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致所有陪我们走过梅溪镇的读者

致所有陪我们走过梅溪镇的读者:当最后一缕“黑雾”散去,我们想说的话都在这里

亲爱的读者:

展信安。

当敲下“《七人探鬼镇》完稿”这几个字时,窗外的天色正好,像极了故事里梅溪镇最终褪去浓雾、露出晨光的模样。我坐在电脑前,翻着从初稿到终章的所有文档,看着苏念手里那只铜盒从“盛满赤阳火”到“留着温热灰烬”,看着林野接过沈砚的罗盘时眼里的坚定,突然想起最初构思这个故事的那个夜晚——我曾担心,这样一个带着“惊悚”外壳的故事,会不会让你们害怕;可后来才发现,你们比我想象中更懂这个故事的内核:那些藏在“鬼镇”与“邪祟”背后的,从来不是恐惧,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守护,是一代又一代人接过来的“薪火”。

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走进梅溪镇时,槐木桩下的黑汁泛着冷光,黑袍人的刀疤里藏着尸蛊,藤尸鬼的脚步声在雾气里回响。那时你们或许和我一样,捏着心跟着苏念、沈砚他们紧张——担心沈砚的罗盘会不会突然失灵,担心苏墨能不能躲过尸蛊的攻击,担心那点赤阳火能不能撑到雾散。可后来呢?我们看着“沈砚”吐黑血时偷偷舔嘴角说“有点甜”(没错,那是桑葚汁做的道具血),看着“藤尸鬼”的藤条勾住“苏念”的衣角时两人憋笑,看着二代探鬼人用橘子皮泡水冒充“赤阳火”,看着经费告急时大家围着铁锅吃乱炖……原来那些让我们揪心的“惊险时刻”,背后藏着这么多温暖的小插曲;原来我们牵挂的“探鬼人”,既是故事里为守护而战的英雄,也是片场里会笑场、会踮脚演“邪巫”、会互相递暖手宝的普通人。

我知道,你们曾为故事里的“牺牲”红过眼。当苏念握着沈砚冰凉的手,当林野的同伴抱着黑藤点燃最后一张赤阳符,当陈溪的阳蛊为引地脉阳气钻进凶煞石缝——你们或许在屏幕前或书页旁,悄悄抹过眼泪,甚至在心里问过:“能不能让他们都好好的?”其实我写那些情节时,也无数次犹豫过。可后来我想,真正的“勇敢”从不是毫无代价的,就像梅溪镇的雾不是一次就能散透,守护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那些“离开”的人,其实没有真的走远:沈砚的罗盘还在指引方向,陈老蛊师的阳蛊技法还在传承,连邪巫最后被焚尽时,都在告诉我们“黑暗永远抵不过光”。而这些,都是你们陪我们一起读懂的。

还有那些你们留下的评论,我都一条一条存了下来。有人说“每次看到赤阳符亮起来,就觉得心里也暖了”;有人说“看完番外才知道,原来‘凶煞石’是普通石头改的,突然觉得更可爱了”;有人说“希望现实里也有这样一群人,为彼此撑着‘赤阳火’”;甚至有人细心地发现,初代探鬼人的米酒是沈砚爱喝的,二代探鬼人的蜡烛是林野提前准备的——这些你们捕捉到的小细节,像一颗颗小星星,照亮了我写故事的路。原来好的故事从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是你们带着真心读进去,跟着角色哭、跟着角色笑,才让梅溪镇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道具,都有了真实的温度。

现在,故事完结了。有人问:“梅溪镇以后还会有雾吗?”我想,或许会有吧——但那一定不是让人害怕的黑雾,而是带着草木清香的晨雾,是孩子们在镇口老槐树下追跑时扬起的轻雾,是多年后有人提起“七人探鬼镇”时,心里泛起的那点温柔的回忆。就像故事里说的,“有些光,哪怕只有一点,也能穿透最深的雾”,而你们的陪伴,就是这束光里最亮的部分。

很多读者说“舍不得完结”,其实我也一样。舍不得苏念最后站在镇口的背影,舍不得林野和陈溪蹦跳着去送新蜡烛的模样,更舍不得每次更新后,等着和你们一起讨论剧情的时光。但故事总有落幕的时候,就像梅溪镇的雾总有散的时候——可落幕不是结束,是另一种开始。或许以后,你们会在某个清晨想起“赤阳火遇地脉阳气时的金光”,会在看到橘子皮时想起片场里的“脑洞特效”,会在和朋友互相守护时,想起《七人探鬼镇》里的某个人、某句话。如果真的这样,那这个故事就永远没有“完结”,它会变成一颗小小的种子,种在你们心里,在需要勇气和温暖的时候,悄悄发芽。

最后,想跟你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愿意花时间,陪七个“探鬼人”走完那段满是雾气的路;谢谢你们包容故事里的不完美,从初稿的生涩到终章的圆满,一路给我鼓励;谢谢你们让我知道,写故事最幸福的事,不是完成了一个精彩的剧情,而是透过文字,和一群可爱的人产生了共鸣——我们素未谋面,却因为梅溪镇的故事,成了“一起闯过鬼镇”的同伴。

未来,我或许还会写新的故事,或许会去新的“小镇”探险,但我永远会记得,第一次和你们一起站在梅溪镇口,看着那七个背影走进雾里时的心动。也希望你们以后的日子里,身边都有“递赤阳符”的人,心里都有“不怕黑雾”的勇气,不管遇到什么“难走的路”,都能像苏念、林野他们一样,坚定地朝着光走——因为总有一天,雾会散,光会来,所有的守护都不会白费。

最后的最后,想跟你们约个小约定:如果以后你们路过某棵老槐树,看到有人在树下洒米酒,或者看到有人举着小小的“赤阳符”,不妨停下脚步笑一笑——那或许是某个“探鬼人”回来了,也或许是我们的故事,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和这个世界温柔相遇。

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生活里,做自己的“探鬼人”,也做别人的“赤阳火”。

下次故事再见时,希望我们都能笑着说:“好久不见,你看,今天的阳光真好啊。”

一直陪你们的作者

2025年10月20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