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突发急症

人是从睡不着懒觉的那一天开始衰老的。

七点不到,庄研就醒了。

没有暖气的南方,寒冬腊月的室内和室外区别不大。

庄研探出头吸了两口气,就果断把脑袋重新埋回温暖的被窝里。

回笼觉是睡不着了,索性蜷在被子里玩手机。

早上睡不着的,还有庄重。

天还没亮,他就到公园晨练去了。自打退休起,每天雷打不动。

回来的路上,专门绕道到附近菜市场买了条新鲜鲈鱼和两碗咸烧白。

庄重记得女儿上次回来的时候还夸这家的烧白做得好。

父女俩一直这么吵也不是个事儿,他这个当爹的还是得给她个台阶下。

等庄重拎着大包小包回来的时候,看见客厅里只有林长英坐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心里又不太高兴了。

“天天只知道玩手机,一点正事也不知道做。”庄重把刚买回来的鲈鱼放进水池里,一个人在厨房里絮絮叨叨。

两人分房多年,林长英下楼没见到人,就知道是出门锻炼去了。

见他拎着菜回来,原本还想夸他一句,结果这人回来手上活不停,嘴巴也不消停,一听他念经什么好心情都没了。

“疫情这么严重,还天天往外面跑,口罩也不戴,我看你是巴不得出事。”

像庄重这个年纪的男人,在多年婚姻生活当中早就摸索出了些家庭和谐门道。

你强我弱,此消彼长,看见妻子生起气来,赶紧避避风头。

“庄研呢?怎么还没起床?”

“人家好不容易休息,你莫去吵她。”

庄研正躺在床上发消息慰问今天还在上班的医生朋友,突然听见庄重在外面叫她的名字,敲得门咚咚响。

三十岁的人了,还有种学生时代打着做作业的幌子在房间里躲着玩手机被抓包的紧张感,心跳得扑通扑通。

“八点钟了,还不起床?”庄重听不见回应,准备推门进来,却发现房门从里面反锁。

他推拉了两下,还是纹丝不动:“锁什么门嘛,我买了你爱吃的烧白,快起来吃。”

庄研从不吃肥肉,也不知道庄重是去哪里找了这个喜欢吃烧白的帽子给她扣上。

她把脑袋埋进枕头里,裹紧自己,一声不吭。

临近中午,庄研才从卧室里出来。

一晚上的休整抚平了不少她的浮躁,她反省自己不该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到家里来。

午饭一家人随便吃了点,桌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气氛很是融洽。

庄重心情不错,还就着新炒的胡豆喝了两杯。

两杯酒下肚,又控制不住,念叨起庄研来:“你也老大不小了,平时隔得远我们管不到你,但你自己得抓紧啊!”

林长英也在一旁搭腔:“你爸有个朋友的儿子也在申城工作,跟你年龄也合适,正好回渝城过年,你过两天跟人家吃顿饭呗。”

三十岁的年纪还单身像犯了天条一样,无论男女,回家过年都无可避免都接受一场灵魂的洗涤。

春节真是配种的好时节。

耳根子一刻都不得清闲,她真想拿出卷封口胶把他们嘴巴死死粘住,

算了,高高兴兴地过完这个年吧,反正过两天就走了,之后天高皇帝远的,也就听不见了。

除夕就还是奉行怀柔政策吧。

“疫情这么严重,考虑大家安全面就不见了吧,你把他微信给我,我们线上聊聊,以后也别装病骗我回来相亲了。”

庄重冷哼一声:“你要是次次都跟今天一样配合,我和你妈至于骗你吗?”

林长英一听有戏,也顾不得被女儿拆穿的尴尬:“哪能让你去加他,女孩子家家的这么主动不好,我过会儿把你微信推过去,你跟人好好聊聊。”

午饭后,庄重照例回房午睡,庄研陪着林长英备菜。

高压锅气阀旋转带出来的蒸汽弥漫着整个厨房。

林长英昨天就列好了年饭的菜单,早早地备好年货,就等着女儿回来大展身手。

庄研独居多年,做饭手艺不错,帮着打个下手,洗菜切菜手拿把掐的事。

不过父母并没有让庄研掌勺的打算,他们已经计划好各自的拿手菜。

这涉及到家庭权力的让渡问题,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把锅铲交到女儿手上。

庄研也乐得清闲,看着没什么要做的了,就退到一边,开始群发拜年信息。

工作上的基本礼节,也没有多少真情实意在。

林长英看着女儿拿出手机,屏幕敲得劈里啪啦,满意地笑了。

庄研不经意扫了眼灶台前的母亲,脸上那颇有深意的笑容不经让她打了个冷颤。

“怎么样?聊的如何啊?”林长英一脸八卦。

庄研笑笑没说话。

这点笑脸林长英莫大的鼓舞,觉得好事近在眼前,心情颇好地投入厨房工作。

视线回到手机屏幕。

财务部工作群里,李智先洋洋洒洒地发了篇超长新年祝词,一群人线上感恩戴德,她也不能免俗,跟着队列谢谢领导。

等领导的红包发出来,庄研的红包才紧跟着发了出来。

没有工作消息的群里,倒是有了几分和谐的氛围。

正高高兴兴地抢红包,庄研恍惚间好像听见一阵急切的敲门声。

她抬眼疑惑地看着母亲,怀疑是高压锅闹出点动静。

俩人听了好一会儿才确认是真的有人在敲门,收起手机,快步走去开门。

“郑执?”

温度接近零下的走廊,他只穿了件单薄毛衣,脸色泛白。

怀里抱着的小孩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毛茸茸的脑袋靠在他的肩膀上,小嘴一张一合,睡得安稳。

郑执语速略快极力保持着镇定:“我爸他中风了,120说现在没有救护车了,怕耽误治疗,让自己送去医院。”

庄研怔了一下,手停在门把手上。

这是她第一次在郑执眼里看见这么明显的慌乱和恳求:“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孩子?”

跟在庄研身后的林长英听见中风,脸色都变了,赶紧伸手把孩子接了过来,对女儿说:“赶紧叫你爸起来,让他陪郑执把人送医院去。”

“不行,他喝酒了,我去。”

庄研转身找车钥匙:“你帮郑叔叔收拾一下,别忘记他了医保卡,我穿件衣服马上过来。”

“孩子就麻烦林阿姨了。”郑执匆忙道完谢就往家里赶,步伐有些踉跄。

“晚饭你们就别等我了。”庄研边走边穿外套。

林长英抱着孩子叮嘱到:“你开车小心些,有什么消息跟我们打电话。”话还没说完,门就合上了。

路上基本没车,庄研加足马力往最近的医院开,接线员已经联系了这家医院的卒中绿色通道。

后座,郑国清半边身子已经动弹不得,瘫靠在郑执身上,双手无力地垂放在身体两侧,试图张口讲话,但含糊迟缓,颠三倒四。

郑执搂着父亲的肩膀,认真地回应他的每一句,听上去四平八稳,很大程度安抚住了病人。

但庄研知道他此刻的慌乱,他在紧张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捏自己的指关节,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她想宽慰两句,可这种时候言语都是徒劳,不如缄口不言。

开车经过人满为患的发热门诊时,终于知道救护车缺少的缘由,庄研甚至觉得自己嗓子痒了痒,赶紧加了几脚油门。

急诊门口已经有医护在等,郑执连忙带着郑国清下车。

庄研则去找地方停车,兜兜转转绕了好几圈,才终于在一个偏僻角落看到个刚刚空出来的位置。

好不容易把车停好,想问问郑执到哪个流程了,才想起她根本没有这个人任何联系方式。

在他们还有联系的年代,微信还没有出现,手机还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通讯工具。

能否记得对方的手机号码还是判断两人关系亲疏的重要方式。

这么多年过去,她以为自己早就把那无关紧要的手机号码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那串数字却像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密码,鲜活地出现在脑海里,和郑执的名字牢牢绑定。

尽管郑执大概率早就换了手机号,但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了。

电话接通了。

“喂。”

是郑执。

“你们现在在哪里?”

“在三楼影像科,马上做CT。”

“我马上过来。”

她知道急诊人多事杂,但眼前的混乱场景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放鞭炮被炸得满手是血的小学生嗷嗷大哭;医生跨坐着给病人心肺复苏,转运床飞快地从门口推进急救室;医导台前面的小护士,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

再奇怪的人和事出现在这里都变得合理起来。

CT室外,庄研见到了刚刚做完检查的郑国清,他坐在轮椅上,两只眼睛已经闭上,状态明显不如刚才。

护士催着郑执去一楼办住院手续,庄研则留在原地守着郑国清。

旁边的座椅上坐满了病人和家属,一老一少的组合不少见,有人愁眉不展,有人偷偷抹泪。

她无法想象她的父母生病,她要如何单枪匹马地带着他们突出重围。

这是他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几乎无法回避的问题。

生活被工作填满,能够感受到自己年龄、阅历的增长,却很难意识到父母的衰老。

可是病来如山倒,向来是被照顾的角色一夜之间转换成照顾者,陪床、看护、康复这其中的艰辛和崩溃,也只有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这一刻,从来觉得婚姻是枷锁的庄研觉得自己是需要一个伴侣,来同她分担这些琐碎和惊惶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