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星艺术项目”首场开幕展览的媒体预览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上午,如期而至。
展览地点选在了本市最具标志性的现代艺术馆——棱镜美术馆。其本身充满未来感的钢结构与玻璃幕墙建筑,与“辰星”项目探索艺术与科技、传统与未来边界的内核相得益彰。
一大早,美术馆门口便已铺上了长长的红毯,巨大的、由“薇光”团队设计的“辰星”主题视觉形象墙屹立一侧,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而充满力量的光芒。来自国内外上百家主流媒体、艺术评论家、知名博主、收藏家以及受邀嘉宾的车流,开始陆续抵达,现场一时间镁光灯闪烁,人流如织,气氛热烈而隆重。
林若薇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白色不对称设计西装套裙,既干练利落,又不失艺术感,妆容精致,长发挽起,露出优美修长的脖颈。她早早便来到了现场,作为项目的品牌总策划和江辰的妻子,她需要与江辰一同,站在门口迎接最重要的嘉宾,并与核心媒体进行简短的交流。
江辰则选择了一身深灰色的意式修身西装,没有系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纽扣,少了些商人的刻板,多了几分艺术家的不羁与从容。他站在林若薇身边,身姿挺拔,气度非凡,两人并肩而立,宛如一对璧人,瞬间成为了全场焦点,谋杀了不少菲林。
“江先生,江太太,恭喜!”
“林总监,不,现在该叫林总了,这次的宣传做得太棒了!”
“期待已久的项目,终于揭晓了!”
面对各方涌来的祝贺与寒暄,林若薇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应对自如,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失礼数,充分展现了她作为创业者和豪门媳妇的双重修养。江辰则大多时候只是微微颔首,将话语权交给林若薇,只有在关键人物到来时,才会亲自上前交谈几句,目光中充满了对身边女人的信任与骄傲。
上午十点整,媒体预览专场正式开始。江辰作为项目发起人,做了简短而充满激情的开场致辞。他没有过多谈论商业前景,而是聚焦于项目的初心——打破界限,探索未知,让艺术的光芒照亮更广阔的世界。他的演讲富有感染力,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随后,美术馆沉重的大门缓缓开启,受邀的媒体和嘉宾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步入了这个被“辰星”重新定义的艺术空间。
甫一进入,众人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整个展览空间的设计,完全跳脱了传统白盒子的模式。“薇光”团队与空间设计师合作,巧妙地运用了光线、声音、影像和互动科技,将艺术作品与观展体验完美融合。入口处,是一道由无数悬浮的、折射着不同光线的棱镜组成的“光之门廊”,穿行其中,身影被切割、重组,仿佛预示着“破界”的主题。
展出的作品更是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影像等多种形式。一位合作艺术家利用废弃的电子元件和发光材料,构建了一个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废墟”,引发人们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思考;另一位艺术家则通过沉浸式的投影技术,将古典山水画与动态的数字粒子结合,营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数字山水”空间;还有一位专注于生物艺术的艺术家,培育出了在特定光线下会发出幽蓝光芒的菌类,放置在特制的透明容器中,形成了一片静谧而神秘的“□□”森林……
每一件作品都极具冲击力和话题性,而“薇光”团队为它们撰写的导览文字和背景介绍,也摒弃了晦涩难懂的艺术术语,用通俗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引导观众理解作品背后的理念与情感。
媒体记者们显然被这场高水准、高概念的展览深深吸引,纷纷驻足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前,拍照,记录,与同伴低声交流,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赞赏的神情。不少艺术评论家也频频点头,显然对这场展览的艺术价值和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肯定。
林若薇和江辰穿梭在人群中,偶尔为一些重要的嘉宾做简要的导览。看着观众们沉浸其中的表情,听着他们发出的惊叹和讨论,林若薇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欣慰感,如同暖流般涌遍全身。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氛围中,不和谐的音符,还是如同预料般,悄然响起。
在参观进行到一半时,一个穿着打扮略显夸张、语速很快的男记者,突然挤到林若薇面前,将录音笔几乎要戳到她的脸上,语气尖锐地提问:
“林总,我是‘娱乐深扒榜’的记者。据我们所知,您名下的‘薇光创意工作室’承接了本次‘辰星’项目的全部品牌策划和推广工作,而项目发起人正是您的丈夫江辰先生。请问您如何回应外界关于‘利益输送’、‘夫妻店’的质疑?这是否意味着,‘辰星’项目的所谓‘公平选拔’只是一个幌子?”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和不礼貌,瞬间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微妙和紧张。一些看好戏的眼神,也若有若无地飘了过来。
江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冰冷地扫向那个记者,正要开口,林若薇却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背。
她上前一步,脸上依旧带着从容的微笑,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个记者,以及周围所有或好奇或担忧的视线,声音清晰而稳定,透过那人举着的录音笔,清晰地传开:
“这位记者朋友,感谢你的提问。首先,我想纠正一个概念。‘薇光创意工作室’能够成为‘辰星艺术项目’的品牌合作伙伴,并非源于任何私人关系,而是经过项目组委会严格的、多轮的比稿和评审,最终凭借我们团队专业的策划方案、创新的理念以及对项目内核的深刻理解,在众多优秀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这一点,组委会的所有评审,以及参与比稿的其他公司,都可以作证。”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不卑不亢,带着自信:“其次,关于‘夫妻店’的质疑,我认为,在商业社会,评判一个合作是否合理、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应该局限于合作双方的关系,而应该着眼于合作本身是否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价值,是否输出了优秀的成果。我相信,今天各位在这里看到的、感受到的‘辰星’项目,它的整体视觉、它的空间体验、它所引发的讨论和思考,已经足够证明,‘薇光’与‘辰星’的这次结合,是一次成功的、专业的、并且产生了巨大化学反应的合作。”
她的回答,有理有据,姿态大方,既澄清了事实,又巧妙地引导众人关注项目本身的品质,将那个不怀好意的问题,化为了展示自身格局和项目成功的机会。
她看着那个脸色有些难看的记者,微微一笑,补充道:“至于‘利益输送’……我想,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输送’的话,那么我和我的先生,我们共同‘输送’的,是对艺术的热爱,是对打破界限的渴望,以及,希望为这座城市、为这个时代,带来一点点不一样光芒的初心。这,才是‘辰星’项目真正的核心,也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最终指向。”
话音落下,周围安静了一瞬,随即,不知是谁带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为她机智得体的回应,更是为她对项目初心的坚守和那份坦荡的胸怀!
那个提问的记者,在众人的目光和掌声中,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悻悻地收回了录音笔,灰溜溜地钻进了人群。
江辰站在林若薇身边,看着她镇定自若、光芒万丈的样子,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和爱意。他伸出手,在众人面前,自然而然地与她十指相扣,用这个无声的动作,表达了他对她毫无保留的支持和赞许。
这个小插曲,非但没有影响到展览的声誉,反而因为林若薇出色的应对,成为了一段佳话,更加凸显了她的个人魅力和“薇光”团队的专业素养。
接下来的媒体预览和后续的公众开放日,“辰星艺术项目”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参观者络绎不绝,社交媒体上好评如潮,专业艺术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带动了一股关于“艺术跨界”和“科技人文”的讨论热潮。“薇光创意工作室”的名字,也随着项目的成功,彻底在业内打响,成为了高质量、高品位创意服务的代名词。
站在美术馆顶层的露台上,俯瞰着楼下依旧排着长队等待入场的观众,林若薇和江辰相视而笑。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我们成功了,江辰。”林若薇轻声说,眼中有着闪烁的泪光,那是喜悦和激动的泪水。
“是我们成功了。”江辰紧紧握着她的手,目光温柔而深邃,“这只是开始,若薇。我们的‘辰星’,会照亮更远的地方。”
他们知道,前路依然漫长,挑战不会停止。但经过这一次的并肩作战和辉煌胜利,他们更加确信,只要彼此携手,便能无惧任何风雨,共同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破界之光,已然亮起,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