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创意花园已恢复了它平日充满活力的节奏。传承大厅的成功运营,让“晧·设计”及其所代表的理念成了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符号。小雨作为新一代的领导者,以其独特的、融合了祖母的感性与父亲的技术理性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在一个午后,小雨敲开了子轩办公室的门。七十七岁的子轩,虽已将集团的大部分日常事务交托给女儿和成熟的管理团队,但他那间洒满阳光的办公室,仍是整个创意花园的精神锚点。
“爸,有件事想和您商量。”小雨坐下,眼神中闪烁着与林晚年轻时极为相似的、充满憧憬的光。
子轩放下手中的全息报表,微笑着看向女儿:“说吧。每次你露出这种表情,都意味着又一个‘疯狂’的点子要诞生了。”
“传承大厅很好,它完美地延续了外婆的精神,成了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容器’。”小雨措辞谨慎,“但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再往前走一步。”
“哦?”子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传承是保存和传递,但外婆一生中最核心的动力,其实是‘创造’。”小雨的语速加快,显然对这个想法思考已久,“她从未停止过创作,从服装到空间,再到整个创意花园的生态。我想,最好的传承,不应仅仅是守护她留下的火种,更应该是用这火种,去点燃新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作。”
她调出空中全息屏,展示出一系列概念图和数据。“我想启动‘新画布’计划。我们将利用传承大厅积累的全球跨代智慧库,特别是那些尚未被充分发掘的传统技艺、地方性知识和即将失传的手工艺,与最前沿的科技——神经接口、可持续材料科学、生物制造——进行深度融合,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实验室’。”
“实验室不设门槛,”小雨的眼睛闪闪发亮,“任何年龄、任何背景的人,只要拥有被验证的创意和足够的热情,都可以申请入驻。我们将提供技术、资金、导师和全球网络的支持,帮助他们将想法变为现实。这不是一个纪念性的空间,而是一个生产性的、面向未来的工厂。外婆点燃了火,我们不该只满足于守护火焰,而应该用这火去锻造新的事物。”
子轩静静地听着,目光穿过全息屏,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前,林晚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对着设计草图双眼发亮的模样。时光流转,精神却以另一种方式完美复刻。他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欣慰和感慨。
“你外婆如果看到,”子轩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笑意,“一定会第一个报名参加。她永远都是那个最勇敢的‘创造者’。”他顿了顿,郑重地点头:“我完全支持。去做吧,需要什么资源,告诉我。”
“新画布”计划一经公布,便在全球创新界引发了巨大反响。它不同于传统的孵化器或创投基金,其独特的“跨代智慧”筛选机制和“科技赋能传统”的核心导向,吸引了许多特立独行的梦想家。
第一批入驻者中,有来自北欧的年轻姐妹,她们试图用纳米技术重新诠释祖母讲述的古老冰原神话,并将其转化为沉浸式艺术体验;有一位退休的日本染织大师,他与一位AI算法工程师合作,开发能根据情绪变化颜色和纹理的“活态布料”;还有一个来自肯尼亚的青少年团队,他们计划利用当地废弃植物材料和3D打印技术,为社区制造低成本、可循环的环保家居……
实验室里,年轻人的冲劲与长者的经验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争论、试验、失败、再尝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蓬勃的创造力,仿佛林晚当年在工作室里废寝忘食的状态跨越时空在此重现。
一天,小雨陪着子轩参观实验室。他们停留在一个项目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陶艺家正在指导一个年轻女孩如何感受材料的“呼吸”,而女孩则教老人如何使用传感器精确捕捉陶土在窑变中的微观数据。
子轩看着眼前的一幕,久久没有说话。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将老人脸上的沟壑和女孩眼中的光芒都照得清晰无比。
离开实验室时,子轩轻轻对小雨说:“你找到了最好的方式。你外婆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设计或花园,而是这种永不枯竭的、敢于创造的勇气和相信连接与融合的信念。你没有站在她的影子下,而是站在她的肩膀上,画出了属于自己的、更辽阔的画卷。”
小雨挽住父亲的胳膊,将头轻轻靠在他虽已不再强壮却依然可靠的肩膀上。
“因为我知道,她和您,永远是我最坚实的画布。”
窗外,创意花园里,林晚亲手种下的那棵银杏树,又一季秋叶金黄,如同永不熄灭的温暖火焰,静静照耀着这片永远生长、永远创新的土地。光,确实被继承了,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灼灼燃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