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里通外国

戚大将军,已故国公爷的丧事已有月余,朝廷就有调派指令下达,请戚家军少将军继任大将军之位,领兵前往江南沿线。

消息来得还是挺有分寸的,好歹戚大将军丧事已过足月,只不过短短时日里,参军的平民百姓还是有些少,圣旨已经下了,新任的戚将军和被新皇请出山的老将蓄势待发。

重整旗鼓涨我大夏士气的时候,看着手底下良莠不齐还不足五万之数的军民,兵部就等着被上头削脑袋吧!

月余足够战事天翻地覆地变化了,但好在扶南赤发鬼对中原地形不熟,且言语不通,百十场争斗下来,兵乏马困,也需休养生息,这才给了大夏喘息的机会。

戚振凝早就接到了朝堂要让他出征的消息,半月有余的时间他都不在京都,但也没有跑太远。

天子脚下,非富即贵的,即便是兵部征兵也没人敢过分造次,但别的地方可不一定了,官府强横,上行下效,他虽未有幸亲眼得见,但耳闻不少。

其实没等他到更远的城镇,只是帝京十里之外,他想看到的都差不多了。

从远处征召来的士卒,像牲口一样被关在满是栅栏的车里,手上没有套着枷锁,却不像是受大夏庇护的子民,更像是战场上失败的俘虏,面如死灰……

戚振凝没有再去看,他只是找了个偏远小镇的酒馆里醉了十日而已,长醉不醒时而梦到泛着苍白死气的母亲,有时是数年间的鲜血淋漓的雨夜,还有威严凶狠的父亲,有魔教一干人……

甚至是他喝得太多了,以致于出现幻觉,父亲带着慈爱温和的笑意在问一个及腰的小孩子。

“愿不愿意跟我走?”

最后却是自家软糯的弟弟,小小的身影背对着他,坚定攥着拳头在说,“我爹是大英雄,我哥也是大英雄,我也要做大英雄……”

“你不是大英雄!不是我哥!”

“也不配做父亲的儿子!”

“你有愧于家国!”

梦里不知是谁,失望低落地摇头,声嘶力竭呐喊,他隔着血雾看到的尸山血海,分崩离析……

戚振凝被惊醒了,他从未有过如此清醒的时候。

就算不为戚家,不为大夏,为了他母亲,还有那个一本正经的弟弟,甚至是如魔教那般万千与不平抗争之人。

他只是躲着喝酒,只是伤怀,他将永不能原谅自己。

届时他的灵魂也将流亡,如同此刻沉醉的皮囊一般……

只要再撑月余就入冬了,任凭扶南赤发鬼如何骁勇善战,到底还是蛮夷小国,干耗不起,大夏有一个冬天休养生息的机会,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赶在今年冬天,与扶南达成休战协议,或者干脆将他们打出大夏国境,否则,就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机会看到春天了……

戚家声明威望还是很管用的,打从戚振凝带着被逼奔赴沙场的士卒到达前线的时候,萎靡不振的将士还是振奋了的。

最起码终于打破了接二连三的败绩,逼得敌军南撤。

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赤发鬼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身后是自己的家国,但一而再再而三的退却,苦战不敌,犹如冬日里寒凉刺骨的冰水劈头盖脸浇下,再沸腾的热血也会变凉。

昨日同袍之泽,篝火夜话,眨眼间血肉横飞,死不瞑目,久经沙场的老兵自然不怕杀人,当握着长枪的手上,凝固干涸的血迹分不清是战友还是敌人的时候,一遍遍吹响的号角,愈来愈衰微,士气全无,变色灰白。

他们又败了,死了好多人,是当年一腔热血,一齐盼望建功立业的邻里发小,他家中还有妻儿老母……

不止他,还有自己,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他们都没有了未来,退一步家国俱成灰飞烟灭,可也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的,他们打不赢的,徒劳无功而已……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转机,他们赢了,哪怕只有一次,但至少还有希望不是?

有希望,活着回家了。

那些被逼迫来到沙场的少年儿郎,练兵打仗,最开始的时候动辄被将领打骂,有的干脆死在了取得胜利的战役中,慢慢他们也知道了。

尽管不是心甘情愿来到这儿的,但如今是心甘情愿抛头颅洒热血的。

生我养我的母国,今时今日危在旦夕,我的亲友俱在身后,我的希望仍在,决不能退却!

隆昌帝接到前线战报的时候,全然忘了喜怒不形于色,龙椅也禁锢不住放浪形骸的笑意。

朝中臣子们见之齐齐下跪。

“恭贺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大夏,国祚永年!”

……

他们赢了,在帝京的第一场雪落下之前,扶南赤发鬼撤回蜀地,送上求和协议,虽说不怎么恭谨,但只要这个最危急的时候过了,即便是丢掉的土地,他们也有信心能重新夺回来!

隆昌三年,风调雨顺,扶南大夏以骆谷为界,蠢蠢欲动却又相安无事一年多,就在所有人以为赤发鬼会和西北的部族一样,与大夏展开长逾百年的制衡与不断骚扰的时候,从帝京传来的一条悄无声息的讯息,带给并不致命的一击。

但此后史书都将牢牢记住这一屈辱。

彼此相安无事之际,暮河城遭屠,血流十日,尸骸遍野,宛如死城,城外的乱葬岗里分不清面目的腐肉烂尸,甚至三年前名门正派翘楚的楚家旧址付之一炬,比之昔年风华山庄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甚至来不及思考扶南是如何避开层层防护,跑到暮河城屠杀平民百姓的,只能将此暂且归结为饿狼反扑。

然而同上一回战役相较,扶南亲派王室参战,赤发鬼不仅是悍勇异常,更是能轻而易举知晓他们的军事安排,犹如神助一般,又一次将大夏逼得摇摇欲坠。

黎民已无兵将可征,真将尚且不足十五的儿郎推到战场上,且不说这场仗的胜负,大夏都不会再有来日了。

戚振凝如今已经不是那时候的毛头小子了,见识过数不清的鲜血和尸骨后,他身上更是磨炼出与已故国公爷相仿的杀气,听闻赤发鬼烧杀抢掠的时候,也有了刚通伸手的心痛屈辱之感,即便不知扶南如何躲过重重耳目的,但此战以暮河城开始,难以避免。

就在他带兵前往暮河城之后,蜀地防线被攻陷,并非是他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而是军中镇守将领被射杀,军心涣散,扶南趁机突袭,伤亡惨重。

朝廷接到线报的时候,未及而立之年,身强体壮的隆昌皇帝陛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昏死过去。

太子之位悬而未定,陛下长子年幼,朝中无人主事,边关告急,一时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好在隆昌帝只是一时昏厥,为帝皇者,以江山社稷为重,他自知不是个好皇帝,但绝不能在此时让大夏沦到内忧外患的境地。

隆昌帝撑着站起来了,林皇后寸步不离,帝后同心同德,最起码大夏内部不至于因为皇位之争损耗国力。

可只是这样还不够。

佳节在即,督查院御史大人姚文咏自请前往暮河城慰劳将士,祭奠暮河城无辜百姓亡灵,帝感之,当即准奏。

戚振凝带来的人足够与扶南屠城恶徒相抗,群人激愤,赤发鬼或被斩杀殆尽或遭囚禁俘虏,但暮河城依然是一座空城了,屠城七日,足足十万人,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一座空城,他带来的人只能为他们报仇雪恨,让他们入土为安,为免大夏军民都落得这样的下场,他必然不能退却。

姚文咏自请慰劳将士,所带护卫无几,行至暮河城的时候只剩他一个。

姚大人一身白衣,单骑轻裘,自城门前下马,徒步行至城中,没去管破败不堪的街巷与石墙上干涸的血迹,而是坐到了暮河城知府衙门前,颇为怀念地摸了摸已经覆上尘埃的石狮子。

不只是尘埃,还有星星点点的血迹……

城内不少地方凭空起了土堆,并无木牌石碑,但他就是知道,这是数以万计之人的尸骸,行军之人匆匆,能为这些枉死之人建座坟茔已是粗中有细了,何况万人坟冢,刻石立碑也是大事,少不得要等大战之后请僧人道家做法。

大战后……

没错啊,就是有人能肯定,这场仗对大夏而言不见得是坏事,而且会带来新的黎民曙光。

可惜啊,他看不到了。

他收拾好行囊走出城外的乱葬岗,乌鸦盘旋,野狗分食,连天际都仿佛沉闷地透不过光。

行囊里没什么贵重物品,只有几沓纸钱,几炷信香。

纸钱洒遍了每一具尸身,信香的味道盖不住刺鼻的腥臭,惊得吃腐食的乌鸦发出刺耳聒噪的叫声,姚文咏像是没听到,也没闻到似的,每隔五步点上三炷香,没一步撒一沓纸钱,嘴上呢喃有声……

也幸亏此地没有来往的行人,不然恐怕会将他当做鬼蜮伎俩邪门歪道的术士,正拿这些人命来开启什么灭世阵法。

可就算真的有人来,姚文咏也不会在意的。

哼,暮河城的十万之数又如何……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