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雾所寻踪

夜雨缠了江南半宿,次日清晨仍未停歇,细密的雨丝织成一张朦胧的网,将整座城笼罩在一片氤氲的冷意中。顾溟一夜未眠,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却依旧固执地早起,将那封写给玄机子的信笺贴身藏好,又翻出沈清辞留下的旧物,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线索。

江珩看着他近乎偏执的模样,心中酸涩,却也只能默默收拾行囊。他知道,不找到玄机子,不弄清当年的真相,顾溟这颗心,永远无法真正安定。

两人先去了沈清辞母亲的旧宅,老婆婆听闻“玄机子”这个名字,皱着眉想了许久,才摇了摇头:“清辞那孩子,从未跟我提起过这个人。只是……”她顿了顿,眼神飘向窗外的雨幕,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他去许愿塔前的几日,曾说过要去城外的青云观一趟,说是要找一位道长求平安符。”

“青云观?”顾溟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婆婆,您知道青云观在哪里吗?”

“就在城外的青云山上,据说有些年头了,只是近些年香火渐淡,没什么人去了。”老婆婆叹了口气,“当年我劝过他,说那些道观寺庙的,未必灵验,可他执意要去,说只要能救你,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愿意试。”

顾溟的指尖微微颤抖,心中的愧疚再次翻涌。原来沈清辞为了救他,竟做了这么多事,而这些,他却一无所知。

“多谢婆婆。”顾溟深深鞠了一躬,转身便要往外走。

“阿溟,等等。”老婆婆叫住他,转身进里屋拿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他,“这是清辞当年从青云观回来时带的东西,他说没用了,便随手放在了抽屉里。你们或许能用得上。”

顾溟接过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一枚褪色的平安符,还有半块断裂的木牌,木牌上刻着一个模糊的“玄”字。

“是玄机子!”顾溟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这半块木牌,定然是玄机子的信物。

江珩也松了口气,总算是有了明确的方向。

两人冒着雨出了城,往青云山的方向走去。山路泥泞湿滑,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袍,寒意顺着领口袖口钻进去,冻得人瑟瑟发抖。顾溟却像是毫无察觉,脚步急促而坚定,手中紧紧攥着那半块木牌,像是攥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江珩怕他出事,一直紧紧跟在他身边,时不时伸手扶他一把,腰间的铜铃被雨水浸得冰凉,偶尔发出一两声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诡异。

不知走了多久,雨势渐渐小了些,前方终于出现了一座破败的道观,正是青云观。道观的山门早已腐朽,朱漆剥落,门前的石阶上长满了青苔,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青云观到了。”江珩扶着顾溟停下脚步,轻声说。

顾溟抬头望去,只见道观的匾额上“青云观”三个字早已模糊不清,殿内更是一片狼藉,蛛网遍布,灰尘厚积,只有正中央的三清塑像还依稀可辨,却也残破不堪。

两人走进道观,四处搜寻起来。殿内空荡荡的,除了一些破旧的桌椅,什么都没有。顾溟不甘心,又去了后院,后院有几间厢房,大多已经坍塌,只有最里面的一间还勉强完好。

“这里有人住过。”江珩指着厢房的门,门上的锁虽然生锈,却没有腐朽,显然近期有人开过。

顾溟心中一动,走上前,轻轻推开房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桌上放着一个香炉,还有一本翻开的道经。

“玄机子!”顾溟的目光落在桌案后的墙上,那里挂着一幅画像,画中是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仙风道骨,眉眼间带着一丝悲悯。画像下方,题着“玄机子”三个字。

他走上前,指尖轻轻拂过画像,心中百感交集。就是这个人,当年接受了沈清辞的献祭,也是这个人,抹去了他的记忆。

“顾先生,你看这个。”江珩忽然开口,指着桌案下的一个暗格。

顾溟低头看去,暗格被打开了,里面放着一个陈旧的木盒。他小心翼翼地将木盒取出,打开来,里面没有信件,也没有秘籍,只有一本厚厚的手记,封面上写着“许愿塔纪事”。

顾溟颤抖着翻开手记,里面的字迹与玄机子画像旁的题字一模一样。手记中记录着许愿塔的来历,以及历代守护者的传承,其中一段,正是关于沈清辞的。

“庚子年秋,有少年沈清辞,携挚友顾溟之命,求见许愿塔。少年愿以性命为祭,换顾溟病愈。余观其心诚,且顾溟命数本不该绝,遂应之。然,少年恐顾溟余生愧疚,求余抹去其关于许愿塔之记忆,余不忍,却终是应了。”

“献祭之日,少年言,愿顾溟一世安康,岁岁无忧,即便忘了他,也无妨。余叹其情深,遂以秘术护顾溟周全,抹去其相关记忆,只留模糊残影。后,少年魂归天地,余将其残魂一缕,封于桃木桂树中,伴顾溟左右,以慰其愿。”

“余知此举有违天道,然情之所至,无能为力。唯愿顾溟日后能遇良人,得偿所愿,不负少年之牺牲。”

手记的最后一页,画着一朵小小的桂花,与沈清辞信笺上的花纹,与桃木桂树上的花纹,一模一样。

顾溟看着手记上的文字,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他一直以为,沈清辞的牺牲是他的罪孽,以为自己活在谎言里,可他从未想过,这一切的背后,竟是这样深沉而绝望的爱意。

沈清辞不仅为他献祭了生命,还求玄机子抹去他的记忆,只为让他能毫无愧疚地活下去。甚至,玄机子还将他的残魂封在桃木桂树中,日夜陪伴着他。

“清辞哥……”顾溟的声音哽咽,泪水再次汹涌而出,他瘫坐在地上,紧紧抱着那本手记,像是抱着沈清辞最后的温度,“你怎么这么傻……怎么这么傻啊……”

江珩走上前,蹲下身,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眼眶也红了。他终于明白,沈清辞的爱,早已超越了生死,成为了守护顾溟一生的铠甲。而顾溟这些年的痛苦与愧疚,在这份深沉的爱意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顾先生,”江珩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沈公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幸福。他不希望你痛苦,不希望你愧疚。你现在这样,他在天有灵,也会难过的。”

顾溟摇着头,泪水模糊了双眼:“可我宁愿记得,宁愿愧疚一辈子,也不想像个傻子一样,忘了他的付出,忘了他的爱。”

“你没有忘。”江珩轻声说,“你对他的思念,对他的牵挂,一直都在你的心底,从未忘记。那些被抹去的记忆,只是表象,真正的情感,早已刻在了你的骨血里。”

顾溟怔怔地看着江珩,泪水无声地滑落。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对沈清辞的思念,想起看到桃木桂树时的心悸,想起闻到桂花香气时的恍惚。原来,那些被刻意抹去的记忆,从未真正消失,只是被藏在了心底最深的角落,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天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在屋内,照亮了顾溟脸上的泪水,也照亮了手记上的字迹。江珩腰间的铜铃,忽然发出一阵清越而温柔的声响,像是在为这份迟来的真相,送上最真挚的哀悼。

顾溟缓缓站起身,走到画像前,深深鞠了一躬:“玄机子先生,多谢你。多谢你成全清辞哥的心愿,多谢你守护了我这么多年。”

他将手记小心翼翼地收好,又拿起那半块木牌,紧紧攥在手中。他知道,自己终于弄清了所有的真相,也终于明白了沈清辞的心意。这份爱,沉重得让他喘不过气,却也温暖得让他重新拥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江珩,我们回去吧。”顾溟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平静,“清辞哥的心愿,我会替他完成。我会好好地活下去,带着他的爱,带着他的祝福,好好地活下去。”

江珩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顾溟这次是真的释然了,那些深埋心底的痛苦与愧疚,终于在真相的洗礼下,化作了前进的力量。

两人走出青云观,天光正好,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林中,驱散了最后的寒意。顾溟回头望了一眼破败的道观,心中没有了怨恨,只有无尽的感激与思念。

他知道,沈清辞的爱,会像这山间的阳光,像这江南的烟雨,一直陪伴着他,直到地老天荒。而他与江珩的未来,也会在这份爱的守护下,变得更加温暖而坚定。

山路依旧泥泞,可两人的脚步,却比来时更加从容。腰间的铜铃,在阳光下发出清越的声响,温柔而绵长,像是在诉说着一段关于爱、牺牲与救赎的故事,在江南的晴空下,迎来了真正的圆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