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笔刷的起落和粉盘的更迭间悄然流逝,林朝在“觅境”已经工作了近两个月。重庆的冬天彻底降临,湿冷的空气仿佛能渗入骨髓,但工作室里总是暖意融融。
林朝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她的手法越发娴熟,对产品的理解也日益深刻。安姐交给她的任务不再局限于打杂和辅助,偶尔也会让她独立完成一些对妆面要求不高的客户,比如简单的证件照妆容。她总是完成得一丝不苟,虽然还欠缺一些安姐那种信手拈来的灵气,但那份认真和稳妥,也赢得了不少客人的好感。
小悠成了她在重庆唯一的朋友。这个性格开朗的女孩,会拉着她去吃街边最辣的火锅,会在她练习到太晚时给她带一份宵夜,也会在她偶尔望着窗外发呆时,插科打诨地逗她开心。林朝开始慢慢学习如何正常地、轻松地与人交往,那颗因为常年压抑而蜷缩的心,似乎在慢慢舒展开来。
这天上午,工作室接到一个临时预约电话。对方是本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互联网公司的公关总监,姓张,语气焦急。他们下午要接待一个极其重要的投资方考察团,原本预约的化妆团队突然放了鸽子,急需一位技术过硬、审美在线的化妆师,为包括她在内的三位核心高管打造专业得体的形象妆。
“时间很紧,只有三个小时,需要您这边立刻派人过来,就在我们公司会议室进行。”张总监语速很快,“价格不是问题,关键是效果!”
接电话的是安姐。她沉吟了片刻,目光在工作室里扫视了一圈。莉莉今天外派跟妆,另一个化妆师档期已满,小悠技术还不够独立应对这种商务场合。
“安姐,我去吧。”一个声音平静地响起。
安姐和小悠都惊讶地看向声音的来源——是林朝。她站在那里,眼神清澈,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你?”安姐微微挑眉。
“我可以。”林朝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是重复了这三个字。她知道这很冒险,但她这两个月几乎疯狂的练习和观察,让她对自己的技术有了基本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她渴望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一个真正独立面对挑战的机会。
安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她看到了林朝眼底的恳切,也看到了那背后隐藏的、不容置疑的决心。这段时间林朝的进步和努力,她都看在眼里。
电话那头的张总监还在催促。
安姐对着话筒说:“张总监,我们一位非常优秀的化妆师正好有空,我让她马上过去。她会带上专业的设备和产品,保证满足您的需求。”
挂了电话,安姐对林朝说:“听到了?对方要求很高,时间紧迫。这是公司客户,代表的是‘觅境’的脸面。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林朝的心因为紧张而剧烈跳动,但更多的是一种临战前的兴奋。“我明白,安姐。”
“需要带什么,自己准备。小悠,帮她清点一下。”安姐说完,便坐回了电脑前,仿佛只是安排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
但林朝看到,安姐在她转身去准备时,几不可见地轻轻点了点头。
半小时后,林朝提着沉重的化妆箱,按照地址找到了那家位于CBD核心区的互联网公司。光洁的大理石地面,挑高的大厅,行色匆匆、衣着光鲜的白领……这一切都让她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几个月前,她还在那个灰扑扑的小县城里,看不到任何出路。
在前台指引下,她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张总监和另外两位高管已经等在那里。三位都是三十到四十岁左右的女性,气质干练,但脸上都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和焦虑。
看到林朝如此年轻,张总监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良好的修养让她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快速说明了要求:“专业、精神、有亲和力,但不能过于浓艳,要体现我们科技公司的调性。”
“好的,请您放心。”林朝压下紧张,露出一个职业化的、令人安心的微笑。
她请第一位高管——一位肤色偏暗、眼袋明显的女士坐下。她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仔细观察了对方的肤色、肤质和五官特点,又询问了她平时的着装风格和偏好。
“您今天的西装是暖灰色,我们可以用偏暖调的底妆,让气色看起来更红润。您的眼睛很美,我们可以稍微强调一下眼线和睫毛,让眼神更集中有神,但不用过多的色彩。”林朝轻声解释着自己的思路。
她的专业和细致让第一位高管稍稍放松了下来。
林朝开始了。她手法稳定而迅速,依旧是那套“引导”而非“覆盖”的理念。她用精细的遮瑕处理了黑眼圈和暗沉,却保留了皮肤自然的质感;她用极细的眼线笔勾勒内眼线,放大眼睛的同时毫不突兀;她选择了低饱和度的豆沙色口红,提升气色又不失庄重。
当第一位高管看向镜子时,眼中露出了明显的惊喜。“很好!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但一点也看不出妆感很重!”
张总监在一旁看着,脸上的疑虑消散了大半。
第二位高管是油性皮肤,毛孔粗大。林朝为她选择了控油妆前和哑光粉底,并用独特的烘焙定妆法,确保了妆面在紧张忙碌的下午也能持久清爽。
轮到张总监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张总监是三位中最年轻的,但气场最强,五官也最立体。林朝决定在她本身优越的骨相基础上,进行强化。她用了轻薄的粉底,重点放在精准的修容和高光上,突出了张总监清晰的下颌线和挺拔的鼻梁,让整个面容显得更加英气利落。
当最后一位张总监的妆容完成,距离考察团到达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钟。
三位高管站在镜子前,相互打量着,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镜中的她们,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既展现了职业女性的干练与权威,又不失女性的柔和与亲和力。
“太棒了!林老师,你的技术真的太好了!”张总监握住林朝的手,由衷地感谢,“你可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朝谦逊地回应,心里那块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
她收拾好工具,婉拒了对方要派车送她的好意,提着化妆箱走出了这座气派的写字楼。
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冬日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她抬起头,微微眯起了眼睛。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胸腔里涌动——那是自信。
她,林朝,凭借自己的手艺,在陌生的城市,独立完成了第一次外派任务,并且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任何人、在恐惧中瑟瑟发抖的女孩。
回到“觅境”,小悠立刻围了上来,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怎么样?顺利吗?”
林朝还没来得及回答,安姐的声音就从后面传来:“客户刚打电话来,说非常满意,希望建立长期合作。”
小悠欢呼一声,比林朝还要激动。
安姐走到林朝面前,看着她因为忙碌和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平静地说:“做得不错,没丢工作室的脸。”
依旧是简短的评语,但林朝却从中听出了分量最重的肯定。
“谢谢安姐给我这个机会。”林朝真诚地说。
安姐摆了摆手,转身时,似乎轻声说了一句:“雏鸟总要自己飞的。”
声音很轻,但林朝听到了。
晚上,她回到自己那个小小的房间,没有开灯,在黑暗中静静地坐了很久。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背后,或许都有一个正在奋斗的灵魂。
她想起白天在那家互联网公司感受到的紧张高效的气氛,想起那三位高管看到她完成的妆容时露出的满意笑容,想起安姐那句“雏鸟总要自己飞的”。
她拿出手机,点开“启明星”的官博,他们今天在北京参加一个盛典,红毯照片已经出炉。七个人身着华服,在闪光灯下从容自信,光芒万丈。
曾经,他们是她遥不可及的光,是她在深渊中仰望的星辰。
而现在,她依然仰望他们,但她自己,也正在一点点地,发出微光。
她打开那个名为“林朝的新生日志”的文档,敲下今天的记录:
“今天,我独自完成了第一次外派工作。很紧张,但成功了。安姐说‘雏鸟总要自己飞的’。”
“我想,我正在学习飞翔。”
“离光更近了吗?也许,我也在成为自己的光。”
合上电脑,她躺到床上。明天,还有新的挑战,新的练习,新的客人。
但她知道,她已经不同了。那声清脆的初啼,已经划破了过去的沉寂,宣告着一个真正属于“林朝”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她知道,这仅仅是她漫长故事中的一个章节,在通往最终结局的路上,她还将经历更多,成长更多。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