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鲁彦

争吵暂时平息,罗云被几个壮硕的侍卫带了进来。他一进门,便感受到了屋内紧张的气氛,以及众人各异的表情和眼神。

他天性胆怯,此刻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发抖,目光四处飘忽,不敢正面对视。

燕王一眼就看到了他,和颜悦色地问道:“你便是罗云,对吗?”

罗云惊讶地抬起头,看到了坐在高位上的燕王,以及靠在他身边亲密的慕容如烟,轻声回答:“是的。”

燕王笑容满面,语气更加温和:“你不用害怕。你娘已经把一切都告诉本王了。你是本王的孩子,本王会保护你。”

三王子冷哼一声:“父王,你看清楚,他的容貌与晋人无异。我们燕国王室子弟,哪一个不是高鼻深目,面容刚毅?他如何可能是我们的兄弟?”

慕容如烟早就料到会如此,但见罗云面露惊恐之色,心中不由得焦急起来,连忙解释道:“王上,云儿从出生起就是这个样子。他虽在外貌上与慕容氏有所差异,但他身上流的,是我们燕国的血脉。他真的是我们的孩子,求您相信臣妾。”

燕王再次拍了拍慕容如烟的手,示意她安心:“放心吧,如烟。本王相信你,无论他长成什么样,他都是我燕国的血脉,本王的骨肉。”

王子还想争辩,却被兰汗狠狠地拉住了衣袖,低声警告:“够了!此事王上自有决断,你休要再多言,以免惹恼了王上。”

三王子不甘心地咬了咬牙,却也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锋芒。

就在这众人各怀心思之际,一侍卫搀扶着一位头戴绣花头巾、眼盲却精神矍铄的婆婆缓缓步入屋内,正是罗云见过的英婆婆。罗云惊讶地看着她的到来,而燕王则是喜出望外地迎了上去。

“奶娘,您老人家怎的亲自来了?”

英婆婆微笑回应:“老身听闻如烟带着孩子回来了,心中挂念得紧,便也忍不住跟了过来。”

慕容如烟感激地看着英婆婆,轻声说道:“英婆婆,谢谢您。”

英婆婆轻轻拍了拍慕容如烟的手,转而问道:“孩子呢?在哪里呢?”

罗云上前一步,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说道:“英婆婆,您竟然是燕王的奶娘,真是让我意外。我……”

英婆婆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是啊,云儿,你不记得我了吧。你出生时我还抱过你呢。王上,我可以作证,罗云确确实实是您的骨肉。”

众人闻言,纷纷洗耳恭听。

英婆婆略带激动地开始回忆:“当年,我受燕王所托,保护如烟的孩子,不让段王后有机会伤害他。”

言及段王后,众人神色一凛,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英婆婆继续说道:“后来,为了避开战乱,我们逃到了高句丽,幸得出使高句丽的晋国使臣罗谏出手相救,我们才得以进入那国界之内。更巧的是,如烟和高句丽大王子妃在同一天生下孩子。”

“我亲手接生了那个孩子,他的手臂上有一个凸起的圆形胎记,这是无法作假的证据。”

燕王听到这里,连忙催促道:“快,快让本王瞧瞧,那胎记是否还在。”

罗云有些尴尬地解下了衣裳,露出了手臂。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了他的手臂上,果然,那个凸起的圆形胎记清晰可见,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他的肌肤之上。

燕王看着那个胎记,激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太好了,你果然是我的孩子。”

然而,三王子却仍不甘心,他冷笑一声:“父王,这并不能完全证明他的身份。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做假证据是很容易的。”

燕王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不容置疑地抬起右手:“本王的奶娘绝不会欺骗本王。你们若再怀疑本王的判断,那便是对本王的不敬。”

三王子脸色微变,连忙表示顺从:“儿臣不敢。”

而兰汗则开心地笑道:“失而复得,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啊!燕国王室又添一子,真是可喜可贺。”

其他臣子也一起祝贺一起。正当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清冷而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倒也未必是好事。”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段王后缓缓走进宫殿,一袭繁复的华服衬得她严肃而冷峻,不容侵犯。

她走到众人面前,目光如炬地审视着罗云。“王上,此事关乎王族血脉,切不可草率处理。”

段王后稍作停顿,看了看燕王,随后又转向众人,“您看看他的脸,再看看王室子弟们的脸,他们都有凹陷的眼窝和高挺的鼻梁,这才是王族的特征。”

说到这里,段王后再次看向罗云,“而这个罗云,他的容貌却与晋人无异,他的身份存疑。”

燕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看着罗云那张与王室子弟截然不同的脸庞,心中不禁泛起一层疑云。但转念间,又想起慕容如烟那坚定的目光,以及英婆婆那斩钉截铁的言语,心中疑云顿时散去。

“既然你们都不让本王认他作亲生子,那本王就收他为义子吧。这样总行了吧?”

众人闻言,静默片刻后,齐声应允。毕竟,在燕王的决定面前,他们的声音都显得微不足道。

段王后面色微变,欲言又止,见燕王目光坚定,知道他心意已决,知道他是下定了决心,再劝也没有用。

她只能愤懑地瞪了罗云一眼,退至一旁,心中暗自筹谋,打算下次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向燕王揭露罗云母子的真面目。

燕王看着罗云,眼中满是慈爱与期待。“云儿,从今以后,你就是本王的义子,名字也改为慕容云吧。望你能继承本王的志向与抱负,为燕国效力。”

罗云听罢,心中暖意融融,他茫然地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与激动。“是,父王。”

*

依然在晋国边境奔逃的锦绣,为了躲避北魏的铁蹄,不顾一切地往深山逃去。她的衣衫被荆棘撕扯得破烂不堪,发髻散乱,满脸尘土,模样甚是凄惨。

脚步踉跄间,她的身子跌倒在草丛里。突然,她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兵器交击之声,夹杂着怒吼与哀嚎,显然是一群山贼正在火拼。

锦绣心中一惊,想要躲避已是不可能,只能紧贴树干,屏住呼吸,紧紧注视着前方。

在混乱中,她瞥见一位身着儒袍的中年文官,因伤势过重,无力地倒在地上,周围几名喽啰焦急地呼喊:“军师!军师!”

锦绣的心猛地一跳,认出了这位倒地的人,是鲁彦麾下的沈军师。而围在身边的人,也都是鲁彦麾下的忠勇将士。

她的疑惑更深,由于鲁彦已经领兵返回京城,而她寻找无果,才不得不逃入山林。

但现如今,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鲁彦又去了哪里?

战斗逐渐平息,一切归于平静,沈军师嘴角溢出鲜血,脸色苍白,对身边的陈校尉苦笑着说:“你看,我之前的话并非虚言,争夺地盘确实比另立山头来得容易些。”

陈校尉皱着眉头,反驳说:“那又如何?最终不都是落草为寇。”

沈军师摇头苦笑,安慰道:“放宽心吧,至少我们给了兄弟们一个安身之处。”

陈校尉忧虑地望着他:“军师,您还是别说话了。”

就在这时,锦绣公主缓缓走出来说:“我可以帮你们止血。”

众人听后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她。曾经的高贵公主,如今却是村姑装扮,众人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我自小研读医书,寻常病症,皆能应对。”

众人对这位落难的公主的医术半信半疑,只有沈军师微微点头,示意陈校尉带她去找草药。

陈校尉虽心有不甘,但见军师如此,也只得遵从。

一路上,锦绣低眉垂眼,细致地在草丛中搜寻着草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那略显疲惫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柔和。

陈校尉跟在她的身后,面色阴沉如水,言语间不乏冷嘲热讽:“若早知公主尚在人世,或许将军便不会那般决绝,更不会……”

说到这里,他停下了话头,意识到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只会徒增伤感。

锦绣公主心中一阵刺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终是忍不住滑落,滴落在泥土之上。

陈校尉见状,脸色稍微缓和,但也没有再说话。

草药收集完毕后,锦绣细心地为沈军师处理伤口,手法娴熟,令在场众人暗暗称奇。

沈军师气息微弱,却仍强撑着问道:“公主为何会在此?”

锦绣将前因后果一一道来,末了,她低下头,声音哽咽:“都是因为我轻信了他人,才害了鲁将军,请诸位原谅。”

陈校尉冷哼一声,眼中充满愤怒与不甘。其他人也心中虽有怨气,但因为锦绣救了沈军师,不敢有所发作。

沈军师微微一笑,虚弱地说:“公主无需自责,世事无常,各安天命。”

说完,周遭一片沉寂,唯有呼啸的风声,似乎在诉说这世间的无常。

如此,锦绣公主虽未得众人完全释怀,却也未被驱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