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正在进行,进入决赛的两位分别是来自四川队的孙小军以及来自广东队的张宇欢,深圳卫视记者正在为您报道。”
目前场上的大比分为3比3,最后一局的比分已经来到9比10,现在是张宇欢的局点,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他的手上。
当球出现在他手上的那一刻,场内的声音开始安静。上抛、发球、落到对方台面,当对方接球那刻他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
哒...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诞生!
“我赢啦!”一个飞扬的身影正满场跑着。全国少年锦标赛,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这种兴奋和激动根本难以控制,他这一幕也正好被记者记录下来。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不不不...意思是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名字将会让所有人熟知,他就是《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张宇欢!》
那这个张宇欢又是谁?他的来头可不小。
他4岁开始接触乒乓球,8岁就跟小区里的大爷们切磋球技,用他的前三板打遍小区无敌手,因此还获得了一个少年三板王的称号。
在他相继获得小区少年组乒乓球冠军、市少年乒乓球大赛冠军后进入了专业体校训练,之后又迅速的进入了省队,他的天赋在这一时期似乎达到了最高值!
张宇欢也接着这势头越战越勇,这不又顺利的拿下了全少锦冠军,这意味着他已经拿到了国家队的入场券。所有人都对这个天才少年充满期待,期待未来他能在国际赛场上发光发热,就连张宇欢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世界冠军在向他招手。
不过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梦想很美好,可现实嘛......
“小宇你快点啊,要训练了,我不等你了。”
一句话把他的思绪从回忆拉回到现实当中,“知道了就来。”说完就把他手里的照片放回了柜子的最里面。
张宇欢手里拿着的那张照片,是他14岁时拿到全国少年锦标赛冠军的样子。
******
哒哒哒哒...只是在门外就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响声。
这是球落在台内的声音。
“李教,训练场到了。”
“谢谢。”
宽敞明亮的训练场、一张张摆放整齐的球台、球员们正在一拍一拍训练的身影...原本紧闭的嘴角微微往一边轻扬了一下。
怎么说呢,挺怀念的场景吧。
“大家集合!”
原本正在训练的队员们一个个的在跟前集合,没几分钟便迅速站好了队形。他从左到右扫完了所有人,提了下眼镜,露出了笑容。
“大家好,我是李弘文。我将接替柯指导成为你们的主教练,接下来我会观察每个人的训练情况,根据你们每个人......”
张宇欢站在最后面,前面的人几乎挡住了大部分视线,他只能从间隔的缝隙中看到这个李教的外套。当然他也没有认真听,毕竟现在的他还能期待些什么呢......
“大家都明白了吧。”
“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间集体唉声一片。
张宇欢左看右看,“发生什么了?”他刚才还在走神,啥都没听清楚。
“李教说体能训练要加重啊。”
张宇欢心想加重就加重呗,至于嚎成这样吗,能辛苦到哪里去。
既然flag已经立下了,就必然会翻车,这是百年不变的定律。张宇欢的身体比他的嘴先服软了!这训练量比以前要加了一倍啊!尤其是他现在这种状态更加吃不消了。除了长跑,增肌训练也增加了,他现在的睡眠质量可是直线上升,躺床就着,根本没有失眠的烦恼。
“下一个。”
“到你啦!”朱辛文推了一把张宇欢的肩。
张宇欢一下子回过神来,回答道:“来了!”
这是李教的接发球训练,他想了解每个队员的水平,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训练。
这是第一次集队时张宇欢漏听的那段重要内容。
乒乓球中接发球非常重要,高质量的接发球甚至可以控制比赛的节奏,反之则容易失误被对方直接得分。
张宇欢已经做好了准备,别的不说,至少前三板他不能丢。
于是李教发球......
“呼...呼...呼......”张宇欢总算是直接感受到这种力不从心的懊恼,他发的球实在太难压了,几乎每次打回去都出台,要么直接打飞,根本没办法控制好落点。
李弘文:“下一个。”
张宇欢从球台离开,他看着正在练习接发球的朱辛文,随后又盯着李弘文的脸,或许是想从他那面无表情的脸上读到对他的一丝评价......
某些差距从这里就开始体现了,有人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明显能看出涨球,有些人还在原地踏步,而还有些人状态直线下滑,张宇欢在想他自己又是哪一个呢。
宿舍里,洗完澡的卢运躺在床上,抱怨的喊着:“真的好累啊,我的脚都长水泡了。”朱辛文让他别唉了,“谁不是呢,我都挑了又长挑了又长好吧。”
卢运看了一圈,“咋小军还没回来啊?该不会还在训练吧天哪。”随后他一想到明天还得继续跑,卢运蹭的就坐起来,“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明天还得继续。”
张宇欢、朱辛文:“我们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李教的训练量有点变态,但确实挺有效果,我记得好多之前排名低的现在都涨球了啊。你不也是吗,还瞎抱怨。”朱辛文对这方面比较关注,自然比他们两个看到的多。
卢运自然也是知道的,他轻轻的捶着小腿,“那我也只是说说嘛,这训练量快赶上一队了。”
朱辛文切了一声,“得了吧,可别跟一队比,估计这程度不够他们塞牙缝呢。”朱辛文是从一队降到二队的,他可是到过一队的人,在这方面比他们体会的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觉得李教与其说是变态,不如说他是在平等的给所有人机会。我觉得他正是为了用这种方法挑出值得培养的小将。我们这里乒乓球的竞争实在太大了,主力基本是年少成名,超过那个年龄段没有成为主力的基本就结束了。竞技体育最伤的是时间,可是想要往上爬最需要的恰巧就是时间。你没看见么,虽然大家都喊着好累好累,但你看看有一个人敢放松吗?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一旦你松懈了立马就会有人爬上来,谁都想上场比赛,谁都盯紧着那个位置,哪怕是现在的主力。可现实是,上场的名额就只有那么几个,而这些名额只会存在于拥有绝对实力的人手里。”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想到这里他也苦笑了一下,因为这种残酷他已经体验过了。
朱辛文说的很对,张宇欢也明白这个道理。别看卢运在抱怨,可他训练比谁都认真,还有一直努力重回一队的朱辛文,以及付出大量时间训练的孙小军...谁都想拼,没有人会愿意坐等时间结束。
张宇欢应该也是。
******
“李教,这段时间队员们的训练记录,你看一下。”姜国彬是二队教练组长,他主要负责协助李弘文。
“好,谢谢。”李弘文接过,认真的翻看每个队员的训练记录。
这个时间点他还在拟定训练计划,他来这已经三个月了,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已经对各个队员的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合适的小将,他也希望能找到好的苗子,不仅要让他们打上去,更要让他们打出去。
从训练结果来看,他们目前的能力大都差不多,没有特别出挑的。翻到张宇欢的资料时李弘文倒是多看了两眼,锦标赛冠军直接入选二队,虽然体能等各项方面不算特别突出,但前三板技术还算扎实。如果有这样特点的球员,为什么没有打出来,后期成绩一落千丈不说,甚至是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也没能看出他的提升。
想到这里,李弘文合起了他的资料,安排参加内部交流赛的名单他已经决定好了。
首先说下,进入国乒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全国比赛中根据名次直接入选,还有一种是根据内部交流赛入选。每年的全国优秀青少年集训中排名靠前者与二队名次靠后者进行交流赛,而在交流赛中排名靠前者则升入国家二队。
次日李弘文便宣布了这件事。
“目前二队成员一共16人,我将采用分组对抗循环赛的形式记录所有人的成绩,名次最低的5人将自动入选内部交流赛,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
这一刻还是来了,这件事情一宣布所有人的神经又开始紧绷着,大家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因为新一轮的洗牌要开始了,每个人都可能会被取代。
无一例外...张宇欢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