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贺礼

傅嬷嬷一双手虽有些枯,但绑起发髻来利落灵巧,她笑道:“小姐,真不用老奴一块儿跟去?”

“真不用,傅嬷嬷,母亲身边就您一个得力的老嬷嬷,我怎么忍心带走,要是带走了就是……就是不孝,对,不孝。”

傅嬷嬷笑了,“这些日子夫人晚上睡不安稳,担心小姐嫁到王府,老奴就说了‘如今小姐这般懂事,嫁到哪里能吃亏呢’,听小姐这么一说,益发觉得是这么一桩事了。只是原本想再抬举一个大丫头,到了那头也好便宜行事,都这节骨眼上,倒也不急,小姐届时在带去的人当中挑一个。”

言子邑笑笑不响,她心想:她培养一个青莲能和她无障碍交流,实属不容易,青莲虽然不是万能机灵丫头,贵在一是神经大条,二是有一定的自知,不会主动给她制造麻烦,就这两条在她看来已是差强人意。

宫里来的赵嬷嬷手里捧了一个一眼看上去是蓝底的头冠,笑盈盈地走过来。

捧到面前,言子邑震惊了。

这个东西长宽差不多是一个13.3英寸笔记本那么大。

“这可是亲王妃冠服?”

傅嬷嬷双目一亮,是一副开了眼界的神色语气。

“可不是呢!这天下初定,三年又定的冠服,亲王妃原本是双凤,现如今定了四凤。”宫里的赵嬷嬷见她的态度,语中带了几分得意。

傅嬷嬷今日真是帮了大忙,宫里来的这位“伴婚嬷嬷”全靠她一人应酬,言子邑是有点尬在身上的,青莲是有点愣在身上的,若要她们两个同这嬷嬷交流,估计只能是“勉为其难”,整个过程就有点难熬了,也承托不起这样的气氛。

赵嬷嬷把手贴在她的发髻上,冠口罩住发髻,言子邑只觉得头上一沉,额头被什么东西勒住了,瞬间像套了个紧箍咒。

“王妃可是觉得沉了?”嬷嬷一边说着,一边手里拿了两个金凤簪,左右两边各插一对,看起来簪脚特别长,朝下竖立,凤鸟的口部各衔一串珍珠穿成的珠结,“这还不算沉的,这王妃的冠无龙,宫中后妃的常服冠为两条凤一条龙,双凤在两次,中间一龙口衔珠滴,龙尾凤尾朝天,俯首向下,表陛下亲政爱民之意,比这还要沉好些。”

这是表安慰,言子邑点点头,一点头头上“咕咕”一阵响,嬷嬷笑道:“小心。”

刚想喘口气,那嬷嬷又从盘子上取了一对金簪,插在凤冠底部,言子邑被这一对簪簪得头皮发紧,人不自觉地缩了一下。

赵嬷嬷可能发觉了言子邑的变化:“这对簪啊,可是最缺不得,没有这对簪,这凤冠便固不牢在发髻上。”

说完转头,“你们瞧,这可不是‘有模有样’了?”

从铜镜里头看,冠的前头缀的是牡丹、翠叶,底下围嵌一圈红宝石和珍珠,靠上是一只蓝色的鸟像是个什么羽毛做的,言子邑不自觉抬手去摸,被嬷嬷止住。

“这是翠羽,”嬷嬷看了看四周,“这翠羽富于变化,这会儿是在屋内,见着它是蓝紫,等日头下,这翠羽便成了湖蓝色,到了晚间,”嬷嬷换上了一副神秘莫测的表情:“烛光一照,深藏蓝的底色里头泛出油亮……且这个鸟本是水鸟,此羽耐水迹,不易褪色,晚间也是光彩夺目。”

言子邑从嬷嬷的眼神里面读出某种暗示。

但她的理解力有限,防的是什么水,晚间光彩夺目?

这东西难不成还能一直顶头上?

想到这里觉得有些不堪了,脑袋微摇,那两串珠结便一个劲儿在那里晃荡。

嬷嬷笑着扶着她的冠:“行礼的时候,王妃可得缓着些。”

刚想回话,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马蹄的叠动,接着是非常有节奏的拍掌声。

赵嬷嬷眼睛一亮:“王妃,到外头闻闻这大乐之声。”

言子邑脑袋里又响起伴着唢呐的吹吹打打。

她有一回在老家参加朋友的婚礼,同“乐队”挤在一辆大巴上——

隔着一条过道,唢呐吹了一路,鼓膜差点都要吹破了。

但嬷嬷盛情邀请,她只好同她们一道站起来。

几步间,隔着墙隐隐有鼓声传了进来。

和着拍板的节奏,一声比一声近。

所有人都静了下来,丫头们都抬着步子往外走。

外头街道今日撵了闲杂人。

内外两重静,鼓声便沉而透,像是从头顶的这方天空锤打而下,落在院子里。

言子邑扶着冠,跟着走出去。

琵琶扫弦的音跟着映入耳朵。

分辨不出究竟是几张琵琶。

但十指抡过琴弦的画面就像浮在眼前。

弦音在靠近墙边之时,猛然一转,变得非常轻快,带着节奏和鼓声配合起来。

这一松一紧之间,拂得人心震荡——

曲尾一声笛子脆响,就像真的听到了凤鸣龙引。

她仿佛置身于国家宝藏。

她僵着脑袋慢慢转回来,带着瞬间原地打脸的表情看着青莲:

“要不人别来了,再来两遍。”

“小姐,你……你怎么眼睛红了?”

言子邑不好说其实是打了一管子鸡血,院墙能隔住视线,隔不断他人认真的态度,她这个婚礼的主角也应该更在状态才是——但这碗“鸡汤”只能自己干,说出来青莲是肯定不能共鸣的。

正在想着,外头来了一个嬷嬷,样子很紧张,说迎亲的队伍已经来了,前头执事官在催,小姐得先到祠堂受醮戒,听老爷夫人的教训,说罢就过来搀着她往祠堂去,路过廊下的时候,从那漏窗里头看见二哥低着头,对面一人神情严肃,提高了声音:

“他二爷,您好歹也是王爷的二舅,也是礼仪上的人,这如今诸事错杂,念在同僚的份上,也应该体谅,你们呢,你们倒好,令尊言侯居然连醮戒之语都未备好,令尊未备好,您言二爷也应该替他备好,现如今……”

——这是来自于同僚的控诉。

这个古今婚仪肯定有共通之处,安排得再好,总有变化,细节上不能苛求完美。

见二兄一反常态,一张脸难得皱成一团,立在那里,很虔诚地“听训”,言子邑暗笑,她还没听训呢,她哥就先听上了。

祠堂里头设供案,置香烛,言侯同言侯夫人上座。

余光一过,就看到言母眼中含泪。

言子邑心想,不要煽情——此时煽情,招架不住。目光闪烁间同言侯一碰,虽然他们不是父女,但言侯像是读懂了她的眼神一般,非常有默契地开口道:

“我说我们言府本是边陲小民,没什么礼仪,也无甚好训诫的。”

言侯讲到这里,从胸口掏出一张纸,缓缓展开,“于是执事官给我写了一张纸,我便照着念吧……望汝克遵夫母之箴,克遵……”言侯爷的酒态和半带不正经的样子起到了作用,大家都笑了,言侯夫人也笑了,她今日盛装,带泪一笑华光灿烂。

见言母眼中饱含不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言子邑内心也不是毫无波澜,只低垂着头,做出全副精力在听嬷嬷讲流程的姿态。嬷嬷一边把这一头的事儿教她,一边又讲了一会子到了王府,何处行礼、跪拜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行礼完如何退息等等,待诸事讲毕,屋内短暂一默,言子邑想来一句:“我有预感,我会常回来的。”但觉得这个表达在言府诸人听来不是什么好事,最后便什么也没说,踏上了一辆金银焕彩的车,嬷嬷说这是比照亲王妃的“凤轿”,心情复杂随着缓缓而行。

萧相是婚礼司仪在东,代天子念贺词,秦霈忠是大媒居西。

宫里来的是礼部的两个执事官,还有内廷的一位公公,紧接着内廷的公公托着一个金爪滚边的托盘来,走到了右边上首的萧相面前,将那托盘一举——萧相从里头捧出一封黄镶底的贺词。

萧相今日盛服高冠,念道:“孤之重臣靳王,实孤之功臣……以尔言氏,实孤忠臣丞归侯之女,相结为亲。今此吉日,望汝思尔父勋,敬慎内仪,相以正道用,永于家邦……”

萧相念完贺词,就把手里的天子手书奉给靳王,靳王接后再奉于执事官。

言子邑觉得这个身体实在是缺乏锻炼,此时觉得头重脚轻。

自己是个新娘子,又不能四处乱瞟,垂着眼只觉边上这个走过去,那个又走过来,脑子里拼命回忆刚才嬷嬷给她说的两遍流程,到这个点上只有一个思路——不要出差错。

听到耳边响起——“拜天地”的时候。

知道自己的流程来了。

身上的霞帔类似于一条的长围巾,是红色和金线织成,上面绣有凤凰的纹样,穿戴时绕过脖子,披挂在胸前,拜的时候要用手摁一下,好不容易拜完了,旁边的嬷嬷把她搀扶起来的时候,她头一次觉得人是真的需要他人搀扶的,听到“夫妻对拜”,她有一瞬间的恍惚,感觉里对面的人动了,便也跟着他伏下去。

拜完天地,四周立时响起几声欢呼,气氛一下子便有不同。

秦霈忠长舒一口气。

他不知怎么的,瞧着这位王妃,似乎有一些紧张。

看着宫里的嬷嬷搀着王妃到了后头,他才觉得这事儿是落定了。

王府这个厅算是大的,但喜宴的桌依旧摆到了东头靠墙边上,今日不但是靳王这个“新婿”风采照人,邢昭从北境归来,众人皆有幸邀他同谈一番,故而也未及落座,他今日着了喜色,远远瞧去,像半个新郎官一般。李通涯不善俗务,自己一人在席上,自斟自饮,斜眼看看众人,倒也乐得自在。秦霈忠这个大媒自然要招呼众人,尤其是萧相这一头,靳则聿特有嘱咐,他在这个宴上算是“职低而位高”,靳则聿敬了萧相一回,他又代敬了三回,三回都是自饮,奉承话一摞接一摞,哄得萧相同他侄儿面上欣悦:“言侯府上是我们萧家请进京来的,现如今结了这场姻缘,可谓是‘皆大欢喜’。”

“怎么不是啊。”秦霈忠忙接道:“若是没有您和您侄儿,我们王爷这婚事到现在还没有着落,助人姻缘这事儿,是积德的大好事,您这是积了一桩大功德。”

萧相哈哈大笑,正这么说着,靠西边的一桌突然“豁琅”一声。

众人一阵安静,秦霈忠乜眼一瞧,是靳王的弟弟,靳三爷的方向。

他目视邢昭,邢昭忙会意,走过来,落在萧相身边,同萧相叙了起来。

秦霈忠忙赶过去,见靳三爷趴在桌上,一个酒杯子从他手里顺了下来。

摔了个粉碎。

秦霈忠拍了拍他,“三爷,您醉了。”

靳三爷红着半脸瞧他:“呦,秦大人,秦大人今日好风光啊,难得看得起我来!”

秦霈忠脸色一变,怕他闹起来,忙招呼秦管事过来一道搀扶,正手忙脚乱时——

这席面上的人都偏头往一个方向看去。

他们顺着众人的目光寻去。

胡卿言正站在厅前。

他今日竟然着了一身绯色常服,上头金线绣了一只猛狮,立在堂前。大厅前头两排粗壮的红烛熊熊地燃着,胡卿言走到厅前便伫步不走了,一只手里端着一个深漆的檀木方盒,眼神灼灼,仿佛戏台子上的一个亮相。

席上的众人被他弄得有些兀然,谁也没想到他今日居然会来。互相望望,于是从门厅到里头,渐渐地都安静下来。

他笑盈盈地走了过去,走到一半,和邢昭对视了一眼。

他走到正在招呼同僚的靳则聿面前:“卑职屁股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了,正赶上王爷大婚,一点心意,一定要收下,本想是新婚,送的礼应该给王爷添置点新家当,但这也是好东西,且特别难得,卑职便唐突了没让他们登记造册,自己拿来给王爷。”

“多谢。”靳则聿颔首称谢。

低头看着小木盒,正要示意一旁陪侍收下。

胡卿言却摆了摆手。

胡卿言向前两步,凑近靠在靳则聿耳边,外头看着是一副很熟稔,有什么悄言要说的样子。

胡卿言道:

“前些日子在仪德殿前碰到王妃,王妃说她有些前事记不得了,属下代王妃问了病症,寻得了张好方子,给王爷送来,以作敬贺之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贺礼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