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寒冬将至

坑儒的黄土尚未干透,咸阳城却已恢复了表面的平静。直道上车马如织,驿站里文书往来,官仓前排队纳粮的百姓秩序井然。新政像一架精密的机械,在血与火的润滑下,运转得愈发顺畅。

吴柒站在修律馆的窗前,望着楼下街道。一个商贩正用标准斗具量米,每舀一斗,都小心地刮平斗沿。几个孩童跑过,口中唱着新编的《度量衡歌谣》:

“斗要平,升要满,官府标准不能改...”

“尺要直,秤要准,买卖公平人人夸...”

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仿佛之前的血腥从未发生。

“特使,三郡秋赋统计出来了。”桑弘羊捧着账册走进来,年轻的脸上带着兴奋,“比去岁增收五成!光是频阳一郡,就多收了三万石粟米。”

吴柒接过账册,数字确实喜人。但他注意到备注里的一行小字:“太原郡三县因纳粮不足,县令已撤职查办。”

“这三县怎么回事?”

桑弘羊压低声音:“听说...是当地豪强暗中阻挠纳粮。但郡守已经处置了,为首的几个豪强...都没了。”

“没了”两个字说得轻描淡写,吴柒却听出了背后的血腥。

这时嬴疾也来汇报:“北疆军报,新式兵甲已全部换装完毕。蒙恬将军说,将士们士气高涨,今冬必能给匈奴重创。”

一切都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赋税增加,军备精良,民心...至少表面上是顺从的。

然而暗流始终涌动。

这日吴柒巡视西市,发现问法台前冷清了许多。往日里挤满咨询百姓的台前,如今只有寥寥数人。一个老农想来询问田契事宜,被儿子死死拉住:

“爹,别去了!没看见前日里那几个儒生的下场吗?少说少错!”

老农犹豫片刻,终究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在官书坊,吴柒遇见叔孙通正在购买典籍。年轻的儒生消瘦了许多,见到吴柒,恭敬行礼,眼神却闪烁不定。

“还在读书?”吴柒试图缓和气氛。

叔孙通低声道:“读些医书、农书...经史之类的,不敢读了。”

吴柒心中一痛。他知道,坑儒事件已经让士人寒心,文化的火种正在悄然熄灭。

更让他不安的是来自地方的密报。

频阳郡守张苍的密信中写道:“...表面顺从,暗怀怨怼。豪强虽暂敛形迹,然其子弟多与游侠往来...”

太原郡的报告更直接:“...儒生绝迹于市井,然夜聚晓散之事时有发生。童谣传唱:‘直道宽,直道长,直道通往奈何桥’...”

这些密报都被吴柒压下了。他知道,若是让始皇看到,恐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深秋时节,吴柒奉命巡视北疆。在九原大营,他亲眼看到了新式兵甲的威力。骑兵们穿着轻便的铁甲,手持锋锐的马刀,演练时真有雷霆万钧之势。

蒙恬设宴款待,酒过三巡,这位镇守北疆多年的名将忽然屏退左右:

“特使,朝中之事,老夫有所耳闻。”老将军目光如炬,“你推行新政,利国利民,老夫佩服。但...手段是否太过酷烈?”

吴柒沉默饮酒。

“民心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蒙恬叹息,“杀几个儒生容易,但要杀尽天下读书人的心...难啊!”

回咸阳的路上,吴柒一直在思考蒙恬的话。途经一个小村庄时,他特意下马暗访。

村庄看起来十分富足,新修的水渠纵横交错,家家户户都用着新式农具。几个老农坐在村口闲谈,看到官服,急忙起身行礼。

“老人家不必多礼。”吴柒换上便服,坐在他们中间,“今年的收成如何?”

老农们面面相觑,最后是个豁牙老汉开口:“托陛下的福,收成好着哩!新渠通水,再不怕旱了。”

但吴柒注意到,另一个老农一直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在地上画着什么。他仔细看去,那是一个模糊的“仁”字。

“老伯识字?”

那老农猛地一惊,急忙用脚抹去字迹:“不...不识字,乱画的。”

离开村庄时,吴柒回头望去,只见那几个老农还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车队。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道无声的抗议。

回到咸阳,李斯正在等他。

“陛下要推行新政到全国。”丞相开门见山,“你的意见?”

吴柒犹豫片刻:“是否...暂缓一些时日?让百姓有个适应过程。”

李斯冷笑:“适应?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陛下已经决定,明岁开春,全面推行!”

是夜,吴柒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咸阳城血流成河,儒生、农夫、工匠...无数人倒在血泊中。而新政的成果——直道、水渠、工坊,都在烈火中燃烧。始皇站在高处,放声大笑,笑声中却带着无尽的孤独。

他惊醒时,浑身冷汗。

推开窗,咸阳的夜空繁星点点。系统界面自动展开,显示着当前数据:

“文明熵值:-1.2%(持续下降)

社会稳定度:71%(黄色预警)

文化多样性:-38%(危险水平)”

冰冷的数字证实了他的预感。秩序在强化,但代价是生机的流失。

“系统,这样下去会怎样?”

“根据计算,按当前轨迹,秦帝国将延续112年,但文明将陷入长达三百年的停滞。”

吴柒默然。他用现代知识加速了这个时代,却可能扼杀了它的未来。

十二月初,第一场大雪覆盖了关中。咸阳银装素裹,美得如同仙境。但在这片洁白之下,吴柒知道,仇恨的种子正在悄悄萌芽。

在新落成的官书坊前,他看见一个母亲正在教孩子认字。孩子指着墙上的《焚书令》问:

“娘,为什么要把书烧掉?”

母亲急忙捂住孩子的嘴,四下张望后低声道:

“别问...记住就好。”

那一刻,吴柒明白,最可怕的不是反抗,而是沉默。

寒冬已至。而他知道,这个冬天,将会格外漫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