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岁寒知暖

江南的寒雪来得猝不及防。一夜之间,天地间便换了模样,小院的青瓦覆着一层薄雪,光秃秃的桂树枝桠上也积了些雪沫,像是缀了满枝梨花。顾溟是被窗外的风雪声惊醒的,睁开眼时,天刚蒙蒙亮,屋内还带着未散的凉意。

他侧头看向身旁,江珩早已醒了,正靠在床头,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细细看着那本玄机子的手记。晨光勾勒出他柔和的侧脸轮廓,睫毛上像是沾了些细碎的雪光,神情专注而温柔。

“醒了?”江珩察觉到他的动静,转头看来,眼底带着笑意,“外面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顾溟嗯了一声,撑起身子坐起来,目光落在床头那枚桃木桂树上。经过上次残魂唤醒后,木身上的纹路似乎更温润了些,像是浸了岁月的光泽。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纹路,心中一片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空茫与刺痛,只剩下淡淡的怀念,像冬日里晒在身上的阳光,暖而不灼。

“在想清辞哥?”江珩放下手记,伸手替他拢了拢被子,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暖得让人安心。

“嗯。”顾溟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想起他以前总说,江南的雪比北方的软,落在身上不凉,像柳絮。”

“今日倒是能亲眼见见了。”江珩笑着说,“等雪停了,我们去西湖边走走,看看雪中的西湖,定是别有一番景致。”

顾溟没有拒绝,点了点头。这些日子,他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有江珩在身边,有沈清辞的祝福,那些沉重的过往,像是被江南的烟雨和风雪慢慢浸润,化作了生命里温柔的底色。

起身洗漱时,江珩已经去灶房忙活了。顾溟走到灶房门口,便见江珩正蹲在灶台前生火,火光映着他的侧脸,暖融融的。灶上的锅里冒着热气,传来阵阵清甜的香气,是桂花粥的味道。

“醒了?快去屋里等着,粥快好了。”江珩抬头看到他,笑着说,脸上沾了些灰,像个偷吃东西的孩子。

顾溟走上前,拿起一旁的抹布,轻轻替他擦去脸上的灰:“怎么弄得这么脏。”

江珩愣了一下,脸颊微微泛红,任由他擦拭着,眼底的笑意浓得化不开:“刚生火时,火星溅出来了。”

顾溟的指尖划过他的脸颊,带着一丝微凉的触感,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份安稳与温暖,是沈清辞用生命换来的,也是江珩用陪伴与深情浇灌出来的。他不能再辜负,也不想再辜负。

粥煮好后,两人坐在屋内的桌前,就着小菜喝着粥。桂花的清甜混着米香,暖了胃,也暖了心。窗外的雪还在下,簌簌地落在青瓦上,落在桂树上,像是一首温柔的歌谣。

“等雪停了,我们去给婆婆送些粥吧。”顾溟忽然开口,“天冷了,她年纪大了,出门不便。”

“好。”江珩点头,“我还买了些御寒的棉衣,正好一起送去。”

吃过早饭,雪渐渐小了些,变成了零星的雪沫。江珩将棉衣和温热的桂花粥装进食盒,两人并肩走出小院,往沈清辞母亲的旧宅走去。

巷子里的青石板路被雪覆盖,踩在上面咯吱作响。两侧的民居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被雪映得格外鲜艳,暖黄的光晕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偶尔有行人经过,裹紧了棉衣,步履匆匆,却也不忘笑着打招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安宁而祥和的气息。

“以前总觉得,江南的冬天太过湿冷,让人难熬。”顾溟看着身边的雪景,轻声说,“现在却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是因为有人陪了。”江珩转头看向他,笑着说,眼底的温柔像是要溢出来。

顾溟的脸颊微微一红,没有反驳,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他知道,江珩说的是对的。以前,他守着空荡荡的宅院,看着四季更迭,只觉得日子漫长而孤寂,连江南的美景,都成了触景生情的负担。而现在,有江珩在身边,哪怕是湿冷的冬天,哪怕是寂静的雪夜,也变得温暖而有意义。

到了老婆婆的旧宅,江珩敲了敲门,很快,老婆婆便笑着迎了出来。看到两人,她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这么大的雪,还麻烦你们跑一趟。”

“婆婆,天凉了,我们给您送些粥和棉衣来。”江珩将食盒递给她,笑着说。

老婆婆接过食盒,眼眶微微泛红:“你们有心了,快进屋,外面冷。”

两人跟着老婆婆走进屋内,屋内生着一盆炭火,暖融融的。老婆婆将粥倒出来,一边喝着,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大多是些家常琐事,说巷子里哪家的孩子又长高了,哪家的姑娘要出嫁了,语气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

顾溟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会应上一两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他看着老婆婆眼角的皱纹,看着她眼中对生活的热忱,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沈清辞真正希望他拥有的。不是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而是坦然地接受生活的馈赠,感受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幸福。

“对了,阿溟,清辞的房间,我一直没敢动,你要不要去看看?”老婆婆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怀念。

顾溟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点了点头:“好。”

跟着老婆婆走进沈清辞的房间,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里的陈设,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书桌上放着沈清辞用过的笔墨纸砚,墙上挂着他画的墨竹图,床边的柜子上,还摆着一个小小的布偶,是当年顾溟亲手做的,送给沈清辞的生日礼物。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那些年少时的记忆,那些与沈清辞有关的点滴,一一在脑海中浮现。顾溟的眼眶微微泛红,却没有像以前那样痛哭流涕,只是静静地看着房间里的一切,心中满是温柔的怀念。

“清辞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老婆婆站在他身边,轻声说,“他总说,等你病好了,就带你去江南,过安稳日子。现在,你们来了,也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在天有灵,定会很高兴。”

顾溟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嗯,他会的。”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一支毛笔,笔杆已经被摩挲得光滑,带着沈清辞的温度。他想起当年,沈清辞就是用这支毛笔,为他画了一幅又一幅的画,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那些画面,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

“婆婆,谢谢您,一直替我们守着这些。”顾溟将毛笔放回原处,转身对老婆婆说。

“应该的。”老婆婆摇了摇头,“这些都是清辞的念想,也是你的念想。看到你们现在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从沈清辞的房间出来,外面的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两人辞别了老婆婆,往小院的方向走去。

“刚才在清辞哥的房间,你好像并不难过。”江珩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好奇。

顾溟转头看向他,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不是不难过,只是觉得,难过已经不是主旋律了。清辞哥用生命换我活着,不是让我一直沉浸在悲伤里,而是让我好好地生活。现在,我做到了,我想,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江珩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顾溟这次是真的彻底放下了。那些深埋心底的痛苦与愧疚,终于化作了前行的力量,支撑着他走向新的生活。

回到小院时,阳光已经变得温暖了些。江珩拿起扫帚,开始清扫院中的积雪。顾溟站在一旁看着,忽然走上前,从他手中抢过扫帚:“我来吧。”

江珩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

顾溟拿起扫帚,开始清扫积雪。他的动作不算熟练,却异常认真,额头上很快便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江珩站在一旁,看着他的身影,看着阳光洒在他身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晕,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

他想起初见时顾溟周身的冷寂,想起他谈及沈清辞时的痛苦,想起他在青云观得知真相后的崩溃。那些画面与眼前这个眉眼舒展、认真清扫积雪的人重叠,竟让他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江珩,你看。”顾溟忽然开口,指着桂树的枝头。

江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桂树的枝桠上,竟冒出了一点点嫩绿的芽苞,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

“春天要来了。”顾溟的声音带着一丝欣喜,“等春天到了,这棵桂树就会发芽,夏天就会枝繁叶茂,秋天就会开满桂花。”

“嗯。”江珩点头,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等春天到了,我们就去买些花种,把小院种满鲜花。夏天,我们在桂树下乘凉,听蝉鸣。秋天,我们一起酿桂花酒,做桂花糕。冬天,我们就围在炭火旁,看雪景,话家常。”

顾溟看着他,眼底的笑意温柔得能溺出水来:“好。”

两人相顾无言,只任由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手中的扫帚落在地上,积雪被踩得咯吱作响,像是在为这份幸福伴奏。江珩腰间的铜铃,忽然发出一阵清越而欢快的声响,在寂静的小院里回荡,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喜悦。

雪后的阳光格外明媚,将小院的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桂树的枝桠上,嫩芽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勃勃的生机。远处的西湖,湖面结了一层薄冰,在阳光的反射下,波光粼粼,像是撒了满湖的碎银。

顾溟靠在江珩的肩上,看着眼前的雪景,心中一片安宁。他知道,自己终于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份幸福,或许来的有些迟,或许带着些许遗憾,却无比真实,无比温暖。

“江珩。”顾溟轻声开口。

“嗯?”江珩低头看向他。

“谢谢你。”顾溟的声音很轻,却异常真诚,“谢谢你拉着我走出那座宅院,谢谢你陪我来到江南,谢谢你陪我寻找真相,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江珩握紧了他的手,指尖摩挲着他的指节,声音低沉而温柔:“傻瓜,谢什么。能遇见你,能陪在你身边,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顾溟抬起头,看着江珩的眼睛,那里面盛满了温柔的星光,像是能照亮他所有的黑暗。他忽然凑近,在江珩的唇上轻轻印下一个吻,像雪花落在唇上,轻柔而温暖。

江珩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反客为主,加深了这个吻。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雪地上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是再也无法分开。

小院里的桂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嫩芽渐渐舒展,像是在见证这份迟来的幸福。腰间的铜铃,清越的声响在空气中回荡,与远处西湖的冰裂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首关于爱与救赎的歌谣。

江南的雪,终究是温柔的。它覆盖了过往的尘埃,也孕育着新的希望。而属于江珩与顾溟的故事,也将在这温柔的岁月里,续写着岁岁年年的安稳与幸福。

日子就这样在江南的烟雨与风雪中缓缓流淌,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小院里的桂树绿了又黄,开了又谢,见证着两人朝夕相伴的时光。

他们会在春天一起去市集买花种,将小院种满五颜六色的鲜花,看着它们在阳光下竞相开放,空气中满是花香;夏天,他们会在桂树下搭一张凉席,一边乘凉,一边听蝉鸣,江珩会给顾溟讲他游历四方时的趣事,顾溟则会静静地听着,偶尔笑着插一两句话;秋天,桂花开满枝头,他们会一起采摘桂花,酿桂花酒,做桂花糕,邀请老婆婆来家里做客,一起品尝这份甜蜜;冬天,他们会围在炭火旁,煮一壶热茶,看窗外的雪景,话着家常,偶尔会想起沈清辞,想起那些过往的岁月,心中却不再有痛苦,只剩下淡淡的怀念与感激。

顾溟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周身的冷寂早已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温润的暖意。他不再是那个被困在过去阴影里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坦然面对过往、珍惜当下幸福的人。

江珩也觉得,自己的生命因为顾溟的存在,变得更加完整。他不再是那个只为完成使命而奔波的圆梦信使,而是有了牵挂,有了归宿,有了想要用尽一生去守护的人。

这日,又是一年桂花开。小院里的桂树开满了金蕊,香气浓郁,沁人心脾。江珩和顾溟坐在桂树下,手中捧着温热的桂花酒,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满是幸福。

“清辞哥,我们来看你了。”顾溟举起酒杯,对着桂树轻声说,“你看,我们在江南过得很好,小院里的桂树开得很盛,桂花酒也酿得很香。你放心,我们会好好地活下去,带着你的祝福,幸福地活下去。”

江珩也举起酒杯,笑着说:“沈公子,多谢你当年的付出,往后,我会好好照顾顾先生,不让他受一点委屈。”

两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桂花的清甜与酒的醇厚在口中交织,暖了心,也醉了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