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王室势危,各诸侯自立为王,对国主诸王侯的称谓上的确是极为杂乱。
不过也没人想过去统一称谓,都是胡乱叫着,毕竟国与国之前战乱不断,没人想花心思花精力去及这些。
姬元沉吟声,问:“那如何统一?又统一为何呢?”
弥子暇笑了笑,胜券在握道:“这个简单。”
言道:“臣回去后誊写一份文书,于朝堂上宣读,事后王上再以王令告示布告全国便可。”
“就这么简单?”
到也不怪姬元感觉太过儿戏,而是身在局中有时候不自觉想的复杂。岂知,以‘四两拨千两’的轻描淡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上需要做的事就是这么简单。至于要改的称谓,臣已有了成算。”弥子暇深思片刻,继续道:“王上自称为‘寡人’不变,但‘王上’便改为‘陛下’如何?”
“‘陛下’?”姬元嘴里囫囵着念了句,促问:“何意?”
“王座之上,丹壁之下,简称‘陛下’。”说着示意了句恕罪,自取过案几笔墨,嫌弃竹简太窄直接抽了张帛绢,端正威严的写了‘陛下’俩字。
古人对帝王尊称为‘陛下’的由来跟原意天差地别,但这时候弥子暇不介意用来忽悠忽悠一下渣男。
弥子暇起身正中其事躬身行了一个隆重的揖礼,口中称呼道:“陛下。臣,见过陛下。”
青年蛾冠博带,顶着一张眉眼如诗如画骨相优越的脸收敛神色时,赏心悦目,又凛冽天成。
姬元很难不受触动,微抬手:
“爱卿免礼。”
看样子姬元对‘陛下’这个称谓适应的很是良好。
“陛下,除此之外臣还有一则建议。”弥子暇坐回原位继续进言——
“大朝会?”
许俞何笙俩人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被弥子暇喊过来开会,闻言又是面面相觑,前者狐疑问:“什么是‘大朝会’?司礼的意思是?”
“一月三旬为转,一旬十日为期,每隔十日便是一次大朝会。大朝会意义是彰显陛下恩威,让更多人知晓朝堂政令,并参与进来,所以大朝会那日会有三十七位朝歌官员与之前参与人员整做一百,一同参与朝会。”
许何俩人眼神一动,当官的哪个不想‘上朝’?那是殊荣更是荣耀,光宗耀祖的!这种牵一而动全身的事经礼正司之手,那礼正司的重量必定非昔日可比。
换言之,礼正司有了重量,那他们这些礼正司的人也不就水涨船高?
“此事陛下已经批准。我在陛下面前许了诺,下月初一便举行第一次大朝会。”
俩人有些懵圈,但弥子暇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道:“如今已是月末下旬,离下月初一还有九天时间。”
目视俩人,又肃然言道:“时间紧,任务重,你们先把心中疑问放下,全力完成大朝会各项章程制定。”
‘朝礼’本是礼正司职责范围之内,俩人做为左右副手自是责无旁贷。
“司礼尽管吩咐。”许俞揖礼道。
“但凭司礼差遣。”何笙附和道。
“好,闲话不述。”弥子暇取过刚才抽空写的竹简,言简意骸:“要做的事很多,我们先把任务分派下去。”
“一,为应对大朝会礼制,近日也要对‘朝礼’略做修整。第一项便是每日朝堂官员在殿前上奏的事必须先在点卯时上交一份文书奏章;”
春秋时期的官员体制还没有后世那么细分,一个人管多重事务,甚至职能重叠的比比皆是,搞的以前开个朝会跟吵架似的,官员们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偏偏说起来事来又颠三倒四,姬元这个拉架做主的不头疼,他这个旁听的都要头疼了。
“第二项,所有上交文书的规格字体制式都要统一,这里需要我们礼正司出一份正当格式。格式要求:简单,明理,一目了然,字数要有所限制。”
那种长篇大论还说不到正事的,纯粹浪费大家时间。
“二,‘王上’的称谓日后改做‘陛下’,取自‘王座之上,丹壁之下’之意,我这里有则范本引子,许大人你的文字功底不错,你来润色。明天这个时候我要看到正文。记住一点,日后你写出来的正文是要以王令宣告天下的,切记慎重。”
许俞接过范本,顿时觉着手中略沉。
弥子暇又给他手上加了一则,道:“这是大朝会的告之范本,你拿回去润色,明天我会在早朝上正式启奏陛下。”
许俞嘴角一抽:“。。。。。。”
别问,问就是挺怀念以前万事不管的上司的。
“何大人,”
何笙顿时头皮一紧。
弥子暇目视他道:“你把原先的朝礼细则以及刚才增加的几点整理成册,还有新增三十七位参与大朝会官员的要点要求整理出来,明天这时候交给我。”
旁边许俞忽然平衡了,这任务瞧着也不少。
何笙直接问:“三十七位官员的名单需要我们拟吗?”
“不用。此事我会在你明天的要点要求出来之后与陛下商议分派给各司之长,由他们举荐。举荐明单之后,再由陛下勾定最终人选。”
闻言何笙松了口气。举荐明单权是个美差,但就是因为太美了,非他一个礼正司副手所能担任的。
朝歌城内当官的还有那么多个,举荐这个势必得罪那个,一般人可消受不起。
“九日的时限不多。我们需要在前五日把所有规定名单确定下来,后四日依名单勾定人选紧急教他们朝礼礼仪。”
弥子暇扫视俩人,敲打句道:“大朝会是由我们礼正司经手,在朝会之间不管是哪个官员出了差错,或在大朝会时闹了笑话,我们礼正司,都脱不了干系。”
“所以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谨慎待之,明白吗?”
大朝会是他跟渣男递的第一份投名状,绝计不能出错,否则日后还怎么跟渣男谈事业?!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