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驿站革新

十月的关中,秋风已带着凛冽的寒意。新建的直道如同一条灰白色的巨蟒,蜿蜒穿过枯黄的田野。在这条帝国动脉上,每隔三十里就有一座新建的驿站,青灰色的水泥建筑在秋日阳光下格外醒目。

吴柒与嬴疾纵马驰骋在新铺的路面上,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平稳。马蹄叩击水泥路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与往日土路上的沉闷迥然不同。

“特使,前方就是泾阳驿。”嬴疾指着远处一座堡垒式的建筑,“这是按新标准建造的第一批驿站之一。”

驿站外墙上还残留着水泥未干的水渍,但院内已经忙碌起来。驿丞是个精干的中年人,小跑着迎上来行礼:“下官泾阳驿丞郑伦,恭迎特使!”

吴柒下马走进驿站,立即被内部的布局吸引。与传统驿站杂乱无章的院落不同,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东厢是马厩,每匹马都有独立的隔间;西厢是驿卒宿舍,床铺整齐划一;正厅则是文书处理处,墙上挂着标准的时刻表和流程规范。

“特使请看,”郑伦兴奋地引着吴柒参观,“这是按您设计的‘流水作业区’。邮件到达后,先在这里验封、登记,然后按紧急程度分拣。普通文书走绿色通道,加急军报走红色通道,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绝不耽搁。”

吴柒注意到,每个工作台上都放着统一的铜制度量衡器,旁边还有一叠叠裁剪整齐的纸张。

“这些纸...”吴柒拿起一张,发现质地比宫中所用粗糙些,但书写效果不错。

“这是按特使给的方子,用麦秆和芦苇造的廉价纸,专供驿站使用。”郑伦解释道,“成本只有宫纸的三分之一,但足够书写文书了。”

正说着,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满身尘土的驿卒飞身下马,高喊着:“陇西加急!匈奴犯边!”

整个驿站瞬间进入应急状态。两名驿卒上前接过缰绳,立即将疲惫的战马牵往马厩;另两人扶着驿卒到休息区饮水;郑伦亲自验看封印,在登记簿上快速记录。

“换马不换人!”郑伦高喊,“三号快马准备!”

仅仅一炷香的时间,那名驿卒已经骑上备好的新马,带着文书继续向东飞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半分耽搁。

“漂亮!”嬴疾忍不住赞叹,“往日这样的加急文书,换马至少需要半个时辰。”

郑伦笑道:“这都得益于特使制定的标准流程。现在驿站里常备十匹快马,五匹休息,五匹待命,轮换使用。马厩里有专门的饮马槽,饲料也都是按标准配比...”

吴柒仔细查看了马厩,发现每匹马脖子上都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编号和健康状况。饲料槽旁放着标准的量具,确保每匹马都能得到均衡的营养。

“这些马匹看起来精神很好。”

“回特使,我们按您给的方子在饲料里加了盐和骨粉,马匹的耐力确实提高了不少。”郑伦说着,又补充道,“驿卒的伙食也改善了,现在每三日有一顿肉食。”

然而革新并非一帆风顺。三日后,吴柒巡视到频阳驿时,发现了问题。

这个驿站的驿丞是个老吏,对新技术颇为抵触。吴柒到达时,看见文书房里堆满了竹简,驿卒们还在用刻刀慢慢刻写文书。

“为何不用纸?”吴柒皱眉问道。

老驿丞支支吾吾:“这个...竹简稳妥,纸张轻浮,下官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重要文书写在纸上,容易损毁...”老驿丞低声道,“而且驿卒们都不习惯用毛笔。”

吴柒没有责备,而是亲自示范。他取过一张纸,用特制的竹笔蘸墨,快速写下一份文书。接着将文书折叠,装入特制的防水信封,用火漆封缄。

“你看,这样不仅快捷,而且更易携带。”吴柒将信封交给老驿丞,“一个驿卒可以携带五十份这样的文书,若是竹简,只能带五份。”

老驿丞将信将疑地试了试,发现书写速度确实快了很多。但他又提出另一个问题:“特使,纸张虽好,可是遇到雨天...”

“这个问题问得好。”吴柒命人取来一桶特制的油,“这是桐油,刷在纸上可以防水。我还会教你们制作油纸伞和防水邮袋。”

接下来的半个月,吴柒亲自培训各驿站的驿丞和驿卒。他编写了《驿站操作手册》,详细规定了从邮件分拣到马匹养护的每一个环节。更创造性地提出了“接力传递”制度——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文书可以不进驿站,由驿卒在马上直接交接。

十一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考验了新驿站系统。北风呼啸,雨雪交加,往日这种天气驿路基本中断。但这一次,各地驿站的报告依然按时送达咸阳。

最让人震惊的是,一份从九原郡发出的加急军报,居然在三天内就送达了咸阳,比以往快了整整四天。始皇看到军报时,难以置信地询问:“这样的天气,如何能如此快速?”

蒙毅禀报:“全赖新驿站系统。驿卒们配备了特制的油衣和防水邮袋,驿道平整不易泥泞,再加上接力传递制度...”

始皇大喜,下令重赏驿站系统所有人员。

然而暗处的阻力也开始显现。这日,吴柒收到嬴疾的密报:有人在暗中破坏驿站系统。

“频阳驿的三匹好马突然病倒,查出来是饲料被人掺了泥沙。”

“陇西道上的两个驿站夜间遭窃,被盗的都是标准量具和纸张。”

“更严重的是,有人在驿卒中间散布谣言,说使用纸张书写文书是亵渎神灵...”

吴柒意识到,这是旧势力在反扑。他们不敢正面反对,就在暗中使绊子。

“查!”吴柒冷声道,“同时加强各驿站的守卫。告诉所有驿丞,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

三日后,频阳驿抓住了投毒者——竟然是当地一个退役的老驿卒。审讯后得知,他是受了某些贵族的指使。

“他们说...纸墨通行,就不用刻字匠了...”老驿卒哭诉,“小老儿刻了一辈子竹简,如今...如今没有活路了...”

吴柒心情复杂。他下令从轻发落这个老驿卒,同时颁布新令:所有因驿站革新而失业的刻字匠,可以优先应聘驿站的文书职位,由官府出资培训他们使用纸墨。

这个政策缓解了不少矛盾。更让吴柒欣慰的是,大多数驿卒很快接受了新事物。毕竟,谁不愿意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呢?

十二月,第一场大雪覆盖了关中平原。吴柒站在咸阳城楼上,望着远处驿道上依然往来不绝的信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帝国的神经正在变得敏锐,信息的血液在这条新建的脉络中奔流不息。而这,只是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