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城公安报道

一九七五年的夏末,清晨七点半。

阳光还算温和,透过新城公安局大院门口那几棵老槐树繁茂的枝叶,在灰扑扑的水泥地上投下细碎晃动的光斑。知了藏在叶间声嘶力竭地鸣叫着,为这个略显沉闷的院落增添了几分独属于季节的躁动。

沈棠站在大院门口,深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混杂着尘土、植物清冽,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浆洗过的棉布和肥皂水的味道。那是她身上这身崭新的、略微有些硬挺的蓝色警服散发出的气息。

今天,是她从省公安学校毕业,正式分配回原籍——新城公安局刑侦科报到的第一天。

她抬手正了正头顶的警帽,帽檐下露出一张白皙明净的鹅蛋脸,眉毛弯弯,眼睛亮得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嘴角天生微微上翘,即便不笑,也自带三分喜气。

她刻意抿了抿唇,想把那点过于外露的“活泼”压下去,显得更稳重些。毕竟,从今天起,她就是一名人民公安了,不能再像学校里那样蹦蹦跳跳。

抬脚踏进大院,左边是一排红砖平房,挂着“后勤处”、“户籍科”的牌子,人来人往,多是穿着朴素的群众,偶尔有穿着警服的同志夹着文件袋匆匆走过。右边是一栋二层小楼,墙体斑驳,带着岁月的痕迹,那里是办公楼主体。

她的目的地,刑侦科,就在一楼最东头。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中气十足的、带着点不耐烦的嗓音:“……扯淡!他王大头说是就是?那脚印模糊得他亲娘都认不出来,他就敢拍胸脯保证嫌疑人身高一米七五?让他自己量量去!”

另一个略显年轻,带着点憨厚的声音劝道:“刘科,您消消气,王所那边也是急着要结果……”

“急着要结果就能瞎咧咧?我们办案子讲的是证据!证据!”

沈棠在门口顿了顿,再次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着装是否整齐,这才抬手,在那扇敞开的、漆色剥落的木门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

“报告!新警沈棠,前来报到!”

办公室里霎时一静。

这是一个宽敞但绝不算明亮的房间。墙壁下半截刷着淡绿色的油漆,上半截是简单的白灰墙,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地方已经泛黄,甚至出现了细密的裂纹。

几张深棕色的旧办公桌拼凑在一起,上面堆满了厚厚的卷宗、文件筐,以及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白色搪瓷缸。屋顶吊着一个老式的吊扇,正有气无力地缓缓转动,搅动着空气中弥漫的烟草和旧纸张混合的独特气味。

办公室里坐着三个人。

离门口最近,背对着她的,是一个身材微胖、穿着白色短袖警服衬衫的中年男人,他闻声转过头,脸上还带着刚才训人时未消的余怒,眉头紧锁。

但当他看清门口站着的是个眉眼弯弯、一脸朝气的小姑娘时,那紧锁的眉头下意识地就松开了一些,嘴角甚至勉强往上牵动了一下。

正对着门口,一个身材魁梧得像座小塔似的年轻汉子,约莫二十七八岁,方脸阔口,一脸憨厚相,此刻正张着嘴,有些愣愣地看着沈棠,手里还拿着一个笔记本。

靠窗的位置,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文白净的年轻男同志,也从一堆文件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和好奇。

“哟!你就是沈棠同志吧?”离门口最近的中年男人率先反应过来,脸上的笑容自然了许多,他站起身,很是和善,“快进来快进来!我是刘建军,咱们刑侦科的科长,你叫我老刘就行。”

他这一介绍,另外两人也赶紧站了起来。

那魁梧汉子立刻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声音洪亮:“沈棠同志!欢迎欢迎!我叫王大力!以后有啥重活累活,搬个东西抓个人啥的,你只管招呼!”他拍了拍结实的胸脯,砰砰作响。

戴眼镜的年轻男同志也走了过来,语气温和,带着书卷气:“你好,沈棠同志,我是李明,主要负责科里的内勤、资料整理和文书工作。”

“刘科好!王大哥好!李同志好!”沈棠立刻微微躬身,挨个问好,声音清脆,态度恭敬又不失大方,“我是沈棠,原新城一中毕业,今年刚从省公安学校分配回来。初来乍到,很多规矩和业务都不懂,以后一定虚心向各位前辈学习,努力工作!”

她这番话说的得体又诚恳,眼神清正,毫不怯场。老刘眼里闪过一丝满意。这姑娘,看着娇娇俏俏,倒是挺稳得住,不像有些刚毕业的学生,要么畏畏缩缩,要么眼高于顶。

“好好好,来了就是一家人,别客气。”老刘笑着指了指靠墙边一张空着的、擦得干干净净的旧办公桌,“喏,你的位置就在那儿,昨天就让李明给你收拾出来了。以后啊,这就是你的根据地了。”

“谢谢刘科,谢谢李同志。”沈棠走到那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前,轻轻放下手里拎着的帆布包。桌面有些旧,但擦拭得一尘不染,连那个配套的木椅子腿都像是被仔细加固过。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小沈啊,别听大力瞎嚷嚷,”老刘摸出半包“大前门”,想了想又塞了回去,对着沈棠和颜悦色地说,“咱们刑侦科,关键是靠脑子,靠细心。力气活有他们呢,你啊,先熟悉熟悉环境,看看以前的卷宗,了解一下办案流程。”

“是,刘科,我明白。”沈棠点头。

王大力嘿嘿一笑,挠了挠后脑勺:“对对对,刘科说得对。沈棠同志,你一看就是文化人,跟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

李明已经默默地去文件柜那边,抱了几本厚厚的、用牛皮纸包着封面的卷宗过来,轻轻放在沈棠桌上:“沈棠同志,这是一些过去已结案的典型案例,涉及盗窃、抢劫、邻里纠纷等,你可以先看看,了解一下我们这边常遇到的案件类型和基本的处理方式。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可以问我。”

“太感谢你了,李同志。”沈棠由衷地道谢。她发现李明做事非常细致,那几本卷宗按照时间顺序码放得整整齐齐。

“咳,叫什么李同志,多见外,”老刘一摆手,“咱们科没那么多讲究,他比你大几岁,叫明哥或者李明都行。大力嘛,就叫大力哥。我嘛,随便,老刘、刘科都成!”

气氛一下子轻松活络起来。

沈棠从善如流,笑着改口:“好的,刘科,大力哥,明哥。”

她坐下来,开始翻阅那些卷宗。卷宗是用钢笔工工整整书写的,偶尔配有手绘的现场平面图。她看得很认真,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

王大力凑过来,好奇地问:“看得懂不?这些弯弯绕绕的。”

“能看懂大部分,”沈棠抬起头,指了指其中一页,“这个盗窃案的突破口,就在于现场窗台上那个不完整的鞋印和邻居听到的狗叫时间,推断出嫌疑人是左撇子,并且对周围环境很熟悉,排查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

王大力瞪大了眼睛,竖起大拇指:“行啊!小沈!一眼就看到关键了!我当时跟着刘科跑这个案子,可是摸排了好几天才锁定方向的!”

连一旁埋头写东西的李明也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赞赏:“沈棠同志基础很扎实。”

老刘虽然没说话,但端着搪瓷缸喝水的动作顿了顿,眼里笑意更深了些。这姑娘,不只是个花瓶,是个肯动脑子、有点灵气的。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沈棠熟悉卷宗、偶尔和王大力、李明低声交流几句中过去。期间,有其他科室的同志过来串门或者送文件,见到沈棠,都难免要多看几眼,好奇地问几句。

老刘一律乐呵呵地介绍:“我们科新来的宝贝疙瘩,沈棠!”

快到中午饭点,外面传来嘈杂的人声和饭盒的碰撞声。

王大力第一个跳起来,摩拳擦掌:“走走走!小沈,带你去食堂认认门!咱们周师傅做的红烧肉可是一绝,去晚了可就抢不着了!”

老刘也放下手里的文件,笑道:“对,工作是干不完的,先吃饭。小沈,今天算给你接风,尝尝咱们食堂的手艺。”

李明默默地把钢笔帽套上,站起身,显然也准备一同前往。

沈棠心里暖烘烘的。她第一天报到,想象中的紧张、隔阂、被审视似乎都没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科长看似粗豪实则细心的关照,是同事王大力毫不掩饰的热情,是李明沉默却体贴的帮助。

这个集体,和她想象中严肃刻板的刑侦科室不太一样,充满了……人情味。

“好啊!”她站起身,脸上绽开一个毫无保留的、明媚灿烂的笑容,像一瞬间驱散了房间里所有陈旧气息的小太阳,“那我可得好好尝尝大力哥说的红烧肉!”

她跟着老刘、王大力和李明,一起走出办公室,融入了前往食堂的人流中。阳光正好,落在她崭新的肩章上,反射出一点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