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解无忧依旧没拗得过穆疏集,还是收下了她的谢礼。
不过,托盘红布下的谢礼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金银珠宝,而是一些……刀谱和丹药!
这是解无忧万万想不到的。
穆疏集见解无忧从原本的勉为其难到后来的惊讶又心痒难耐,忍不住笑出声来:“无忧啊无忧,难道你以为,吾送你的谢礼,会是那些俗物不成?”
“殿下……”
穆疏集清了清嗓子,收起了原本肆意的笑容,说:“这些刀谱本是赫连王族的收藏,我命人抄了一份。至于丹药,则是我亲手制作的,解毒、治疗内伤外伤、静心顺气等等,共计十八种,用法和对症细节都在玉瓶上标明了,你自己看着用就行。”
解无忧在惊讶过后,迅速找回了自己的理智:“殿下,这份礼,重的实在不像是单纯的谢礼。”
“无忧,你是个聪人,难道看不出来,吾身为太子之母,正抢在王上前面,替修儿在招揽你么。”穆疏集略带些俏皮的说着明显是玩笑的话。
最终,解无忧还是没从王后这边得到更进一步的答复,只得捧着一大堆赏赐,带着顿悟所得的内功新境界,回到了太子府。
穆疏集的话半真半假,令人分辨不清。
说实话,赫连修的这位母亲,的确是个很难懂又有些奇怪的复杂女人。
解无忧本就与赫连修关系密切,自然而然会站在赫连修这一边,根本无需招揽。但穆疏集又点出了,她这么做,是为了抢在赫连宗衍出手之前帮儿子招揽人才。
其实这个理由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不管如何,穆疏集此番动作恰如其分,解无忧怎么都得认下这份人情。因为穆疏集送的这份谢礼,分量是真的很重。
“啧,小孩儿身为气运之子,有两个厉害的父母并不令人意外。但他们,似乎厉害过头了。”解无忧很是感慨,不过他的心情还是很好的:“进宫和一个半步宗师随意交流了一番,便得到了顿悟的机会,逐天功更是又上一层楼……某最近运势如此之佳?既是这样,如此难逢的良机怎能轻易错过呢……”
穆疏集今日见解无忧顿悟,有些受刺激,练功的时间要比平日里多耗费了一个时辰。
行功完毕,她带着随从去沧海月明宫东边儿的玉华池沐浴,结果刚享受了一炷香不到的时间,便听守在外头的贴身女官扶芳高声说道:“见过王上,王上万安。娘娘正在沐浴,仪容不佳,此刻恐不宜前来见驾。”
穆疏集手上的动作停了停,并未出声,随即就当自己没听见,继续安心沐浴。
虽然扶芳的语气很是恭谨诚恳,行礼亦是标准无误,但说话的内容却毫不客气,一点都没给赫连宗衍这个王上留面子。
还能是谁给她的这样的胆子。
被拦在外头的赫连宗衍不会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官计较,但亦不会被人随意这么一说,就改变自己原本的打算。
不等旁边的内侍开口呵斥,赫连宗衍便衣袖轻挥,直接将扶芳给扫到旁边的角落里,既让她彻底动弹不得,又没有受什么皮肉之伤,其中的力道拿捏的恰如其分。
然后他对身边的人说道:“你们不必进来。”
说完,就走进了玉华池。
玉华池内,热气氤氲,白色薄纱的在屏风之间摇曳,池中的穆疏集正趴在池边,抬头看他。
赫连宗衍走上前去,道:“疏妹。”
“王上安,妾身不方便,就不行大礼了。”
赫连宗衍有那么一瞬间的黯然:“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多礼。”
赫连宗衍听到穆疏集的称呼,就知道她尚未完全放下过去,否则不会喊他王上,更不会自称什么妾身。
“停。”穆疏集见赫连宗衍那神色,有些无奈:“王上,你做人不能贪心的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想求个两全其美。”
赫连宗衍蹲下身来,抬起穆疏集的下巴:“寡人却偏要求那份两全。”
穆疏集拍开他的手:“今日我见过那个解无忧了。”
“那疏妹对此人有何看法?”
“和你是有那么几分相似,天赋高的令人嫉妒。王上啊王上,你可是应了他的挑战的,到最后可别阴沟里翻船,败在小辈手中,一世英名一朝丧,很丢人的~”
“疏妹啊,”赫连宗衍低头在穆疏集额上轻轻吻了一下:“此情此景,明明我就在跟前,你却老是去提旁的男人,何等煞风景。放心,寡人又岂是赫连瑜那样的无能之辈,怎么会输。”
穆疏集抬起玉臂,食指抵住赫连宗衍的下巴,阻止了他的后续动作:“正事儿还没说呢。最近国策定下来了吧?你是不是要正式开始动作了?”
“嗯。其实早先就已经和百官通过气了,再加上这次册封修儿做太子的时机恰到好处,于是就顺水推舟,将大典当做是正式行动开始的信号。”
“需要我配合做些什么?”
“作为盟友,南国只要好好看住襄国就好,无需太早动作,避免过早暴露自己的立场,至于前期的计划推行自有春国来办。春国养精蓄锐这么长时间,也是时候向世人展现一下自身的实力了。”
“那王上你的第一个目标?”
“自是韩氏。”
“可总得师出有名吧?”
“这当然早就安排好了。天下武道昌隆,习武者多如过江之鲫。江湖与庙堂一向相辅相成,既如此,这场以天下为猎场的狩猎,就从江湖开始吧。”
看着意气风发的赫连宗衍,听到了自己想要信息的穆疏集毫不留情的重新回到池中泡起澡来,还很不客气的赶人:“时候也不早了,王上近日修身养性,不常进后宫,姐妹们都很是有些怨言呢。王上还是去安抚安抚吧。妾身就不多留王上你了。”
想表现一下自己王霸之气的赫连宗衍:“……”
太子册封大典后过了一个月,时间渐渐步入了深秋,永春江上秋风送爽,一队商船正在风中航行着。
这种场景,再寻常不过了。
冬季枯水节来临之前的两个多月里,将会是永春江上最忙碌的时刻,因为春国的秋收刚过,天下所有的粮商皆会在此时入春国购粮。
永春江的漕运体系本就算不上发达,几年前赫连宗衍又下狠手治理了各式商会,其中靠着跑水路讨生活的漕帮们亦遭了殃。所以除了秋收过后的运粮高峰,还真难看到现在永春江上各式船只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繁华景象。
永春江漕运的萧条倒也怪不到赫连宗衍头上。
春国的这条母亲河水路路线是自天柱山至燕镇这样的由北向南的走向,又全程皆在春国境内,本身的局限性太大了。再加上春国的官道修建的其实还不错,又有天柱山脚下的牧族提供牲畜,因此陆运亦不是难事,很是方便。
如此一来,对于许多商人来说,永春江的漕运就变成了一个鸡肋。无法长途跨国运输,行走路线太固定,甚至就连速度,都比陆运差很多,偏偏危险性还远远高于陆运,毕竟货物掉水里可就彻底找不回来了。
种种对比之下,傻子都知道该选什么。
自然而然的,永春江的漕运就彻底发展不起来了。
这支大大小小船只共计十二条的商船队伍,却与寻常的商船队伍不大一样。
虽然挂的是韦氏商会的旗帜,但是队伍里却最起码有三拨人马。
韦氏商会是购□□国粮食的大商人,也是老顾客,每年都会从春国带走近万石的新粮,所以此时他家来春国购粮并不是稀奇的事。
可搭韦氏商会商船的另外两拨人,却绝不寻常。
韦氏商会前来购粮的,正是大掌柜韦不讳,他正站在主舰的船头上,注视着江面,愁容满面的。
已经来春国快半个月了,但是他们商会购买的粮食尚不足原计划的四分之一。
今年不知发生了何事,原本价格低廉的春国粮食,却突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价格攀升。
对于这件意料之外的事,不少粮商都以为是春国要有什么军事方面的行动,所以才会特意提高对外售粮的价格。
但几经走访后大家发现,哪怕是卖给春国国民的粮食,春国粮商们的出售价格同样调高了很多,并非特意针对别国前来购粮的粮商。
这种情况打消了原本见势不妙想放弃购粮计划直接回本国的粮商们。即使现在粮食价格提高了很多,他们原本手中的钱购买力大幅度下降,但该买还是要买,哪怕买少点。
因为人不可一日无粮啊。
可韦氏商会与普通的粮商并不一样,他们的购粮买卖,是带着任务的。
不错,韦氏商会本就是江国王室韩氏所开设的。
江国国土中耕地稀少,所以国内生产的粮食并不够吃。若是食不果腹,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生育欲,不愿意生下孩子来这个世界让全家都陷入忍饥挨饿的境地。
所以江国的人丁数直接和国内粮食的产量挂着钩,大部分国土一直以来都处于‘人烟稀少’的状态,让江国国主愁白了头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诸侯(四十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