭头、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如遇身体不适或想要更衣,请举手示意……

宣读完考试规矩,监考女子站在讲桌前用小刀打开密封试卷袋,开始分发草稿纸和考卷。

王春丫拿到考卷,和其他女子一样双手接过低头道谢。她先是按照要求查看了一遍考卷有无漏印或印刷不清晰,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拿起竹笔蘸上提前准备好的墨汁,在卷头认认真真写下自己的名字——王春芽。

没有写错,早在重新登记户籍的时候她就已经改名为王春芽,不再是春天出生的丫头,而是春日萌发之芽。

屋外钟声响起,监考女子下令开始答题。

试题不少,但不难,许多题王春芽都做过,比如:

李清照,宋代著名诗词家,号(易安居士),与李白、李煜并称(词家三李),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被尊为(词仙)。其《渔家傲》中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释义:(长空九万里,大鹏展翅高飞。风别停,将载我的一叶扁舟吹往蓬莱仙岛!)

朱淑真,宋代著名诗词家,号(幽栖居士),与李清照、魏玩并称(宋词三仙)。其中《落花》有言:原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黄花》一诗有名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其后郑思肖借鉴,稍加修改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幽栖居士有婉约清丽之词,亦有豪放之诗,例如《春日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

释义此诗后二句:(并非没有跃龙门的凌云壮志,只是等待上天给予时机。)

魏玩,字(玉汝),宋代女词家,世称魏夫人。有(出墙红杏花)之名句,早于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句。

……

写完填空和释义,接着是典故、诗文简析。典故有舍本逐末、樊姬辅政、秋扇见捐、咏絮才、章台柳、祸水等等,有些需要褒赞、有些则需贬斥。

登州府学考场上,左轻霜开始答“章台柳”:典出于“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女子非物非可任人攀折的章台柳,此为贬低女子的不敬之词。

写完标准答案,心中不解气,提笔蘸墨,接着多写了几句:女子有识有志有手有脚,亦能攀折杨柳,韩翃既寄诗表相思,为何不自比章台柳,言称“寂寞杨柳枝,待卿来攀折”?世人赞韩翃情深,然其自居高,未有以我心换你心,未见柳氏流离之苦,未问候茶饭可足、身体无恙,此情粉饰多矣!呜呼哀哉!女子之悲,盖为天下人视作资财、命由天由他人不由己也!

开了这个头后,左轻霜答题愈发洋洋洒洒,反正考卷上已经写明多写不扣分。

“女子若能为祸水,灭一国之运,何不挑选些女子送往四方诸国,称霸天下易如反掌啊!若我掌史书,便言'汉成帝君臣皆为祸水,汉成帝为江河水、臣子为井泉水',后使万人传诵,想来祸水必成晦气男子之称。”

典故之后有三篇诗文简析,《螽斯》、《氓》和《季氏将伐颛臾》节选。

《螽斯》之题出得非常妙:第一问言世间男子认为此诗赞颂后妃不忌之德、因而子孙兴旺,实乃谬误,请简述为何。

第二问言女子生育有哪些弊处?子孙兴旺于女子是好事么?

第三问言女子十月怀胎为夫家生育子嗣,劳苦功高,为何夫家不善待女子?

即便左轻霜不是第一遍做这个诗文简析,还是忍不住暗自赞叹。第一问和第二问都有标准答案,螽斯雌虫会和多只雄虫繁衍,“宜尔子孙,振振兮”?子孙都是雌虫的没错,但不一定都是雄虫的。是以,与其说称赞后妃不忌之德,不如是称赞后夫不忌之德。

女子生育弊处:孕前期有孕吐、嗜睡无法正常生活做工;孕后期行动不便,胎儿挤压母亲内脏致使母亲无法正常饮食安睡翻身、尿频、腿脚浮肿,突患子痫等等;生产时撕裂产道,可能难产引发大出血,损伤脊椎致使瘫痪等等;产后女子胞脱垂,乳疾等等。女子二十岁之前孕产,对于身体的损害更大,极易丧命!是以子孙兴旺非女子之益事!

第三问没有答案,需要自己思考作答。左轻霜几乎不假思索,提笔便在草稿纸上写下:女子无权势、无以凭借自己保私财……

巧不巧,下一篇《氓》就问到了女子财产权一事。《季氏将伐颛臾》提问更为犀利: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然上下不均、官民不均、女男不均,国亦无倾,是真不均还是假不均?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正确答案是有些道理。上下不均、女男不均都是真的。正因为上下不均,历朝国祚二三百年,无有延绵不绝者。也因女男不均,女子们不反抗、不掌政,不去造就天下大同,因而国朝重复前车之辙,不断倾覆。女子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而兴天下、造福黎民,当先兴自己,兴天下女子!

张鸿誊写完最后一笔,指尖仍微微颤抖。她放下笔按住胸口,感受着自己砰砰砰地心跳。

她好像在这一天忽然有了心跳,一个小丫鬟随小姐奔波千里之外,坐明堂、读诗书、携笔墨、赴科举,竟然可以和那些男人一般、和那些士子一般……此时此刻她居然开始渴望功名加身跻身朝堂,造福女子兴旺天下!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两刻钟,答完的考生可以认真检查考卷,没有答完的考生请尽快答题。”监考女子提醒道。

张鸿先答的算术后答的诗文,听到提醒立刻低头认真检查,着重算术题。算术题不难,几何之类许多都能口算,利润和行程等题需要演算,她认真检查完,确认无误后,双手捧着考卷和稿纸交给监考女子,然后返回座位收拾笔墨放入考篮,在众考生的目光下,起身离开考场。

因为小姐说,自己会一直在考场外等她出来。

张鸿走出府学考场,时值正午,阳光明媚得晃眼,她抬手遮了一下,随后便被撞了个满怀。

定睛一看,原来是小姐。

张翼打开怀里的小褥子,掏出一壶热黄芪茶就往她嘴边塞,“我估算着世间从那边的小摊上续了热水,现在喝正好!还有肉饼,你考了这么久,肯定饿了,先垫两口!”

“我在附近的饭馆定了一桌饭,咱们赶紧过去,你吃完了我带你去休息,养足精神下午好继续考试!”张翼一手抱着小褥子,一手拉着张鸿往饭馆走。

茶是温热的,肉饼是温热的,春风也是温热的。

一切都恰到好处。

饭菜上齐,张翼环顾四周,忍不住低声和张鸿不满道:“府学考场女子多,前来为女子送考的却少,也舍不得给些钱让她们来下馆子,她们只能蹲坐在考场外啃干粮喝凉水。你看看周围,男子这般多,都有钱来吃喝。”

张鸿默默叹了口气。

有什么办法?哪怕军主一再托举女子,许多人家仍是不看好女子可以出人头地。

她们开始安安静静地吃饭,而大堂里好几桌男人开始七嘴八舌地大吐苦水,骂考题有病、骂出题人有病。

“天大的笑话!选用治政人才却问女子生育弊处?女子生育有何弊处?明明利国利民之事!”

“就是,还问圣人之言有没有道理?这还用问吗?尽是废话,出题之人没有脑子!不会出题就换个大儒来!”

“不知诸位有没有注意到,出题之人居心叵测,竟然把'女'写到'男'前,这是要做什么?”

……

“看来他们都没答对。”张翼和张鸿一起温习的《科考纲要》,稍微一想知晓他们说的是哪些题,她不禁捂嘴小声笑了一下,“等会儿吃完,咱们再看看策论。”

“好,都听小姐安排。”张鸿笑道。

张翼给她夹了个鸡腿:“你现在居然有了几分官吏的气势,想来必能金榜题名。”

“哟,好大的口气!”旁桌男子听到,插嘴嘲讽,“也不过是凭借姚军主为尔等开后门,若要凭借真本事,你们多半连童试都过不了!”

“你们这点能耐见识还是不要去考得好!便是侥幸考上官吏,没几天就要把官府弄垮,要我说,女子就该寻户人家嫁了好好洗衣做饭去……”

“朝廷没给我们开后门,你们不服气去考朝廷的科举啊!”张翼立刻回嘴,“你们干嘛赖在登州不走,赖皮!”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男子气得指着她鼻子骂。

“是唯汝子与小人难养也。”张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然后和张翼抱怨,“难怪不去考朝廷的科举呢,这般草包也就咱们军主不嫌弃,肯给几分机会了。”

“山间竹笋……”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

二人一边吃饭一边和男人们你来我往地斗嘴,还斗出了两分舌战群儒的味道。

饭菜吃完,二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张翼给张鸿在附近的民居租了个屋子,想让她在中午睡一会儿。

不过未正就要考下一场,张鸿睡不着。两人便捧着《科考纲要》琢磨下午的策论可能考哪些题。

很快到了未时一刻,张鸿借房东娘子家的水洗了把脸,带着考篮再次赶到考场。

等到进了考房再次拿到考卷,她忍不住笑了。

小姐居然押中了一道题,是律令题。举了个婚内女子与他人生育二女之例,问此女子可有罪?若无罪,为何?男方将女子告至官府,此案应如何判决?简述何为人身自主之权,女子拥有人身自主之权于自身、于家国有何益处?

当然无罪。女子胞长在女子身上,自然女子做主。女子与男子成婚,非卖男子为奴,亦非只能与夫生育,若只能与夫生育为天道,女子违反天道必为天诛之,天不诛之,是而无咎。再者,若妻之女子胞归属其夫,夫之孽根应同样归属其妻,夫不贞,妻可否阉其孽根?

伤害他人自是无理,如果夫告妻于官府,官府应判妻无罪,若妻或夫愿离异,便判二人离异,女儿归妻所有。

妻为夫洗衣做饭奉养双亲,又诞育子嗣,子嗣随夫姓认夫为父,劳苦功高何错之有?夫当明理,若希望得亲生子嗣,亲自生育便无后顾之忧。

律令题之后,一道文书题,再之后一道小策论一道大策论。

小策论问如何提高女子人口,这题就是送分的,把军主的执行的政令写一写就行。大策论则要求论述女子为官吏对百姓的好处、女子为官吏应避免哪些问题?女子自身权力和官府权力之间的关系,官府应选用什么样的女子为官治民。

《科考纲要》中有这个大策论,不过没有范文,只有一些答题要点。

早早拿到《科考纲要》的考生们都专门写过这篇文章,虽然不确定写得如何,但不会憋不出几句话来。

半个时辰后,钟声响起,考试结束。

考场的考生们皆大大松了口气,提着自己的考篮,笑着走出考场。

春风拂面,街上的柳芽初生,正待得意。

辰正:早8点。未正:下午两点。

一个时辰俩小时,x时正就是中间那个点。

号房/号舍很狭小,目测宽一米,像个小棚子,左右一层墙,中间架一个木板,考生坐进去把木板当桌子答题。虽然左右后面三面墙,但面前大敞,看着就冷。

古代贡院如果不够用,会借用寺庙。

“济南二安”是清代王士祯提出来的。

“词仙”出自姜夔“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指李清照,发扬光大一下。

“宋词三仙”我说的。

螽(音忠)斯,北方叫蝈蝈。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5章 105.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