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承遥放走莫及春 ,就默许了事情的发生。
第二天夜里,攸县牢房出骚动,一炷香后明承遥派兵前去支援,无奈还是有四位犯人趁乱被劫走。
攸县官员和衙役胆震心惊在明承遥谢罪,说这是前所未闻的劫狱,毫无预兆,根本没有防备,他们一定会彻查此事,还请明承遥给他们几日时间。
明承遥背着站在大堂之上,手握着亲信转交送来的账本,脸色阴沉听着堂下官员求情 。
明承遥觉得莫及春不是什么好人 ,后来发现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人抓不到自己去。”
劫大狱这事被抓到就死,明承遥也就纳闷了,莫及春怎么会如此喜欢劫狱 。
在安溪山是,在攸县是。
他一定要玩这么惊险刺激的游戏吗,就因为他是主角团中一员,就可以金手指大开,无视所有风险。
拿到账本,明承遥立刻去翻看,看着账本登记每一位耳熟能详的名字,下面并标记的金额。
这本账本记录不只有攸县的官员,还有很多其他官员向余元庆行贿记录。
一个酒楼老板不值得官员巴结,他到底是在给谁做事。
再往后翻翻,在帐本中记录[汝阳县送二爷金如意一对,贺大将军王凯旋]
明承遥啪地把账本合上 ,看之大惊,半晌无语,又重新打开再看一遍,还是这一句话。
[汝阳县送二爷金如意一对,贺大将军王凯旋]
大将军王?
他背后的靠山是大将军王!
那这二爷应该是大将军王二公子董大宏吧。
太昊王朝应该没有第二个大将军王吧?
明承遥愕然良久,忽然意识到这可不不是一份普通的账本,这是大将军受贿的罪证。
连夜赶回京城后,明承遥借着自己身体不好的名义先回到府中休息,又顺着王府小路去见兄长明承曦。
在攸县时明承曦就派亲信过来带话,告诉明承遥只管修建镇国寺,其他的一概不许插手,也不许管。
知道自己已经把知府送到刑部衙门,又把元庆酒楼查封,搜出几大箱官银,最后是派人来催她回京。
在明承遥看来明承曦一向是不争不抢,不管闲事,也不许她参与到任何事情。
所以在拿到账本后,明承懿需要询问明承曦的意见外,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有些个人原因。
在齐王府花房里,明承遥把收来的账本交到明承曦手中,还特意让他去看自己做标记的一页。
明承曦看完整本账本后,问明承遥是怎么得到的该账本。
明承遥不敢说自己和莫及春有过交易,怕明承曦一刀切斩断她所有幻想,只能说在元庆酒楼里搜查出来。
“老十你脑子里装的都是肥肉吗,太子的舅舅就是大将军王,你动大将军不是得罪太子吗? ”
“六哥不想想父皇为什么让我去攸县?”
明承曦没有跟着明承遥说,干脆制止:“父皇怎么想是有他的安排,你就老老实实的当你快活王爷就好了,其他的念头最好扼杀掉。”
明承遥不理解。
明承曦他怎么一点也没有上进心,她是因为自身原因需要低调,可明承曦不需要啊,他应该和其他皇子一样张扬啊。
“六哥你想想你被大将军王欺负多少次了。”
大将军王掌管兵部,明承曦管理京城近待卫和西山军备大营,在朝堂上属于两个管理,两人之间本没有摩擦。
可大将军王总想把西山军备大营也纳入兵部,归我他管辖。
就为了这事,两人不知道在朝堂上吵了多少次,明承曦态度强硬,认为西山军备大营是保护京城最重要一道防护,坚决不能划分到兵部调遣。
大将军王则说,齐王手握大军还掌管京城近待卫,这是出于什么想法,是否有不臣之心还需要圣上明鉴。
去年还因为大将军王插手西山军备大营换防,明承曦又是参他一本。
“我和大将军王之间是我们的事情,你最好不要参与进来。”
明承遥将要反驳,明承曦又说:“现在朝廷需要安稳,太子地位动摇各个党派又会掀起纷争,在这期间都是会见血光的。”明承曦说话间用手捏捏眉心,带着几分退让和疲惫:“到那时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会身不由己加入这场斗争。”
明承曦是经历两次立太子之争,被迫加入斗争时他完全发懵,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稀里糊涂的在泥潭打了个滚,什么也没有得到 ,还沾染恶臭的污泥。
他很庆幸只有他一人在泥潭里挣扎,明承遥就在岸边当一个“白痴”就好。
后来又一想,自她降生后按母亲的想法女扮男装生活,她就不可能过安稳日子,迟早会被动或主动卷入这场战争。
若是出过普通人家,这一儿一女便是人人羡慕的好字。
他们出身皇家 ,最不缺的就是皇子皇女。
皇女的责任就要担任和亲联姻任务,是皇子则是要建功立业,在朝堂上斗争,在沙场上厮杀。
两者相比较皇子的身份显然要比皇女好。
原因就是在于皇子手上有权力。
西山军备大营握在手里,对与他来说是个利弊相生的事情。
弊端是自己身为皇子手里掌握京城戒备,稍有不慎,在皇上看来就是有谋反之心。
利则是,在朝廷上他也是有几分权利。
按住明承遥一颗跃跃欲试的心,明白她也是为了自己出气,可明承曦不希望她也卷入这场纷争。
“老十,六哥知道你的想法,但你要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太子能上位就证明他有能力,我们就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好。”
即便心里不爽可在明承曦劝说下只能作罢,见自己拿回账本后,明承曦还是不甘心,想让自己烧掉账本。
毕竟这在他看来就是祸事,留在手里指不定哪天就遭来祸事。
明承遥嘴上说自己拿回去掘地三尺给埋进去,实际心想,这可是那我的仕途换回来的账本,就算是烫手的山芋现在也是拿着手里。
回到王府,明承遥连夜起草书写周折,把在攸县所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
在写道元庆酒楼说,明承遥停顿一下,心中起了别样的想法,纠结犹豫后,在折子上写:“元庆酒楼查无所获,只在酒楼内搜查出官银五万两。”
官银藏着酒楼里,再加上明承遥眉间处的伤疤,这在朝堂上惹的皇帝龙颜大怒。
“户部每年都说缺钱缺钱,钱都用在哪里了。”
户部主管官员跪在地上大呼臣等知罪。
景宗皇帝不仅对着户部开火,连工部都不放过:“每次朕问你们工程建造如何,你们都跟朕说建造的牢不可摧,可保百年不毁,这三年不到镇国寺就要大修,你们这群人是干什么吃的。”
天子一怒,朝堂上所有的人都跪在地上,高呼“臣等知罪。”
“你们不是知罪,你们是怕了。”
景宗皇帝气愤不已,接连点起几位官员的名字撂下一句革职查办,他们就被大殿外御林君带下去。
大殿内安静,百官噤若寒蝉,下跪低头不敢直视龙威。
“明承遥。”
“儿臣在。”明承遥心在咚咚直跳,耳朵里嗡嗡声后背已经吓出一身冷汗,她不确定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她现在是必须这么做。
吞咽唾沫,得以听清皇上在说什么。
“你带着人去户部查账,好好看看户部现在亏空多少银子,都是谁亏欠的银子,我要他们连本带利全部偿还。”
手心里的汗发凉,明承遥知道,走上这条就代表她今后再无安稳日常可言。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