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剧组又分了几天进行围读,将故事整体都过了一遍,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录音环节。

然而,事实证明,围读时秦岭那几场让人满意的表现,更多是得益于相对宽松的环境,在更为正式的录音过程中,他没有配音基本功的弱点就完全暴露了出来。

专业的录音棚被一道厚重的隔音玻璃清晰地划分为两个世界。控制室内,配音导演胡松霖、制作人李莎和录音师坐在设备前,而在录音区,只有两把椅子、两支专业麦克风,以及相邻而坐的高合与秦岭。

耳机里传来胡松霖平稳的声音,“两位老师,我们先开始第一集第一场——【观察日志】这部分。这场是陆铭入职‘永恒之洲’研究所后,首次被授权通过内部监控系统,观察代号‘零’这个机密样本。秦岭,你需要独自完成大段的观察日志独白,描述你第一次‘看见’凌寒……也就是‘零’时的反应。高老师暂时不需要开口。”

秦岭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因为不需要和高合进行对手戏,他稍微松了口气。

他马上在脑内回想剧本和小说里的描述:陆铭怀着忐忑与好奇,在冰冷的屏幕上,看到了那个被多重合金束缚在隔离舱内的“样本”——而那个被改造后的“半人半机械”,有着那张他以为早已湮灭在末世尘埃里的、属于凌寒的脸。

“好,准备,开始。”胡松霖下达指令。

秦岭对着麦克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带上应该属于研究员的冷静,又竭力往里暗藏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他开口道:“观察日志,日期,3089年11月19日……样本编号:零。生命体征稳定,能量读数……超出常规阈值。外观形态……与普通人类……无异……”

“停一下。”耳机里传来的胡松霖的声音打断了秦岭。

“小秦,节奏太平了,像在读说明书。这是你第一次看到‘死而复生’的凌寒,虽然强装镇定,但内心的惊涛骇浪要从声音里透出来。‘与普通人类无异’这几个字,要有那种心脏骤停的感觉,不是简单陈述。”

秦岭脸一热,他下意识地想要站起来鞠躬道歉,刚一动腿,却撞到了桌子,发出了略显刺耳的噪音。他连忙道歉:“对不起,胡导,我再来。”

他闭上眼睛深呼吸,重新调整状态,再次开始。

他试图在声音里加入更多情绪,但控制得不好,听起来反而有些矫揉造作。

“停。”这次是高合的声音。他甚至没有看秦岭,只是盯着手里的剧本。

“情绪给得太直白,太‘演’了。陆铭是研究员,他有他的专业素养和警惕性,他的震惊是内敛的、克制的,是透过冷静的专业术语缝隙中不小心泄露出来的那一丝颤抖,是下意识的屏息。你现在像是在广播剧里喊‘天啊他居然还活着’。”

这番话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剥开了秦岭试图营造的表演外壳。

他感到一阵难堪,低声道:“……我明白了,高老师。”

接下来的录制变成了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秦岭在“过于平淡”和“过度表演”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总是找不到那个精准的平衡点。一段不算很长的独白,反反复复录了十几遍,不是这里气息断了,就是那里情绪不对。

高合虽然不再开口打断,但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就自带一种无形的压力场。偶尔,当秦岭某一句处理得稍微接近要求时,高合会几不可察地抬一下眉梢;而当秦岭表现糟糕时,他甚至能感觉到高合无奈的呼吸让周身的气温都降低了几度。

这种无声的评判比直接的斥责更让人备受煎熬。

“好了,这条……我们先保留,后期再处理。”胡松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我们抓紧时间,试试下一场——【意识传导】。这场是陆铭冒险尝试与处于隔离状态的‘零’进行初步意识连接,只有简单的几个词,但需要表现出那种跨越阻碍、试图触碰对方意识的艰难和急切。”

这场戏,秦岭和高合终于有了对手台词。

陆铭:(声音带着能量负荷的颤抖)“听得到吗?……凌寒?”

凌寒/零:(意识模糊,本能地抗拒)“滚……开……”

秦岭调整呼吸,想象着精神力量被抽空的感觉:“……听得到吗?……凌寒?”

他的声音带着物理性的牙关颤抖,但听起来更像是冷,而不是精神透支。

一旁的高合立刻接上,此刻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非人的空洞和似乎源自本能的暴戾,仿佛从深渊底部传来:“滚……开……”

仅仅两个字,那股被囚禁的野兽般的绝望和排斥感就扑面而来,瞬间将秦岭那浮于表面的“颤抖”对比得苍白无力。

秦岭被这强大的演绎冲击得一怔,接下来的台词都忘了接。

胡松霖在控制室沉默了几秒,然后尽量温和地说,“小秦,保持你自己的节奏。我们再来一次。”

秦岭用力点头,感到脸颊不由自主地发烫。他再次尝试,努力不被高合的气场吞噬,但效果依然不理想——要么是接不住高合给出的情绪,要么是自顾自地表演,完全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

三个小时的录制下来,进度缓慢得令人绝望。秦岭筋疲力尽,感觉嗓子都有些哑了,精神上的挫败感更是沉重。

“今天先到这里吧。”胡松霖最终宣布,“两位老师辛苦了。”

秦岭几乎是立刻摘下耳机,低声说了句“各位老师再见”,就仓促地低头离开了录音棚,甚至没敢看任何人的表情。

看着他几乎是逃离的背影,李莎担忧地皱起眉,说:“胡导,是不是太难为他了?这才第一天……”

胡松霖揉了揉眉心,道:“难是必然的。独白戏考验基本功,对手戏又考验反应和接戏能力,他这两方面都极度欠缺。高老师,”他转向一直沉默的高合,“你觉得呢?”

高合缓缓摘下耳机,神情淡漠地说:“声音条件是天生的,但戏感和技巧是需要磨的。他现在连门都没入。”他顿了顿,看向李莎,“你确定要在他身上耗下去?”

李莎坚定地点点头:“我相信我的眼光!也相信他为了十万块……不,为了角色的那份心!”

高合不置可否地扯了下嘴角,拿起自己的东西离开了。

另一边,秦岭失魂落魄地回到学校。他没有回宿舍,而是爬上了教学楼空旷的天台。傍晚的风吹拂着他发烫的脸颊,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沮丧和自我怀疑。

他回放着手机里偷偷录下的几句自己的干音,听着那生涩、浮夸、处处是毛病的声音,再对比记忆中高合那充满张力和感染力的演绎,巨大的差距让他感到一阵无力。

原来,想演好一个故事,和有能力真的把一个故事演好,中间隔着如此难以跨越的鸿沟。

手机震动了好几下,秦岭才慢吞吞地从口袋里掏了出来。

他一脸麻木地解开锁屏,看到是李莎发来的消息。

【莎莎就爱try】:小秦,回到学校了吗?千万别泄气!你从没接触过配音,第一天进棚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你只是缺乏经验,多练练肯定没问题!明天我们安排一些基础训练,慢慢来~ [拥抱]

看着这条充满关怀的信息,秦岭鼻子一酸,他用力吸了吸气,很快打字回复道:莎姐,我已经回学校了。谢谢,我没事,我会好好练习的。

发完微信,他关掉音频,打开手机浏览器,开始疯狂搜索:“如何练习气息”、“配音技巧”、“怎么演好内心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空无一人的天台上,秦岭对着远处模糊的城市灯火,笨拙地练习着腹式呼吸,一遍遍地念着台词,试图找到那种“内敛的震惊”和“克制的急切”。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高合坐在书房里,音箱里正播放着今天秦岭录制的那段【观察日志】。

他闭着眼睛,修长的手指随着音轨的波动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

“气息浮,节奏乱……”他低声自语,像是在做专业评判。

但当他听到其中那句——“与普通人类无异”时,敲击的动作微微一顿。

在那粗糙的、充满技术瑕疵的演绎之下,他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小的、真实的东西——那是一种混杂着恐惧与希望的颤栗,像投入深潭的一颗小石子,虽然微弱,却确实激起了涟漪。

高合睁开眼,关掉了音频。

“麻烦。”他轻哼一声,但眼神里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冷硬,多了一点难以察觉的探究。

*

接下来的几天,录制计划果然做出了调整。大部分时间,高合并不需要到场,而是由胡松霖亲自带着秦岭,进行密集的配音基础训练和技巧讲解——剧组准备多给秦岭一些时间,先录其他配角的戏份。

与此同时,李莎也在想办法帮助秦岭。她给秦岭发了一堆业内知名的配音教学视频,还特意请了一位声乐老师,给秦岭上了几节发声技巧课。

"你的声音条件很好,就是不会用。"声乐老师点评道,"要学会用腹部发力,而不是单纯靠嗓子。来,跟我做——嘿!哈!"

在空无一人的天台上,秦岭认真地练习:"嘿!哈!"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秦岭过着录音棚和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练习发声,就是反复琢磨剧本。他甚至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笔记:

"成为研究员后的陆铭情绪是内敛的,不是面瘫。"

"震惊的时候先屏息,再缓缓吐气。"

"说台词时要想象画面,不是背诵文字。"

随着配音知识的增加和专业人士的指导,秦岭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的信心开始有了点复苏的迹象。

于是,在重新安排的录音计划前,他甚至有了点跃跃欲试的兴奋——他也想知道自己到底进步了多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4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